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元代王好古所著《阴证略例》的毒论学术思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剖析,认为《阴证略例》堪称毒论思想大家,列专篇论述了阴毒与阳毒,详细记载了阴毒与阳毒的临床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药物方剂。为深化对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总结中医对毒、癌毒的认识,给出癌毒13个辨识依据及以癌细胞出现为分界的癌症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湿热瘀毒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肝病临床“湿热瘀毒证”的客观存在,提出湿热瘀毒是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假说;较为深入的论证了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疫毒”、“湿热”、“瘀毒”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化特点,特别提出湿热酿致瘀毒和瘀毒具有化热生湿的特性;认为内毒素血症是慢肝肝纤维化湿热瘀毒证的病理生理基础;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上应强调祛邪顾正,以清化瘀毒法和扶正清化法为常用治法。   相似文献   

4.
用真菌生长直径方法研究357细菌毒素的提取方法.得到如下结论:用超声波处理357细菌以使细胞破裂,不能提高毒素得率.为提高毒素产量,宜对细菌作固体培养.加活菌于固体培养物,可提高毒素产量.固体培养基晒干除水分可减小萃取毒素时的有机溶剂用量,并可减小工作量.357毒素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6.
Stephenson  Joan 《JAMA》2001,286(18):2225
  相似文献   

7.
认为癌毒是引起人体脏腑组织细胞癌变的各种致癌有毒因子及癌变细胞本身的总称。癌毒既可以由外而来,由内而生,也可以是来源于体内组织癌变后的癌细胞本身。癌毒具有致癌性、潜伏性、恶增性、转移性、高耗性、难治性等特性。攻癌毒治法主要适用于有实体瘤存在、或有转移灶存在、或有转移复发倾向等有癌毒存在的患者。具体的治法有:以毒攻毒、解毒攻毒、化瘀攻毒、化痰攻毒、扶正攻毒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总结中医学有关“毒邪”的证治理论.方法:收集相关“毒邪”理论及“毒邪”致病的文献资料,归纳“毒邪”历史源流,探讨“毒邪”致病的证治规律.结果:“毒邪”可归为“邪盛为毒”与“邪蕴为毒”二说,长于“外毒”而短于“内毒”.从“毒邪”辨治来看,对于诸多顽疾的认识与治疗亦有所创新.结论:近代医家对“毒邪”颇有创新,主张“邪盛为毒”,倡导“毒分内外”,其中“内毒”为患,既为病变之所生,亦为病变之始因,但其毒理未详,尤当深究.  相似文献   

9.
10.
毒药一词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毒 ,在古代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 ,即指药物的偏性。明·张景岳云 :“药以治病 ,因毒为能 ,所谓毒药 ,是以气味之有偏也。……是凡可辟邪安正者 ,均可称为毒药。”狭义之毒 ,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和不利影响 ,即如今通常所指之毒 ,也为许多本草书藉在药物性味之下所标注的“大毒”或“小毒”。兹就中药狭义之毒探讨如下。1 毒性的认识药与“毒”是对立统一的 ,毒药既有对人体不利的一面 ,也有治疗疾病的一面。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中药的有毒物质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有毒成分为非有效成分 ,如半夏…  相似文献   

11.
试论毒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毒的概念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认为毒是一类不同于痰、瘀、六淫、疫疠之邪具有强烈危害性的致病因素,它可以从口鼻、皮肤、胃肠而入或从体内化生损害肺脏。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从毒论治COPD是必要的。但仍应结合扶正化痰祛瘀之法。为进一步提高COPD临床疗效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虚毒治疗癌症是临床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正虚是癌症的病理基础,癌毒是癌症的致病要因.扶助正气是癌症治疗的根本;解除癌毒是癌症治疗的关键.从虚治疗中,补益脾胃是基础,注重补精气补精血,注意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从毒治疗中,解毒软坚是基础,注重化痰毒化瘀毒,注意运用虫类药.扶助正气和解除癌毒应贯穿于癌症整个治疗的始终.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扶正不留邪、养正积自消和祛邪不伤正、解毒可散结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叶,Kemer首先提出用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和自主神经紊乱疾病。1989年美国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A,BTX-A)上市,是首个用于临床治疗的微生物毒素,1997年国内A型肉毒毒素制品“衡力”上市。肉毒毒素是一种作用强大的神经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  相似文献   

14.
蜘蛛以其分泌功能、生理特性、捕食行为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在生物和人类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与蛇毒相比,它含有较多的小分子多肽。蜘蛛毒素的研究已成为继蛇毒、蝎毒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蜘蛛毒素对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受体等已证明有着明显作用,但与其他毒素相对而言,蜘蛛毒素采集困难,量极少,因而对它的研究很难深入进行。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应用蜘蛛毒素对体外和体内肿瘤细胞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蜘蛛毒素的细胞毒作用进行简要的综述。1蜘蛛毒素的成分与分类蜘蛛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是昆虫的自然天敌,形态上除原…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而且与肿瘤微环境关系密切。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新策略已转变为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阻断癌变的发生和发展。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其长期临床实践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研究认为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密切相关,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诠释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中医药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肿瘤微环境是与肿瘤侵袭、转移密不可分的局部内环境,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凸显了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创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肿瘤微环境可能是癌毒病机理论的生物学基础。通过比较癌毒与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的产生、致病特性与致病机制,认为癌毒与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密切相关,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对进一步揭示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毒邪所致肺系疾病的病机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1)温毒犯表,营卫郁滞;(2)毒犯肺窍,闭阻玄府;(3)温毒犯肺,肺失宣降;(4)毒壅肺脏,痰热相搏,气血壅滞;(5)毒损肺络,迫血妄行;(6)肺脏亏虚,毒邪干肺。表现主要为咳喘有痰、呼吸不利、红肿热痛等。故临床治疗毒邪所致肺系疾病不能拘于一证一法,需扩大视野,在复杂的临床症状中去归纳概括病证类型,进而立法选方,因证施治,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部皱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2例需要面部皱纹除皱的求美者,通过设计不同的注射点,采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每次总计量小于50^u。结果 两组治疗22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A型肉毒素是治疗面部皱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毒邪所致肾系病机是指毒邪侵犯肾脏系统导致肾系生理功能障碍,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形质发生异常的内在机理。本文将毒邪所致肾系病机概括为毒邪犯肾,毒损肾络,毒侵溺窍,毒邪犯骨以及肾虚毒滞五个方面。这对深入研究毒邪致病机理,明确其传变转归规律和辨证论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