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Ⅳ型胶原(Ⅳ.C)是基底膜的主要组成部分。人胎盘经胃蛋白酶消化,氯化钠分级盐析沉淀后,进一不经过DEAE-52和CM-52柱层析纯化制备Ⅳ.C。氨基酸分析表明甘氨酸含量占30%,羟脯氨酸占13%,两个α链的分子量分别在95000和7000,与Timpl报道相似,符合Ⅳ.C特征。将充分溶解的Ⅳ.C与等体积的完全Freund佐剂混合致敏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用放免和间接血凝法测定抗体效价分别为1:1  相似文献   

2.
nm23—H1,p53,PCNA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以及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6%、52.7%、81.1%。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nm23-H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53、PCNA过表达与浸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提示nm23-H1低表达仅作用于大肠癌的转移过程,可作为预测大肠癌转移的较好指标。p53过表达在浸润转移过程及细胞增殖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产放免试剂盒检测血清Ⅳ型胶原(CⅣ),其结果(x±s)μg/L:30例正常对照组CⅣ浓度为38.2±11.8,慢性肝炎组(n=87),为104.7±68.1,肝硬化组(n=35)为117.1±35.7,后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肝炎组(n=34)为50.4±36.2(P>0.05)。87例慢性肝炎组和35例肝硬化组同时作了透明质酸(HA)、N型前胶原(PCN)平行试验,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CN阳性率分别为92O%,94.3%;HA阳性等66.7%,94.3%;PC且阳性率为78.2%,80%,结果显示CIV增高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纤维化的良好指标,且与纤维化活动程度相一致江W在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上优于*C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透明质酸(H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气分析仪、肺功能仪分别测定4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特发性肺纤维化组)和20例正常人(健康对照组)血清PCⅢ、CⅣ和HA含量及血气、肺功能参数。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血中PCⅢ、CⅣ和H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且血清HA、PCⅢ、CⅣ水平均分别与动脉血氧分压、肺活量、肺弥散量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PCⅢ、CⅣ和HA含量增加,并与肺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对判断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5.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联合检测101例慢性肝病患者PLD、HA、PCⅢ、Ⅳ-C及LN的含量。结果:Ⅳ-C、HA、PCⅢ在慢性肝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清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Ⅳ-C)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增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0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与Ⅳ-C水平。并与肝病理组织检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血清HA和Ⅳ-C与肝病理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习(P〈0.05)。但早期检出率较低。结论:慢性肝炎、肝纤维经患者存在血清HA和Ⅳ-C升高,两者可作为一种敏感的肝纤维经辅助检测指标。但有  相似文献   

7.
张惠芸  吕卉  宋修光  韩少磊 《新医学》2002,33(6):337-338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NF-α)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应用IFN-α1b治疗中度,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及早期肝硬化116例,每次3MU,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6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部分慢乙肝病人分别于治疗前(37例)及后12个月(19例)地肝穿刺活检,常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炎性分度,网状纤维染色测定肝纤维化的分级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LN,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治疗前患的血清透明质酸,LN,Ⅳ型胶原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一致,治疗后所有病例血清透明质酸,LN,Ⅳ型胶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直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LN,Ⅳ型胶原的表达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IFN-α1b慢乙肝可明显抑制纤维的生成与沉积,具有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96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结果:各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较对照组都明显增高(P〈0.01)。随病情的发展,TGF-β1含量逐渐增高,HA、LN、Ⅲ.C、Ⅳ.C含量也明显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TGF-β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纤维化的程摩.左肝纤维化、肝硬化痛理过程申具有重要意义.TGF-β1可作为肝纤维化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尿Ⅳ型胶原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其他检测指标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2—02/2004—10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分组:取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4只和模型组30只。②动物模型建立: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链尿佐菌素(55mg/kg),测血糖≥16.7mmol/L,尿糖持续阳性大鼠定为糖尿病模型动物。