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和滑液中的含量,并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了66例RA、23例骨关节炎(OA)和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以及15例RA、9例OA患者滑液中suPAR的水平,比较不同病情活动组之间suPAR含量的变化,分析血浆和滑液中suPAR的含量与RA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联系。同时观察其中16例RA患者治疗后血浆中suPAR的变化。结果RA患者血浆中suPAR的含量明显高于OA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血浆中suPAR水平随着RA病情活动程度的增强而增高。RA和OA滑液中suPAR水平均高于相应外周血水平(P<0.01和P<0.05),而RA滑液suPAR水平明显高于OA滑液(P<0.01)。RA血浆和滑液中suPAR水平均与反映RA病情活动的指标如关节肿胀数、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治疗后RA患者血浆中suPAR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RA患者血浆和滑液中suPAR水平明显增高,提示其在RA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血浆suPAR水平与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判断RA病情活动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肝硬化、肝癌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及肝病凝血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ACL-7000检测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出样本含量(不同临床分期的肝硬化35例及肝癌28例、健康对照组25例)。结果肝硬化组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组、肝癌Ⅰ、Ⅱ期及Ⅲ期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硬化、肝癌各临床分期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肝硬化代偿期组与肝癌Ⅰ、Ⅱ期组、肝硬化失代偿与肝癌Ⅲ期之间的D-二聚体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肝硬化、肝癌各临床分期患者明显增高,病情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血浆二聚体含量越高,肝硬化与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对肝硬化与肝癌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并比较60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浆BNP、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且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687,P<0.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639,P<0.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对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联合检测肝病血清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肝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LN、HA、MDA和SOD含量的变化。肝硬化(LC)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肝功能分为A、B、C三级,其中18例行电子胃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急性肝炎(AH)组H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差异显著,而LN变化不显著(P>0.05)。慢性肝炎(CH)及肝硬化组HA、LN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LC组血清LN水平与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r=0.65,P<0.01)。四项血清指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相一致。AH组MD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H组及比组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但SOD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N、HA、MDA和SOD四项联合检测诊断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率分别为97.12%、97.32%、97.22%。四项联合检测是判断肝病损伤程度、病情发展、指导LC肝功能分级和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8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和30例非高血压患者的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并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EH组血清ADM水平显著对照组(P<0.01),且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意义。Ⅰ、Ⅱ、Ⅲ期组间血清ADM水平依次递增(方差F检验,P<0.05),且Ⅲ期组显著高于Ⅰ期组(P<0.01),伴心脑肾并发症组血清ADM水平也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EH患者血清ADM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随着病情进展,ADM有进一步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心衰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变化,探讨两种血管活性物质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及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高血压I期39例,高血压心衰41例,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M,CGRP的浓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血浆ADM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CGRP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原发性高血压心衰患者血浆ADM浓度较高血压I期患者显著升高(P<0.01),血浆CGRP的浓度较高血压I期患者显著降低(P<0.01),在高血压心衰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ADM的浓度明显增加,CGRP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浆ADM合成增加及CGRP的分泌减少是老年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心衰过程中血管活性物质调节紊乱的特点,可以作为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衰过程中心功能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IV-CTX)对其影响。方法;采用特异性的放射免疫法检测3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30例稳定期LN患者和45例活动期LN患者IV-CTX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结果:稳定期LN患者血浆ET与政党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而活动期LN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浆ET与抗双链DNA抗体、血沉、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P<0.01,P<0.05,P<0.05,P<0.01)。与补体C3、C4、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P<0.01),轻度肾功能不全组LN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对照组(P<0.01),泼尼松加IV-CTX能显著降低LN患者血浆ET水平(P<0.01)。结论:ET参与了LN的发病过程,动态观测血浆ET水平有助于判断LN的活动性、肾脏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2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0明显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出现明显变化,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41例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在入院24h内,治疗后3d,8d及2周的变化,并且以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常规治疗作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24小时内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较正常人均明显升高(p〈0.01);第3d,第8d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纳洛酮组比常规治疗组血浆内皮素下降更快(p〈0.05);两周后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均升高,与病情轻重及病情进展相关,纳洛酮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更迅速地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及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6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1和DD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NO水平则降低(P〈0.01);经过治疗之后患者血浆ET-1和DD水平降低(P〈0.01),而NO水平升高(P〈0.01)。结论血浆ET-1、NO和DD联合检测,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进展,为其早期治疗和预测发展趋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