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肺动脉不参与支气管肺癌供血——CTA和DSA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肺动脉是否参与支气管肺癌的供血及其在肺癌中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对 2 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央型 14例 ,周围型 6例 )分别行肺动脉CTA和DSA检查。结果  2 0例中 ,12例DSA显示肺癌所在区域内 ,肺动脉血流以段和叶为单位灌注不足或无血流灌注 ,其CTA显示肺动脉分支被肿块包埋、管腔缩小或者未见肺动脉分支显影。 8例肺动脉DSA显示肺癌所在区域内肺动脉管径及肺血灌注正常 ,其对应的CTA显示瘤肺交界区的肺动脉分支与肺癌相贴、管径基本正常。 2 0例肺动脉DSA及CTA均未见肺动脉形成肿瘤血管。结论 肺动脉不参与支气管肺癌供血 ,肺癌的经导管动脉化疗和栓塞不应经肺动脉途径。  相似文献   

2.
肺癌肿瘤血管CTA与DSA对照及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A和DSA评价支气管肺癌的肿瘤血管的敏感性和相关性.方法分析 93例支气管肺癌CTA及DSA图像.所有临床数据输入SPSS 12.0统计分析.结果 CTA与DSA检出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一致者87 例,符合率为94.56%;CTA明显而DSA不明显者13例;DSA明显而CTAA不明显者15例;二者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CT未检出支气管-肺动/静脉瘘.结论 CTA能很好地评价肺癌供血动脉和内部血管、肿瘤染色,作为无创手段可在治疗前提供明确帮助,并避免在介入治疗中遗漏血管;但对支气管-肺动/静脉瘘检出率有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癌的血管形态及血供来源,指导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肺癌和1例转移性肺癌在介入治疗前常规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对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①29例肺癌的主要血供来自支气管动脉.②供血支气管动脉中约67.9%可以出现增粗,不规则狭窄.③出现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④少数病例出现静脉早期显影等.结论肺癌的主要血供来自于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不仅能反映肺癌的肿瘤血管特征,并能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肺癌血液循环的数字图像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应用数字图像系统,动态观察肺癌血液循环。方法 经股动、静脉插管对147 例肺癌行221 次支气管动脉造影和化疗灌注,13 例同时作肺动脉造影。均以DSA 数字成像系统或电影取像125 ~25 帧/s。结果 ①原发性肺癌主要为单支体循环动脉供血:支气管动脉占84 % ,13 例肺动脉造影均不向肺癌供血。②介入治疗过程中,肺癌供血动脉可发生改变:本组3 例,原由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供血,经介入治疗几次后而改由其它体循环动脉供血。③转移性肺癌多由支气管动脉供血,一例为肺静脉供血。结论 肺癌的供血情况以动态数字图像显示最为满意,肿瘤染色,肺动静脉瘘等尤其是用DSA 为明确。肺癌供血除支气管动脉外,不少由其他体循环动脉供血,甚至肺静脉供血。在介入治疗期间,原供血动脉可以改变,要注意寻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支气管动脉性咯血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大咯血患者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CTA检查,并分别在DSA对照下对支气管动脉CTA影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支气管扩张或慢性炎症以及8例肺癌的咯血患者均显示有支气管动脉的异常,表现为支气管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扩张、迂曲以及远端血管网的形成,部分有肺外体循环参与供血。2例CTA阴性表现中,经DSA血管造影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动脉扩张并移位。【结论】CTA能显示咯血患者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其所在位置以及数量等信息有助于对再次咯血的预测和指导介入治疗,其无创、方便值得大咯血病例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肺癌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多支供血动脉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肺癌动脉介入治疗中发现存在多靶血管情况的51例病例,并对此组病例结合其临床、影像资料及治疗情况,对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1例多靶动脉供血的肺癌患者中(2支者45例,3支者3例,4支者3例),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各分支、心包动脉等均可参与肺癌的供血,而且供血有一定特点:多支支气管动脉均对肿瘤及淋巴结供血者中,中央型肺癌比例较高;周围型肺癌存在患侧支气管动脉对肿瘤及部分淋巴结供血而对侧支气管动脉提供部分纵隔及对侧肺门淋巴结血供的情况;肋间动脉参与肿瘤供血以中央型肺癌为多;锁骨下动脉属支参与肺癌供血者中多为上叶病灶,其中以胸廓内动脉参与机率最高,这其中多为中央型肺癌;心包动脉及心包膈动脉可参与下叶肺癌的供血;肺癌伴肺内转移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对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多动脉供血;在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后可形成新生供血动脉,特别在栓塞治疗后。