符合标准的为糖尿病组24只,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③检测方法及观测指标:两组分别于病程的第2,3,6,9周随机取6只大鼠,经测定尿白蛋白正常而尿Ⅳ型胶原增高的糖尿病大鼠为糖尿病。肾病待定组(n=5)。随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检测血糖、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用病理图像自动分析仪测定肾小球平均体积、PAS阳性物质含量。 结果:对照组大鼠24只,糖尿病模型组大鼠24只,糖尿病肾病待定组大鼠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2,3,6,9周,尿Ⅳ型胶原、尿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病程第2周,尿Ⅳ型胶原增高109.1%,尿白蛋白仅增高23.7%。②糖尿病肾病待定组肾小球平均体积、肌酐清除率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肾小球平均体积(1&;#215;10^3mm^3):糖尿病肾病待定组分别为498.88,498.88,470.05,468.26,490.44,正常参考值为(244.1~322.1)&;#215;10^3mm^3;肌酐清除率(mL/min&;#183;kg):分别为7.36,9.52,11.62,7.57,9.69,正常参考值为(1.734.33)mL/min&;#183;kg]。③尿Ⅳ型胶原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正相关(r=-0.63,0.88,P〈0.001),与PAS灰度、肌酐清除率负相关(r=-0.71,-0.45,P〈0.001)。 结论:尿Ⅳ型胶原能更早、更敏感地对糖尿病肾病作诊断,并且还能监测病情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尹莲芳  俞济荣  弓玉祥  刘璐 《临床荟萃》1999,14(22):1011-1012
目的: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肾炎(MsPGN)患者,尿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和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2例肾功能正常的轻、中度系膜增生及合并肾小管病变患者及78例正常人尿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sPGN患者尿C-Ⅳ、LN水平「(42.87±5.12)μg/L,(92.34±29.18)ng/ml」明显高于下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底膜的主要组成蛋白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和血糖变化的关系。 方法:选择1999/2003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n=8),微血管病变组(n=36)和无并发症组(n=38);以44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被试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同时测定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等相关生化指标,用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26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8.69&;#177;26.67)(78.41&;#177;19.12)μ/L,P〈0.01];其中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其他各组(P〈0.01)。②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2.78&;#177;25.69),(147.02&;#177;27.64)μg/L,P〈0.01];其中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其他各组(P〈0.01)。③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比较:各病程组间(〈5年,5-,≥10年)的血清Ⅳ型胶原水平虽逐渐递增,但无差异(P〉0.05)。病程6~10年及11-22年的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亦高于病程〈1年及1~5年者(P〈0.01)。④不同血糖值的糖尿病患者比较:三组(〈8,8-,≥11.1mmol/L)血清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组间无差异。⑤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与血糖、病程呈正相关(P〈0.01,0.05)。⑥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01)。 结论: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血糖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其对肝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40例患者全部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明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胶原(1VC),阳性者是否需要抗纤维化治疗。方法:入院时检查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同时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次复查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CPⅢ),Ⅳ胶原(ⅣC)。结论:急性戊型肝炎病人95.2%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急性乙型肝炎病人95.5%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人4H4.6%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慢性丙型肝炎25%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肝硬化的病人28.58%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46.2%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对于那些肝功能恢复后肝纤维化指标持续阳性的病人,需要继续抗纤维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成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系膜区Ⅰ型胶原和Ⅳ肢原的含量变化规律,以明确其与系膜增生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测定胶原含量在判定痛变程度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检测正常的肾组织、52例轻至重度MsPGN肾穿刺活组织标本肾小球系膜区Ⅰ型胶原及Ⅳ型胶原的含量变化,用图文分析系统测系膜区特异染色部分的相对面积,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系膜区Ⅰ、Ⅳ型胶原的表达与系膜增生程度有关,且两种胶原表达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628,P〈0.05。