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临床以口腔、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现报告7例如下。男4例,女3例,年龄1岁以下2例,2岁~4岁5例。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腋下体温多在37.2~38.5℃之间,温度多随皮疹的消退而降至正常,患儿的一般情况均佳,不伴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8例正常,1例偏低。皮疹分布,3例分布于手掌和足底部。4例除手、足、口腔外,臀部及两大腿内侧均可见到皮疹,其颜色呈鲜红色,也有呈疱疹样丘疹,内有少量浆液,二者混合在一起。皮疹大小,直径约2~5mm,周围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手足口病5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4月25日~6月25日,我们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8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6个月~8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肛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 mm,数量不等,疱疹液较浑浊,疱疹及底部绕有红晕.58例中36例发热,低热(37.2~37.8 ℃)21例、中等热(38.2~38.9 ℃)8例、高热(39.2~39.8 ℃)7例,发热持续2~5 d.发热患儿明显的咽腔充血、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厌食,症状重,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近几年较多见 ,从笔者诊治的 78例中发现有以下临床特点 ,为帮助基层认识本病和减少误、漏诊现象的发生简述如下。1 临床特点1.1 发病年龄  78例患者为 1.5~ 6岁的幼儿 ,其中以 3~ 5岁者较多见 ,为 80 .8% (6 3/78例 )。1.2 发疹部位 皮疹主要局限于手、足及口腔部位。口腔损害多发于上腭、舌缘、唇、龈粘膜 ;手、足损害以指 (趾 )侧、指 (趾 )端、甲周较多见 ,为 71.8%(5 6 /78例 )。手、足背及掌跖处发疹者相对较少 ,为5 2 .6 % (41/78例 )。合并臀部发疹者 13例 ,为16 .7%。1.3 皮疹形态及分布 初起为针头大红斑丘…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20例中度发热伴手、足、口腔、肛门皮疹,1 例持续高热、频繁呕吐、手足口疱疹为主要特征.了解患儿手足口病导致的原因,积极救治和有效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HFMD)是流行于婴幼儿童的急性肠道病毒感染,主要病因为肠道病毒71型( 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临床以发热,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病例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严重患儿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病死率60% ~ 100%[3].2010年5-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7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合并NPE危重患儿13例,应用亚低温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792-6792
我院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7-01~2007-07在我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根据皮疹的特征性,排除庖疹性咽峡炎、水痘等,均符合以下标准:(1)流行病学资料;(2)发热,多表现为中等发热,偶有高热(体温在39℃以上);(3)皮疹,以手足掌部为特征,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部分病例疱疹发生在臀部;(4)口腔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于手足疱疹。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两组年龄均在4月龄~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及体温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7.
小儿手足口病86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消毒隔离,做好口腔、皮肤、高热、心理及并发症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结果:本组出现手、足、口腔皮疹或疱疹72例,经对症治疗皮疹或疱疹均结痂消退,无感染发生;64例发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出现惊厥抽搐1例,并发脑炎4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赵黎英 《临床医学》2009,29(11):104-105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几年在我国个别地区有爆发流行的现象。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臀部的斑丘疹、疱疹为临床表现,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患儿可以白愈,个别患儿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及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小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3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海明  林洪宇  郑光卫 《临床荟萃》2002,17(21):1294-1294