结论肺癌的体循环介入中可呈多靶动脉性,并具一定特点。肺癌的动脉介入治疗应尽量找到所有供血血管,以完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双源CT低剂量对比剂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5例无肺动脉栓塞患者分别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比分析其图像质量;20例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低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同时获得肺动脉CTA(CTPA)及肺灌注图像。用CTPA轴位及三维重建图像分析肺动脉内有无血栓以及血栓的部位、数量、形态特征。用双能量肺灌注分析软件判断有无灌注缺损及缺损的部位、范围。统计肺动脉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间的关系。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20例患者中,13例肺灌注图像中出现102个肺叶、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4例共6个灌注缺损无明确血栓。11例患者CTPA轴位及三维重建图像显示43个血栓,2例CTPA显示5个血栓的患者肺内无灌注缺损。9例同时出现血栓与灌注缺损,肺内75个灌注缺损与栓塞肺动脉供血范围一致,21个灌注缺损(8个肺段、13个亚段)与肺动脉供血范围无关。结论:肺动脉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不一定匹配,综合分析双源CT低剂量对比剂双能量肺灌注图像与CTPA,可以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Allura Xper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对47例肝脏肿瘤患者行常规DSA及旋转DSA检查,并将旋转DSA图像传至3DRA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运用多种后处理软件显示血管及病灶。结果 47例患者中,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均能较好的显示肿瘤供血血管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在3DRA工作站上能清楚看到供血动脉的角度;有8例肝癌患者常规DSA无法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行旋转DSA三维重建后,肿瘤供血动脉全部清晰显示;2例肝癌患者在大的主病灶周围有较小的子病灶,其供血动脉常规DSA观察不清,旋转DSA三维重建后显示清楚。结论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有较大优势,在显示肿瘤与供血动脉关系上优于常规DSA,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其分支及肿瘤血管情况,超选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先行局部化疗药物灌注,后以碘油加化疗药物混合乳剂进行栓塞.结果 46例大多血供丰富,二次介入治疗者肿瘤血管减少.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5例,稳定8例,进展1例.有效率80.4%.症状缓解率51.4%.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朝文  附有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395-1396
目的:探讨高速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为显示中央型肺癌血供来源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8例(44.44%)肺癌患者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和血管直径等。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且明显增粗,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三维成像中以容积再现技术显示最佳。结论: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为中央型肺癌的血供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多排螺旋CT扫描检测支气管动脉(BA)的走形、特征及变异,观察分析BA与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及肺癌的供血特点.方法 将119例患者按疾病的不同分为4组:正常组(16例)、慢性感染组(21例)、肺结核组(20例)和肺癌组(62例).肺癌组根据病理及其在肺内的位置又分为4个亚组(1例肝癌肺转移除外):左侧中央型肺癌组(16例)、右侧中央型肺癌组(28例)、左侧周围型肺癌组(7例)及右侧周围型肺癌组(10例).均使用GEBright speed 16层CT增强扫描,通过GE Avantage Workstation 4.4后处理工作站对薄层图像进行观察和后处理.对各组BA直径进行组内和组间的统计学分析,对患侧BA直径与肺部肿块的直径进行Personl和Spearmen相关性分析.结果 119例患者中BA为左1支右1支101例(84.9%),左1支右2支8例(6.7%),左2支右1支9例(7.5%),左3支右1支1例(0.8%).左侧共检出支气管动脉130支,右侧共检出支气管动脉127支.正常组、慢性感染组及肺结核组两侧BA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右侧中央型肺癌组及右侧周围型肺癌组患侧BA直径大于对侧BA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侧周围型肺癌组两侧BA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中央型肺癌组、左侧周围型肺癌组肺癌侧BA直径均大于正常组左侧BA直径(均P<0.01).