结论:Ⅰ型胶原和Ⅳ型胶原随肾小球系膜区系膜增生性病变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强,且两种胶原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方法:AMI患者110例和冠心病组(对照组)100例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测定,并按中医辩证分4型:心脉瘀阻型、痰热扰心型、气阴两虚型、心阳虚脱型。结果:在AMI急性期TC>6.2mmol/L占17.3%,4.6-6.2mmol/L占38.2%;TG>2.2mmol/L占12.7%,1.7-2.2mmol/L占13.6%;HDL-C<0.8mmol/L占18.2%;LDL-C>3.5mmol/L占19.1%。且心脉瘀阻型及痰热扰心型2组TC及LDL-C升高,而HDL-C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死亡15例患者中有7例HDL-C降低,占46.7%。心阳虚脱型HDL-C下降及LDL-C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高脂血症与AMI发生率有关,在AMI急性期可出现高脂血症。心脉瘀阻型及痰热扰心型易出现TC、LDL-C升高和HDL-C降低,尤以LDL-C及HDL-C改变更为突出。HDL-C降低是AMI死亡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重复利用Ⅳ型胶原以差速贴壁法分选表皮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对Ⅳ型胶原的黏附特性,评价重复利用Ⅳ型胶原以差速黏附法在分选表皮干细胞中的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基础部完成。①包皮来自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25岁行包皮环切术患者。②未包被胶原的培养瓶作为对照1组,首次Ⅳ型胶原和3次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分别作为对照2组和实验组1,将包被Ⅳ型胶原并曾黏附细胞的培养瓶消化后作为实验组2。③人角质形成细胞分别接种其上,15min后对贴壁细胞进行显微摄像并计数;对贴壁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活性进行观察;并用β1整合素、鼠抗人角蛋白19对贴壁的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①胶原包被组的贴壁细胞数明显增多沪≤0.05),并于5d铺满培养瓶底,而对照1组2d后仍未铺满瓶底。对照1组15min细胞贴壁数显著低于对照2组、实验1组、实验2组[(119.0&;#177;3.0),(246.3&;#177;19.6),(241.3&;#177;15.3),(262.0&;#177;11.1)个/100倍视野,P≤0.01];对照2组与各实验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贴壁细胞β1整合素和鼠抗人角蛋白19表达阳性。 结论:表皮干细胞对Ⅳ型胶原具有较好的黏附特性,回收利用Ⅳ型胶原对表皮干细胞的黏附特性几乎无影响,并可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7.
ROC曲线评价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检测了16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并通过临床诊断性能(ROC)曲线评价了这些指标及其组合对慢性肝炎(CPH、CAH)、肝硬化(LC)的诊断价值。结果除PICP外,其余指标均显著上升,且随着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向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LC的转化,浓度逐渐升高。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分析,PⅢNP及HA对CAH及CPH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Ⅳ·C及LN。但Ⅳ·C在CPH也有显著升高,比其他指标变化早。四个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均无显著差异。应用重叠试验方法,以HA联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HA+LN+PⅢNP组合最有价值,灵敏度65.2%、特异性达95.5%,临床上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莉  胡玮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88-988,998
目的:比较卵巢早衰(POF)与自然经妇女的骨密度(BMD),并观察替勃隆的疗效。方法:63例DEXA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病人分为3组:29例POF为A组,年龄48-76(62.1&;#177;7.0)岁;34例自然绝经妇女为B组,年龄52-77(63.4&;#177;6.0)岁,63例中的32例应用替勃隆治疗(1.25mg/d,疗程6个月)为C组。应用美国Hologic 公司QDR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A组和B组腰椎及股骨颈BMD,测定C组治疗前后的BMD。结果:A、B两组L2-4,股股颈BMK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治疗前后L2-4,股骨颈BMD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7%,2.2%,结论:POF比自然绝经妇女骨量丢失的早并且丢失的多,绝经后骨质疏松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血清PC—Ⅲ,Ⅳ—C,LN,HA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放射免疫法同时测定114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片段(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表明,慢性肝病组PC-Ⅲ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但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Ⅳ-C水平升高较PC-Ⅲ和LN显著;中度慢性肝炎时LN水平即显著升高;急性肝炎时HA显著升高后,从中度慢性肝炎始HA水平显著升高(P>0.001),肝硬化时最高。表明血清HA水平反映肝损伤,病变活动及纤维化程度的敏感性优于PC-Ⅲ、Ⅳ-C和LN,是良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各种肝病和肝癌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血清学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上各类型肝病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的状况,对正常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化,慢性重症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各50例进行了血清中透明质酸酶(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的定量检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NA),以第二抗体作为分离剂测定血清中纤维化指标的含量,结果:除慢性重症型肝炎患者HPCⅢ稍为降低外,其余HA,HPCⅢ和Ⅳ-C都随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