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评估儿童鞍区肿瘤的视神经受损情况。方法 对24例儿童鞍区肿瘤(其中视交叉胶质瘤12例、鞍区颅咽管瘤7例、三脑室畸胎瘤2例、下丘脑错构瘤2例、斜坡脊索瘤1例)病例进行DTI和DTT检查,计算双侧视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显示的视交叉位置形态以及与肿瘤的空间结构关系,24例患儿可分为视交叉破坏组(12例)和视交叉压迫组(12例)。破坏组双侧视神经FA值均明显低于压迫组(P<0.05)。结论 DTI和DTT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儿童鞍区肿瘤与视路神经纤维束的空间关系,其获得的参数FA值可以用来评价视路损伤的性质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常规的影像手段对视放射纤维束的成像、分析缺乏特异性,为了弥补常规影像检查的不足,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研究成人视放射的各向异性程度和视放射纤维束的构象特征.方法 对20例正常视放射和24例视放射区域病变的患者进行MR常规及DTI序列检查,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脑肿瘤患者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CST)损伤对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tractography,DTT)技术,并将DTI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Rimaging,fMRI)相结合,对脑梗死和脑肿瘤引起的皮质脊髓束损伤进行定位诊断,并观察皮质脊髓束损伤对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对40例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72h)和113例脑肿瘤患者行MRI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其中部分患者再行增强扫描和fMRI检查。收集全部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原始数据,然后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并将患侧皮质脊髓束的病理性改变对肢体肌力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梗死区各向异性(FA)阈值为(0.336±0.065),对侧半球正常白质区FA阈值为(0.705±0.069),梗死白质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5.823,P<0.001)。(2)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显示,脑梗死和脑肿瘤患者病变侧皮质脊髓束受压、变形、移位,部分断裂。(3)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患者的肢体肌力降低率为67.50%(27/40),脑肿瘤为16.81%(19/11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6.096,P<0.001)。(4)急性脑梗死和脑肿瘤累及皮质脊髓束内囊后肢致肌力降低率分别  相似文献   

4.
背景:磁共振弥散张量可对每个体素水分子扩散的各向异性作出准确的检测。利用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肾脏及其病变内水分子运动特征,可反映出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 目的:验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正常肾脏和肾脏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12例和24例肾脏病变患者行肾脏扩散张量成像检查,肾脏病变患者中肾癌7例,肾囊肿7例,肾积水10例。观察肾脏皮质、髓质以及病灶表观扩散系数、分数各向异性的变化,并行髓质纤维束成像。 结果与结论:正常肾脏中,肾皮质的表观扩散系数显著高于肾髓质(P=0.003),而肾髓质的分数各向异性显著高于肾皮质 (P < 0.05)。肾癌表观扩散系数低于正常肾皮质、髓质(P < 0.05),瘤体内分数各向异性显著低于正常肾髓质(P < 0.05)。肾囊肿表观扩散系数显著高于正常肾皮质、髓质(P < 0.05),分数各向异性显著低于肾皮质和髓质(P < 0.05)。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图可重建出肾髓质纤维束的形态,从而反映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结构变化。提示扩散张量成像能显示正常肾脏和肾脏病变的超微结构变化,可用于肾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控。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肾脏病变;正常肾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脑功能的异常改变,探讨DWI和DTI在MH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肝硬化患者经神经心理测试评分量表测试后,分为MHE组16例和无MHE单纯肝硬化组14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DWI与DTI扫描,选取脑内8个部位为感兴趣区,计算各部位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18例肝硬化患者于T1WI图像上可见到双侧内囊、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额叶、枕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尾状核头部由正常组、单纯肝硬化组至MHE组ADC值逐渐增加,且MHE组的ADC值较肝硬化组和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由正常组、单纯肝硬化组至MHE组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与DTI联合应用能够预测肝硬化患者MHE的进展程度,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初步应用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扩散张量MR成像(DTI)分析脑梗死不同时期的扩散张量改变,探讨DT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8例不同病期的脑梗死病人的DTI图像。结果急性期(7例)的各向同性表观扩散系数(ADCiso)图表现为低信号,各向异性指数图表现为高信号;亚急性期(18例)病变区的ADCiso图为低、等信号;各向异性指数图为混杂或低信号;慢性期(13例)病变区的ADCiso图为高信号,各向异性指数图为低信号。结论ADCiso图和各向异性指数图相结合,有可能更精确地对脑梗死进行分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基底核区出血性和缺血性病变,最容易造成相邻皮质脊髓束损伤,从而导致肢体运动功能程度障碍。功能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真实有效地显示脑内白质结构,尤其是发生病变时,相邻和相关的白质纤维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以扩散张量成像的各向异性指数最为敏感。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左侧基底核缺血性和出血性病变对皮质脊髓束通路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皮质脊髓束通路各向异性指数的差异。