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Shang XF  He R  Lu YF  Hu F  Zhu YL  Zhao QC  Yao G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7):1298-1300
目的 观察保留股骨颈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治疗晚期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方法 对2002年8月至2009年11月接受置换5年以上的21例28髋青壮年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并接受保留股骨颈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6~51岁,平均36岁;其中男性16例22髋,女性5例6髋.对随访患者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拍摄X线片了解假体的位置以及有无松动、远端有无骨质吸收情况.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8.5分.结果 2例患者失访,19例26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5个月,平均67个月.3例患者出现下肢不等长,但长度差异<2 cm.无大腿疼痛发生,无一例患者行髋关节翻修.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90.2分.结论 保留股骨颈型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晚期青壮年股骨头坏死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修复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严重骨折的疗效. 方法 青壮年股骨颈严重骨折29例.其中GardenⅢ型10例,Ⅳ型19例.新鲜骨折12例,陈旧性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病例中,合并股骨头坏死者7例.人院后即行胫骨结节牵引.手术方式均为开放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同时行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 结果 随访39~84个月.新鲜股骨颈骨折和陈旧性骨折病例均在4.5个月全部愈合.但合并有股骨头坏死者修复时间明显延长,平均12.5个月.未合并股骨头坏死的陈旧性骨折病例10例中,出现股骨头坏死3例.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5例,部分受限12例,髋关节屈曲严重受限2例.新鲜骨折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陈旧性骨折.依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平均89.2分.股骨颈短缩得到较好纠正. 结论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可有效治疗青壮年股骨颈严重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髂骨膜瓣移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4月-2007年3月,收治2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25~53岁,平均4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高处坠落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 h~43 d.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2例.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10例,经颈型12例.骨折Garden分型:Ⅲ型6例,Ⅳ型16例.术前Harriis髋关节功能评分(22.80±8.75)分.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髂骨膜瓣移位加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结果 术后1例供区伤口伴液化渗出,经换药治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60个月,平均42个月.21例股骨颈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1例骨折不愈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于术后6个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14个月Harris评分为(86.40±7.9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髂骨膜瓣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可改善骨折端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36例年龄在23~52岁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或Ⅳ型)患者,采用髋S-P切口或辅加髋外侧小切口进行骨折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将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转位植入股骨颈前部的骨槽内. 结果 术后切口全部Ⅰ期愈合.经9~74个月(平均32.5个月)随访,股骨颈骨折骨性愈合32例,不愈合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3.3%.无1例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腹股沟疝. 结论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67例,年龄19 ~ 65岁,平均54.7岁.骨折无移位型20例,移位型47例.全部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18 ~ 36个月,平均25.8个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5.3个月.无移位型骨折愈合率为100%,股骨头坏死率为15%.移位型骨折愈合率为89.4%,股骨头坏死率为34.0%.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9.1%.[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率是无移位型的2倍余,其临床诊疗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缝匠肌肌骨瓣转移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6年7月我科共收治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1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2.8岁(18~46岁),受伤时间平均10.3周(8~18周)。致伤原因:交通伤9例,高处坠落伤2例。Garden分型:Ⅰ型0例,Ⅱ型1例,Ⅲ型7例,Ⅳ型3例。均经Smith-petersen入路切开复位、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以股骨颈前侧骨折线为中心凿取4.0cm×1.5cm×1.0cm骨槽,将缝匠肌骨瓣植入骨槽内,全螺纹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3d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髋关节正侧位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11例患者中1例术后1个月因故死亡失访,10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3个月(13~83个月)。股骨颈骨折均得到了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2个月(9~15个月),1例12个月复查时发现股骨头外上方塌陷,无关节间隙变窄但髋关节疼痛明显,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髋平均Harris评分分别为73.4分、76.1分、75.3分、86.6分、89.6分、90.7分。