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第58条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是中医治病之总纲。纵观《伤寒论》全文,可见自愈证遍及各篇,它显示了人体对疾病本来所具有的自然痊愈力的威力。(伤寒论)所述各种自愈证中,有自汗出而愈者,如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仅停,必先振票,汗出而解。”有自翩血而愈者,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觑者愈。”有自下血而愈者,如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有下利而愈者,如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  相似文献   

2.
梁建卫  张玉振 《中外医疗》2009,28(23):79-79
儿科病以脾胃病为多,又肝常有余,易于化火生风,而脾虚肝来之证在儿科颇为常见。作者总结了汪受传教授的临证经验:善调理脾胃者,非惟脾病治脾,胃病治胃,而必调和五脏则病自愈;若肝脾不和,则治在平肝调脾,扶土抑木。  相似文献   

3.
温为阳邪,最易伤阴。在病理过程中,容易耗伤津液,常常会有亡阴的症状出现,故热症亡阴,古人早有了很全面的治疗方法,因而在处治上是比较容易的,但也有在热病过程中由于阳气素虚,汗出过多,不止亡阴,同时也会出现亡阳。如汗出肢冷、烦躁脉脱等一系列阳气外脱的症状,是温热病中或有的变例。比较亡阴更为险恶。治不如法,便会厥脱死亡。《伤寒论·阳明篇》211条云:“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这对热病亡阳早有提及,而历代医家很少研究,以为病本热邪,必伤阴液,故侧重救阴方面,而救阴与救阳的用药,基本上又是矛盾对立的,治疗稍差,生死立判。现把有关热  相似文献   

4.
通过本篇的学习,很受启发。张仲景继承和发扬了《内经》的学术思想,对产后病的病机特点作了深刻的剖析。文中一开始便列举产石病三则,示人以规矩。如“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难”。至于亡阴失血之产后,为何易患此“三难”,文中继而又作了明确的答复。除了“中风”,“寒多”等外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亡阴血虚,阳气独盛”,这简短的文字,确深刻地提示了产后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动膈,喉间呃呃作声,短促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的一种症候。偶发者多可自愈。若继发于病,重病过程中,则每为病势转重的预兆。笔者以针刺扶突穴为主治疗该病40例,结果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妇女产后病是指产褥期所发生的疾病。由于分娩时造成的产创和出血使元气受损、抗病能力减弱,若调养不当,将会导致产后许多疾病。引起产后病的原因有三:一是冲任损伤,失血过多的亡血伤津;二是寒凝气滞的瘀血内阻,败血妄行;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导致产后急证,危证。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要结合“三审”。既先审恶露及腹痛,以辨病之虚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之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结合产妇的体质,脉象,症状.综合分析才能确定正确诊断。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亡血伤津,多虚多瘀的特点,要照顾“气血”,本着“勿拘于产后,勿忘在产后”的原则。因为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有不少自愈证 ,我粗析太阳病如下。1 汗出自愈1 .1 鼻 衄 条文有 46、47。病机为阳邪郁久化热 ,热伤血络 ,迫血妄行 ,本不得汗解 ,一衄之后 ,因汗血同源 ,外邪得泄 ,郁热得除 ,病遂自愈。这种衄血俗称就是“红汗”,产生条件为伤寒表实 ,多日不解 ,阳邪较重 ,营卫俱实 ,体质强壮。医无须施治 ,更不能见衄止血 ,或妄加发汗 (夺血无汗也 ) ,又衄后应见脉静身和之症 ,若见舌绛、苔燥、脉数等 ,或麻黄汤证仍在 ,则不能坐视等愈 ,须辨证施治方能转愈。至于 47条未经服药 ,46条已经服药 ,稍有不同 ,原理则一。1 .2 自 汗 此与桂枝…  相似文献   

8.
月经周期性精神病初发病多在月经初潮年龄。大多在月经前几天发作,月经干净后不治自愈。病时有情绪的改变,如哭叫不停、惊恐不安,有时还可见行为错乱和幻觉症状,病前多有失眠、头昏、出鼻血和发热等。治疗该病的方法多种,有的可作内分泌治疗,如人工调整月经周期、口服避孕药等,若精神错乱症状严重,则要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就50例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0日所收治的50例胃肠手术后肠外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有35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若患者腹腔出现严重感染现象,或者保守治疗无法痊愈,那么则可行手术治疗,本组有15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结果:35例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瘘口均自愈,平均自愈时间为(28.12±3.32)d.15例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14例(93.33%)治愈,手术成功率高达93.33%,只有1例患者由于多次腹部手术治疗而导致出现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霉菌感染情况,不治而亡.结论:对于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诊治而言,要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确实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认为:在发病学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在疾病的转归上,同样是正气存内,病可自愈。纵观《伤寒论》,不仅垂范辨证论治之构架,而且还初露机体抗病自愈体系之端倪。探讨其抗病自愈体系,将不仅有助于明确“正气为本”的疾病自愈观,抑且将有利于因势制宜治则的临床应用。 1.正气抗病自愈机理 临床上,许多发病可以自行痊愈,其机理在何?《伤寒论》认为在于人体自身具有一种正气抗病愈疾能力。在此权  相似文献   

