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匮要略》对喘证的辨治,理、法、方、药完善严谨。病机主要为痰饮致喘。治法主要有疏散外邪、清泄郁热、泻肺开闭、蠲饮降逆、温阳摄纳、温肺健脾、养阴降逆等。对今天临床辨治喘证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喘即气喘、喘息。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喘证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喘证也多有论述,主要病因乃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等,病机实证主要是肺气上逆,宣降失常,虚证主要为气无所主,肾失摄纳。实喘以祛邪利气为主,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1])。杨少山老师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治疗喘证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杨  相似文献   

3.
正敛肺止咳的中药如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等主要用于肺虚,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1])。本类药酸涩收敛,有敛邪之弊,故敛肺止咳之品,对痰浊壅肺所致的咳喘及咳嗽初起不宜使用~([2])。然当敛肺止咳之品与药物配伍组成中成药治疗咳喘证时,并非完全适用于肺虚,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为此本文对《中国药典》~([3])收录的22种含  相似文献   

4.
<正> 喘证,仲景又名“上气”。《伤寒杂病论》论喘,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其言简,其意赅,其辨证论治之精确,其立法处方之谨严,颇有实践指导意义。许多治喘名方,至今仍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笔者仅就《伤寒杂病论》(注:引文凡注明条文者即引自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之《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注以篇名)中喘证的因机证治,略陈管见。关于病因和病机仲景认为,喘证的形成,其因有属寒或属热挟风邪而外感,有因杂病之内伤。外邪侵袭可使痰湿不运,停痰宿饮又可引起喘息;所及脏腑,或在肺,或在脾,或在肾,  相似文献   

5.
顾恪波 《北京中医》2009,(7):552-553
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喘证往往是呼吸科重病患者急迫之所在、性命之所悬。目前认为,喘证可从虚、实两方面论治,但可见寒热转化、虚实错杂,故属内科难治病证之一。笔者认为,喘证病机复杂,往往虚实、寒热、表里、上下错综,气、血、水相互影响而为病,如能从三焦论治则可执简御繁,收效于意外。正如《金匮要略》中“咳逆倚息不得卧”“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咳而上气,其人喘”等,揭示了“喘”之本质实为“气逆”;  相似文献   

6.
喘证论治点滴体会吴海生集宁铁路医院(012000)1994年8月2日收稿喘证是临床常见病。《内经》有“喘鸣”之称,《金匮要略》又名“上气”.后世将哮喘分而为二,如《医学正传》说:“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鸣”。但临床上哮喘不易区分,哮必兼喘,统称喘证。笔...  相似文献   

7.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由"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张锡纯所著,本书从实际出发,论病制方本于《黄帝内经》,用药援据《神农本草经》[1],有"第一可法之书"的美誉[2].书中论述丰富,涉及病种较多,本文仅就对内伤喘证的治法及用药展开论述,不当之处望同道指正. 喘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可分为外感喘证和内伤喘证,涉及现代医学的"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为中西医都颇为棘手的难治病,中医就有"名医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之说.  相似文献   

8.
喘证有实喘与虚喘之分,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的治喘之要,与实喘相比,虚喘迁延反复,证治更为棘手。《临证指南医案·喘门》中共记载了喘证病案20例,其中虚喘占2/3,虚喘常发,且辨治复杂。叶氏从虚喘病因责之于肾入手,围绕肾之虚耗导致肾不纳气、肾不化水之主证,以扶正培本、温补摄纳为法度,方药加减运用灵活,层次轻重之间,展现了其独出机抒、治病求本的虚喘证治经验。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论治饮病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饮病按照病证分属呼吸、消化、心内、肾病、神内等多个临床学科,临床上饮病的理论正在逐渐被忽视、淡化、遗忘。在肺系病证中,痰饮病的内容散见于哮病、喘证、肺胀等多个章节,论述多较浅略。我们根据临床带教的实际情况,将《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融会贯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桂枝龙牡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主治因阴阳两虚,阳失阴之涵养则火浮不敛,阴无阳之固摄则精不内守,出现虚劳、失精、梦交等症。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脏腑、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使阳能固密,阴能内守,则阴平阳秘,精不外泄。王师临床经验丰富,对纷繁复杂的证候,求得病本,再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王师探究桂枝龙牡汤组方之理,临床应用治疗多种小儿疾病,辨证精准,每获佳效,此即所谓“异病同治”也。  相似文献   

