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1 病例资料 例1:男,78岁。因吞咽困难月余,食后呕吐、呛咳2d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坦、软、腹部无压痛。常规胃镜检查,见食管内距门齿30cm处团块状异物,致管腔完全性阻塞。以活检钳反复钳取异物,见异物为碎肉食物,并自活检钳管道向食管腔内注水,同时吸引将水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5岁。主诉进食梗噎2个月,加重20天。体格检查:病人消瘦.贫血(血红蛋白90g/L)。食管造影示膈肌以上食管高度扩张.食管腔内可见巨大充盈缺损.黏膜钡剂涂片不均.呈现“涂抹征”。食管镜检查提示距门齿28cm见食管腔内有一新生物.占据食管腔。CT片可见气管隆凸平面至贲门的食管腔内有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上段食管明显扩张,有液平面,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术前诊断:食管胸中、下段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中行鼻咽腔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198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共行手术198例,其中189例(95.5%)术中取出异物;6例(3%)异物滑入胃内,48h内经大便排出;3例(1.5%)全身麻醉后异物滑落至鼻咽腔,食管镜检查未见异物,后经2次手术或在全身麻醉喉镜下将异物取出。结论患者在全身麻醉下,由于食管肌肉松驰,加上重力作用,食管异物容易发生移位,滑落至鼻咽腔内,尤以食管入口处异物为甚。因此,对术前检查异物征阳性而术中未见异物者,应常规在全身麻醉喉镜下检查口咽及鼻咽腔,以防漏治。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4岁。自述食管内异物感及吞咽不畅,夜间加重,食管内似有活动性异物上行至咽喉部。时常出现恶心,严重时胸骨后疼痛及吞咽阻挡感。曾在外院诊断为慢性食管炎及咽炎,经用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即来我院就诊。体检:发育营养一般,体温、脉搏、血压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咽及口腔粘膜血管,胸腹部及四肢检查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检查: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不规则充盈缺损,并有轻度狭窄区食管粘膜呈虫蚀状或网络状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方法在治疗胸段食管异物中的可行性。方法:73例患者分成34例经典手术组(经典组)和39例双镜联合手术组(双镜组)。经典组做20 cm长皮肤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游离、切开食管取出异物;双镜组经右胸做4个肋间小切口,经口放置胃镜,在胃镜光源引导下游离、切开食管,取出异物。出现主动脉食管瘘患者,在经典组先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再开胸行食管异物清除、食管修补和动脉止血,而在双镜组用胃镜取出异物同时行TEVAR,再在电视胸腔镜辅助(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下行食管修补。结果:CT诊断食管异物的准确率为100%,诊断食管肌层损伤准确率为90.41%。经典组手术时间100(90,135) min,术中出血量200(150,300) mL;双镜组手术时间90(90,110)min,术中出血量200(150,300) mL,2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典组术后发生食管瘘11例,肺炎6例;双镜组发生食管瘘1例,肺炎4例,2组间发生食管瘘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肺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患者出现主动脉食管瘘(经典组1例,双镜组2例),经典组患者经TEVAR后死亡,而双镜组患者经胃镜清除异物和同时行TEVAR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对发生食管瘘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方法、病程、年龄是发生食管瘘的高危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92.538、11.973、1.783。结论:双镜联合手术可减少清除食管异物手术的并发症。【关键词】食管异物;双镜联合;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相似文献   

6.
急诊胃镜取食管异物55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诊胃镜治疗食管异物的可行性和成败经验。方法:分析急诊胃镜取食管异物55例临床资料。结果:53例异物成功取出,2例钳碎后掉入胃内,无并发症。结论:急诊胃镜取食管异物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应作为食管异物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异物刺入食管壁内深且固定、食管异物嵌顿时间长、穿孔风险大者应改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胃镜取出患者食管、胃内异物的疗效.方法 用活检钳等顺着食管钳夹夹住异物,慢慢从食管取出体外.结果 10例食管和胃内异物顺利由食管取出.结论 胃镜下取食管异物具有直观、简便、经济、无创、痛苦小、门诊实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唐小军 《当代医学》2009,15(1):93-94
目的浅谈基层医院食管异物的内镜治疗的体会。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食管异物,因医院条件的限制,采用了不同的内镜治疗方法,有用活检钳钳取的,有用专用异物钳钳取的。结果两种内镜治疗比较,专用异物钳治疗肯定优于活检钳,从而说明基层医院内镜工作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腔导尿管取食管异物的方法和优点。方法采用双腔导尿管治疗24例儿童食管扁平光滑的异物。结果24例中1次成功取出21例,2例2次取出,1例异物进入胃内。结论双腔导尿管取儿童食管内扁平光滑异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读片窗(7)     
谢宗玉  张俊祥 《安徽医学》2011,32(7):1039-1039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4岁,因进食哽噎感20余日入院。体检无特殊。胃镜:距门齿约31 cm处见食管腔圆球形隆起,表面黏膜尚光滑,活检钳触之质地硬,不移动,距门齿40 cm见齿状线。诊断:食管下段肿瘤。X线所见中下后纵隔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较清,大小约6.0 cm×7.5 cm,食管下段受压改变,黏膜未见破坏,管壁较柔软,钡剂通过基本顺利。诊断:中下后纵隔占位(图1)。  相似文献   

