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虚痰浊是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基本病机,肾虚是本,痰浊是标,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在病因学方面,肾气虚弱是该病的基本原因,与脾气功能异常、痰浊湿邪等病理产物关系密切;在病机学方面,主要与肾失开阖,痰浊扰肾,精微下注有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尿酸性肾病(Chronic Uric Acid Nephropathy,CUAN)过去俗称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GN),是体内嘌吟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因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肾病变。以往认为本病只是在发达国家常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蛋白质及富含嘌吟成分的食物摄入量增加,社会的老龄化进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根据CUAN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白细胞尿、水肿,尚伴有  相似文献   

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简称“非典”)[1],从发病到痊愈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这一阶段称为“急重期”。此期虽然以高热、气短、胸憋等为特点,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只有掌握此期的舌脉及症状表现,才有利于中医辨证施治。为此,笔者在“非典”一线对SARS患者急重期的舌象、脉象及症状资料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组72例来自2003年5月6日~5月27日“非典”定点医院—— 北京冶金医院(39例)和北京宣武医…  相似文献   

4.
从"肾虚伏气"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童光东  彭胜权 《中医杂志》2004,45(10):726-728
以晚清温病学家柳宝诒"肾虚伏气"理论为指导,总结出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伏气认识,必须把握肾虚这一病机本质.具体到CHB,认为乙型肝炎病毒伏于肝血更易理解,也更合乎CHB病理特点.伏邪的性质,不囿于伏寒化温,当遵温毒或疫毒之邪.由此提出,CHB的病机为"肾虚湿热毒邪内伏肝血"假说,从而总结出清、透、活、补为一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病的发病率较高,我国40岁以上的患者在总人口数中已超过10%,但患病人群对于自身疾病的治疗率却极低,在我国仅为5%左右。慢性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生活习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本文分析了血脂异常的发病原因,并对当前慢性肾病与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血脂异常与肾功能异常的关系,慢性肾病LDL-C及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病理机制,慢性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与LDL-C水平升高的关系,肾移植术后血脂代谢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早期使用中医药治疗能后有效促进CSDH的恢复。老年人是本病的好发人群,其发病主要责之肾虚与血瘀,在肾虚为本的基础上,加之后天之气血运化不足,致髓减脑消,导致脑组织在颅腔内活动空间增大;同时肾衰精亏,血管失养,气不摄血,极易发生络破血溢,血液成瘀积聚于较大的颅腔发为CSDH。CSDH的主要病机是肾虚髓伤,髓减脑消;以及阴阳虚损,化气不足,运血无力,血脉瘀滞,络损血溢。在临床治疗CSDH上应从肾虚血瘀论治,治法以补肾填精益髓、活血化瘀为主,针对肾气虚血瘀、肾阳虚血瘀、肾阴虚血瘀三个不同证型,以补肾填精、活血通络,温阳补肾、活血化瘀,温补肾气、活血化瘀为治法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孙伟以肾虚湿瘀立论揭示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孙伟对肾病的认识。认为慢性肾病病机为肾虚湿瘀。肾虚以肾气虚为主,湿即湿热之邪,瘀为瘀血。整个肾病过程均是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8.
213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中医临床辨证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将213例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住院病例分为Ⅲ、Ⅳ、Ⅴ三期,在此基础上借助描述性频次统计,对各病程阶段的中医症状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随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变化.Ⅲ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可兼夹血瘀、热盛证;Ⅳ期则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夹瘀,同时可因个体体质差异而出现热盛或湿热等兼夹证;Ⅴ期则较为统一,均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湿浊蕴阻、瘀血阻滞的虚实夹杂重症.提示随着病情的进展,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趋于复杂.结论 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发展为阴阳俱虚之证;所兼夹的标实证因病程阶段不同和个体差异而表现各异,但血瘀证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  相似文献   