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5-10/2008-12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完成。 对象:左侧基底核出血患者20例,左侧基底核缺血性病变患者27例。 方法:利用GE 1.5T扫描仪及SUN工作站行全脑数据收集和后处理,在各向异性指数图像上分别测量延髓、脑桥、大脑脚、基底核、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等层面的皮质脊髓束通路走行区各向异性指数的测量。兴趣区大小的确定由个体纤维束轴位图上其结构所决定,以不超出该结构的范围、同时有2人对兴趣区大小进行肯定为准。 主要观察指标:常规磁共振明确基底核区出血和缺血性病变患者,采集扩散张量成像数据并在工作站的扩散张量成像软件进行皮质脊髓束走行区域各向异性指数测量和分析。 结果:左侧基底核区的出血、缺血性病变对左侧皮质脊髓束通路各个水平层面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各向异性指数的统计学分析,α=0.05。缺血及出血性病变患者延髓水平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桥水平直至半卵圆中心各层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尤其是基底核层面和放射冠层面的P值最小,又以放射冠层面最明显。 结论:扩散张量成像结果显示,基底核区缺血性病变对大脑脚层面及其以上的皮质脊髓束的影响较出血性病变大。  相似文献   

8.
背景:扩散张量成像可以对小脑脚进行三维显影。 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观察一位由于颅内出血所致小脑脚损伤患者在三个月内的功能恢复。 设计,时间和地点:病例研究,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在岭南大学医学院理疗康复教研室进行。 受试者:一位72岁女性患者,九名对照者,对照者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相符。 方法:采用1.5T敏感性编码头线圈进行扩散张量成像。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DTI-Studio软件评价小脑脚,包括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和小脑下脚。 结果:患者在发病三周后不能平坐,但可以独立行走,发病后4周可以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动。3周扩散张量成像显示,所有小脑脚被血肿压迫。左小脑脚的后侧缩短,尤其是左小脑中脚在中部阻断。4月扩散张量成像显示,所有被压缩的小脑脚复原。此外,3周扩散张量成像结果还显示,除去右小脑中脚之外,所有小脑脚的各项异性值同正常对照值相比,降低了2个标准差。4月扩散张量成像结果显示,右小脑小脚的各项异性值有所增加,比正常对照值高出2个标准差。尽管如此,其他小脑脚的各项异性值仍保持在正常对照值之下的2个标准差。结果显示,发病后3周时的小脑脚的神经元损伤(所有小脑上脚,左小脑中脚和所有小脑下脚)在发病后4月内康复不明显。 结论:患者的功能性恢复最初是由于被压迫的小脑脚的减压所致,而不是受伤小脑脚的恢复。笔者认为采用扩散张量成像评价小脑脚对小脚损伤的疑似病例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研究背景:目前对中风之后的身体感觉机能障碍了解很少。 研究目的:我们试图证明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能使颅内出血(ICH)患者的身体感觉机能障碍康复。 研究设计,时间和地点:从2008年6月到11月在理疗与康复教研室进行病例研究。 参与人员:55岁的女患者,她起先右侧皮质和辐射冠自发性的颅内出血,造成左身严重的身体感觉机能障碍。 研究方法:应用PHILIPS公司Gyroscan Intera 1 .5 T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系统和磁共振成像系统从开始之后的3-7周进行两个纵向评估。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以分次的各向异性<0.2作为最终标准,磁共振成像通过手的触摸和被动运动来完成. 主要成果: 我们发现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过程和磁共振成像上的皮质激活是伴随着身体感觉功能的恢复一起的. 研究结果: 受作用的一边在开始之后的第7周身体感觉功能会恢复到接近于正常的状态.从第3到7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上我们发现, 位于另一侧初级感觉皮质中心的皮质被活化.然而,在第3周的磁共振成像上却没有发生皮质激活功能而被动运动的激活功能在第7周比第3周显示的有所增强.在第3周对受创一侧(右侧)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中我们没能发现内侧丘系.第7周的内侧丘系示踪, 一个内侧丘系沿着丘系内侧从辐射冠上升到初级感觉皮质. 结论: 我们证明了在这位患者的身体感觉机能恢复中应用到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 我们推断在研究中风病人的身体感觉机能障碍的康复中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磁共振影像技术的发展,其不仅能提供清晰的组织对比图像和形态学诊断信息.而且可以对组织器官功能参数进行测量和成像。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它利用人体内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自由运动所产生的信号改变成像,反映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的信息,并能显示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DTI的技术原理、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桥池段的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手术证实的因责任血管压迫引起三叉神经痛(TN)患者(TN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和横轴面DTI成像,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 结果 对照组的三叉神经的ADC值为(1.76±0.98)×10-3 mm2/s,FA值为0.40±0.18,左侧与右侧三叉神经桥池段的ADC值和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TN组中B组(轻度压迫组)、C(重度压迫组)、D组(受压变形并萎缩)3组比较,ADC、FA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压迫部位ADC值增高28例,不变4例,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压迫部位FA值下降15例.不变11例,增高5例,平均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DTI对判断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一定价值,三叉神经压迫程度越大,ADC值越高,FA值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白质束示踪的三维仿真影像表现,评价其定量结果与残疾状态扩展评分(EDSS)的相关性. 