11.
口腔溃疡为常见的口腔病,几乎每个人都曾患有口腔溃疡的经历,其虽然可以自愈,但总是反复发作,影响病患生活和工作。有文献报道,持续存在的口腔溃疡,若不引起重视,则会并发口臭、头痛、头晕、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因此,加强对口腔溃疡的防治至关重要。在临床医学中,口腔溃疡的治疗最重要是"三分治,七分养",那么到底该如何养才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伤寒温病亡阴亡阳病机转变迅速。伤寒出现亡阳危候,一般在少阴阶段多见,而温病多在营分血分。一、亡阴亡阳的发展途径(一)由一部位而来。如误服大青龙汤由营卫虚发展至里虚而亡阳(伤寒论38条);误服桂枝汤后(伤寒论16条),重发汗复加烧针(伤寒论20条)以致表里阴阳俱虚而亡  相似文献   

13.
王新  菅广峰  王诗源 《中医学报》2021,36(4):739-742
中医病证的病因病机并非单一,常表现为多种病因复合致病,多种病机混杂兼见,与其对应的治则治法也应主次分明、多管齐下。治疗复合病因引起的病症,亦当用复合治法。若外感病邪气杂合而至,当杂而治之;若内外同病,当表里同治;若阴阳寒热错杂,当寒法与温法并用;若邪有所附,当攻其所合与祛除邪气并用;若虚实夹杂,当分清因果,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1阳明病、少阴病和厥阴病呕吐症虽然均用吴茱萸汤,但其内涵不尽相同。阳明胃寒呕吐用吴茱萸汤是直指病灶,切中病机。而少阴病吐利、烦躁、厥逆以及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也使用吴茱萸汤,则是针对第二病机,是急则治其标的措施,其本在于少阴或者厥阴的寒盛,须在症状解除之际,从少阴心肾或者厥阴肝着手治疗,才能使疾病痊愈。2厥阴病寒热转化中从寒利转向热利过程中的脉数、口渴与单纯寒利的寒邪渐去、阳气恢复的微热、面赤不能等同视之,前者是由寒向热的转化,后者则是寒去阳复的佳兆;虽然都有自愈的可能,但前者若不自愈则会发展成为热利,甚或便下脓血,而后者的结果则是自愈。3"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燥屎内结是标,厥阴热盛是本,厥阴热极,耗灼津液,使燥实内结,不能因有燥屎,就认为病在阳明,更不能因使用小承气汤就将其归结为阳明病。大凡体内有热,不管是在何经何脏何腑,只要热盛伤津,导致燥屎内结,都会结滞在肠道,以承气汤治疗,既能够泻下燥屎以治标,更能够清热以治本。  相似文献   

15.
经期延长是指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沥半月方净,而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的病证,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称经期延长为"月水不断",病机是"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约制经血".<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对本病的认识是"妇人月水不断,淋沥腹痛,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但调养元气而病邪自愈,若攻其邪则元气反伤矣".  相似文献   

16.
咳嗽病因病机林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不论四时,风热咳嗽易治,风寒为患久咳不愈者多。肺为娇脏,喜清肃,外合皮毛。风寒袭表,肺气被束,宣降失司,而出现咳嗽,痰清白,伴发热恶寒。此时治宜及时辛温宣散,外邪得解,咳则自愈。若患者视咳为小病而失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Fas,Bcl-2抗原在Graves病(GD)和桥本氏病(HD)的表达,探讨细胞调亡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粗针穿刺获得病人甲状腺组织标本,颈部手术时取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原位观察Fas,Bcl-2抗原的表达。结果:两种AITD甲状腺细胞Fas抗原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增强,GD Bcl-2抗原表达也较正常对照增强,HD Bcl-2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GD与HD相比较,GD甲状腺细胞Fas,Bcl-2抗原表达均强于HD。在HD,Fas抗原表达较Bcl-2表达明显增强,但在GD,Fas抗原表达与Bcl-2表达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由Fas介导的细胞调亡在H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GD,Fas诱导细胞调亡的作用可能被Bcl-2对抗。  相似文献   

18.
“面痛”是中医的病名,西医称为三叉神经痛(以下皆按面痛论述)。面痛一病,在痛症中其痛苦表现极为难忍,且发作频繁。若不经过治疗,自愈机会很少,即使缓解仍多有复发,复发后症状较前加重,治疗也较困难。目前,国内外均无更好疗法。 (一)病因病机现代医学对面痛的病因病机,尚未作结论。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多用神经受压、神经的血液循环障碍及神经变性等解释。祖国医学有关的研究,经查明代《证治准绳》上记载:“面痛属火,盖诸阳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中对于疾病自愈特征的论述内容详尽,涉及六经病。其自愈的机制主要分为自然转归、顺势祛邪、阳气来复、胃气自和、津液自和、气机通畅6个方面。从病程时间、出血、汗出、口渴、大便、小便、脉象等情况来判别疾病自愈的征兆,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或过度治疗,其中蕴含的中医理论和经验,对于临床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仲景论太阳病性质既有寒证如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又有热证如太阳温病证;阳明病性质,既有实热证,又有虚热证;既有虚寒证,又有实寒证;少阳病性质,主要论少阳胆热气郁证;太阴病性质,太阴病既有内伤杂病的,又有外感病所致的,还有正气不虚受邪而自我向愈的;少阴病性质,既有寒证,又有热证;既有轻证,又有危重证者,更有危重不可救治的,还有自愈证;厥阴病性质,既是一个独立的病如热利证,寒利证等是也,又是外感病的一个证型,并非是“外感病终末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