9.
韩振杰 《光明中医》2015,30(1):133-135
简述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临床治疗体会,并加以阐述:1肾病当分辨阴虚阳虚,两者不可混淆;2肾病的主要特征及治疗;3肾病的预防;4肾病的善后、护理及饮食;5辩治肾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和总结中医对血热认识基础上,从患者临床表现及舌脉、临床辅助检查、中西医肾脏生理病理表现等方面探讨了慢性肾病的血热病机,提出了慢性肾病中广泛存在着血热病机.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肾虚证患者尿液渗透压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渗透压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虚的关系。方法:121例CKD患者按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积分分为肾阴虚组63例和肾阳虚组58例,30例无肾脏疾病,中医无肾虚证者为对照组,检测肝肾功能、尿常规、尿渗透压。结果:CKD患者中,尿渗透压结果与中医症状积分有显著的相关,即在肾阴虚病人中医症状积分越高,尿渗透压结果越高,肾阳虚病人,中医症状积分越高,尿渗透压结果越低。结论:尿渗透压可以作为CKD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病(CKD)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临床表现繁杂多样。中医药在慢性肾病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慢性肾病是一种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疾病。正虚多为气血阴阳亏损,邪实则主要表现为血瘀及湿热、痰浊等。其中"虚"、"瘀"二者贯穿肾病始终,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尤其"瘀"之表现多不典型,更需重视。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马红珍主任,业医肾病专科20余载,积淀深厚,擅以中西医结合诊治肾科诸疾,对慢性肾病的诊治有着独到见解。介绍其从"虚"、从"瘀"论治慢性肾病的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影像学结构异常,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60mL/min)超过3个月[1]。慢性肾脏病主要临床表现可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现将慢性肾脏病从络病论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多数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补法是常用之法。本文从补法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作用、分类、配伍运用、需注意的相关问题等作相应探讨,旨在提高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本虚标实,病情复杂,赵玉庸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运用络病理论,提出慢性肾脏病“肾络瘀阻”病机学说,以益气活血通络为法,创立“肾络通”方剂,取得很好临床疗效。文章从理论探讨、方药确立、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等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脏病(CKD)经验。方法:根据CKD不同时期及征象,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归纳CKD纷繁复杂的中医病机。结果:将CKD分为肾功能正常与异常两个阶段、是否伴有水肿证两种临床特征。结论:CKD中医病机可概括为"虚、浊、瘀、毒",对临床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慢性肾脏病相关文献的疏理,分析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从中医脏腑的生理病理角度出发,探讨各脏腑与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在诱导大鼠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分别施加不同复合因素,比较研究不同“病证结合”模型特点及筛选构建与评价最优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方法 将10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96只,模型组大鼠分别于第3周、第4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3 mg·kg-1、4 mg·kg-1,建立慢性肾脏病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阿霉素组、羟基脲组(300 mg·kg-1灌胃)、氢化可的松组(10 mg·kg-1肌肉注射)、雌二醇组(4 mg·kg-1腹腔注射)、甲硫咪唑组(2 mL·kg-1灌胃)、氨鲁米特组(20 g·L-1灌胃),每组各16只,再施加复合因素,建立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记录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体温和游泳耐力;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造模24周后,股动脉取血并处死大鼠,测量大鼠肾脏、脾脏、睾丸、肾上腺和甲状腺的脏器指数;采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大鼠Scr、UA、BUN、TP、ALB、TC、TG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FSH、LH、T、E2、T3、T4、TSH、SOD、CORT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各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均较差,出现不同程度的毛发干枯、弓背蜷缩、消瘦、精神萎靡等,其中氢化可的松组大鼠症状最为严重;各模型组游泳耐力减弱,尾根部温降低,24 h尿蛋白明显增加,部分大鼠出现腹水症状,其中,甲硫咪唑组大鼠体温最低,氢化可的松组大鼠游泳耐力最低;各模型组大鼠的甲状腺、睾丸和肾上腺指数降低,而肾脏指数不同程度的升高(P < 0.01),其中氢化可的松组大鼠脾脏指数明显上升(P < 0.01);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疏松变、空泡变,肾小管扩张,肾小球纤维化、球囊壁增厚,肾间质出现淋巴细胞浸润。与正常组相比,各模型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Scr、UA、BUN、TC、TG的升高,而TP和ALB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氢化可的松组大鼠TP和ALB明显降低(P < 0.05,P < 0.01);各模型组的CORT均明显升高,内源性T3、T4、FSH、LH、T、E2和SOD不同程度的降低(P < 0.05,P < 0.01);而TSH不同程度的升高(P < 0.01),其中,雌二醇组大鼠T最低,甲硫咪唑组大鼠SOD最低。结论 本实验中5种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均出现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紊乱,但在“性腺轴”“甲状腺轴”“肾上腺轴”上各有特点,其中氢化可的松组大鼠模型符合人类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证候特点和“肾阳虚三轴”改变,是理想的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病证结合”模型,是中西医结合范式研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肾阳虚证证候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索影响CKD肾阳虚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2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获得肾阳虚证组99例,非肾阳虚证组126例。总结肾阳虚证组症状、舌脉及兼证,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证候特征,运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肾阳虚证组、非肾阳虚证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尿葡萄糖、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生活习惯、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证候相关性分析。结果 CKD肾阳虚证患者高频症状是腰部酸痛、畏寒喜暖、精神萎靡、腰膝畏寒等。脉象以沉脉、细脉、弱脉为主,舌象中以白苔、暗淡舌、薄苔、腻苔为主。因子分析获得13个公因子分为5类,发现肾阳虚证患者症状病位在四肢尤以下肢为主、心胸、膀胱、肌表和胃部,病性表现主要是虚寒、气虚、水饮及血瘀。聚类分析可聚为11类,反映了肾阳虚证患者以气虚、血瘀和水饮停滞为主的舌脉及症状表现,证候体现病位特征集中在肌表、四肢、脾胃、耳窍、心神和膀胱等,总体而言病性表现与因子分析基本一致,一派虚寒衰弱表现兼有水饮、血瘀表现。频数分析也显示常见兼证证候要素主要包括气虚证、饮停证、寒湿证、血瘀证。与非肾阳虚证组比较,肾阳虚证组CKD 3-5期出现比例更高,肾功能尿素氮明显增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尿蛋白定性等级明显提升。此外,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存在饮食偏嗜是CKD肾阳虚证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D肾阳虚证症状表现在病位病性表现上均具有相应特征,其中医证型与其对应的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和尿蛋白等能够一定程度反映CKD肾阳虚证的证候内涵,生活中相关危险因素能够影响CKD肾阳虚证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穴位贴敷疗法作为内病外治之法,其治疗慢性复杂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已经在诸多方面得到肯定。然而,对于其作用机制的阐述仍不够详尽。故试将穴位贴敷、慢性复杂性肺病以及络病三者加以联系,找到三者之间潜在的关联性,并从络病学说角度,试阐释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复杂性肺病的相关理论。以期使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复杂性肺病的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中医防治慢性复杂性肺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