右侧中央型肺癌组、右侧周围型肺癌组肺癌侧BA直径均大于正常组右侧BA直径(均P<0.01).Personl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中央型肺癌组患侧BA直径与肿块直径呈正相关(r=0.342,P<0.05),周围型肺癌患侧BA直径与肿块直径无相关性(r=-0.026,P>0.05).结论 MSCT支气管动脉成像安全、无创、快速,通过后处理技术可较好地显示BA,能较好地观察肺内疾病的血供来源,为肺癌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BA参与了中央型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双输入模型低剂量容积灌注成像对肺孤立性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的肺孤立性、直径范围2.0~5.0 cm炎性假瘤22例和周围型肺癌38例,均行CT双输入模型低剂量容积灌注成像,分析肺孤立性炎性假瘤和周围型肺癌血供情况,比较二者强化达峰时间(TTP)和灌注参数肺动脉血流量(PF)...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BA)联合非支气管体动脉(NBSA)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30例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行系统的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膈下动脉造影,分别对出血及异常责任血管进行末梢及主干完全栓塞。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结果患者原发病为:肺结核64例,单纯性支气管扩张41例(1例有肺叶切除术史),支气管肺癌8例,隐原性咯血12例,尘肺3例,支气管囊肿1例,慢性肺栓塞1例。130例大咯血患者累计栓塞异常及出血动脉324支,其中BA210支(64.8%),NBSA114支(35.2%),114支中包括肋间后动脉64支、胸廓内动脉32支、甲状颈干11支、膈下动脉6支、食管固有动脉1支。本组患者TAE后,即刻止血129例,有效率达99.2%。术后随访复发3例,复发时间分别为3d、8月和1年,其中1例为胸廓内动脉再次出血,1例为肋间动脉再通出血,1例未发现异常血管,经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3U、手术结束3d后再次咯血。本组病例术后胸闷11例;胸痛5例;术后第2天前胸壁轻度红肿1例,系栓塞右侧内乳动脉;1例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时感觉右下肢轻度无力,2周后症状消失;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大咯血患者具有多支动脉供血情况并非少见,有必要栓塞前全面探查病灶供血动脉。针对病灶的多支供血动脉栓塞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支气管动脉(BA)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搜集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37例。采用64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对肺癌的支气管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7例肺癌中有36例40支气管动脉能清楚显示,显示率为97.3%;分别有3支(7.5%)来源于主动脉弓;33支(82.5%)来源于降主动脉,4支(10%)与肋间动脉共干。均显示肺癌侧的支气管动脉管径和截面积较健侧增大。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安全、无损伤、简便有效地支气管动脉影像显示方法;能真实显示肺癌的供血支气管动脉起源、数目、形态和走行。在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大肠癌的血管造影表现以及在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37例大肠癌病人在术前行DSA检查,分别选择肠系膜上、下动脉或二间同时造影,摄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照片,对采集的照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大肠癌血管造影有以下表现:供应肿瘤的分支动脉增粗、扭曲,小分支增多,血管包绕肿瘤及供血动脉受侵蚀,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静脉早显及静脉受侵,肿瘤外侵组织中见到浓集异常血管。结论 大肠癌血管造影有肿瘤浓染不规则,供血动脉受侵,静脉早显及受等特征性表现,肿瘤血管外侵是大肠癌的晚期表现。  相似文献   

16.
肺疾病中支气管动脉改变的多层螺旋CT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显示肺疾病所致支气管动脉改变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 71例病例行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 ,检测各病例支气管动脉。结果  71例病例中两侧支气管动脉均显示 5 3例 ,两侧均未显示 8例。只显示一侧支气管动脉 10例。左、右支总体显示率分别为 83 .10 %和 80 .2 8%。一侧同时显示 2支支气管动脉者 ,左侧 13例 ,右侧 12例 ,1例左侧同时显示 3支支气管动脉。全部资料中右侧支气管动脉共显示 69支 ,左侧支气管动脉共显示 74支。肺癌组、支扩组与其他各组支气管动脉内径均具有差异性 (P <0 .0 5 )。右肺癌时右侧支气管动脉内径比左侧粗 ,有统计学意义 (t =2 .885 5 ,P <0 .0 5 ) ;左肺癌时左侧支气管动脉内径比右侧粗 ,有统计学意义 (t =4.3 60 0 ,P <0 .0 5 )。结论 肺癌、支扩时支气管动脉均有一定程度扩张。肺癌病例的支气管动脉内径与病灶、淋巴结血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