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 对入院前误诊、人院后确诊为IM的1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 IM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确诊难,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和EBV-IgM阳性可协助诊断.结论 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石宏  相恒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61+163-161,163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期减少误诊.方法 对86例确诊的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入院前误诊或诊断不清的48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为主,外周血白细胞在幼儿升高更明显,而异型淋巴细胞则偏低;血清ALT、AST在年长儿更高,误诊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结论 应重视IM的临床特点,详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及时的实验室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特点。方法将60例IM患儿分成2个月~2岁,-7岁,~14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岁以下IM患儿占75%,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为主。皮疹在年幼儿多见;扁桃体上有白色分泌物者以2岁以上儿童多见;外周血白细胞年幼儿升高明显;异型淋巴细胞年长儿偏高;血清ALT、AST在年长儿偏高;EB抗体在年长儿中阳性率高。结论应该重视IM某些临床特点,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  刘欣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2):104-105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和21例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例误诊,误诊时间为3天-2周,经过1-3次实验室检查确诊。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且配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90%以上由人类疱疹病毒(EBV)引起,5%~10%由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弓形体、腺病毒等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1]。小儿常见病变累及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近年来虽对该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误诊,现将我院儿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IM31例误诊临床资料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6.
刘晓红  宫道华 《江苏医药》1997,23(7):513-51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EB病毒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我院儿科自1988年4月~1996年5月共收治3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2例IM中,男18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8个月~12岁,小于5岁者1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目善根等提出的诊断标准。二、症状和体征:32例均有发热,体温最高达40.2℃,热程6~32天。咳嗽13例,咽痛5例,腹痛2例,腹泻3例,食欲不振7例,乏力5例。咽部充血和/或扁桃体肿大17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1例。肝肿大16例,脾肿大14例。眼睑浮肿5例,皮疹11例。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7例,巩…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90%以上由人类疱疹病毒(EBV)引起,5%~10%由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弓形体、腺病毒等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1].小儿常见病变累及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近年来虽对该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误诊,现将我院儿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IM 31例误诊临床资料加以总结,现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5例临床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郭瑞官,陈长权,杨晓媛长乐市古槐中心卫生院林锦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延误诊断,现将我科收住的15例IM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16例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例误诊主要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败血症,误诊时间达4~10d,后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配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何素蓉  卢慧娜  曹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10-2311
我院2004年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12例,现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1].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年收治50例患儿,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9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使临床诊断水平得以提高。方法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探究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IM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咳嗽、脾肿大、皮疹、双眼睑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总数超过1×109/L;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阳性;患儿经常规及相应处理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复杂多样,部分患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多种多样,通过提高对患儿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川崎病(KD)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探讨二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疾病早期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55例川崎病患儿、11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川崎病患者中,46例早期确诊,9例延迟确诊,早期误诊率约16.4%。11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中,74例早期确诊,38例延迟确诊,早期误诊率约34.0%。KD与IM各自的早期确诊组与延迟确诊组相比,在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症状不典型,常累及其他系统,确诊难度大。因二者均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因此,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动态监测患者各实验室指标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符合EBV感染IM诊断标准的118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118例患儿,其中男66例(55.93%),女52例(44.07%).发热、咽炎、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102例(86.44%),咽炎、扁桃体炎98例(83.05%),颈部淋巴结肿大93例(78.81%),肝脏肿大35例(29.66%),脾脏肿大29例(24.58%),皮疹42例(35.59%),双眼睑水肿12例(10.17%),外周血白细胞>10×109 97例(82.20%),其中>20×109 29例(24.58%),异形淋巴细胞10%~20%96例(81.36%),异形淋巴细胞>20%22例(18.64%),肝功能异常51例(43.22%),心肌酶谱异常36例(30.51%),血沉增快35例(29.66%).结论 IM的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对于急性起病、有发热、咽痛、淋巴结或肝脾肿大、皮疹、双眼睑水肿等症状者,须高度考虑IM,需进一步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赵开明 《河北医药》2011,33(14):2129-2130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临床特点,提高对IM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情况。结果 46例患儿入院后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IM的诊断标准,住院治疗10~19d,肝功能恢复正常10d~2个月,均治愈。结论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为本病主要症状及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出现不同比例的异型淋巴细胞及肝功能异常是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19例误诊,误诊率41.3%。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探讨胆囊壁增厚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4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热341例(100%),咽峡炎330例(96.8%),淋巴结肿大307例(90.0%),肝肿大272例(79.8%),脾肿大171例(50.1%),眼睑浮肿147例(43.1%),皮疹72例(21.1%),严重鼻塞71例(20.8%),肝功能异常144例/205例(70.2%),胆囊壁增厚34例/198例(17.2%).血小板减少和胆囊壁增厚率增高,则肝功能异常的程度增高(P<0.05).结论: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不一,血小板减少和胆囊壁增厚往往提示肝功能损害较重.  相似文献   

17.
黎金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24-1325
目的:提高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6年9月我科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咽峡炎(100%)、肝大(77.8%)、脾大(44.6%),颈淋巴结大(88.9%)、异常淋巴细胞等于或超过10%(100%)。合并症中肝功能损害最常见,肝功能异常66.7%,肝功能损害以酶学改变为主。早期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结论:对婴幼儿出现持续发热伴化脓性扁桃体炎且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尤其肝功能损害应注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以来诊治的7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果 4例确诊患儿和3例可疑患儿均应用胸腺肽及丙种球蛋白治疗,4例治愈,3例病情好转。结论 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及胸腺肽可能是对该病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主要为小儿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人较少见。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但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及漏诊。现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患者误诊的原因、诊断要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予川  邱钟燕 《贵州医药》2001,25(7):626-62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免疫异常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现将我科近10年收治的7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诊断标准1.1症状与体征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1.2血液学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10%以上,同时有淋巴细胞加单核细胞>50%。1.3血清学嗜异型抗体1:56以上。除符合第1项以外,上述2、3项中可任具一项。本文48例均符合1、2二项,其中 23例符合三项。2临床资料2. 1一般资料本组 71例中,男 48例,女 2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