方法 对28例MS患者(MS组)和28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通过MRI扩散张量成像扫描进行脑白质束示踪,测量示踪纤维数和示踪纤维密度,并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对MS组脱髓鞘斑块、正常表现脑白质和对照组感兴趣区的ADC值和FA值进行方差分析,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MS组脑白质束示踪的定量结果与EDSS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在MS组脑白质束示踪三维仿真图像中可直接观察到脑白质束的受损和减少.MS组的示踪纤维数(2220±100)和示踪纤维密度(0.75±0.04)明显低予对照组(2750±70、0.9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脱髓鞘斑块、正常表现脑白质和对照组感兴趣区的ADC值依次下降,分别为(1.23 ±0.13)× 10-3 mm2/s、(0.76±0.09)× 10-3 mm2/s、(0.63 ±0.10)×10-3 mm2/s; FA值依次升高,分别为0.24±0.04、0.42±0.07、0.48±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示踪纤维数和示踪纤维密度都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82,P=0.000;r=-0.771,P=0.000). 结论 通过MRI扩散张量成像扫描进行脑白质束示踪可以发现MS患者脑白质束的受损情况,其较常规MRI能提供更多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变化,并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位置关系,以评估预后。方法 45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分为超急性期(<6h)、急性期(6h~3d)、亚急性期(4d~8w)和慢性期(>8w),分析其DTI参数的变化特点,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患侧FA值在超急性期无明显变化,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逐渐降低,与健侧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患侧ADC值在超急性期、急性期明显减低,亚急性期逐渐恢复接近于健侧,慢性期再度增高;DTT成像显示CST受损严重其预后较差。结论不同时期脑梗死病灶其FA、ADC值有一定规律变化,DTT图像可无创性的显示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脑白质结构的变化。方法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病例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80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进行颅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测取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病例组眶额皮质、前后扣带回皮质、胼胝体压部、右侧内囊前肢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右侧眶额皮质、左侧额下回皮质及前扣带回皮质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双侧眶额部皮质以及右侧内囊后肢FA值与患者头痛病程及发作频率呈负相关;左侧内囊后肢FA值与头痛频率呈负相关;(4)病例组左侧眶额皮质ADC值与患者头痛病程及发作频率呈正相关;右侧眶额皮质以及前扣带回皮质ADC值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呈正相关;后扣带回皮质ADC值与患者头痛病程呈正相关。结论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双侧额叶皮质及扣带回皮质存在白质微观结构异常变化,FA值与患者头痛病程及发作频率呈负相关,ADC值则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颅脑MRI平扫及DTI检查,测量并比较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瘤周白质区ADC值及FA值。结果1I级脑膜瘤中,上皮细胞型比例最高,为40%,其次为纤维型,比例为28%。各病理亚型ADC值比较,血管瘤型最低,为(7.55±1.17)×10-9 mm2/s,微囊型最高,为(14.24±2.43)×10-9 mm2/s。2良性脑膜瘤中,瘤周水肿ADC值最高,与肿瘤实质及瘤周白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白质FA值最高,显著高于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脑膜瘤中,瘤周水肿ADC值最高,与肿瘤实质及瘤周白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白质FA值最高,显著高于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脑膜瘤比较,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及瘤周白质FA值均显著低于良性脑膜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能够显示脑膜瘤实质及瘤周组织特征,可以为其诊断和治疗提高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腰骶丛神经急性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影像学和临床诊断为腰骶丛神经急性损伤6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磁共振进行扫描检查,分析图像并记录相关数据。测量受损和正常L4~S1神经根各向异性分数(FA)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利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正常神经相比,受损神经FA值明显降低(P<0.05),而ADC值明显增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A值曲线下面积为0.887,阈值为0.198时,诊断腰骶丛神经损伤的敏感度为71.7%、特异度为91.7%;当FA值≤0.188时,诊断特异度为100.0%。FA值与腰骶丛神经急性损伤呈明显负相关(r=-0.647,P<0.001)。结论 DTI技术应用于腰骶丛神经急性损伤诊断,具有显著效果,可较为直观地显示神经束走向和损伤具体位置,从而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颅脑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13例,均作了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TI,经计算机后处理获得平均弥散系数图(MD图)及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图(FA图),测定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MD值、FA值,分析比较上述4个区MD值、FA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MD值分别为0.976±0.171×10^-9mm^2/s、1.92±0.515×10^-9mm^2/s、1.414±0.288×10^-9mm^2/s、0.723±0.0525×10^-9mm^2/s,上述4个区域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FA值分别为0.137±0.056、0.0824±0.061、0.148±0.09、0.522±0.073,囊变坏死区、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而囊变坏死区、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TIMD值可区分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FA值可区分肿瘤区与正常白质区,但不易区分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与瘤周水肿区。