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肖秋香  陈仁英 《护理研究》2013,27(16):1661-1662
研制一个防止足下垂的工具,采用常见的弹力袜、弹性绷带、羊羔毛、软魔术贴等材料,制作了一个预防足下垂的装置。长期卧床伴全身乏力、下肢主动运动功能有缺陷的病人使用该装置可预防足下垂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经临床应用,该类病人使用方便、局部皮肤无损伤,起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肢体瘫痪患者设计防足下垂固定装置,以防止患者长期足下垂引起肢体废用性萎缩,并探讨其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防足下垂固定器由放置下肢及足部的T型凹槽及覆盖在上面的海绵两部分组成。将108例下肢瘫痪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防足下垂固定器。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和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仰卧位)。结果治疗前,两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和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90.85±3.02)分,对照组为(83.50±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 P<0.05);研究组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30.90±2.14)分,对照组为(22.13±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5,P<0.05)。结论防足下垂固定器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康复,可有效替代护理人员手工固定,适合下肢瘫痪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预防及矫正足下垂的效果。方法预防组为长期卧床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将患肢踝关节处于功能位并穿夹板鞋的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用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简称康复仪)治疗。比较2组预防足下垂的有效率。矫正组为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矫正,实验组应用康复仪矫正。比较2组矫正足下垂的有效率和下肢肌容积变化。结果在预防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预防足下垂的有效率分别为68.7%和9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有效率较高。在矫正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矫正足下垂的有效率分别为60%和8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较高。两组30d时的下肢肌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较高。结论康复仪比传统护理能更有效地预防和矫正足下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理人员负担。  相似文献   

4.
乔文芳  刘凤  耿艳  马小文 《当代护士》2009,(12):109-110
目的探讨足下垂预防鞋的设计、制作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1例意识障碍、偏瘫及长期卧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病人均穿该鞋预防足下垂,观察及评估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足下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下垂预防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预防足下垂的发生,对于易发足下垂的病人应在疾病早期应用此预防鞋,以预防足下垂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血液、淋巴回流减慢或淤滞,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足下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造成下肢功能障碍,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下肢功能障碍的卧床患者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增加肌肉力量,预防各类并发症发生,恢复关节和肢体正常功能[1]。临床上使用康复器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但现有的下肢功能锻炼器械大多结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不适用于锻炼依从性差、经济基础薄弱的患者。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卧床用下肢功能锻炼装置(专利号ZL 201821474947.6),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护具的使用利于保持下肢功能位, 可减少足下垂、关节痉挛畸形、压伤的发生, 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但目前临床常用的防足下垂护具在固定患者足部时, 足跟处无支撑结构;固定不充分, 足部易倾斜, 脱滑出支撑位;固定角度调节不便, 不利于保持防足下垂效果。鉴于此, 笔者设计一种防足下垂的辅助装置, 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脊椎手术前后卧床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正确指导脊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间床上活动方法,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1年7月脊椎手术患者117例,将床上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活动方法编成循序渐进的防血栓运动操,指导患者有规律的进行床上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观察患者术后应用防栓操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运用防栓操能有效预防脊椎手术及其他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足下垂是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做好足下垂的预防是患者康复后能否生活自理的关键[1]。在进行护理时,由于患者不能运动,双足自然下垂,为了让患者的双足保持功能位,传统使用各种垫枕或让患者穿丁字鞋,护理时工作烦琐,且患者穿丁字鞋容易引起患者足跟部压疮,不舒服,同时也不易保持患者双足的中立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于2014年设计了预防足下垂及足部压疮支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防垂足防压疮自动充放气脚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因脊髓骨折、脱位导致截瘫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锻炼护理加防垂足防压疮自动充放气脚垫,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锻炼护理加丁字鞋,观察两组足下垂和足部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足下垂和足部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卧床病人应用新型防垂足防压疮自动充放气脚垫,能有效预防足下垂和足部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足下垂,需穿戴防旋鞋.传统防旋鞋易形成足跟部压疮.为给患者提供更好的保护,预防足下垂和足跟压疮,制作了一款改良防旋鞋,患者穿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方征宇  尤琪  周宁  肖少华  孟玲 《中国康复》2013,28(6):443-445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2组均接受常规下肢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另外增加足下垂助行仪联合减重跑台训练,每周6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 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足印法测量步速、左、右足步幅差.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FMA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步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左、右足步幅差明显减小(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足下垂助行仪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可明显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对糖尿病继发肢体动脉闭塞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最终多导致截肢,预后很差。