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管理对策的制定。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并发生医院感染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但并未发生医院感染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激素使用史、抗菌药物使用史是导致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史是导致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史是导致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原因制定管理对策并实施,可实现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院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为预防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1年ICU35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标本分布、耐药性、危险因素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ICU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35株,占85.37%),其次为创面分泌物(3株,占7.31%)。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前期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入住ICU、住院时间大于60d等是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高危因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00.0%)及亚胺培南西司他汀(92.5%)的敏感率较高,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经验性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及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结论 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控制感染的关键在于注意高危因素的防范,加强对该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本院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32467例出院患者发生503例医院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55%,例次率为1.76%,易感人群是危重、婴幼儿、老年,易感部位是呼吸道占40.56%,儿科发病率最高1.98%,主要病原菌依次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结论 医院感染率偏低,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和环境等密切相关,继续加强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外科ICU发生的116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观察组,外科住院患者发生的72例医院感染病例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对护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8.44%,同期普通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43%,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0.05)。无论ICU患者还是普通病房患者,呼吸道和泌尿道都是医院感染常发生部位。ICU医院感染病死率9.48%,高于外科普通病房的4.17%,P0.05。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接受损伤性操作、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和意识障碍有明显关系(P0.01)。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防治机制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古莲香  朱继辉  邢庆芳  黄慧 《医学信息》2010,23(16):2633-2634
目的调查本院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32467例出院患者发生503例医院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55%,例次率为1.76%,易感人群是危重、婴幼儿、老年,易感部位是呼吸道占40.56%,儿科发病率最高1.98%,主要病原菌依次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结论医院感染率偏低,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和环境等密切相关,继续加强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连续性现患率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反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按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制定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2014年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12~2014年共调查住院患者958例,发生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为1.5%;2012~2014年现患率分别为1.39%、2.22%、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ICU、普通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10%,以治疗用药为主;分别为34.38%、30.16%、15.67%,治疗使用抗菌药物送检率分别为62.69%、69.12%、78.9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病原学送检,是现阶段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分析及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和掌控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防治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方法调查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期间ICU收治的1 689例患者,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防控策略。结果1 689例患者中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19.2%,主要发生部位依次为肺部感染(51.9%)、上呼吸道感染(24.1%)、泌尿道感染(11.7%)、胃肠道感染(10.5%)、血液感染(1.2%)、手术切口感染(0.6%);呼吸机、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是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原发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并发医院内感染率最高(35.4%),其次为神经系统疾病(17.2%),消化系统疾病(13.1%),内分泌系统疾病(12.0%),急性中毒(9.54%),外伤(8.61%);ICU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3%,革兰氏阳性菌占23.2%,真菌占3.8%;另外,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率较高。结论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高,以肺部感染为主,患者病情急重及侵袭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并且耐药率高;ICU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唐德菊 《医学信息》2009,22(9):1830-1831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ICU119例医院感染病人的发病部位、基础疾病、感染病原菌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泌尿系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医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及防患意识的缺乏等因素有关.结论 医院感染是目前ICU中威胁病人生命的最严重的疾病及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ICU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患意识并改进方法 ,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NI)现况.方法抽检503例住院患者病历作现况调查,调查项目有年龄、性别、住院天数、NI率、NI分布、感染部位、ICU因素、侵入性诊疗操作、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化疗、放疗、输血或血制品、恶性肿瘤、慢性病、肝硬化、糖尿病、血液病、尿毒症、昏迷、老年人、新生儿、一次性医疗用品、手术伤口类型、病原学检查.结果 NI率为8.75%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8.64%、胃肠道感染22.73%、上呼吸道感染13.64%, 泌尿道感染、真菌感染和术后感染均为6.82%.培养出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3.53% 、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均为17.65%, 大肠杆菌11.76%.调查前被认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易感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我院NI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NI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其发生主体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神经内外科病房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应针对较多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加强预防及应对措施.应严格限制侵入性诊疗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尽量减少血液制品的输注,加强对慢性病、肿瘤、老年人和新生儿护理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导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护理对策.