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壳聚糖神经导管修复犬胫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壳聚糖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18条杂交犬,平均分成3组,无菌条件下切断左侧胫神经,制成25mm的犬胫神经缺损模型。采用壳聚糖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的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神经导管作为实验组A组,以单纯PLGA神经导管为B组,自体神经移植组为C组作对照,每组6条犬。术后12周后通过一般观察,肌电图检查,HE染色和S-100免疫组化观察,再生神经图像分析等评价修复的效果。结果:术后12周各组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肌电图,HE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A组再生神经轴突数量及再生神经质量优于B组(P<0.05);C组优于A、B组。结论:壳聚糖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的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管化人工神经导管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成年雌性SD大鼠18只,制成14 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用不同的材料修复缺损.A组:自体神经修复组;B组:普通PGLA神经导管修复组;C组:血管化人工神经导管修复组.术后行大体观察;术后6、12周行肌电图和再生神经轴突检测,评价神经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6、12周,C组与B组相比,神经传导速度快,动作电位振幅大,再生神经轴突数量多且质量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化人工神经导管能促进神经再生,有效地修复长段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成15mm的兔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左侧用甲壳素涂层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神经导管修复;右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术后5周、10周和14周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组织学、电镜观察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5周观察到神经导管中有新生轴索通过,再生神经发育不成熟;右侧自体神经修复近段有髓神经纤维均匀疏散分布,远段未见明显再生神经束形成。术后14周左侧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自体神经修复侧再生神经质量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神经修复再生纤维密度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自体神经修复侧近段神经髓鞘部分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纤维束形成少,面肌联带运动程度较导管修复侧严重。结论: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有望替代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4.
脉冲等离子体涂层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脉冲等离子体涂层并固定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共聚物(PGLA)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脉冲等离子方法对PGLA膜片或神经导管表面进行处理,然后固定CNTF.该膜片表面种植人胚胎视神经细胞,经处理的神经导管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1.5 cm缺损.观察人胚胎视神经细胞在经处理的膜片上生长情况,并用电生理和轴突计数法评价经处理的神经导管内神经再生质量.设立未固定CNTF的PGLA膜片组和未经过脉冲等离子体涂层的神经导管组作为对照组比较.结果:在经处理的PGLA膜片上,人胚胎视神经细胞生长较对照组密集,且发现有轴突延伸相接现象.经处理的PGL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在1个月和3个月时,均发现神经导管内神经传导速度和再生神经轴突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脉冲等离子体涂层并固定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PGLA神经导管可能通过CNTF的接触诱导和持续缓释作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外消旋聚乳酸复合神经生长因子(poly-D,L-lactic acid/nerve growth factor,PDLLA/NGF)可吸收性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单纯导管和PDLLA/NGF缓释导管,每根缓释导管含NGF450U。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切除中段坐骨神经10mm之后分别行自体神经移植(A组)、单纯导管桥接(B组)、单纯导管加一次性给药(C组)、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D组)修复坐骨神经,除A组外,均保留10m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神经再生情况,比较各组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导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松,并开始降解,但外形仍保持完整。再生神经均顺利通过导管腔,组织学观察A组和D组内神经纤维数目多,大小均匀,成熟良好;B组和C组纤维结缔组织多,神经纤维细小,髓鞘薄。图像分析显示除神经纤维计数D组高于A组外,A组和D组在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DLLA/NGF缓释导管能够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组织学观察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LA)神经导管修复犬胫冲经缺损的疗效。方法 18只杂交犬.每只犬左后肢制成胫神经2.5cm缺损模型,随机分别应用三种方法修复。A组:应用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层CNTF的PGLA神经导管;B组:单纯PGLA神经咩管;C组:自体神经。应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S-100免疫组化染色、神经电生理及神经轴突计数方法评价神经再生效果。同时动态记录犬行走步态变化,实验观察期3个月。结果 神经导管血管化良好且大部分降解吸收,再生神经均已通过所有神经导管。A组与C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轴突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的数据均优于B组(P〈0.05)。A组和C组的犬基本恢复正常行走步态,而B组犬仍有跛行。结论 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层CNTF的PGLA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犬2.5cm胫神经缺损,取得与自体神经相近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雪旺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并探讨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只。构建右侧坐骨神经14mm缺损,A组:单纯SIS修复组;B组:复合雪旺细胞的SIS修复组;C组: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段通过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组织学、透射电镜、图像分析、逆行示踪和小腿三头肌称重等方法分析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16周,B组移植段与近远段神经外观相似,未有神经瘤形成。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检查见B组再生神经组织可顺利通过缺损区,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呈束状,含有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与C组相似。电生理检测见第16周B组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幅均较第12周有所提高,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蓝逆行示踪证实B组和C组再生神经轴突轴浆运输功能恢复良好。