目的:以血管成形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3个月后行血管造影评价效果。方法:确诊症状严重伴有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病变的FontainIV期糖尿病足40例52条患肢,对照组12例患者18条患肢给予单纯介入治疗,实验组28例34条患肢给予介入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导管灌注及溃疡周围注射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患肢冷感、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持续改善,患肢皮温、踝肱指数值及跛行距离均增加。治疗3个月后复查造影,新生血管增多,溃疡逐渐愈合或缩小,输注前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说明采用血管成形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方法可行、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简易可调式弹力踝足矫形带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伴足下垂内翻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佩戴简易可调式弹力踝足矫形带(AEOB)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后2组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步速评定,康复组又分为佩戴AEOB(AEOB+)和不佩戴AEOB(AEOB-)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2组BBS、MBI评分及步速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康复组AEOB+患者的BBS、BI评分及步速均较康复组AEOB-及对照组更显著(P<0.01);康复组AEOB-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踝足矫形带可矫正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和内翻畸形,改善患者步行的平衡及稳定性,增加步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并制订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糖尿病患者行双下肢99mTc—MAA深静脉显像和,或超声检查,同期获取空腹血糖、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等实验室资料及年龄、病程、下肢症状(肿胀、静脉曲张和糖尿病足)、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等临床资料。对各单因素的DVT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与DVT发生的关系。结果28例糖尿病患者(48.3%)并发DVT;不同年龄、病程、血糖、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水平、下肢症状、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患者间下肢DVT发病率有显著差异;不同血压水平、体重指数、糖尿病类型的患者间DVT发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高龄、长病程、高血糖、高血胆固醇、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综合作用易致下肢DVT,应尽早干预、综合治疗、加强护理,以减少DVT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不同的预处理方法防治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90例择期行TURP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弹力绷带组、间羟胺组及未处理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先将一侧下肢缓慢放平,暂停1 min后,同一方法放平另一侧下肢.弹力绷带组采用医用弹力绷带将双下肢自足外踝螺旋包扎至大腿中上部,然后摆截石位进行手术,术后放平双下肢5 min后去除弹力绷带:间羟胺组在手术结束后放下一侧下肢1 min前给予间羟胺0.3 mg静脉推注;未处理组未采用任何干预.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改平卧位前(T1)、即刻平卧(T2)以及改平卧位后5(T3)、10 min(T4)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弹力绷带组及间羟胺组患者体位改变前后各时段SBP及MAP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未处理组T2、T3、T4的SBP及MAP较T1均明显下降(均P<0.05).弹力绷带组及未处理组T2、T3及T4的心率较T1均明显增快,间羟胺组心率明显减慢(均P<0.05).结论 老年患者TURP术后在体位改变前给予间羟胺0.3 mg静脉推注预处理可减轻血压的波动,对防治体位性低血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乙胺嗪、消肿乳糜清和自我照料3种方法对慢性丝虫病患者下肢象皮肿的疗效,探索有效控制发病的措施。方法选择浙江省桐乡市350名下肢象皮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村随机分为4组:A组89例,每人口服乙胺嗪片剂100mg/d;B组91例,口服消肿乳糜清胶囊21粒/d(基质9g);C组86例,口服安慰剂胶囊6粒/d;D组84例,实施自我照料。各组均持续3个月。双盲法在治疗后3个月、1年随访患者,并测量患肢排水量,观察比较疗效。结果完成全程观察324人,感觉好转的171人(52.78%),无变化的153人(47.2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7,P0.0001)。患肢排水容积均值差值经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表明乙胺嗪、乳糜清组的近期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照料组;远期:乙胺嗪和乳糜清组均优于安慰剂组、乙胺嗪组优于乳糜清组、照料组优于乳糜清组和安慰剂组,且乙胺嗪组与照料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胺嗪在治疗慢性丝虫性淋巴水肿、象皮肿患者中无论是近期或远期疗效均显著;乳糜清近期显效,远期则不明显;远期观察,照料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髓腔内自体骨支撑并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早期患肢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对12例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采用髓腔内自体骨支撑并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1~3天采用镇痛、早期运动疗法及主、被动关节功能练习等综合康复锻炼。结果 12例经有效康复治疗关节的活动度达到生理要求,肌肉萎缩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进行髓腔内自体骨支撑并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是保证肢体早期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钟捷  张月娟  余艳兰  涂丽  刘红娜 《全科护理》2013,11(23):2115-2117
[目的]评价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于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进行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从少到多,从粗到细,由近及远,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病人入院当天即给予良肢位摆放,并贯穿康复全过程。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疼痛、足下垂、足内翻、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脑卒中病人实施早期良肢位摆放,能有效降低残障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制作具有承重保护和减重功能的可移动无动力框架,利用弹力带的回缩力防止足下垂和下肢内收,在正常步态标示毯上进行自我或辅助自我训练,促进步行能力提高和正常步态形成.异常步态校正减重步态重塑训练装置对患者能起到确实的安全保护和减重作用,能有效防止足下垂和下肢的内收,有助于正常步行能力的恢复和预防异常步态形成的作用.适用于不能进行普通减重步行训练的重症小儿脑瘫和脑损伤后严重下肢内收和足下垂的患者.结果提示,异常步态校正减重步态重塑训练装置是一种能够提供减重、安全保护、校正及预防异常步态和正常步态形成的有效训练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