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BSCT)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 and severe infection. Methods A patient with SAA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epticemia was treated with PBSCT from an HLA-identical sibling with cyclophosphamide (CY) and total body irradiation (TBI) for conditioning. The patient was infused with 20.3×108/kg mononuclear cells including 61.0×106/kg CD34+cells following the conditioning regimen. Results Twenty days after PBSCT, the 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 of 1.0×109/L was achieved, with platelet count >50×109/L. The donor origin of engraftment was confirm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alysis of short tandem repeats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ixth and twelfth month. The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 dropped to normal level when her ANC reached 0.5×109/L on day 10, and the bacterial culture of blood sample became negative subsequently. Symptoms and signs of acute or 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 were not observed in 30 months after PBSCT. Conclusions Hematopoiesis was reconstituted shortly after PBSCT. The combination of CY and TBI and the infusion of sufficient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may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ful engraftment. PBSCT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choice whe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needed for SAA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以环磷酰胺(CTX)为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对1例SAA患者行同胞供者Allo—HSCT治疗。预处理方案为CTX 50mg/kg^-1·d^-1×4d;干细胞来源采用外周血+骨髓;输注单个核细胞数(MNC)为10.41×10^8/kg,CD34^+细胞计数为6.86×10^6/k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素A(Cs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加霉酚酸酯(MMF)。结果患者获得造血重建,第14天中性粒细胞数(ANC)≥0.5×10^9/L、血小板计数(PLT)≥20×10^9/L,第96天血型转变为供者型(B→O)。患者出现Ⅳ度急性GVHD(aGVHD),经积极治疗后控制。150d内患者出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急性支气管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血症、肺炎,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随访24个月,患者无病存活。结论以CTX为预处理方案allo-HSCT是治愈SAA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对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8例接受allo—PBSCT治疗的SAA 患儿均为血缘供体移植,男6例,女2例,7~14岁,中位年龄为11岁。4例患儿为急性SAA I型,其中2例移植前合并重型感染且未能完全控制;另4例患儿为SAA Ⅱ型,患儿移植前大多经包括环孢菌素A(CSA)在内的多种治疗无效。诊断至移植的时间为1~45个月,中位时间为13个月。预处理方案由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组成,采用CsA+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STR PCR)检测学植入依据。结果患者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75d(+10~+15d)和+19.88d(+15~+32d)。8例患儿均为完全供体型植入,其中1例移植后10个月出现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STR PCR显示移植排斥,经ATG、CsA 等药物治疗逐渐恢复自身造血。1例患儿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出现局限性慢性GVHD。随访15~50个月,中位数为29个月,8例SAA患儿均存活。结论采用以免疫抑制为主的ATG/ALG+CTX预处理方案进行allo—PBSCT能够有效治疗儿童SAA,移植相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联合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haplo-HSC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收治的27例SAA患者进行UC-MSCs联合haplo-HSCT治疗的资料,观察移植后细胞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2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干细胞全部植入成功,无MSC回输不良事件发生.白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2(8~ 21)d及14(10~26)d;Ⅱ~Ⅳ度和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0.7%和22.2%,cGVHD发生率为50.0%,广泛性仅为15.4%;2年OS为76.3%.结论 UC-MSCs联合haplo-HSCT对无全相合亲缘或无关供者的SAA患者疗效可行有效,可作为SAA患者挽救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劲  周旭  刘瑜  彭翠翠 《重庆医学》2012,41(8):729-731
目的探讨以Hyper-CVAD/MA方案为基础的大剂量强化化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采用CHOP方案常规化疗;每2~3个化疗疗程后予Hyper-CVAD/MA方案强化及利妥昔单抗治疗;APBSCT前患者接受预处理,预处理方案为NEAC(12例)、NEAM(8例)及NEAM+TBI(3例)方案;5例弥漫性大B细胞型、1例套细胞型及1例滤泡细胞型(Ⅲb级)患者于移植前加用利妥昔单抗。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移植后患者达到外周血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血小板(PL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2.8±2.5)、(16.1±4.1)d。随访45~1 092d,15例患者无病生存,5例复发,3例死亡。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96%(20/23)及65.22%(15/23)。结论以Hyper-CVAD/MA方案为基础的大剂量强化化疗后行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可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大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难治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在内的21例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病情的重症/难治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给予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采用环磷酰胺(CTX)3~4g/m^2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行干细胞动员,并行CD34^ 细胞分选。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200mg/kg 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90mg/kg或环磷酰胺200mg/kg 全身照射4~6Gy,之后进行分选后的造血干细胞回输。