图像分析证实B组再生神经组织面积百分比、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髓鞘厚度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于A组。B组和C组患侧小腿三头肌肌肉重量和恢复率均优于A组,C组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S复合雪旺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能有效修复大鼠长距离坐骨神经缺损,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LGA神经导管联合ADSCs与自体神经组织碎屑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32只SD大鼠平均分成4组,无菌条件下切断右侧的坐骨神经,制成1 0衄长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A组采用PLGA神经导管连接缺损神经进行修复,B组由内置自体神经组织碎屑的PLGA神经导管连接,C组由内置ADSCs与自体神经组织碎屑的PLGA神经导管连接,D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方式。12周后通过对再生神经桥接体的一般观察、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甲苯胺蓝染色来评价神经的再生情况;通过肌电图、腓肠肌的HE和Masson染色来评价神经对靶器官的再支配情况。结果:术后12周,各组的神经导管均已降解,切断神经通过神经导管向两端生长。一般观察、肌电图、组织学观察结果均提示PLGA神经导管联合ADSCs与自体神经组织碎屑组C组的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内置神经组织碎屑的PLGA神经导管组B组和空导管组A组的修复效果,但仍稍差于自体神经移植组D组。结论:PLGA神经导管联合ADSCs与自体神经组织可以比较有效地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乳酸己内酮共聚物[Poly(1-lactide-co-epsilon-caprolactone),P(LLA-CL)]导管,移植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先造成坐骨神经1.5cm缺损段,然后分别采用P(LLA-CL)导管桥接(A组)、硅胶管桥接(B组)、自体神经逆行原位移植(C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对大鼠进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肌肉湿重、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电镜观察,评价各组神经再生.结果 术后4周时A组再生神经已部分生长到导管的中部;8周时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但再生的神经纤细;12周时再生神经粘连较轻,直径较粗.A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肌肉湿重和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均略差于C组,但明显优于B组.结论 纳米聚乳酸己内酮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用电纺丝壳聚糖/聚乳酸(chitosan/polylactic acid,ch/PLA)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电纺丝方法制备ch/PLA神经导管,通过扫描电镜、生物力学测定、表面润湿性测定和体外生物相容性检测,并与纯PLA比较,测试ch/PLA神经导管的性能。选取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制作右侧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分别利用ch/PLA神经导管(A组)、自体神经(B组)移植修复,并与切除旷置(C组)进行对照。术后4、8、12周,通过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神经电生理、肌肉湿重恢复率、肌细胞横截面积检测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对大鼠神经再生进行评价。结果随着chitosan的加入,神经导管的均一性、物理性能、亲水性及体外生物相容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4周A组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缺损。术后A、B组SFI不断改善,两组恢复速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周,A、B组可引出神经肌电图表现,且神经传导速度与动作电位波幅均不断恢复(P0.05)。术后12周,A、B组肌肉湿重恢复率与肌细胞截面积优于C组(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相关蛋白43、神经纤维丝蛋白160亚单位、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A、B组轴突与髓鞘恢复情况相似。术后12周A、B组再生神经纤维直径相似(P0.05),而A组再生神经髓鞘厚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纺丝ch/PLA神经导管具有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有可能成为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外消旋聚乳酸-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Poly(dextrogyr-levogyr)lactideacide-triiodothyronine,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进行组织学评价。方法将90只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1cm缺损,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PDLLA-T3组;C组:不含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外消旋聚乳酸(PDLLA)组;桥接坐骨神经缺损。D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右侧正常坐骨神经)。于术后2周,1、2个月收集标本,行透射电镜、HE染色、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数量和质量,经图像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周:组织学观察显示B、C组材料尚未完全降解,透射电镜下神经的髓鞘厚度较薄,约0.5μm,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组织学观察见A组再生神经纤维等组织通过远端吻合口,其间有新生的血管,B、C组材料未完全降解,S-100免疫组织化学及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显示B组PDLLA-T3成功桥接神经缺损,缺损段有再生神经通过,再生神经髓鞘厚度1.81±0.19μm,优于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B、C组材料完全降解,B组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神经纤维数110.00±8.75,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显示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77.00±6.33,两者均优于C组(P<0.05),且与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鞘厚度为2.15±0.27μm,优于C组(P<0.05),但小于A、D组(P<0.05)。结论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和质量较好,是一种有前途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含有微丝的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三维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最终探寻修复周围神经微丝直径的最佳范围.方法 将60只300~350 g健康、雌雄不拘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制作大鼠12 mm的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A、B、C、D、E组PLGA神经导管内纵形放入20根不同直径(分别是60、80、100、120、140μm)微丝,各组神经导管内均注入层黏蛋白+神经生长因子混合液0.3 ml.F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大鼠左后肢为实验侧,右后肢为对照侧.