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全球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数约有2.48亿,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我国所占比例为45%[1]。我国梅毒疫情在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中排序仅次于乙肝[2]。血液传播是乙肝与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因此在献血前对血液进行严格有效的筛查可以降低乙肝与梅毒的感染率。笔者通过采用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联合检测试纸条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发现可有效提高HBsAg、梅毒的检出  相似文献   

2.
韩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1,29(9):164-165
目的:探计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有效护理方甚,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取得相互信任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同时加强分娩期、产后及新生儿的积极有效的检测护理治疗。结果:消除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满意效果。同时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康复。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旱发现,旱治疗,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同时加强产前、产时、产后及新生儿的护理,以及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孕产妇免费梅毒筛查实施情况落实的效果,为有效阻断和降低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预防和控制梅毒的蔓延。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首次孕期保健和待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免费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免费筛查孕产妇7256名,经梅毒确诊试验阳性的36名,梅毒阳性的孕妇,除选择流产外,所生新生儿25名,确诊胎传梅毒的有6名。结论:孕产妇实施产前梅毒血清学检测,能有效阻断梅毒母婴传播,可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病期长,可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梅毒在近年内迅速传播,发病率日趋增多。梅毒的传播途径有:①性接触,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②胎传,患梅毒的妇女可能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③少数可以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受染,如接吻、哺乳、接触被传染性患者污染的日常用品,此外,输血也可致感染,主要以性直接接触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1],梅毒主要通过接触交叉感染配偶和血液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及输血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胎传梅毒[2]。所以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梅毒检测手段显得及其重要。1梅毒的分期梅毒可分为3期:Ⅰ期梅毒:梅毒螺旋体在入侵部位繁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3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梅毒患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口PPA)进行检测。结果TPPA和ELISA在检测早期、一期、不明期梅毒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二期梅毒检验中,3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可以合理利用梅毒的各种检测方法,以便对梅毒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梅毒血清学试验为诊断梅毒必需的检查方法,对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学的诊断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可产生2种抗体:一为非特异性的抗心脂质抗体,可用牛心脂质检测出,称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反应,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等;二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妊娠期梅毒对胎儿或新生儿生命与健康的威胁,提高梅毒的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5月诊治的24例妊娠期梅毒资料。结果24例妊娠期梅毒中,I期梅毒13例,Ⅱ期梅毒5例,隐性梅毒6例,30岁以下占54%。提示年轻梅毒患者有增加趋势,通过胎盘血行传播危险性大。结论对第1次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应常规进行梅毒筛查,妊娠期罹患梅毒对胎儿或新生儿有较大的危险,所以必须重视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相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6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及谷丙转氨酶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3.13%、抗-HCV阳性率1.23%、抗-HIV阳性率0.00%、梅毒抗体阳性率0.00%、ALT〉40u/L者5.25%。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医院感染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合并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梅毒感染防治情况,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梅毒患者的规范化处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血液透析患者定期检查,尤其针对新入透析患者加强透析前病原学检查,梅毒筛查阳性患者进行分区透析并予抗梅毒治疗。结果:我院除新入检测阳性患者6例外,未新发生感染梅毒病例。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加强梅毒检测及时处理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偿志愿献血员中梅毒感染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红细胞花环粘附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和阴性献血员各19例,其中男性各14例,女性各5例。结果 梅毒抗体阳性者的红细胞粘附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男性感染者的红细胞粘附功能明显低于男性健康者(P<0.05);女性感染者的红细胞粘附率则与女性健康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梅毒感染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女性感染者红细胞粘附功能无显著降低可能与其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治疗梅毒邵莲风,赵月霞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属性传播疾病。在自然情况下,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因而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其传染主要通过性交(占95%)、接吻、授乳、握手等方式,亦可间接由衣服、毛巾、剃刀等传染,但间接传染较直接传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为早期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两年来患者的病历进行整理、综合分析:结果:发病率高人群:1,年龄20~40岁,发病人数占总患者的77.44%;2,职业个体商、服务员、司机、工人为多占66.3%;3,传播来源以暗娼、嫖客、性伴为主;4、一期梅毒男性高于女性,二期梅毒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少梅毒的蔓延和传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遵义市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四家医院住院分娩及孕产妇健卡梅毒血清学检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420名孕产妇阳性为80例,梅毒检测率0.71%,感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孕产妇的梅毒监测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抗体阳性的分布情况,为血站选择低危无偿献血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对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发现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0.89%,阳性分布率与年龄、职业有关,30~55岁阳性率最高,随年龄递增有上升趋势,个体经营者与工厂工人人群中阳性率较高。结论 献血前应严格体检,提高梅毒抗体检测水平,对高危人群更应重视。  相似文献   

16.
住院病人介入术、手术、输血前检测病毒标志物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介入治疗前、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测血液乙肝标志物(HBV)、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抗梅毒抗体(TP)的检测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提醒医务人员特别是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要注意操作中的自我保护,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我院各科介入性治疗前、输血前和手术前患着血液进行HBV、抗HVC、抗HIV、抗TP检测,共483人。结果:住院患者介入性治疗前、输血前和手术前HBV一项或多项阳性者的感染率为19.05%;抗HCV阳性率为1.86%;抗TP阳性率为0.21%;乙、丙肝重叠感染率为1.86%。结论:介入治疗前、输血前和手术前住院患者乙、丙肝染是严重的;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说明住院病人介入术、手术、输血前检测血液病毒标志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仅对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保护有利,也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农村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和加强相关管理十预,探讨如何做好农村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市椒汇区洪家街道辖区内998名常住农村居民为研究和干预对象,对其进行传染病健康知识宣教和干预,分别对干预前后传染病健康行为习惯和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等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农村居民干预后的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吃生冷食品、洗漱用具分开、不喝生水、不吃病死鸡鸭、食具经常蒸煮或消毒、居室经常通风、被褥经常晾晒和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人数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农村居民关于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梅毒和细菌性痢疾等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等在干预后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农村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加强相关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卫生生活习惯,提高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方法:8953例体检者均应用化学发光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k(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以苍白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为判断标准。结果:ELIS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为1.20%,CLI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为1.61%,TPP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为1.14%;ELIS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高于TPPAfL-(P〈0.05),CLI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与TPPA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LI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阳性率高于ELISA法(P〈0.05)。结论:应用CLI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较ELISA法高,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患者输血前相关血液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状况及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拟输血的896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HIV抗体(抗HIV1+2)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10.60%,抗-HCV阳性率0.67%,抗HIV1+2阳性率0.0%,抗-TP阳性率0.22%。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病检测,对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避免和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止出现输血医疗纠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梅毒螺旋体宫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接触方式传播,也可通过胎盘经血液垂直传播而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虽然各国之间梅毒流行的情况差别很大,但它依旧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近年来,大多数欧洲国家梅毒发病率显著下降,已小于2/10万,但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却显著上升,即使在美国,在特定的种族人群中梅毒的发病率依然很高。故研究孕期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高危梅毒孕妇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