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出血450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送病理.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92.24%,子宫黏膜下肌瘤为92.55%,子宫内膜增生为72.04%.,子宫内膜癌为83.33%.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内膜形态变化,指导定位活俭,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及其宫腔镜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其中33例行宫腔镜下病灶摘除或电切术,病变组织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内节育器。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1.43%。【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的有效方法,优于诊断性刮宫,年老、绝经年限愈长的妇女,子宫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对4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镜下活检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1)子宫内膜癌、萎缩性子宫内膜的发病年龄较大,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则多见于30~50岁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正常子宫内膜83.1%,子宫内膜息肉89.0%,子宫黏膜下肌瘤97.3%,子宫内膜炎95.0%,子宫内膜增生93.2%,萎缩性子宫内膜96.9%,子宫内膜癌75.0%。宫腔镜检查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总体符合率达90.1%。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较好手段,镜下定位活检病理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下诊断性刮宫与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216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108例。A组超声引导下行分段诊断性刮宫,刮出的颈管和宫内组织行病理检查。B组行宫腔镜检查,根据镜下所见刮取子宫内膜送检,占位病变取活组织或直接手术摘除病灶行病理检查。比较2组诊断结果。结果:A组74例(68.5%)取出送检组织,B组104例(96.3%)取出送检组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取出送检组织34例(31.5%),于诊断性刮宫术后14 d内行宫腔镜检查,病例明确诊断。A组诊断性刮宫后子宫仍出血者19例(17.6%),于诊断性刮宫术后14 d内行宫腔镜检查,4例与诊断性刮宫送检结果不一致,其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宫腔镜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症2例,宫腔镜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未见异常1例,宫腔镜病理诊断为黏膜下肌瘤。结论:宫腔镜可直视观察子宫内膜及宫内占位病变,定位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学表现及超声提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指征。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09例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子宫内膜癌组101例,子宫内膜增生组108例)的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声像图表现、子宫内膜病变内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和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及病理学表现:(1)子宫腔回声厚径:超声声像图示子宫内膜癌组101例患者子宫腔回声厚径为4.60~59.00mm,平均(20.00±0.92)mm,子宫内膜增生组108例患者子宫腔回声厚径为3.80~43.90mm,平均(12.53±5.71)mm,两组患者子宫腔回声平均厚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2,P<0.01)。(2)子宫内膜病变血流动力学特点:子宫内膜癌组21例患者(21/101,20.79%)子宫内膜病变呈高阻力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5],31例(31/101,30.69%)呈低阻力动脉血流(RI<0.5),37例(37/101,36.63%)呈高低阻力动脉血流共存;子宫内膜增生组77例患者(77/108,71.3%)子宫内膜病变呈高阻力动脉血流(RI≥0.5),6例(6/108,5.56%)呈低阻力动脉血流(RI<0.5),17例(17/108,15.74%)呈高低阻力动脉血流共存;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呈高阻力动脉血流的检出率(20.79%,21/101)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71.30%,77/108),而子宫内膜病变呈低阻力及高低阻力动脉血流共存的检出率(36.63%,37/101)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15.74%,17/101)。(3)子宫内膜病变病理诊断结果 :两组209例患者(子宫内膜癌组101例患者中全切子宫88例,宫腔镜手术活检8例,诊断性刮宫5例;子宫内膜增生组108例患者中全切子宫11例,宫腔镜手术活检78例,诊断性刮宫19例)病理镜下示子宫内膜癌组49例(49/101,48.51%)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并存,其余病灶癌旁可见子宫内膜单纯性(1例)、复杂性(1例)、非典型性增生病变(4例)和增殖期(5例)与萎缩性子宫内膜(17例),而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病理镜下示子宫内膜呈单纯性(89例)、复杂性(11例)和非典型性增生病变(8例)。208例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术前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90例(全切子宫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例,1/90,1.10%)、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12例(全切子宫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例,1/12,8.3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2例(全切子宫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4例,4/12,33.33%)。超声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符合率(33.33%)明显多于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8.33%)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1.10%)。结论超声检查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指征为:(1)宫腔回声增厚伴有低阻力动脉血流或高低阻力动脉血流并存;(2)宫腔回声增厚伴高阻力动脉血流(RI≥0.5),且该病例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且该病例诊断性诊刮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官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出血450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送病理。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92.24%,子宫黏膜下肌瘤为92.55%,子宫内膜增生为72.04%,子宫内膜癌为83.33%。