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喆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12):636-63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45例轻中度EH患者(观察组)予缬沙坦胶囊80 mg,po qd,若血压控制不佳,加至160 mg·d~(-1),连用12周。另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HRT、HRV相关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P〈0.05或0.01),而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初始值(T0)和起始时间(TT)明显高于对照组,斜率(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TO和TT均较前明显下降,TS较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标准差(SDNN)、每5min时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和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频(LF)/高频功率(TF)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SDNN、SDANN和RMSSD均较前明显上升,LF/TF比值较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EH患者存在HRT和HRV指标异常,缬沙坦除具有良好降压作用外,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减轻心脏功能受损,有利于减少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缬沙坦80mg口服、每天1次,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加至160mg/d,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结果 40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8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4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3项左心室肥厚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和分析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采用缬沙坦单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评价左心室肥厚的3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评价心率变异性的4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缬沙坦降压效果确切,且能够逆转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在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上的效应。方法63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索洛尔组接受比索洛尔片5~10mg,4周;对照组则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4周。治疗前后均作动态血压(ABPM)监测,并作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SBP及DBP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比索洛尔组治疗后HR从(81±9)b/min下降到(68±7)b/min,有明显减慢心率的作用(P<0.01);而对照组则无此效应。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以比索洛尔组为优(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从而防止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7,(29)
目的探讨和分析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患者均通过缬沙坦进行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左心室肥厚指标情况、心率变异性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83.11±4.21)mm Hg少于治疗前(92.51±8.11)mm Hg,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7.274,P=0.000)。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124.32±8.21)mm Hg少于治疗前(146.42±12.57)mm Hg,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0.409,P=0.000)。治疗后患者的LVST(10.28±0.78)mm少于治疗前(11.49±1.61)mm,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4.783,P=0.000)。治疗后患者的LVEDd(50.23±2.33)mm少于治疗前(55.16±2.97)mm,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9.235,P=0.000)。治疗后患者的LVPWT(9.69±0.91)mm少于治疗前(11.15±1.12)mm,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7.154,P=0.000)。治疗后患者的SDANN(103.97±11.97)ms高于治疗前(84.97±7.95)ms,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9.350,P=0.000)。治疗后患者的SDNN(119.88±11.94)ms高于治疗前(96.78±9.47)ms,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0.718,P=0.000)。治疗后患者的RMSSD(33.99±5.99)ms高于治疗前(26.18±4.63)ms,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7.294,P=0.000)。治疗后患者的PNN50(7.89±1.38)%高于治疗前(6.81±0.98)%,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4.512,P=0.000)。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缬沙坦的应用效果确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肥厚以及心率变异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血脂康组、对照组。二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血脂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血脂康治疗,疗程3月。用药前后分别测定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结果二组治疗后HRV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血脂康组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血脂康明显调节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心率变异性。结果对照组显效58例、有效2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3.0豫,观察组显效7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0豫,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RV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DNN、sDANN、rMSSD、pNN50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NN、sDANN、rMSSD、pNN50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8.
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以50例健康查体者24h动态心电图作为正常对照,比较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福辛普利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时域指标。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用药前时域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纽,经福辛普利治疗后SDNN、SDANN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DNN,SDANN与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显示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病情呈正相关。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福辛普利治疗后心率变异损害均有改善,血压有效下降。结论福辛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9.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5例,左心室正常组40例;健康对照组34例共3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与震荡斜率值(turbulence slope,TS),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LVMI)、心率震荡参数(TO、TS)等变化。结果左心室肥厚组、左心室正常组较对照组TO增大,TS降低(P〈0.05);左心室肥厚组较左心室正常组TO增大,TS降低(P〈0.05),左心室肥厚组LVMI均高于左室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的TO、LVMI降低,TS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自主神经损害,左室肥厚者损害更加明显,缬沙坦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损伤及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120例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1级高血压40例,2级高血压40例,3级高血压40例,另设正常血压对照组40例,均同时检测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结果 各组间心率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组间血压增高,心率变异性趋向减少;各组间血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组间血压增高,血压变异性趋向增大.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与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血清NT-proBNP、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组(61例)和益气沙库组(65例),沙库巴曲组均给予常规抗慢性心衰基本治疗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益气沙库组在沙库巴曲组基础上加以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变异性指标、血清NT-proBNP、MMP-9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益气沙库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沙库巴曲组(89.23%vs 72.13%)(χ2=5.979,P=0.031);治疗后,2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pNN50)及NT-proBNP、MMP-9比较均较治疗前改善和降低。益气沙库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pNN50显著高于沙库巴曲组[(129.53±34.26 vs 114.28±31.84)ms、(112.31±36.02 vs 101.44±29.59)ms、(8.71±7.64 vs 6.37±5.80)%](P<0.05);益气沙库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MMP-9显著低于沙库巴曲组[(207.45±51.71 vs 268.62±74.15)pg·mL-1、(561.79±64.03 vs 688.19±87.94)pg·mL-1](P<0.05)。结论 中药益气活血方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NT-proBNP、MMP-9指标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缬沙坦单用及其与非洛地平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服用缬沙坦一日80mg,另30例除服用缬沙坦外,同时服用非洛地平一日5~10mg,疗程均为8周.服药前及服药后每周定时记录血压变化.结果:服用8周后,缬沙坦单药组平均收缩压由(168.5±8.6)mmHg降至(140.5±7.4)mmHg,舒张压由(109.5±2.1)mmHg降至(94.5±6.2)mmHg,两药联用组收缩压由(168.2±8.2)mmHg降至(127.5±6.4)mmHg,舒张压由(108.94±3.1)mmHg降至(89.5±4.2)mmHg.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4%和93.3%,差异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其单用降压作用强、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巨小梅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33(4):174-175,178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高血压伴发肾损害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值和尿微量白蛋白值都有了大幅度地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三个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伴发肾损害的主要药物,其中替米沙坦可以更加有效降低血压,同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4.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50例健康查体者及90例高血压病患者口服氯沙坦治疗前、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析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 (SDANN )、高频功率和总功率、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值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正常对照组 ,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亦呈显著变化。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的SDNN、高频功率、低频功率及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值与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比较 ,P<0 05 ;Ⅱ期高血压病患者的SDNN、高频功率、低频功率及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值与Ⅰ期高血压病患者比较 ,P<0 05 ,显示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与病情呈正相关。各期高血压病患者在经氯沙坦治疗后血压有效下降的同时 ,心率变异性损害均有改善。结论 :氯沙坦在降压治疗的同时 ,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对46例健康者,59例原发性高血压(EH),27例糖尿病(DM)和14例EH+D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均低于正常人,以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降低最明显。结论 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更加明显,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增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心功能改善。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选择7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 ,每服用缬沙坦 (代文 ) 80mg疗程 6月 ,B超测左室重量指数 (LVMI)、E/A及对已婚男性患者进行性功能障碍的问卷调查。 结果 治疗后除降压作用确切外 ,LVMI有下降 (P <0 0 1) ,舒张功能好转且患者性活动增加。 结论 缬沙坦有降压作用外 ,具有很好的依从性和靶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与医院就诊的124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缬沙坦(80mg,口服,每日1次)和硝苯地平(20mg,口服,每日3次)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对比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血压.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但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治疗老年患者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