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小儿的体质特点,小儿外感发热常表现为外有风寒、内有邪热之表寒里热证。1997年10月~1998年6月,我们对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表寒里热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426例患儿中医诊断符合小儿外感发热(表寒里热证),西医诊断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第一辑.1993:225)。其中门诊病例281例,住院病例145例。观察分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和开放试验两个阶段。随机试验组123例,男7…  相似文献   

2.
<正>小儿外感发热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笔者采用少商、商阳穴位针刺放血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病程在1周之内,排除内伤疾病及心衰等严重并发症。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2]符合感冒的诊断标准,辨证属风热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升降退让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所调查医院外感发热患儿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升降退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退热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60例患儿痊愈53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8.3%;对照组患儿痊愈31例,显效11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70%。临床证明升降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好于口服中成药治疗(P〈0.05)。结论采用升降退热汤可以有效地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刺血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90例患儿,选取少商、商阳、关冲、大椎及双侧耳尖穴进行刺血治疗,每隔12 h治疗1次,4次为一疗程。结果:90例中痊愈6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穴位刺血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非常有效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苦辛去实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00例诊断为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的患儿均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为法,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并随症加减,3天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81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结论:微苦微辛轻以去实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退热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儒林 《河南中医》2003,23(10):36-37
小儿外感发热为临床常见急症 ,中药内服往往缓不济急。目前 ,解热镇痛西药 ,虽退热快 ,但体温回升率高 ,且副作用较大。我科 1a来采用中药直肠给药 ,退热效果快 ,疗效肯定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 ,生物利用度高 ,给药简便易行 ,安全无痛苦 ,适应外感发热急症的治疗需要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入院 12 0例患儿均符合以下标准 :①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②中医符合外感发热风热型或外寒里热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6 0例中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1212 ~ 12岁 ,平均年龄5 .2± …  相似文献   

7.
李金萱  丛艳 《河北中医》2010,32(12):1822-1823
<正>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症,以感受六淫时邪所致的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一类病症。西医治疗效果不佳。2007-05—2009-05,我们采用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寒型126例,并与西药治疗12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丽萍 《光明中医》2013,(7):1483-1484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本病初起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传变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神昏、抽搐等,甚者危及生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年来,笔者应用升降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明显,现将2009年9月—2012年7月间观察的34例总结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4例均属我院门诊患儿,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2.5岁,体温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展迅速,变化快,且易致高热惊厥。笔者在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集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外感发热患儿50例,采用穴位针刺放血疗法治疗,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符合外感发热诊断标准[1-2]的患儿5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2岁,平均5.32±2.15岁;体温在37.5~38℃有10例,  相似文献   

10.
近二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小儿清热饮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患者58例,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5例患儿均来自我院门诊,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确诊[1].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5~10岁,平均5.5岁;病程1~3天,平均2.5天.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我院儿科近两年来,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7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04例患者均为我院儿科2006年元月到2006年12月门诊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小儿外感发热的标准,排除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肝肾等严重全  相似文献   

12.
复方大柴胡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婉丽 《陕西中医》2001,22(5):260-260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采用复方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葛根、薄荷、枳实、大黄 )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 0 5例。结果 :总有效率93.3%。提示 :本方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儿退热按摩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退热按摩乳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用小儿退热按摩乳穴位按摩,对照1组行常规推拿,对照2组用小儿感冒散。分别观察总疗效,体温,伴随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总疗效,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部分伴随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则分别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结论:小儿退热按摩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疗效好,简便,安全,患儿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万全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选择外感发热小儿40例给予内服万全汤,1剂/d,早晚温水冲服,治疗期间不采用任何解热止痛药及激素类药。结果:40例中,治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运用万全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阳清解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三阳清解散和小儿清热宁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其退热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三阳清解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张艳梅 《光明中医》2012,27(6):1123-1125
目的 观察中药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符合小儿外感发热诊断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三组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2优于对照组1(P<0.05).结论 中药熏洗和温水浴均起到降温的效果,中药发挥其清热解肌发表之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升降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峥  宋立峰 《四川中医》2005,23(2):70-70
目的:观察升降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用调气解表法,自拟升降退热汤加减治疗166例外感发热患儿。结果:166例全部退热。结论:升降退扇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外感咳喘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几年来运用自拟清金镇咳汤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兹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咳喘的诊断标准:(1)有外感病史,咳嗽或有喘促;(2)咳吐白稠痰或黄痰,或干咳气急,或发热,或恶寒无汗,或鼻流浊涕,或便干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方法:36例临床患者,均以中医护理。结果:36例患者用药后都达到了的满意效果。其中24h内退烧者4例,占11.1%;24~48h退烧者25例,占69.4%;48h后退烧者7例,占19.5%。结论:中医护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赵东英  梅晓萍  郭选贤 《陕西中医》2011,32(11):1461-1462
目的:观察辛凉、辛寒透泄类中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小儿外感发热病例,以自愿原则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按辛凉、辛寒透泄法进行辨证分型,连翘、栀子、杏仁、薄荷等组方治疗,对照组应用立健舒加炎虎宁治疗,然后进行配对分析各40例。结果:在疾病治愈、体温恢复时间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性疾病中,中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