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提高对颅脑损伤院外救治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现场及途中死亡79例,占8.2%.重症病死率为20.6%.结论 规范的院前救治流程、合理的现场救治和平稳快捷的监护转运可能有利于提高院外救治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本院1999年1月~2010年8月救治的颅脑损伤83例死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原因:原发伤情严重占63.8%,继发性颅脑损伤占24.1%,并发症占12.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规范救治应注意CT的动态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视轻型颅脑损伤的处理,及时清除颅内血肿,积极处理合并症和并发症,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重度颅脑损伤预后因素。方法:近6年来救治68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伤后意识障碍程度是衡量颅脑损伤轻重的客观指标;颅内血肿的救治是否及时直接影响预后;瞳孔变化、颅脑CT的改变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年龄、病情的监控、复合伤的处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可忽视。结论:伤后及早正确估计伤情,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能获得理想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救治体会.方法:对2006~2009年急诊接诊酒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室死亡8例,入院后死亡13例,病情好转215例.转外科手术治疗41例,合并多脏器损伤17例,脑疝及脑干损伤21例.结论:急性酒精中毒与重型颅脑损伤的症状、体征极易混淆,应重视院前急救及早期、及时处理,详细了解病史和体格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漏诊、误诊,降低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102例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并对不同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患者的救治结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为31.37%,其中GCS 3~5分的患者死亡率为46.8%,GCS 6~8分的患者死亡率为18.18%.结论 重视院前急救、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动态CT检查、正确处理合并伤、防治并发症,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30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17例,占56.7%;13例存活患者中良好3例,中残4例,重残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经过积极救治是可以降低其病死率和致残率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血肿原因,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原因.结果35例患者中迟发性颅脑内血肿在首次手术对侧27例,同侧手术周围及脑内8例.结论对冲性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后应严密观察,尽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和转运措施对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救治的效果. 方法 对2000~2009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325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转运途中死亡的46例分类,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院前急救和转运总有效率96.1%.结论 采取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方法 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存活率和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晖  邓流生  刘桂发 《吉林医学》2012,33(2):261-262
目的:探讨院前救治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在院前没有实施处治,采用常规救治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救治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昏迷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实施救治能够显著提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救治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颅脑损伤早期救治的效果。方法:对2005~2007年“120急救”的360例患者按照格拉斯哥(GCS)评分标准分类,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总有效率89.2%。结论:采取合理正确的综合对症的院前急救方法是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存活率和安全转运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260例重症颅脑损伤抢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创伤外科中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6月共救治2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占同期142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18.2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2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犇  易勇  曾义军  曾令春  皮英 《西部医学》2010,22(6):1030-1031,1034
目的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2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处理及治疗效果。结果 132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743例(56.13%),非手术治疗581例(43.87%)。根据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评分,良好832例;中残176例;重残16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45例。结论积极科学的院前急救,及时早期选择手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综合治疗,防治并发症是急性颅脑损伤救治,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晓华 《当代医学》2009,15(34):103-10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护方法。方法对127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及护理。结果108例患者死亡10例,重残5例,中残10例,痊愈37例,有效46例。结论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采取有效救护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5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总结归纳护理要点.结果:全部病人经精心治疗及护理,36例经抢救病情稳定后继续住院治疗,2例病情危重转入省级医院治疗,10例好转出院,10例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只有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才能...  相似文献   

15.
急性颅脑交通伤的防范与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交通伤的临床表现以及防范救治对策。方法:对1995年1月至1998年12收治的交通事故性颅脑外伤患者1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颅脑交通伤往往伤情复杂,病情重,既有加速性损伤,又有减速性损伤。肇事车辆主要为汽车、摩托车及自行车。结论:为减少颅脑交通伤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要加强社会防范措施,加速事故现场的抢救、护理、转送技术,提高医院专科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交通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因交通事故而引发的颅脑损伤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做好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我科2008年收治的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常见,但在基层医院如何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改善病人的预后,仍需不断探讨。我院自1999年至2005年共收治912例急性颅脑损伤,现对其救治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694例,女218例,男/女为3.18∶1。年龄18个月~85岁,平均38岁,以青壮年多见  相似文献   

18.
孙武  曾凡民 《吉林医学》2007,28(18):1981-1981
我科自1990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救治经验和疗效分析报告如下,着重论如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伤残和病死率较高,其发生率占急性颅脑损伤的13.0%~21.0%,而病死率则高达26.0%~50.0%,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自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笔者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詹传伟  郑仲贤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281-1282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6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讨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68例患者中,31例原有慢性疾病,2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4例伤后出现各种并发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受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救治措施、原有的慢性疾病、合并症和并发症等因素综合影响.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自身的特点,积极纠正低血压、低血氧及治疗合并伤,并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可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