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意义。方法:将36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CIP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和假手术组(Sham组n=12);I/R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2h建立模型,CIP组先给予MCAO阻断10 min,再灌注72 h后给予与I/R组相同的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均于术后1d取材检测脑梗死体积、用 Zea 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及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测定TLR4和TNF-α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1 d各组大鼠比较,CI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低于I/R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IP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I/R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LR4、TNF-α mRNA在CIP组与I/R组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二者在CIP组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改善由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可能通过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来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预处理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结扎新西兰大耳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120min,制作急性心肌缺彬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40min,放松结扎线后再灌注120min;缺血预处理(IPC)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余处理方法同I/R组;蛇床子素预处理(Ost)组:缺血前30min经耳缘静脉静注蛇床子素25mg/kg,5min内注完,余处理方法如I/R组。于实验结束时从右心室取血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漏出率;采用TUNEL法原位标记缺血区凋亡心肌细胞并计算凋亡率。结果:各实验组血清SOD活性均较对照组高,MDA含量、cTnI及心肌酶(LDH、CK及CK—MB)漏出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各实验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床子素注射液预处理可减轻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置的影响,研究PC对IR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家兔后肢缺血再灌注(IR)的损伤模型,取不同组的血浆测定其LDH,CD,MDA,SOD的含量,结果:IR组织较对照组LDH,CD,MDA的含量均显著增高,SOD含量明显降低,IR+PC组LDH,CD,MDA含量增高及SOD含量下降程度均小于IR组,结论:PC对IR肢体具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减少细胞结构损伤及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兔缺氧/复氧损伤肝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和吗啡预处理组(MO+H/R组).H/R组和MO+H/R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和吗啡3 mg/kg后,吸入8%O2 3 h,空气复氧3 h.比较各组肝脏组织凋亡指数(A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N组比,H/R组肝脏组织AI增加[(0.43±0.13)% vs.(9.50±1.00)%,P<0.05],而MO+H/R组[(2.20±0.49)%]比H/R组肝脏组织AI降低(P<0.05).与H/R组相比,吗啡预处理可增强肝脏组织中SOD的表达(P<0.05).结论 吗啡预处理可增强肝脏组织SOD的活力,减轻氧自由基引起的细胞凋亡,进而对缺氧/复氧损伤肝脏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脏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之前,先进行5,10,15min的缺血及等长时间的再灌注。于再灌注30min完成时取标本测定肝功能、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形态学研究。结果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后,肝功能明显受损,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下降,肝组织大片坏死;5min的缺血预处理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减少肝细胞坏死;10min效果次之;15min反而加重肝脏损害。结论5min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它可能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发生在下肢骨骼肌的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适应组(IPC I/R)。测定心肌组织XO、SOD和MDA含量;检测血浆CK、CK-MB及心肌组织MPO水平;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LIR后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MDA、XO含量增加(P<0.01或P<0.05),心肌组织MPO及血浆CK、CK-MB水平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1)。Bcl-2和Bax蛋白表达增多,但Bcl-2/Bax比值降低。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水肿等组织损伤的征象;在IPC I/R组,心肌组织SOD的减少和MDA、XO及MPO含量的增加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血浆CK、CK-MB水平有所下降(P<0.01),Bcl-2表达增强而Bax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P<0.01)。光镜下心肌组织的形态学表现也有所改善。结论大鼠骨骼肌缺血预适应可能通过抗氧化、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远端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参注射液合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人参注射液、缺血预处理及人参注射液合缺血预处理对模型家兔心肌耗氧量和血浆中Na ,K -ATP酶含量的影响.结果:人参注射液、缺血预处理均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升高血浆Na ,K -ATP酶含量,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参注射液合缺血预处理作用最显著(P<0.05或P<0.01).结论:人参注射液能加强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气腹前预处理对于接受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LC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预处理组及对照组),预处理组在建立气腹前实施短时间预处理(充气10min~放气10min),对照组行常规LC手术。观察两组术后肝酶学、脂质过氧化酶(LPO)、NO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早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较术前升高(P〈0.05),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预处理组术后早期ALT、AST及TBIL水平相对较低(P〈0.05)。两组患者血清LPO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NO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顸处理组患者手术结束时血清LPO浓度比对照组相对较低(P〈0.05),NO浓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气腹前预处理对接受LC手术患者,由气腹压所致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可减轻机体的脂质过氧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建立稳定的移植模型,研究小型版纳猪供体肝脏经过缺血预处理产生的保护效应.方法 建立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手术实验模型,将20只实验用小型版纳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 70)的表达量,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速率法...  相似文献   

10.