结论缝匠肌血供呈节段性,血管可保留,可以采用缝匠肌肌骨瓣转移植骨改善骨折端的血运,促进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本中心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有移位股骨颈骨折53例,男18例,女35例,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36例,螺钉内固定术17例.平均随访26.72个月(12~60个月),并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患者平均83.69岁,螺钉内固定组手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组3例发生关节脱位,均通过闭合复位成功.随访期间,螺钉内固定组有9例8-12个月x线显示骨折愈合,3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再移位及螺钉松动,5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坏死率29.4%),6例因不同原因行2次关节置换.平均Harris评分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组为87.11±7.34,螺钉内固定组为79.71±19.93.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术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病例的选择及并存症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49例高龄(平均81.2岁)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10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结果 133例获随访8~62个月,平均38个月,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80分者95例,占94.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80分者46例,占95.8%。结论在积极有效治疗内科并发症、严格麻醉监护和规范手术操作的前提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改良Gibson入路对2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8例,良14例,可3例。结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22例,其中头下型3例,经颈型16例,基底型3例。应用全髋置换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结果22例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无关节感染,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脱位,无假体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Harris评分平均由术前的28.7分恢复到术后的86.2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活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十分常见,但对股骨头的血供状态研究较少。为此,对159例多种原因导致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X线照片、组织学、电镜、四环素荧光标记和ECT等项目观察股骨头活性。结果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在无应力状态下有其自然的修复规律,股骨头塌陷与在活跃的修复过程中受应力作用有关,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应当重视患肢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渡过修复重建过程。对股骨头外观尚好,而头内结构紊乱者,采用有血供的骨瓣移植,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1976年~1991年,收治股骨颈良性肿瘤34例,29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采用游离骨块移植18例,带血供的骨移植11例。由于股骨颈的解剖特点及力学重要性,为加速植骨愈合,预防病理性骨折,早期恢复下肢的负重功能,应根据病变范围,骨皮质的厚薄以及是否合并病理性骨折等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和一期THA治疗非创伤性ONFH的临床疗效有无差异。方法2004年6月-2007年7月,对203例ONFH患者行THA。其中二期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ONFH83例83髋(A组):男56例56髋,女27例27髋;年龄45~75岁,平均58.3岁。Ficat分期:Ⅲ期61例,Ⅳ期22例。改良Harris评分为(37.6±2.0)分。病程1~6年,平均2.6年。一期THA治疗非创伤性ONFH120例167髋(B组):男67例94髋,女53例73髋;年龄41~67岁,平均52.6岁。其中激素性79例,酒精性41例。Ficat分期:Ⅲ期56例83髋,Ⅳ期64例84髋。改良Harris评分为(38.2±1.0)分。病程1.5~5.0年,平均2.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术后20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4年。A组单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输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4髋(4.8%)、B组2髋(1.2%)发生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3髋(3.6%)、B组1髋(0.6%)出现创伤性脱位;A组2髋(2.4%)、B组1髋(0.6%)出现持续股痛;A组无深部感染发生,B组1髋(0.6%)术后2年出现深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及髋臼旋转中心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A、B组髋关节改良Harris评分分别为(79.4±2.1)分及(84.2±3.5)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期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ONFH与一期THA治疗非创伤性ONFH相比,手术难度无明显增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但术中骨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在临床运用中的早期疗效分析. 方法 1999年1月~2001年6月,12例因各种原因需行全髋关节置换者接受了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采用改良Moore小切口,在头下位置将股骨头截断,保留完整的股骨颈.选择合适的外杯,55度外翻角装入.内杯为超高分子聚乙烯,超半径设计保持外翻45度.术前、术后及随访中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随访时摄X线片以了解假体的位置、松动情况及异位骨化.结果 12例均获随访2~4年6个月,平均3.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2分;仅3例出现轻度异位骨化;无假体松动及下沉;1例发生股骨假体柄周围的轻度吸收. 结论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因各种原因需行全髋关节置换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主要适用于无骨质疏松且股骨颈完整者.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I.CO.S.(ideal compression screw)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生物力学作用,为临床选择此类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甲醛固定成年(45~60岁)尸体股骨标本48个,选骨密度及股骨颈长度相似的标本30个,制备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模型,随机分为I.CO.S.