测量术后12周各实验组神经导管内再生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结果 术后12周,再生神经中1/3段的光镜观察,各组再生神经均有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神经纤维计数以F组最多,B、C、D组次之,而与A组、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F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成熟程度均要明显优于A组和E组.结论 三维立体管状结构中的微丝直径粗细对周围神经的再生有影响,最佳的直径80~120μ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异体神经片段经皮下包埋不同时段后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5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5组,A、B、C组(实验组)和D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E组(供体组)15只。E组动物在出骨盆口以远5mm处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向远端游离约15mm,切断作为移植物。A、B、C组动物均行左侧大腿切口,皮下钝性分离,埋入供体神经片段。术后1周(A组)、2周(B组)、3周(C组)显露右侧坐骨神经,距骨盆出口约5mm处切断,向远端游离约10mm再切断,取出对侧包埋的神经片段,修剪远近端保留长度约10mm,移植于右侧神经缺损处。D组显露右侧坐骨神经后,在距骨盆出口约5mm处切断,向远端游离约10mm后再切断,原位缝合。术后2、4、6、8、10及12周监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术后12周行电生理检查测试运动神经诱发电位的传导速度及潜伏期,组织学检测移植神经再生轴突数目和面积,以及移植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各组SFI逐渐下降,12周时A组和D组的SFI最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和D组再生大量有髓神经纤维及少量无髓神经纤维,再生神经的数量和结构与正常神经相似,图像分析显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别,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D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潜伏期结果无差异,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体神经片断皮下包埋后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皮下包埋1周组促神经再生作用优于皮下包埋2、3周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采用不同间隙套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探讨甲壳质套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长度极限.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分叉处以上5 mm建立坐骨神经离断伤模型,部分切除坐骨神经后使用甲壳质套管桥接修复,使神经断端间留有2、5、8和10 mm间隙.8周后常规锇酸染色,镜下观察套管远端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轴突平均面积、髓鞘平均厚度及腓肠肌平均湿重,并进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 术后8周显示2 mm小间隙组神经纤维已有80%再生,再生效果最佳,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间隙距离逐渐增加,神经纤维再生效果逐渐变差;5 mm间隙组再生约60%,效果优于8 mm间隙组(P<0.01);8 mm间隙组再生约20%,优于10 mm间隙组(P<0.01);10 mm间隙组只有1%有髓神经纤维成功长入远端,肌肉湿重降至正常的42.9%.结论 使用甲壳质套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时,2 mm左右小间隙套接修复效果最佳,5 mm间隙是修复后周围神经功能得到恢复的极限间隙,10 mm是神经单靠趋化性、营养作用再生的最大间隙.  相似文献   

15.
甲壳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大鼠周围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PX  Jiang BG  Zhao FQ  Fu ZG  Zhang DY  Du C  Zhang HB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44-1347
目的探讨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120只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切断,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5组。A组:神经外膜原位缝合(n=24);B组:套管小间隙原位桥接(n=24,间隙5mm);C组:两断端相对旋转180°后外膜缝合(n=24);D组:两断端相对旋转180°后套管小间隙桥接(n=24,间隙5mm);E组:套管小间隙原位桥接(n=24,间隙5mm)后间隙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术后2、4、6、8周分别进行电生理学检查、组织学检查以及计算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数。结果组织学检查术后4周各实验组的神经远端均见到再生的神经纤维;小间隙套管组(B,D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各个时间检测点上均好于相应的直接外膜缝合组(A组)和旋转后直接外膜缝合组(C组)(P<0·05)。小间隙套管组(B,D组)神经远端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在4、6、8周3个检测点上高于相应的直接外膜缝合组(A组)和旋转后直接外膜缝合组(C组)(P<0·01);在2周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套管小间隙(5mm)桥接的修复周围神经的效果好于断端外膜直接缝合,具有替代直接神经外膜缝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ransplantation of characterized uncultured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SVF) on sciatic nerve regeneration. Methods: A 10-mm sciatic nerve defect was bridged using a silicone conduit filled with SVF. In control group, silicone conduit was filled with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alone. In sham-operated group, the sciatic nerve was only exposed and manipulated. The regenerated nerve fibers were studied 8 and 12 weeks after surgery. Results: Behavioral and functional studies confirmed faster recovery of regenerated axons in SVF transplanted animals than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Gastrocnemius muscle mass in SVF transplanted animal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Morphometric indices of the regenerated fibers showed the number and diameter of the myelinated fibers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VF transplanted animals than in control group. In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location of reactions to S-100 in SVF transplanted animals was clearly more positive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SVF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silicone conduit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readily accessible source of stromal cells that improves functional recovery of sciatic nerve. It may have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betic patients after facial nerve trans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