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肠套叠是导致婴幼儿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早期灌肠复位90 %可治愈 ,如病程超过 2天 ,尤其是出现严重脱水酸中毒或休克后 ,不仅需手术复位或切除坏死肠管 ,且病死率高达 2 %~ 5 %。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院误诊肠套叠患儿 13例 ,现分析误诊原因。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年龄 3个月至 6岁 ,误诊时间 12小时至 7天。其中 3例患儿仅表现为阵发性哭闹 ,误诊为肠痉挛 ;2例低热、呕吐 ,咽部充血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胃肠型 ) ;3例粘液脓血便 ,大便常规示 WBC( + + ) ,RBC( + + + ) ,脓细胞 ( + ) ,误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4例呕吐、腹痛、…  相似文献   

2.
倪彩云  马莉 《山东医药》2001,41(18):40-40
198 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收治小儿肠套叠 10 6例 ,其中误诊 2 4例 ,现报告如下 ,并分析误诊原因。临床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为 2个月~ 3岁 ,<2岁者 18例。误诊时间 <6h者 15例 ,~ 12 h者 4例 ,~ 2 4 h者 3例 ,~ 4 8h者 2例。误诊疾病 :1误诊为急性肠炎 15例 ,均以呕吐、腹泻、阵发性哭闹、面色较苍白、无明显腹胀为主要表现 ,伴有轻、中度脱水。经抗炎补液治疗病情无减轻 ,发现大便以血便为主 ,直肠指诊血便者 9例 ,右上腹触及包块 ,左下腹空虚感者 7例 ,X线腹透见大气液平 6例 ,疑为肠套叠作腹部 B超 12例。 11…  相似文献   

3.
自 1994年以来 ,我们收治成人肠套叠患者 2 8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6~ 79岁 ,平均 4 3岁。其中 2 4例经手术证实 ,4例由 X线钡灌肠确诊并复位。 2 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绞痛 ,其中恶心呕吐 2 1例、便血 12例、腹部扪及包块 17例、肠鸣音亢进 9例。最后停止肛门排气排便者 2 3例。经手术证实的 2 4例肠套叠患者 ,套叠为原发性 6例 ,回肠息肉 5例 ,回盲部肿瘤、蛔虫团块各 3例 ,回结肠多发性息肉、回肠脂肪瘤和美克尔氏憩室各 2例 ,阑尾癌 1例。套叠类型 :回盲肠型 11例 ,回结肠型 8例 ,小肠型7例 ,结肠型 …  相似文献   

4.
1995年以来 ,我们遇到 9例后经手术证实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被误诊。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9~ 70岁 ,平均 47岁。误诊为阑尾炎 2例 ,其中 1例行阑尾切除术 ;误诊为慢性胆囊炎 1例 ;有 5例误诊为贫血 ,其中 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 9年患者及 1例青年学生 ,长期考虑营养障碍性贫血而予以铁剂及维生素 B1 、B1 2 ;另 1例因乏力、消瘦及合并糖尿病而误诊为糖尿病。本组 9例误诊时间为 4个月到 1.5年 ,平均10 .6个月。确诊时发现 5例有腹部包块 ,其中 1例合并肠套叠并发肠梗阻 ;严重贫血 4例。9例大便潜血均阳性 ,经钡灌肠确诊 3例 ,行结肠镜检查 5例…  相似文献   

5.
小儿肠套叠是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现就我们近几年来的26例肠套叠误诊病例作一分析。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个月以内者5例,7~12个月15例,13个月~3岁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6个小时以内11例,6~12小时10例,13~24小时3例,25~48小时2例。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23例,呕吐21例,腹泻17例;大便红色粘液样8例,果酱样4例;发热13例,腹部触及包块2例,伴有明显脱水酸中毒者6例。腹部X线透视11例,均为肠腔积气。大便常规检查12例,同时有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细胞6例,有红细胞和白细胞4例,仅有白细胞2例。26…  相似文献   