螺钉组(实验组)和普通空心加压螺钉组(对照组),实验组根据植钉数量及位置不同又分为A(水平位2枚)、B(垂直位2枚)、C(倒三角位3枚)3个亚组,对照组分为D(水平位2枚)、E(垂直位2枚)、F(倒三角位3枚)3个亚组,每亚组5个标本.以速率1.2 mm/min线性载荷0~600 N分级加载,测定各组载荷下股骨卜段应变值、股骨头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并进行屈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在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A、B、C组水平位移和屈服载荷均较D、E、F组好(p<0.05),A、D组应变、水平位移和屈服载荷均较B、E组好(P<0.05),而C、F组间以及A、C组间应变、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屈服位移和屈服载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O.S.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稳定可靠,且2枚I.CO.S.螺钉水平位固定有较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9~59岁,平均41岁。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14例,重物砸伤7例。无移位骨折15例,移位骨折27例。均为新鲜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Ⅱ型15例,Ⅲ型16例,Ⅳ型1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7h~15d,平均4.6d。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1~6年,平均2.5年。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螺钉无松动及折断。术后2年3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迹象,1例出现股骨头塌陷,建议扶拐不负重活动,观察病情。髋关节功能按Brumbaek评价标准,优18例,良20例,差4例,优良率90.4%。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随访资料的Harris评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随访资料中不同变量的Harris评分及Harris评分等级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5月-2004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的9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就年龄、性别、骨折类型(Garden分型)、复位时间、复位质量(Garden指数)、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术前是否牵引、骨折侧别、股骨头是否坏死、随访时间以及随访时Harris评分等因素进行术后随访调查.应用SPSSl4.0和SAS8.2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冈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 P-P概率图和正态性检验得出Harris评分呈偏态分布(w=0.757 09,P=0.000 1).单因素分析中,非参数检验得出对Harris评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复位时间(U=-2.289,P=0.022)、Garden分型(H=16.943,P=0.001)、完全负重时间(U=-3.069,P=0.002)、复位质量(U=-3.448,P=0.001)、股骨头是否坏死(U=4.723,P=0.000).等级相关分析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Garden分型(r8=-0.412,P=0.000)、复位时间(r8=-0.231,P=0.021)、复位质量(r8=-0.348,P=0.000)、完全负重时间(r8=-0.310,P=0.002)、股骨头是否坏死(r8=-0.477,P=0.0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对Harris评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Garden分型(P=0.000 1)、复位时间(P=0.012 6)、复位质量(P=0.000 3)、完全负重时间(P=0.003 2)、术前是否行牵引(P=0.049 2)及股骨头是否坏死(P=0.000 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股骨头是否坏死(P=0.000 1)、复位时间(P=0.028 2)和Garden分型(P=0.000 7)是Harris评分等级的影响因素. 结论 Harris评分呈偏态分布,股骨头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吻合血管腓骨部分联合髂骨移植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1994年1月-1997年1月,收治76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男54例,女22例;年龄24~48岁,平均31.5岁.骨折均为外伤所致.根据Garden分型Ⅱ型20例,Ⅲ型41例,Ⅳ型15例.骨折部位头下型26例,经颈型42例,基底型8例.伤后曾行内固定治疗者65例,皮牵引治疗者7例,单纯卧床者4例.Harris评分52~72分,平均65.6分.受伤至该次手术时间2~24个月.术中采用6~8 cm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加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对股骨颈缺损超过5mm者联合3.0 cm×2.0cm×1.5cm的带旋髂深动静脉蒂的髂骨瓣移植. 结果 术后68例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2个月.其中5例因股骨头坏死或髋关节脱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余63例获随访10.1~12.4年,平均10.5年.63例髋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随访10年Harris评分84~94分,平均87.5分.X线片示患者股骨头在术后1年骨密度均增高;术后10年股骨头结构基本正常,植入腓骨和髂骨与股骨头颈部完全融合,无囊变及骨塌陷. 结论 对选择保留股骨颈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吻合血管腓骨联合髂骨移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防旋螺钉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同时加用防旋螺钉的意义。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1月,收治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54~83岁,平均66.3岁。跌伤16例,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1例。均为闭合骨折。左侧13例,右侧9例。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合并Colles骨折4例。骨折按改良的Evans分型:Ⅰ型14例,Ⅱ型6例,Ⅲ型1例,Ⅳ型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5 d。术中采用DHS加用1枚防旋螺钉固定骨折。结果手术时间51~95 min,平均72 min;术中出血量150~350 mL,平均270 mL;住院时间12~35 d,平均16.8 d。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于术后12~16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3.6周。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DHS滑动钉穿破股骨头、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按照黄公怡疗效评价标准评定,获优19例,良3例。结论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加用1枚防旋螺钉,未明显增加手术时间,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牢固程度及抗旋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