结果21例患者中2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分别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粒细胞缺乏时的严重肺部感染。1例于干细胞动员后等待移植前死于原发病。2例SLE患者分别于移植后26、37个月复发,1例RA患者于移植后15个月复发。其余SLE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者,其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平均由移植前17分降至移植后2分,尿蛋白由6.7g降至2.3g;RA患者的简明疾病活动评分(DAS28)下降;pSS患者的症状改善,唾液流率等客观检查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难治性自身免疫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可使病情达到短期和中期缓解,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安全性。移植后有一定的复发率,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Chen Y  Huang X  Xu L  Liu D  Zhang Y  Ren H  Guo N  Lu D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06-1309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的异基因骨髓与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供者给予G CSF连续 4~ 6天皮下注射 ,注射后第 3天从髂后上嵴抽取G CSF动员的骨髓血 ,第 4天开始取外周血干细胞。并立即输给受者——— 14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 (恶性肿瘤 10例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4例 )接受了G CSF动员的异基因骨髓与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 ,分析其植活率、植活速度以及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cGVHD)的发生率。结果  14例患者均获得异体植活 ,白细胞数恢复至≥ 1× 10 9/L ,血小板≥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的 14d(12~ 18d)和 13d (11~ 6 5d)。有 4例发生了Ⅰ度aGVHD ,3例发生了Ⅱ度aGVHD ,但无一例重度aGVHD发生。在可评估的 9例患者中有 3例出现了广泛的cGVHD。有 2例患者因白血病复发而死亡 ,另 1例因植活不良 ,再次输注供者外周血干细胞 (PBSC)后出现IV度aGVHD死亡 ,其余 11例中位随访时间 4 5 5d(84~ 715d) ,均无病生存。结论 G CSF动员的异基因骨髓与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可以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治疗 ,能保证持久、稳定的植活 ,植活速度快 ,急、慢性GVHD的发生率与异基因骨髓移植相比并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情况及其疗效。方法对我院13例allo-PB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供者均系患者的同胞兄弟姐妹,12例HLA完全相合,1例HLA半相合。以G-CSF为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剂,分离单个核细胞(MNC);采用环孢菌素A和短程氨甲喋呤或甲基强的松龙预防GVHD;BU-CY2方案预处理。结果中性粒细胞>0.5×10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检测及临床移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经G-CSF或G-CSF+GM-CSF动员后,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中的幼稚粒细胞与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及CFU-GM之间的相关性和移植的剂量标准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allo-PBSCT供者用G-CSF(9例)或G-CSF+GM-CSF(2例)进行动员,于动员前及动员后,分别对外周血及MNC惧物中的幼稚粒细胞、CD34^+细胞及CFU-GM进行检测计数,预处理方法主要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全身照射(TBI)。结果:动员后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与CD34^+细胞及CFU-GM同步增加,外周血MNC中的幼稚粒细胞数与CD34^+细胞数及CFU-GM有较好的相关性。11例患者全部植活和恢复造血功能,并为染色体核型  相似文献   

10.
孙爱华  杨长英  刘林  陈幸华  张萍  张曦  孔佩艳 《重庆医学》2003,32(10):1330-1331
目的:分析总结13例儿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2001年3月~2003年5月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13例,进入层流室后实施心理护理,预处理阶段护理,化疗的毒副作用护理及严格无菌护理操作外,对急性反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安全渡过移植极期,均成功重建造血功能,无1例因护理原因中断治疗或治疗失败。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比较安全、有效的儿童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法,预处理后的护理是APBSCT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联合环孢霉素A(CsA)、霉酚酸酯(MMF)、甲氨蝶呤(MTX)对促进移植植入和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作用。方法15例恶性血液病及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实施血缘相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8例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12例HLA配型为单倍体相合。在移植前5d至前2d应用ATG 10.0mg/kg。供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μg/(kg·d),连续应用5d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中位数为5.3×10^8/kg,CD3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6.0×10^6/kg。结果移植后所有受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和血小板(Plt)≥2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4d。出现aGVHD7例,其中Ⅰ度皮肤aGVHD 3例;Ⅱ度肠道aGVHD 2例;Ⅲ度及Ⅳ度肠道aGVHD各1例。结论ATG在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预防aGVHD的发生和降低其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severe aplastic anemia-Ⅰ,SAA-Ⅰ)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1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并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移植物选用G-CSF动员的外周血加骨髓干细胞混合移植方案,同时加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预处理采用兔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环磷酰胺方案+福达拉滨,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CD25单克隆单抗.结果 14例全部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恢复,中性粒细胞>0.5×109/L平均时间10.7 d,血小板>20×109/L平均时间13.3 d.7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Ⅰ~Ⅱ度2例,Ⅲ~Ⅳ度5例,3例出现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联合hUC-MSC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Ⅰ安全可行,白细胞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CML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6例CML。