6.
例1:生后20天。因嗜睡半天,醒后哭闹、拒乳、面色苍白、出汗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腹部X线示无液平。疑为低血糖,给予高渗糖、维生素C等静注,仍嗜睡。入院后4小时出现反复呕吐、剧烈哭闹,再次查体于左季肋区扪及腊肠样包块,1小时后排果酱样血便,诊为肠套叠,转外科治疗。 例2:生后26天。吐泻、阵阵哭闹1天,日排水样便10余次,拟诊为肠炎、肠痉挛,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无效。查体:腹膨隆,上腹扪及腊肠样包块,肛门指诊引出水样便、无血。3小时后排果酱样血便。手术证实为肠套叠。 误诊原因分析:与成人相比,新生儿食管相对较长,胃贲门较大,胃入口括约肌不发达,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故较易发生溢乳及呕吐。故肠套叠后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本文2例误诊亦与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及基层医院对小儿外科疾病诊治经验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临床特点及非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早期小儿肠套叠46例,21例采用胃肠减压、输液、手法复位及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愈与手术治疗2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采用非手术治愈21例早期肠套叠患儿并发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的患儿.46例患早期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男29例,女17例,年龄3mo~32mc,平均年龄17mo.起病后48h内为早期.根据临床特征、X光片及B超腹部检查结果确诊.具有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全身情况差,腹膜刺激征明显,透视下见有复套征象,如肠套叠影增宽,反复经水压灌肠无效,腹部X光片示气液平面直径超过2cm,套叠的肠管包块在结肠脾区,甚至左下腹者则需手术治疗.反之,全身情况良好,发病时间短,无腹膜刺激征,肿块多位于右下腹,质软则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并发肺炎7例,占28%;切口感染4例,占16%,肠瘘1例,占4%;术后5d发生肠扭转1例,占4%;切口疝2例,占8%;粘连性肠梗阻2例,占8%.非手术治疗后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4例,肠炎1例.结论小儿肠套叠早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是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72年以来,用口服生豆油方法治疗蛔虫性肠梗阻317例,治愈者310例,只有7例中转手术治愈。诊断标准:(1)以阵发性腹痛、呕吐等肠半梗阻症状为主,大部分病例可在腹部触及腊肠样或条索状包块,重者有胀、闭之症状体征。(2)X线检查大部分有腹部充气肠曲及液平面。(3)排除肠套叠、肠扭转等其他原因之梗阻。鉴别困难者,均经钡灌肠或空气灌肠进行X线透视域摄片。治疗方法:(1)5岁以下者用生豆油1~3两,6~10岁者用3~4两,11岁以上者用4~5两。在2小时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治疗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76例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整复前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复位前276例均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解果酱样血便表现,复位后症状消失245例;复位前腹部可触及异常包块245例,复位后包块消失240例;复位前276例B超均能探及腹部异常包块,复位后异常包块消失265例。碳剂试验267例(4~8 h后)排便有碳末263例,无碳末排出4例。B超诊断符合率100%,复位成功263例,复位成功率为95.3%。结论 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操作方便、复位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老年小肠肿瘤并肠套叠临床少见,我院曾收治8例,特摘要报道。临床资料本组男女各4例,年龄60~74岁,平均65.4岁。病程均在5天以内。主要症状为腹痛并恶心呕吐8例,腹泻粘液血便或水样便2例。体检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6例,腹部肿块3例,肠型及肠蠕动、气过水声各1例。钡餐及钡灌肠各1例,均未见异常。术前确诊3例。术中见肠套叠为顺行性,属回回型5例,回结型2例,回回结型1例。肿物均呈腔内型,2~4cm,平均2.8cm;单个7例,多发(3个)1例;位于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00cm 套入部内。伴肠扭转1例,肠坏死6例。均作肠切除术。术后除1例并发吻合口瘘死亡外,余均康复。病检示脂肪瘤6例,未分化癌及淋巴瘤各1例。讨论一、由肿瘤引起的肠套叠在成人中较常见,Felix 指出小肠套叠2/3为良性瘤所致,而结肠套叠却2/3为恶  相似文献   

11.
肖方杰  滕艳玲 《山东医药》2000,40(15):55-56
198 2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 ,我院共收治小肠肿瘤患者 43例 ,并肠套叠者 2 7例 ,术前误诊为阑尾炎 11例。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7例 ;年龄 30~ 72岁 ,平均 42 .5岁。病程 2天至 10年。7例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 ,经抗炎等治疗好转后又加重 ;3例为急性腹痛伴腹胀、呕吐 ,无血便 ;1例为慢性腹痛 ,大便隐血试验 ~ 。11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中均探及小肠肿瘤并肠套叠。肠套叠类型为回 -盲型 6例、回 -结型 3例、回 -回型 2例 ;病理诊断为小肠恶性淋巴瘤 1例、腺癌 1例、平滑肌瘤 2例、脂肪瘤 7例。术后…  相似文献   