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 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腺苷处理及缺血后处理 4组 ,分别于缺血 6 0min恢复全面血液再灌前 ,先经门静脉缓慢推注外源性腺苷 ,或先给予反复短暂的预再灌、停灌作缺血后处理 ,观察血清肝酶、透明质酸 (HA)水平及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1(ET 1)的含量变化 ,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血后处理组肝酶的漏出、血清HA水平及肝组织MDA、ET 1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而SOD、NO含量则显著升高 (P <0 .0 1) ,同时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 ,而腺苷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 ,改善肝脏微循环 ,发挥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在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缺血后处理+5-羟葵酸组(I-postC+5-HD)。采用结扎左冠前降支30 min/复灌60 min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在缺血前、缺血30 min、复灌60 min时LVSP和LVEDP值、血浆CK活性和MDA含量,测定心肌缺血和梗死面积。结果在复灌60 min时,与I/R组相比,I-postC组LVSP明显升高(P<0.05);LVEDP明显降低(P<0.05);血浆CK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比较I/R组和I-postC+5-HD组LVSP、LVEDP、血浆CK活性和MDA含量未见明显差异,梗死面积也未见差异。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16只。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使用生理盐水5mg/kg,经股静脉滴注;缺血再灌注组使用生理盐水5mg/kg,经股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经股静脉滴注,代替生理盐水。术中观察心电图变化,测定各组缺血前5min、缺血后45min、再灌注后60、120min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再灌注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各取8只兔心脏进行Evans蓝-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后,采用称重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各组另8只兔心肌组织经HE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透射电境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CK-MB的活性及cTnI、MD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SOD活性增加(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心肌梗死范围为(35.31&#177;4.27)%,缺血再灌注组为(55.53&#177;5.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CK-MB、cTnI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嗪(LZ)对幼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实验用幼兔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I/R)、假手术组(S)和川芎嗪组(LZ60mg/kg),每组12只。建立在体幼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检测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PMN)计数、计算肺湿干重比(W/D)和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I/R组与S组相比,SOD活性下降,W/D、MDA含量及MPO活性均显著增加,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LZ组与I/R组相比,W/D、SOD活性增加,MDA含量、MPO活性降低及再灌注肺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LZ组低于I/R组(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能明显减轻幼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积聚、减轻氧自由基造成的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SOD在缺血预处理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在缺血预处理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缺血预处理组 (IP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及对照组 (C组 )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aninetransaminase,ALT) ,门冬氨酸转氨酶 (aspartatetransaminase ,AST)及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 ,LDH)水平与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测定其肝脏组织SOD水平的变化并与单纯缺血预处理组 (OIP组 )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IP组的肝脏损害虽较C组重 ,但明显较I/R组轻 ,其 3种血清生化酶均显著低于I/R组 ;OIP组肝组织的SOD水平 (2 14 .95± 2 4 .38)NU/mgprotein均显著高于IP组 (172 .4 3± 15 .2 3)、I/R组 (16 4 .0 3± 30 .0 8)与C组 (16 7.0 3± 2 7.6 0 )NU/mgprotein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激活肝组织中的SOD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止血带下肢体的缺血预处理对减轻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实验分对照组、短时间缺血预处理组和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各组兔分别于松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 10、20、40、60 min取腓肠肌测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与预处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提示,在长时间应用止血带前进行短时间缺血预处理和地塞米松预处理可减轻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臭氧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纤维化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取2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麻醉后游离双侧肾脏,切除大鼠右肾,缝合腹壁;缺血-再灌注组(IRI组):麻醉后游离双侧肾脏,切除右肾,在左肾游离之后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然后开放再灌注8周;臭氧预处理组(OzoneOP组):术前15d对该组大鼠经直肠吹入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5.0-5.5ml[臭氧浓度为50mg/L,1.0mg/(kg·d],其余手术操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测定大鼠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肾组织标本中α-SMA、TGF-β1和Smad7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大鼠肾功能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下,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结构近似正常,臭氧预处理组及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结构可见破坏,臭氧预处理组肾组织破坏程度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的α-SMA、TGF-β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Smad-7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臭氧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α-SMA、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Smad-7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臭氧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TGF-β1、Smad7等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上肢远程缺血预处理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4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预处理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R组在麻醉诱导后利用血压计充气囊至200mmHg,持续5min后放气,间隔5min再次重复,共3次。C组用袖带绑在上肢30min,不做任何处理。于术前和颈动脉开放后2、6、24、48h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7天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内T1~T3各时间点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5),预处理组T1~T3各时点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明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5)。两组患者术后7天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天(P<0.05),预处理组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有1例(5%),对照组发生POCD有5例(25%)、脑梗死1例(5%)、脑出血1例(5%),组间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肢远程缺血预处理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有效降低患者的脑损伤的程度,降低POCD的发生率,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细胞外一种重要的晚期炎性介质,在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渐进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和Toll样受体密切相关。给予小剂量HMGB1预处理就可通过刺激诱发机体防卫机制,促进炎症和损伤部位的细胞迁移和再生,减轻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对该脏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简称I/R)是外科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在小肠移植、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疾患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肠I/R的后果,不仅可以引起肠粘膜的局部组织损害,而且可以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和肠吸收功能的改变,以及远处器官的损害,甚至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在其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