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明确外周血吞噬细胞内外伤寒沙门菌Vi基因检测在伤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高速离心沉淀,低渗溶解红细胞法分离85例临床拟诊伤寒患者外周血吞噬细胞(内)及吞噬细胞外(血清中)伤寒沙门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伤寒沙门菌Vi基因;并与单管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粒细胞内伤寒沙门菌H基因、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单核细胞内伤寒沙门菌Vi基因、1次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血清中伤寒沙门菌H基因比较。结果: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快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用于沙门菌属内的分型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采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分别检测到伤寒的3条特异性条带、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2条特异性条带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1条特异性条带,但是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未出现特异性条带。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出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纯DNA和菌液的最低检出限分别可达10 fg/reaction和20 CFU/reaction;对77株细菌的检测正确率达100%。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比多重PCR方法更能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导致误诊及病程迁延,本文简要综述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和优化基于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DNA芯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方法: 提取伤寒沙门菌野生z66阳性菌株总RNA,以6,9核苷酸随机引物(N6、N9)和(或)基因组特异引物(GDP)反转录合成cDNA,用荧光素Cy5或Cy3直接掺入标记后,与包括伤寒沙门菌4201个蛋白编码基因的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用芯片扫描仪扫描后获得表达谱分析结果,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N9+GDP混合引物,直接掺入法标记时,既能获得较好标记效果,又能节约试剂成本,同时可减少繁琐步骤所引起的不必要失误.结论: 建立的基于伤寒沙门菌基因组DNA芯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为细菌的基因表达调控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现在的伤寒沙门菌可能发生的变异。方法:用纯化的伤寒沙门菌检测其抗原性、生化反应性等特性。结果:①与标准菌株的反应模式相比较,现在的菌株的H2S、MR反应、枸橼酸盐、肌醇、山梨醇、阿拉伯糖的反应性发生了改变,其中MR反应的变异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②Hd抗原可消失而不丧失动力且很易发生变异(52.00%),O9抗原性亦可消失或减弱;③SS平板培养时,其菌落可发生侏儒型变异,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快速检测伤寒杆菌的实验方法。方法 根据副甲伤寒杆菌鞭毛抗原基因DNA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寡核苷酸引物,建立套式PCR技术,对1株伤寒杆菌及5株非伤寒杆菌进行扩增。结果 除副甲伤寒杆菌出现343bp的特异性扩增区带外,其他5株非伤寒杆菌均为阴性。结论 Nested-PCR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检测伤寒杆菌的方法,为伤寒的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伤寒沙门菌DNA旋转酶A亚单位基因(gyr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伤寒沙门菌275(临床敏感菌株)及其耐喹诺酮类自发变异株RG1,测定其DNA旋转酶A亚单位基因(gyrA)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碱基序列。分析药物与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伤寒沙门菌275gyrA第128-434位碱基与大肠埃希菌KL-16、鼠伤寒沙门菌NCTC74及铜绿假单胞菌PAO1相应碱基有92.51%、97.22%及77.35%同源性,推定氨基酸仅有3、2及13处变异;伤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分离培养1例人工关节感染患者关节液标本病原菌。选用全自动细菌/分枝杆菌培养系统(BACT/ALERT)需氧、厌氧血培养瓶进行病原菌增菌培养,需氧、厌氧报告阳性再用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分离。采用形态学、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血清学分型试验进行细菌鉴定。从关节液中检出了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可引起人工关节感染。对人工关节感染的治疗,在关节液和关节假体周围组织培养出细菌并获得药敏结果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岳昌武  吕玉红  刘坤祥  陈公安 《重庆医学》2009,38(24):3157-3159