结论官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内膜形态变化,指导定位活俭,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134例(无症状组)行宫腔镜检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同期伴有阴道出血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72例(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多数为绝经期内膜65例(48.5%),增生期内膜29例(21.6%),子宫内膜息肉23例(17.2%),子宫内膜炎5例(3.7%),仅有一例为子宫内膜癌;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符合绝经期内膜6例(8.3%),增生期内膜11例(15.3%),子宫内膜息肉11例(15.3%),子宫内膜炎9例(12.5%),子宫内膜癌17例(23.6%)。【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5~10 mm ),可暂不予以诊断性刮宫,但必须严密随访。宫腔镜检查是探查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廖镜芳  周冬梅  钟东彩 《新医学》2010,41(9):595-59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56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宫腔镜组及对照组各280例。宫腔镜组应用宫腔镜检查,镜下直视定位取材或定位诊断性刮宫送病理检查;对照组280例行传统阴道B超结合诊断性刮宫术。两组结果异常者均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宫腔镜组280例患者,宫腔镜下有异常发现276例,检出率为98%,余4例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轻度增生者,宫腔镜下未发现异常。经相应宫腔镜手术治疗后,280例均治愈。对照组280例患者中,有异常发现210例,检出率为75%;无异常70例。21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异常者,经宫腔镜手术治疗后,治愈160例(76%),余50例治疗后子宫异常出血无改善,与未发现异常的70例行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活检,检出子宫内膜息肉52例,黏膜下肌瘤40例,子宫腺肌病15例,漏诊率39%(107/280);余13例仅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轻度增生,宫腔镜下未发现异常。漏诊的107例均在宫腔镜下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后均获治愈。宫腔镜组的检出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宫腔镜手术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检查诊治子宫异常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因阴道异常出血,行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绝经期女性共30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并对比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对于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总符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总符合率为97.00%,诊断性刮宫诊断总符合率为85.00%。宫腔镜检查诊断总符合率显著高于诊断性刮宫(P0.01)。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99.66%,灵敏度显著高于诊断性刮宫的42.86%;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2%和99.65%,特异度显著高于诊断性刮宫的94.08%(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宫腔镜优于诊断性刮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协助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26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并在宫腔镜下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诊断手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的敏感性高,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总符合率93.35%。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是本组患者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是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送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部分病人可达到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出血患者151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萎缩、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4.91%、85.71%、75%、60%。结论: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萎缩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58例经腹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筛选其中38例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58例患者中120例经治疗后复查子宫内膜正常;38例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癌12例,内膜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17例,内膜息肉9例.超声声像图示内膜增厚并延伸至宫底肌层者子宫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00%;内膜增厚浸润肌层者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100%.结论 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筛查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下诊断性刮宫与官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216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108例.A组超声引导下行分段诊断性刮宫,刮出的颈管和宫内组织行病理检查.B组行官腔镜检查,根据镜下所见刮取子宫内膜送检,占位病变取活组织或直接手术摘除病灶行病理检查.比较2组诊断结果.结果:A组74例(68.5%)取出送检组织.B组104例(96.3%)取出送检组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取出送检组织34例(31.5%),于诊断性刮宫术后14 d内行宫腔镜检查,病例明确诊断.A组诊断性刮宫后子宫仍出血者19例(17.6%),于诊断性刮宫术后14 d内行官腔镜检查,4例与诊断性刮宫送检结果不一致,其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官腔镜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症2例,官腔镜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内;未见异常1例,官腔镜病理诊断为黏膜下肌瘤.结论:宫腔镜可直视观察子宫内膜及宫内占位病变,定位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 ,比较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组织检查 (联合定位活检 )与传统的诊断性刮宫 (诊刮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10 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 ,5 4例联合定位活检、5 1例诊刮 ,术后比较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萎缩性子宫内膜炎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 ,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样病变、子宫内膜癌亦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 ,联合定位活检病理检查的符合率 (88. 89% ) ,诊刮病理检查的符合率 (6 2 .75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 0 5 )。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检具有安全、可靠、准确的优点 ,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魏芳 《山西临床医药》2010,(12):927-929