11.
四川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解晨昊  阎齐  赵雍凡 《四川医学》2002,23(4):369-370
目的:了解四川省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的细菌学状况,为食管癌手术感染的预防以及食管胃吻合口愈合环境提供细胞学资料。方法:对270例食管癌术前已作食管冲洗和8例非食管疾病患者食管腔内粘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70例食管癌经术前冲洗清洁处理,有92例培养出细菌,占34.07%,共12种细菌140株,8例非食管疾病患者全部培养出细菌,共9种细菌。结论:食管腔内无论有无梗因素存在,均有细菌生长,应视为有菌环境,可能成为手术感染的来源并对吻合口的愈合产生不利影响,手术前食管腔内冲洗清洁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放置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解除食管梗阻,改善患者饮食通道。方法:先行食管狭窄扩张,然后选择适当长度的内支架放置于食管腔内,以娴熟的技术操作配合完成放置食管内支架,整个检查过程约需用时间30-40分钟。结果:25例患者均放置成功,术后内支架膨胀,固定良好,所有病例术后吞咽困难消失,术后患者即可饮水,数日内大部分患者能进半流质或普通饮食。结论:该术式简便,并发症少,迅速解除梗阻,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食管异物穿孔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宇  赵利国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34-2535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穿孔X线与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内镜证实的食管异物穿孔的CT及X线表现。结果:CT表现:异物突出食管腔外3例,突人气管内2例,斑片状造影剂影13例。结论:食管异物容易损伤合并穿孔并穿破食管形成气管或纵隔瘘,CT检查有利于观察食管壁的完整性及连续性,还可以观察邻近组织、气管及纵隔情况,在食管异物穿孔的定位、定性诊断方面准确性高,常规CT薄层扫描在食管异物穿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Foley尿管取小儿食管异物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欣  何蓉  陈付华 《四川医学》2004,25(1):50-50
食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 ,普遍采用硬性食管镜及纤维胃镜法取出。前者如操作不当 ,可发生大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导致死亡 ;后者因受活检钳大小限制 ,某些异物取出困难。我院于 1999年 6月至 2 0 0 3年 4月对 36例术前判断表面光滑的异物采用Foley(双腔气囊 )尿管取出法 ,效果良好 ,无 1例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 1~ 10岁 ,平均3 3岁。异物种类 :硬币 19枚 ,游戏机币 10枚 ,纽扣 4枚 ,围棋子 3枚。其中食管上段异物 2 8例 ,中段 8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36例患儿术前均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镜直视下旋转食管内支架治疗12例晚期食管癌狭窄和(或)食管痰,术后进行随访。结果:12例均一次放置成功,食管梗阻症状缓解,食管瘘完全封闭,恢复较正常饮食,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内支架放置术操作较方便、安全,疗效肯定,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和食管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432例食管异物的分析,探讨食管异物的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432例食管异物的发病年龄、病因、异物种类归类,并对食管异物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食管异物发生于病理生狭窄占93.5%,其中食管瘤及其相关疾病占95.5%。通过内镜能有效地诊断及清除异物,内镜下扩张治疗对清除异物改进饮食效果显著;结论L:食管异物主要病因为食管病理性狭窄,内镜仍是诊断及清除食管异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食管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兔食管在置入金属支架后的病理变化并对临床应用提出建议。方法:对8只健康家兔食管内置入镍钛合金网状支架,分别于置入后2、4、6、8w造影、处死进行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内支架置入1w时可见黏膜下灶性慢性炎症伴轻度水肿;4w食管近支架上下两端处轻度狭窄,可见小息肉样赘生物为灶性慢性炎症伴炎性增生,支架口部黏膜过度增生,向腔内突起;6w时与4w时比较,以上改变有不同程度加重,其中1例支架下端一侧嵌入食管壁使其局部增生,与主动脉粘连;8w组于7w末死于支架处食物团滞留梗阻。结论:食管内支架再发狭窄的部位似乎以食管近支架上下的两端为主。为了防止再狭窄,支架两端口部的管径、形状、性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支架段食管无蠕动,如无重力作用,食物易在其内滞留梗阻,因此,对良性食管狭窄的临床应用应谨慎。  相似文献   

18.
<正> 食管异物的停留部位以生理狭窄和正常压迹处多见,如食管癌造成管腔狭窄就容易引起异物阻塞.作者遇到猪肝片所致的食管癌处异物,及时发现并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患者男,49岁.7d前,空腹时急忙吃烤猪肝块后出现咽下食物梗噎,不能再进食,只能少量饮水.食管X钱钡透证实食管下段异物(图1).住院后在食管镜下行异物取出术,发现异物停留  相似文献   

19.
例 1,男 ,5 6岁 ,因误食鸡骨 ,感咽下疼痛 2h于 1995年 6月 15日收入院。检查见一般情况好 ,心肺腹部无异常。胸骨上切迹处压痛 ( ) ,转颈时稍有疼痛 ,吞咽时疼痛加剧。X线钡餐透视示食管上段第一胸椎平面处见钡剂充盈缺损。诊断为食管异物。立即在局麻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按正中位 ,插入食管镜 ,于食管入口下约 3 5cm处见食管右侧壁粘膜粗糙 ,发红 ,局部颗粒状隆起。触之易出血 ,随之用活检钳钳取病变粘膜送检 ,并清理病变深层粘膜。向下推进食管镜约 2cm ,见一鸡骨异物横嵌于食管内 ,用异物钳钳住 ,连同食管镜一起退出。手术顺利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透明帽在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食管内异物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下异物取出术治疗,观察组在胃镜头端安装1个透明帽进行异物取出处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异物取出成功率为96.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异物取出操作时间平均为(10.6±4.1)min,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6±5.7)min(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透明膜在胃镜下食管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缩短取出时间,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