方法 以发生骨科手术切口感染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监测性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实施情况、易感因素以及手术相关的环境因素,然后对可能造成切口感染的因素逐步进行单因素回归与多因素回归.结果 手术前基本情况如患者年龄较大、男性、入住ICU、急诊手术、住院天数长、术前天数长等因素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显著相关(P<0 001);骨科手术实施情况如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长、切口长度长、术中出血多与手术切口感染显著相关(P<0.001);抗菌药物治疗情况如术前抗菌药物治疗、术中抗菌药物治疗、术后抗菌药物治疗与手术切口感染显著相关(P<0.001).结论 高龄、住院天数长、入住ICU、急诊手术、术前住院天数长、手术时间长、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切口长度长、抗菌药物治疗等是导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善患者自身状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手术期间护理,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与消毒工作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探讨ICU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对2011年1月~2012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导管留置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人工气道的建立为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首要因素,其次为留置尿管。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做好ICU管理,加强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的控制和预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各种侵入性操作,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在ICU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目标性监测,寻找导致ICU多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探讨有效预防和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对策,达到降低感染、提升综合效益的预定结果目标.方法 对2004-2005年开展前瞻性监测与2006-2007年实施目标性监测期问入住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及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评估.结果 得出患者年龄大、病情重、侵入性操作不规范和室内环境、物品有污染等是导致医院感染高发的危险因素以及感染部位的聚集倾向.结论 目标性监测方法科学、可行、可靠,实施后达到预期效果.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制定出以抓好环节控制;强调过程管理;增强护理环节管理及注重特殊治疗护理等行之有效的监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继发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的86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根据重症肺炎的发生情况分为感染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组(简称重症肺炎组)(41例)和无重症肺炎(45例)患者,观察感染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老年卧床患者继发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46株革兰阳性菌,老年卧床患者继发革兰阳性重症肺炎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高热和咳血样痰,占比为95.12%、92.6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有气管插管,有胸腹部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2种是发生革兰阳性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56、1.952、2.056、2.061,P值均<0.05).结论: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老年卧床患者继发革兰阳性重症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张楠  白昊坤  赵怀  王金贤 《医学信息》2019,(17):126-128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8年5月24日0∶00~24∶00某院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描述医院感染分布情况,病原菌检出情况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进行医院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某院住院患者719例,实查率100.0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0%,其中重症医学科(ICU)、神经外科现患率较高,分别为16.67%、13.33%,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5.56%。检出病原体13株,G-菌最高(61.54%),其次为真菌(38.46%)。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94%,治疗用药占79.10%;单一用药占90.57%,用药标本送检率为51.55%。年龄(<2岁或>60岁)、使用呼吸机、使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2岁或>60岁)、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重点加强对长期住院患者的管理,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控工作,加强重点环节、危险因素的监管防控力度,确保导管相关感染集束式防控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暴恐突发事件救治中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分析暴恐突发事件成批爆炸伤伤员医院感染的特征。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9名爆炸伤伤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执行日常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落实人员物品管理、环境清洁与消毒、筛查医院获得性肺炎等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分析伤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以及伤员的医院感染率。 结果存在年龄60岁以上居多、全身多发性损伤、合并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易发生医院感染;19名伤员经医疗救治后全部临床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0.8±58.2)d,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1.6%,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2.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2%(12/19);微生物送检率为100%(12/12)。 结论突发事件伤员救治需及时分析伤员感染特点,完善并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侵入性操作技术的发展等,多重耐药细菌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 趋势[1].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多重耐药肠杆菌目细 菌的主要药物,但是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2019 年全国三级医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目细菌(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期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吴春萍 《医学信息》2007,20(5):842-843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以便加强对重点科室感染动态监测,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 ̄12月出院患者病历所发生的医院感染35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高危科室为神经外科、肿瘤科、骨外科、神经内科;基础病严重、侵入性技术操作以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准确监测病原菌,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病人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593株,得出菌种分布与感染情况.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非发酵菌为主,加强ICU患者感染的控制,可减少ICU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活动中侵入性操作越来越多,如动静脉插管、泌尿系导管、气管插管、吸入装置、监控仪器探头等,给病人的临床诊治带来了便利.然而,侵入性操作在诊治疾病的同时,把外界的微生物带入体内,同时损伤了机体的防御屏障,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不可避免地造成医院感染,对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医院感染中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对病原菌的诊断监测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细菌检验对预防治疗医院感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神经内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84例为感染组,与对照组100例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照。分析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结果:感染组的住院时间、年龄、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住院时间、年龄、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为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