目的 建立并优化1种可用于临床微生物检测的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应用于沙门菌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 分别利用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和本实验室改进酚/氯仿抽提法提取腹泻患者粪便基因组DNA,根据沙门氏菌16srDNA、 dT等基因或DNA功能区序列设计PCR引物,进行多基因定量PCR检测.结果 3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均可进行有效的定量PCR扩增,采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特异鉴别粪便沙门氏菌.结论本研究改进的粪便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临床微生物的定量PCR检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大量临床样品快速诊断,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PCR方法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价值,并与ELISA、银染法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进行比较。方法:建立特异性扩增幽门螺杆菌尿素酶DNA的PCR诊断方法。结果:共检测临床标本56例,PCR、ELISA、银染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的阳性检出分别为44、41、30、37例,其敏感性达到了105/L。结论:PCR方法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PCR法检测48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BHVDNA存在情况,并与斑点杂交检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CR检测39例阳性,检出率为81.3%(39/48).HBsAg(+)、HBeAg(+)组PCR检测均阳性(8/8),HBsAg(+)、HBeAg(-)组阳性率为88.0%(22/25),抗体阳性组检出率为72.7%(8/11),检测灵敏度为1.0fg;斑点杂交检测15例阳性,阳性率30.2%(15/48),各组斑点杂交阳性率均低于PCR法.提示:(1)大多数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滴度的病毒颗粒,对重肝发病有一定作用;(2)大部分HBeAg阴性,抗体阳性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仍有传染性,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UU)的方法建立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利用互补于16SrRNA基因的一对引物,通过PCR对UU进行检测,扩增片段长度为397bp。与46例培养对照,培养阳性9例,PCR阳性13例,而且其它相关微生物PCE检测无特异性扩增。对临床6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5/62(24.2%)。该法具有可靠、简便、快速等优点,用于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69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3例,肝炎后肝硬化12例,重症乙肝17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BVDNA存在状态。结果显示,PBMC中HBV-DNA总阳性率为46%,而各型乙肝间PBMC中HB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HBV对PBMC的感染,似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类型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PCR方法并探讨HCMV与宫颈癌的关系,从石蜡包埋和活检宫颈癌组织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HCMVEcoRID片段上一段长152bp的核酸序列,再用地高辛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标记和扩增片段互补的HCMV寡核苷酸探针,用该探针证实扩增片段的特异性。检测宫颈癌标本43例,阳性率为25.6%(11/43),正常宫颈组织8例,阳性率为0。宫颈癌标本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标本,提示HCMV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13岁肺炎患儿150例咽拭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MP),以分离培养及间接血凝试验(IHA)为对照。PCR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若以IHA为标准,PCR阴性一致率为96%、阳性一致率为73%。不同病程MP-DNA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提示即使病程较长仍可应用PCR作出诊断。鉴于PCR检测简便快速,可作呼吸道MP感染的常规诊断应用。但MP感染经敏感药物治疗可使PCR结果阴性,因此,血清学检测尚不宜放弃。  相似文献   

17.
对195例临床可疑结核病经常规培养和涂片抗酸染色阴性的标本行PCR技术检测。结果51例结核杆菌DNA呈阳性(26.2)144例阴性。阳性患者行抗结核治疗有效;阴性患者随访50例.未见假阳性、假阴性。提示应用PCR检测结核杆菌较常规方法具有准确、灵敏的特点,在结核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s,PBMC)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的存在及存在形式。方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12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及PBMC中的HCV。结果:在70例抗HCV及血浆HCVRNA阳性的患者中有21例(30%)的患者其PBMC内存在HCVRNA正链,仅1例存在HCVRNA负链。在54例抗HCV阳性、血浆HCVRNA阴性的患者中,仅有2例(3.7%)检出HCVRNA正链,未检出HCVRNA负链,这2例患者均为干扰素治疗3~6个月的病人。结论:PBMC可作为肝外病毒复制场所。对慢性HCV感染者来说,3~6个月的干扰素治疗时间可能是不够的,HCV在PBMC内的存在可能是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人血标本中肠道病毒核糖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对119例心肌炎患者,37例正常人血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糖核酸(RNA)检测,检出率分别为49.6%及5.4%。患者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试验阳性率为21.8%。表明RT-PCR是检测肠道病毒感染的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方法,优于中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