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Ara-c)2~3g·m^2.d^-1×2d(24h持续静滴),马利兰(Bu)4mg.kg^-1·d^-1x3d,环磷酰胺(CTX)50mg·kg^-1·d^-1x2d,甲基环已亚硝脲(MeCCNU)250mg·m^-1.d^-1xl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mg·kg^-1·d^-1x4d。结果6例患者完全植入,+11d-+21d白细胞(WBC)〉1.0×10^9·L^-1,+11d~+23d血小板(PLT)〉20×10^9·L^-1。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Ⅳ度,1例出现Ⅰ度aGVHD,3例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例出现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HC),目前已无病存活16~63个月。结论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CM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难治性CD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均为多中心性CD,中位年龄为42.7(31-57)岁,移植前淋巴结平均最大直径为30mm,预处理2例采用BEAM,1例采用司莫司汀+依托泊甙+马法兰。采集物CD34’细胞中位数为7.47(5.51-10.00)×10 6/kg,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3.16(2.48-4.01)×10 8/kg。结果患者接受移植前均为难治性CD。所有患者均移植成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 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2(11-13)天,血小板〉20×10 9/L为移植后13(12-15)天,移植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淋巴结均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21天。3例患者均完全缓解,至最近随访时间均未复发,中位生存时间超过2年。而联合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病死率达55.6%,CR率为16.7%,与自体干细胞移植相比存活率明显下降。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良好,可作为难治性CD的挽救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脐带血、新生儿外周血混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采集1例产前HLA配型相合男性(XY)胎儿的脐带血53mL,并于供者娩出后5h内抽取未作任何药物“动员”的新生儿外周血28mL。测定脐带血、新生儿外周血的各项造血指标。重型β-地中海贫血女性(XX)患儿经总量马利兰20mg/kg,环磷酰胺200mg/kg,马法兰90mg/m2和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90mg/kg组成的方案预处理后,输入HLA相合同胞的脐带血53mL和新生儿外周血28mL,患儿共获得有核细胞数5.7×107/kg,CFU-GM4.93×105/kg,CD34+CD38-细胞3.1×105/kg。【结果】术后14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34d血小板>20×109/L,聚合酶链—反向点杂交检测患儿术后为β-654杂合子,性染色体从术前的XX转变为XY。术后14d起脱离红细胞输注,血红蛋白从86g/L稳步升至110g/L以上。现已脱离地中海贫血状态存活197d。供者于生后9个月内的追踪观察表明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新生儿外周血中含有一定量的造血干/祖细胞,对脐血细胞数量不足者,联合适量的新生儿外周血进行移植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Wang J  Wang J  Zh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1):823-825
目的 从血型、染色体核型、DNA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VNTR)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更好地评估异基因移植后的植入状态及其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D17S30、D1S80、ApoB3个不同位点的多态性,对15例白血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的嵌合状态进行检测,对其中7例异性间移植和3例血型不合移植又分别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全套血型分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适应证、治疗时机、移植物的选择、移植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和移植疗效。22例患者中21例获得造血重建,1例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未获得植入的成人患者,于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后38 d进行母亲HLA4/6相合的外周血联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解救治疗获得植入。22例中死亡3例,无1例复发。MDS患者何时进行Allo-HSCT需依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对患者分组,评分属于高危组的患者宜在疾病确诊后尽早进行移植,而低危组的患者可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进行;不仅可选择血缘关系的骨髓移植(BMT)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也可进行非血缘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HLA)不全相合的UCBT;移植预处理如采用减低强度的方案(RIC)并不影响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Inrecentyearsthe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developedrapid ly, particularlytheauto peripheralbloodhematopoieticstem  相似文献   

19.
邓婷芬  李庆山  周铭 《海南医学》2011,22(12):26-29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捷判断恶性血液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方法。方法 37例次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的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采集前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单个核细胞(MNC)比例测定及其绝对计数,以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监测CD34+细胞计数。结果采集产品的MNC中位数为1.76×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1.35×106/kg;MNC绝对计数是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的唯一相关指标,而外周血WBC计数和MNC比例与采集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无关。进一步分析提示MNC绝对计数达10×108/L单次采集效率提高,中位CD34+细胞采集量达1×106/kg以上,可作为启动采集的阈值。结论外周血MNC的绝对计数能快速、简便地动态监测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变化,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快捷、经济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总有核细胞和CD34’细胞数量在脐血移植中选择合适脐血的预示作用。方法分析不同总有核细胞数(TNc)和CD34+细胞数输入量、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相合数间脐血移植效果的差异,评价TNC和CD34+细胞数的作用。结果89例白血病患者植入75例。植入率为84.3%。中性粒细胞(ANC)≥0.5x10’几、血小板≥20x106/L、血小板≥50x109/L的时间分别为17d、34d和46d。TNC输入量与移植植入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无关。CD34+细胞输入量与移植植入率和生存率有正相关性。供受者HLA配型不相合位点数差异对移植后的植入率和生存率无影响。结论脐血是一种替代骨髓造血干细胞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移植的较好来源。TNC和CD34+细胞数输入量对移植效果存在正性影响作用,是脐血移植中选择合适脐血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