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保护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139例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进行回顾对比分析,分常规手术组: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不寻找甲状旁腺;保护组: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精细解剖,避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保护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勿使损伤。术后观察甲状旁腺的功能变化。结果:保护组较常规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术中暴露辨认甲状旁腺,并保护腺体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治疗后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93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组,对照组46例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47例给予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对比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Ca~(2+)及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d PTH、Ca~(2+)水平高于对照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甲状旁腺损伤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减少对甲状旁腺的实质损伤,治疗甲状腺肿瘤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纳米炭结合精细被膜解剖法对甲状腺癌术中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50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摸球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及精细被膜解剖组,各25例.精细被膜解剖组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法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组在精细被膜解剖组基础上注射纳米炭后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钙、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时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72例行甲状腺全切/近全切和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采用精细化梯次解剖甲状腺被膜的方法,以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结果术后有18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精细化梯次解剖被膜、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的甲状旁腺移植是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甲状腺全切术中医源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甲状腺专业组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77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3.79%(52/377),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0.61%(40/377)。结论术中采用精细被膜解剖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术后改善微循环及适量预防性补钙可有效预防医源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62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行双侧甲状腺手术32例(观察组),常规方法手术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及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Ca2+)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7天及1个月PTH 及血Ca2+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随访3个月至1年,均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和肿瘤复发。结论: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注重甲状旁腺的原位保留和对甲状腺上、下动脉做到2级以上分支血管的保留,能较好地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宋相红 《中外医疗》2016,(14):119-120
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之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具体措施。方法方便择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120例患者,使患者的甲状旁腺在术野下完全显露,并对显露的甲状旁腺及相关血供进行保护,分析甲状旁腺的术后功能状态。结果患者甲状旁腺及其血管得到充分显露,未清晰显露的患者仅有8例(6.67%);术后低钙血症和甲旁减的发生率为33%和0.83%。结论甲状旁腺其位置和血供联系密切,术中应仔细解剖并做好原位保护,以免患者在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寻找并暴露甲状旁腺在保护甲状腺功能方面的必要性.方法: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未寻找甲状旁腺病例119例与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病例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未寻找甲状旁腺患者中,双侧甲状腺手术43例,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3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单侧甲状腺手术76例,无1例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3例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患者中,双侧甲状腺手术病例19例,寻找到甲状旁腺43个,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单侧甲状腺手术病例14例,寻找到甲状旁腺24个,无1例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尤其是双侧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可有效防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精细被膜解剖法原位保留甲状旁腺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1例,术前均经多普勒超声确诊,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法原位保留甲状旁腺,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 51例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术后有6例甲状旁腺激素和血清钙下降,并出现手足麻木和轻微抽搐,经服用钙剂1-4周后好转。结论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法原位保留甲状旁腺,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避免再次手术的创伤。  相似文献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7):980-982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及喉返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血清PTH、Ca~(2+)浓度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d至术后1个月血清PTH、Ca~(2+)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PTH及Ca~(2+)均恢复至术前,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甲状腺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能明显降低术中操作对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的损伤,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甲状腺手术中通过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像技术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在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6例,术前甲状旁腺素及血清钙、磷检测均在正常范围。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1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其中2例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1例同时行中央区+单侧颈侧区清扫术。应用荧光手术导航系统在术中分别于显露甲状腺后、甲状旁腺显露后以及甲状腺切除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完成后等时间点进行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像。 