12.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直肠癌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 ,易误诊为直肠癌。笔者曾遇 1例 ,报告如下。患者女 ,45岁。 2月前排便时肛门疼痛 ,伴里急后重 ,便秘 ,大便外观呈沟状变形 ,无脓血便及腹痛。患者有痛经史 2 0年。查体 :营养中等 ,腹软 ,无压痛 ,无包块。肛诊 (一 )。大便常规 :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血 WBC10 .1× 10 9/ L,N0 .78,L0 .2 2。钡灌肠 ,距齿状线 10 cm处见不规则环形狭窄 ,直肠前壁毛糙 ,僵硬。乙状结肠镜检查 :距齿状线 8cm处见肠腔狭窄 ,6点钟处有 3cm× 3cm肿物隆起 ,表面结节状 ,活检印片查癌细胞 (一 )。初步诊断 :直肠癌 ,并即行直肠癌根…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是无血便性肠套叠更易造成延误诊断。现将我们近7年来收治的新生儿无血便性肠套叠1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4例患儿中,男9例,女5例。日龄15天1例,16~20天2例,21~25天6例,26~28天5例。1.2 本组病例临床特点:①均为足月正常新生儿;②发热5例(体温37.8~38.5℃,均为大便伴粘液样便及并发吸入性肺炎患儿,余体温均正常;③均有阵发性哭闹不安伴呕吐;④腹泻10例,其中稀水样大便7例,伴粘液样大便5例,均无肉眼血性大便;⑤均有不同程度腹胀;⑤腹部触及腊肠样肠型5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 HD)的跨越性进步是非开腹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结肠拖出或直接经肛门结肠拖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1~ 3 ]。 1 999年 1 0月~ 2 0 0 2年 3月 ,我们采用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1 9例 ,手术后 1周、3个月、1年分别行钡灌肠造影 ,以观察结肠形态及排便功能。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9例中 ,男 1 5例、女 4例 ;年龄为 1 8天~ 2岁 ,其中 6个月以内者 6例、6月以上者 1 3例。本组患者均根据病史体征、钡灌肠、肛门直肠测压诊断。短段型 2例 ,常见型 1 7例。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结肠拖出 3例…  相似文献   

15.
无局部缺血性肠套叠为急性肠套叠的一个变异形式。其特点是: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急性腹痛、血便及呕吐症状少见,不易扪及腹部包块,但腹泻较多见,无肠血管受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们采用反复延迟性空气灌肠治疗5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16例;年龄4~11个月,病程4~48小时。均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34例伴果酱样血便,无腹胀、呕吐及腹膜刺激征。经诊断性...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男女各6例,年龄13~49岁。病程15天~4年。仅一例起病急骤。患者主要症状是发烧、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及肝区痛,主要体征为肝大、触痛、质韧,腹水,脾大及腹部包块。其中并发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各2例,肠系膜淋巴结核、胸椎结核、肾结核各1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清蛋白较低,球蛋白较高,血沉较快。入院时误诊为腹部包块待查2例,肝癌、  相似文献   

18.
李体金 《山东医药》2003,43(30):59-59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 0 .5 %~ 7.6 %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故易误诊为胃癌、溃疡病或其他疾病。 1985~ 2 0 0 2年 ,我院收治 2 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 ,初诊时均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11例 ;年龄 19~ 6 6岁 ,平均39.4岁 ;病程 10天至 3年。临床表现为上腹痛 2 0例 (多数为无规律性痛 ,服抗酸剂不能缓解 ) ,恶心呕吐 10例 ,反酸嗳气12例 ,呕血、便血 8例 ,上腹部包块 14例 ,食欲减退 7例 ;多伴有上腹部压痛、腹胀、消瘦和贫血体征。 X线检查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X线钡透及…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2月 ,我院共为 5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施行 L add's术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10天至 4岁 ,10~30天 4例 ,>30天 1例 ;临床表现为呕吐 (呕吐物内含胆汁 )、腹胀。经钡灌肠检查 4例确诊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1例因肠梗阻手术探查诊断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手术方法 :肠扭转复位 ,将全部小肠按逆时针方向转回 ;腹膜索带粘连松解 ;空肠起始部粘连松解 ;扩展小肠系膜根部附着点 ;将全部结肠推向腹腔左侧。常规切除阑尾。术中对以上粘连带尽可能松解彻底 ,并保持肠道良…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以来 ,我们曾遇 2例回盲部肿瘤患者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例 1:女 ,5 6岁 ,因右下腹痛 7天 ,于 2 0 0 0年 9月 17日入院。有阑尾炎病史 10年。查体 :T3 7.2℃。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 ,触及一 5 cm× 6.5 cm肿物 ,触痛 ,活动度差 ,表面不光滑。B超示右下腹包块炎块可能性大。血 WBC10 .6× 10 9/ L,N0 .80。入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经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后 ,患者无腹痛及恶心呕吐 ,右下腹包块无明显变化 ,住院 7天好转出院。半个月后以右下腹痛再次入院 ,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内有淡黄色渗液约 2 0 0 m l,无臭味 ,探查肝、胆、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