目的:探讨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及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26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行诊断性刮宫或直接活组织检查,将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结合术前B超结果作出联合诊断。并分别将宫腔镜诊断、诊断性刮宫及B超诊断与联合诊断进行比较。结果:萎缩性宫内膜27例(21.43%);子宫内膜息肉29例(23.02%),其中有2例为乳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者;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0.79%);黏膜下肌瘤4例(3.17%);分泌期宫内膜1例(0.79%);增殖期宫内膜3例(2.38%),其中包括2例术前超声内膜厚度均小于4 mm者;子宫内膜单纯增生2例(1.59%);不典型增生13例(10.32%);复杂性增生者9例(7.14%);子宫内膜癌31例(24.60%);宫颈管息肉2例(1.59%);宫腔积脓4例(3.17%)。宫腔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5%、96.30%、96.91%、89.66%,其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诊断性刮宫的80.81%、60.00%,(P〈0.005),宫腔镜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高于B超,(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是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出血的妇女诊治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诊断子宫出血性疾病1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子宫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子宫内膜活检,全部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出血疾患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炎、宫颈管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胚胎残留、子宫内膜癌等。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依次为:91.53%、88.24%、96.78%、92.86%、80.00%和100%。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出血疾病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Hysteroscopy,HS)对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us Bleeding,AUB)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29例AUB进行病因诊断,在不术中定位取活检并进行诊断性刮宫做病理检查。结果:529例完成HS手术,成功率100%。HS诊断各种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炎的敏感性分别为99.2%、92.0%、79.5%、100%和100%。结论:HS是AUB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可直视下观察子宫内膜变化。联合应用内膜定位活检、诊断性刮宫行病理检查是早期诊断宫腔病变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8.
B超、诊刮及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诊断后,行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并取内膜活检。患者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后未再予宫腔镜检查,诊刮阴性者补充宫腔镜检查。结果不规则阴道出血163例(81.5%),所有病例内膜厚度均≥5mm,平均为9.3±5.6mm。诊刮、宫腔镜阳性率分别为97.0%、100%。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不规则阴道出血;B超不能代替诊刮和宫腔镜;宫腔镜下活检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的宫腔镜下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快捷诊断方法。方法对1999年6月 ̄2002年6月宫腔镜检查、内膜活检805例及确诊子宫内膜23例的宫腔镜下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100%。23例子宫内膜癌中,5例为弥漫型,表现病灶凹凸不平,表面有曲张异型血管。16例为局限型,镜下表现:病灶形态不规则,有曲张异型血管的子宫赘生物。有2例表现宫腔点状出血灶,追踪检查,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结论宫腔镜检查并行内膜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快捷的方法。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炎的诊断要慎重,对宫腔镜下的出血病灶必须追踪检查,以防子宫内膜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erbB-2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标本80例,其中子宫内膜癌4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C-erbB-2及Ki-67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①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13%和68.89%,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②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1.11%)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33.33%)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39.13%),P〈0.01;③C-erbB-2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病理分期增加、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肌层浸润深度加深而增加(P〈0.05);④子宫内膜癌中C-erbB-2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erbB-2及Ki-67的表达可能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C-erbB-2及Ki-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和判断子宫内膜癌顸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