结果 6例患者的22枚甲状旁腺在显露前均未检测到自体荧光,经外科医师解剖显露后均可探测到明显的自体荧光,自体荧光显像率100%,甲状腺、淋巴结和脂肪组织都没有显示出实质性的自发荧光。1枚甲状旁腺离体后仍显示自体荧光。 结论 甲状旁腺在近红外光谱中呈现自体荧光特征。这一效应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可用于确认甲状旁腺,但不能作为寻找甲状旁腺的导航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示踪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方法 1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先向癌灶周围注射纳米碳,再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黑染组织中有无甲状旁腺.结果纳米碳使第Ⅵ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且在黑染组织中均未发现甲状旁腺.结论纳米碳淋巴示踪效果确切,而且甲状旁腺不黑染,使甲状旁腺易于识别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28例甲状腺手术的术中显露、定位及保护情况。结果术中5例未找到明确的甲状旁腺;见上甲状旁腺共289枚,其中268枚(92.73%)位置恒定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水平;下甲状旁腺共359枚,位置变异较大,167枚(46.51%)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分,108枚(30.08%)位于甲状腺侧叶最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术后发生低钙血症23例,其中一侧叶全切除1例(为二次手术),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2例,甲状腺全切除5例,甲状腺全切加中央组颈淋巴结清扫4例,甲状腺全切加一侧颈淋巴结清扫5例,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6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4例。结论甲状腺全切或甲状腺手术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易损伤甲状旁腺,引起低钙血症。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是术中精细解剖,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保护对其功能影响。方法对98例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在术中显露保护甲状旁腺,避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结果术后38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60例甲状旁腺功能正常。术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组血钙浓度与未结扎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误切甲状旁腺组与保留组相比术前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中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防止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01~2010-06间,手术治疗115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甲状旁腺损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单侧甲状腺手术,术后无1例发生低钙血症;双侧甲状腺手术,术后2例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本组低钙血症发生率1.7%.结论 双侧甲状腺手术,增加了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中精细解剖对甲状腺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方便选取2007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行甲状腺全切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中不解剖甲状旁腺;实验组术中精细解剖甲状旁腺。观察两组术后PTH和血清Ca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末次检测PTH (43.14±12.50),血清Ca2+(2.20±0.05),对照组末次检测PTH (37.09±8.40),血清Ca2+(2.07±0.06);实验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14.29%)和低血钙症发生率(5.36%)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解剖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应用能很好的保护甲状旁腺,对维持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滴水双极电凝镊与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住院的7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滴水双极电凝镊手术,即滴水双极电凝镊组,对照组用超声刀手术即超声刀组.两组患者手术均由相同组医生进行.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出血、术后甲状旁腺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滴水双极电凝镊组病例36例,超声刀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及甲状腺结节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超声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后引流量低于超声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超声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和超声刀组均无术后出血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滴水双极电凝镊在行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作用要优于超声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枚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的大体形态和功能转归变化规律,为临床上不同血供类型的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的存活,功能及预后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中因甲状旁腺的类型和血供原因行一枚甲状旁腺移植,原位保留另一枚甲状旁腺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不同时段通过事先留置的引流管用0.5 cm的鼻内窥镜对目标甲状旁腺进行动态观察。术后第1、2、3天,每天上午7点至8点抽取引流液测dPTH。根据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的具体情况分为3个两两比较组,1组:腺体裸化面积≤50%和 > 50% 。2组: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肉眼可辨认血管蒂的有无。3组:上甲状旁腺和下甲状旁腺。统计分析用SPSS17.0软件包。  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段通过内窥镜共观察目标甲状旁腺26枚,其中上甲状旁腺19枚,下甲状旁腺7枚。手术24 h后内窥镜找到并记录18枚,3枚上甲状旁腺未找到。48 h后找到并记录19枚。4枚上旁腺未找到。术中15枚上旁腺中14枚基本完整保留其血供,有肉眼可辨的血管蒂相连。1枚无明显血管蒂,该上甲状旁腺术后24 h、48 h观察腺体均为黑色,认为坏死可能,其余上旁腺无坏死征象。7枚下旁腺原位保留后裸化面积在50.0%~95.0%,只有2枚有明显的血管蒂,其余5枚无血管蒂,4枚腺体只有纤维组织膜与周围相连。术中原位保留后只有2枚有淤血表现,5枚术中变色不明显。24 h后观察到2枚有轻度淤血呈显淡褐色,1枚缺血呈黄白色;其余2枚色泽正常。48 h后2枚有轻度淤血呈显淡红褐色,5枚色泽正常,1枚缺血呈黄白色。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裸化面积,不同时间段dPTH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腺体裸化面积越大,则血供破坏越大,对腺体功能影响越明显。(2)血管蒂的有无,不同时间段dPTH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从术后不同时间段dPTH实验数据来看,两组间存在差异(P < 0.05),有血管蒂组术后dPTH的值大于无血管蒂组,但统计学分析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考虑是否和样本数量有关。 (3)上、下甲状旁腺,不同时间段dPTH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进一步证实上甲状旁腺较下甲状旁腺更易原位保留,相对来说腺体裸化少,对血供破坏小,周围小血管和结缔组织较完整。上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对血供的影响明显小于下甲状旁腺,术后功能好于下位甲状旁腺。  结论  通过内窥镜观察和监测甲状腺术后dPTH水平和变化规律完成了对单枚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术后近期形态和功能的研究。术后dPTH维持在一个高水平是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存活的直接证据。甲状腺术后高dPTH说明了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只是影响了PTH分泌入血的途径,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仍能持续分泌大量的PTH。术后dPTH 在24 h后就降至低水平,提示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损伤较重,血供破坏明显,甲状旁腺的分泌功能明显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