11.
仲景治喘17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喘证,又名“上气”,轻者可见咳而微喘、呼吸急促、“喉中水鸡声”,严重时会出现动则喘气、“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肩息”等症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后被一分为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论及喘证的因机证治颇为详细,并创造性地制定了许多治喘方法及方剂,至今仍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实有进一步探析之必要,故撰文将其辨治方法归纳为17个方面并浅析之,冀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进行阐发。方法:基于文献学研究方法,对《金匮要略》有关痹病之论述、后世医家在痹病治疗中对《金匮要略》之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后世医家治疗痹病,一方面对《金匮要略》论治痹病的理法予以继承,一方面对《金匮要略》论治痹病的理法予以发展,且在痹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痹方药等方面的发展多与《金匮要略》相关。结论:《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饮是以喘咳、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哮证、喘证的基本病理因素。张仲景早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即提出"病痰饮水者,当以温药和之",该理论迄今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能否坚持和怎样坚持"温药和之"是影响临床治疗痰饮效果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4.
正喘证,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分为实喘与虚喘,为后世论述喘证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虽无咳喘专论,但在书中可见"咳喘""上气"等论述,并配有治法方药。研究《伤寒论》中关于喘证的论述,对临床辨证治疗喘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以病因病机为主,分类剖析如下。1表邪之喘1.1麻黄汤证:《伤寒论》第35条谓:"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  相似文献   

15.
分析《金匮要略》治喘条文,认为杂病致喘不外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字;各病因病机多合并出现,相互影响;喘证多与饮邪相伴,治疗应注重脾胃。  相似文献   

16.
顾恪波 《北京中医》2009,(2):110-112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素问·咳论》中早就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句话拿来套用于喘证论治,亦不为过,实际上“喘不离于肺,亦不独于肺”。  相似文献   

17.
哮喘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痰鸣为特点。属于哮、喘病范畴,二者《医学正传》指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由哮必兼喘,故一般习称哮喘,而喘来必兼哮。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对其发病及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迄今为后人所用。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云:“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证治汇补·哮病》云:“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可见其病主要是内有伏痰被外邪所动,致肺气壅滞、痰气交阻而成。又如清·叶桂提出本病“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揭示了肺肾二脏司呼吸主摄纳功能失  相似文献   

18.
《内经》有水饮、积饮、溢饮之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载有痰饮、溢饮、支溢、悬饮主治之方,提出了广义之痰饮病当以温药和之的总的治疗法则。《金匮要略》“当以温药和之”里有药与法的关系,也有发汗利水、攻补行消等治则,但均属温药,只适宜痰饮之属于寒者,不能统治所有痰饮病,即使是狭义之痰饮,不辨寒热虚实率以温药和之也会使治疗失于偏颇。  相似文献   

19.
白塞病,中医称之为"狐惑病"。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其有较详细的论述,认为狐惑病乃湿热化生虫毒所致,应以甘草泻心汤为主方,治疗上以清热燥湿、和中解毒为原则。钱先教授结合《金匮要略》指导现代白塞病的治疗。认为初期病机为湿热内蕴,疮毒内扰,治以清热燥湿,和中解毒,方用张仲景《金匮要略》之甘草泻心汤加减;后期湿毒不化,目黑酿脓,治以《金匮要略》之赤小豆当归散清热利湿、行瘀排脓。外治方面:前阴溃疡可用苦参汤外洗,后阴溃疡可用雄黄熏之。  相似文献   

20.
赵建南 《光明中医》2011,26(9):1777-1778
何若苹主任系浙江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临床上注重辨证施治,擅长运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之经方辨治内科杂症。本文整理其运用经方治疗不寐、喘证、心悸等不同疾病的临床经验,以示审证求因、精确辨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