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
脾系主要包括脾及与之相关联的口、唇、四肢、肌肉、胃等.通过规范常见症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专家意见征询,确立脾系病位特征及脾系基础证的概念、证候(包括病位特征与病性特征),对临床常见的病位兼证与病性兼证作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2.
肝系主要包括肝脏及与其相关联的胆、目、筋、爪等.通过规范常见症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专家意见征询,确立肝系病位特征及肝的基础证的概念、证候(包括病位特征与病性特征),对临床常见的病位兼证与病性兼证作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3.
肺系主要包括肺及与之相关联的鼻、咽喉、皮毛、大肠等.通过规范常见症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专家意见征询,确立肺系病位特征及肺系基础证的概念、证候(包括病位特征与病性特征),对临床常见的病位兼证与病性兼证作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4.
WU Cheng-yu DING Yi-yan WU Cheng-yan XU Zheng FU Lei LUO Wen-bin GAO Yu ZHANG Ling-ling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
心系主要包括心及与之相关联的血脉、面、舌、脑络、小肠等.通过规范常见症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专家意见征询,确立心系病位特征及心系基础证的概念、证候(包括病位特征与病性特征),同时对临床常见的病位兼证与病性兼证作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5.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探讨心系病位、病性特征与基础证的相关性.根据五脏系统辨证体系,结合模糊识别中的“择近原则”,利用MATLAB建立心系基础证模糊识别模型,对1741份心系病案资料进行检验,并分析模型中蕴含的隶属关系.心系病位、病性特征与基础证存在模糊映射关系;大部分隶属关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心系基础证病位、病性特点,个别隶属关系还提示兼夹病位及病性.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能较好的模拟心系病位、病性特征与基础证的模糊映射关系,该思路可应用于五脏系统辨证体系中,为病证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脂质运载蛋白,其可能与炎症、肿瘤、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NGAL可作为早期检测急性肾损伤(AKI)的一个敏感指标,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新近研究发现,NGAL也可作为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一个有效的、易于检测的标志物,且比其他评估肾脏损害的指标更为敏感,其能更早期地发现肾脏的损害,为肾脏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整理近10年的文献资料,从病证考正、证候分布、证素组合等文献研究领域,及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和临床研究领域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肺系病证候学研究进展,提出了文献研究缺乏动态性、、基础研究分析不够及临床研究标准不一等问题,并就大数据和网络生物学等方法技术应用于肺系病证候学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卢立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31-32
肾属水,主水,肾病即水病。所谓治水,就是治疗肾脏病。左肾为肾,属阴,右肾属命门,属阳,故肾为阴阳之宅,亦称水火之宅。治水实在调理阴阳或水火,温通是治水之大法。温属治本,重在温阳益气以化水;通利之法包括:辛温发散、淡渗利水、攻逐水饮、通腑泻浊、引流水饮等。"三元疗法"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强身健体,鼓舞阳气,促进水邪外泄,达到阳气自盛,阴气自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医学综述》2017,(9)
Klotho蛋白是一种单次跨膜蛋白,在临床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在肾脏中,Klotho蛋白参与肾脏离子通道和转运体的调节,并参与肾脏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成调节。Klotho蛋白也参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和发展,CKD是Klotho蛋白缺乏的持续状态。Klotho蛋白的缺乏使肾脏更易受到损伤、延缓肾脏修复并促进肾脏纤维化。除了直接作用于肾脏,Klotho蛋白缺乏还会导致并加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管钙化及内皮功能紊乱等CKD的并发症。对CKD患者来说,虽然Klotho蛋白替代疗法的研究还处在动物实验阶段,但补充外源性Klotho蛋白或增加内源性Klotho蛋白生成可能将来是防治CKD的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堆积可以引起肾实质的病理改变,进而引起多种肾脏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9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重要的成员是细胞外基质降解中最关键的酶,在肾脏疾病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现就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对肾脏疾病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异常表达对各种肾脏发生、发展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络病学说是指导内伤疑难杂病临床治疗的应用理论,掌握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特征及治疗方药将会使许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新的突破,着重阐述了应用络病理论在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446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4组:阴血两虚、皮肤失养证(A组),气虚血瘀、肌肤脉络痹阻证(B组),阴虚血瘀、肌肤毒聚阴疡证(C组),湿热瘀阻、肌肤筋骨毒腐证(D组)。各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下肢动脉血流显像检查,观测各组下肢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频谱显像情况。结果:A、B组下肢动脉病变多以内膜增厚、毛糙、小斑块形成为主,C、D组病变多以闭塞、血管弹性、血流频谱、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中医辨证分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18.
尽管高尿酸水平通常与CKD有关联,但高尿酸血症本身是否是CKD发展或者恶化的真正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近来流行病学对健康及有肾脏疾病的人群研究报道,尿酸有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及增加新发肾脏疾病危险的作用。而且,有报道称,肾脏疾病患者经过降尿酸治疗后可以稳定肾功能,且独立于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多种因素,表明高尿酸水平是CKD进展的原因。本文以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为根据,讨论在CKD进展及恶化中尿酸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率的增加,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由于预后不良及终末期治疗成本巨大,CKD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早期筛查识别并开展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CKD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对CKD筛查的重视程度不够,筛查率较低。全科医生在CKD筛查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以社区筛查为基础的多方合作有利于宣传、展开筛查及转诊。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目前CKD筛查方式和筛查危险因素的选择尚存在争议;筛查的实施建议借助互联网;筛查项目建议以相关指南推荐为基础,同时符合成本效果的无创筛查项目也正在研究中,高效筛查频次也需要更多证据。此外,社区CKD筛查仍需进行进一步的成本效果分析,从而为真实世界中筛查的实施提供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