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We studied whether distal peripheral nerves could be imaged using quantitativ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with a 3-T MRI scanner, and visualized using tractography. METHODS: Altogether 6 healthy subjects were studied. The diffusion was quantified with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and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maps, and the direction of main diffusivity was visualized with color-coded orientation maps and tractography. RESULTS: We present the first DTI and tractography results of human distal peripheral nerves. The courses of median, ulnar, and radial nerves in the upper limb and of tibial and peroneal nerves in the lower limb were first analyzed quantifying ADC and FA, and then visualized in 3D with tractography. Tractography illustrated nicely the 3D courses of both upper and lower limb nerves which were reliab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surrounding muscle tissue and ligaments. CONCLUSIONS: Quantitative DTI and tractography can be used to image and visualize distal peripheral nerves. SIGNIFICANCE: DTI is a quantitative method that coul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follow-up of nerve lesions, entrapments, and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s as well-delineated structures also containing abundant branching into bundl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could be used as 'living phantoms' for testing and validating different tractography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示踪(DTT)技术定量分析颞叶癫痫患者双侧颞叶内侧结构弥散参数值及局部纤维束变化特点,评价DTI技术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16例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及DTI扫描,测量双侧颞叶杏仁体、海马及颞叶皮质的部分各向异性(FA)、相对各向异性(RA)、表观弥散系数(ADC)等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应用DTT技术观察癫痫患者局部纤维束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结果 正常对照者双侧颞叶内侧各结构FA、RA、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癫痫患侧、对侧与正常对照者颞叶内侧各结构FA、RA、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C值呈颞叶癫痫患侧>颞叶癫痫对侧>正常对照者的变化趋势,以海马尾部变化最为显著;而FA、RA值呈颞叶癫痫患侧<颞叶癫痫对侧<正常对照者的变化趋势,并且杏仁体、海马体部变化较海马尾部更显著.结论 DTI技术能充分了解癫痫患者颞叶内侧结构的弥散参数值及纤维束变化特点,有助于癫痫病灶定位的准确诊断,同时加深对颞叶内侧结构整体变化的了解亦有助于术前的整体评估及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utilize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and evaluate the integrity of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in children with unilateral Sturge-Weber syndrome (SWS). METHODS: Sixteen children (age: 1.5-12.3 years) with SWS involving one hemisphere and varying degrees of motor deficit,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s part of a prospective clinical research study.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was obtained and fiber tracking of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was performed yielding average FA and ADC values along the pathway. These valu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hemispheres (affected vs. unaffected) and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motor deficits, after correction for age. RESULTS: Corticospinal tract FA values on the side of the affected hemisphere were lower (p=0.008) and ADC values were higher (p=0.011) compared to the normal side. Furthermore, FA and ADC values on the side of the angioma did not show the normal age-related variations, which the contralateral corticospinal pathway values did demonstrate. Although none of the patients had severe hemiparesis, those with moderate motor deficit had increased ADC values,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mild (p=0.009) or no motor deficit (p=0.045). CONCLUSION: MRI with DTI shows abnormalities of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in children with SWS even before severe motor impairment develops. Thus, DTI can be a clinically useful method to evaluate the integrity of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in young children who are at risk for progressive motor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