手 足 口病是在手掌、足及口腔内发生小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是柯萨奇A16病毒 ,有时为柯萨A5、A10 、A9、B5、B2 及埃可等病毒引起[1] 。主要通过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染 ,也可由消化道或直接接触等传染 ,本病传染性强 ,常可局部流行。临床皮疹表现可多样性 ,临床不泛误诊 ,现将我们所遇到的 36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均确诊为手 足 口病 ,并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按手 足 口病治疗 ,全部治愈 ,无 1例并发症。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3~ 6岁 2 8例 ,7~ 13岁 8例。病程 7~ 15天。曾误疹为水痘 19例…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现将我科1998年5月~7月流行期间收治的71例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1例中男38例,女33例,门诊56例,住院15例,年龄15~5岁。59例来自2个幼托机构,均有密切接触史,12例为散居儿童。12 临床表现 (1)本组病例48%发病初期表现拒食,口涎增多,口痛;(2)11例有不同程度发热,低热(371~38℃)49例,中等发热(381~39℃)18例,高热(>39℃)4例;(3)71例均有手足部皮疹,皮疹多发生在发热前后2天内,发疹顺序大多为手足,均为散在大小不等数目不同的红色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直径为1~3mm,疱疹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临沂市2012年上半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更好地认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特征,并为早期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方法:对临沂市人民医院2012年上半年收治的400例手足病患儿进行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结果:该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仍以1-3岁为主,发病高峰以5、6月份为主,病情严重程度较以往减轻.农村散居儿童较多,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发热为主症,以口腔疱疹居多,且单纯口腔疱疹与手足口均有疱疹患儿比较其发热程度明显增高(P<0.0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者较多,CK及CKMB升高者较多见.病原学检测以COXA16为主.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发热和皮疹最常见,且发热多与皮疹同时出现者较多,单纯口腔疱疹者较手足口均有疱疹者病情严重;心肌损伤者较多,应加强心肌损伤的预防;根据历年的病原学结果分析临沂市下半年手足口患儿EV71病毒可能会增多,症状和病情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婺源县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2例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均有发热,手、足和(或)臀、口腔皮疹,疱疹,激惹,抖动。将102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 患儿,女,21天。因“生后皮疹21天,发热1天,入院。患儿为足月剖宫产儿,生后周身即有皮疹,且逐渐增多。外院曾按“脓疱病”治疗10余天后,皮疹结痂,6天后又出现同样皮疹,伴有发热,吃奶好。大小便正常。母孕2~8个月一亘有口唇疱疹,5个月时曾有发热。体检:体温37℃,脉搏130次/分,呼吸40次/分,体重3955g,营养中等,神志清。呼  相似文献   

14.
【病例】 女 ,19天。因皮疹 3天、发热 2天入院。患儿 3天前颜面出现红色斑疹 ,数小时后变为丘疹、疱疹 ,并向躯干及四肢蔓延 ,伴咳嗽 ,咳少量白色黏液痰 ,无呼吸困难。 2天前出现发热 ,体温最高 3 9℃ ,皮疹渐增多 ,集中于躯干。在当地医院按“水痘”治疗无好转 ,转入我院。查体 :体温 3 9℃ ,脉搏160 /min ,呼吸 40 /min ,体重 7 5kg。急性重病容 ,全身皮肤可见弥漫分布米粒大小的红色斑疹、丘疹、疱疹。疱疹呈椭圆形 ,直径 2~ 5mm ,疱壁薄 ,周围有红晕。皮疹以颜面及躯干较多 ,四肢较少 ,部分皮疹融合 ,疹间皮肤正常。双肺呼吸音粗 ,未…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 (HFMD)是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有小范围的流行 ,典型患儿常同时在口腔、手、足出现疱疹。 1998年 7~ 8月我院门诊确诊为 HFMD患者 5 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6例患儿中 ,<3岁 40例 (71.4% ) ,>3岁16例 (2 8.6 % )。就诊最小年龄为 1岁 4个月 ,最大 7岁。男 44例 (78.0 % ) ,女 12例 (2 1.4% )。1.2 症状及体征 均有不同程度发热 ,体温 (就诊中热度第1次记录 )≤ 39℃ 38例 (6 7.9% ) ,>39℃ 18例 (32 .1% )。最低温度 38℃ ,最高 39.6℃。发热 2~ 8天 ,平均 3.5天。均有口…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个别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HFMD在不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70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MFLD)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08-05-2010-05收住院的701例MF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为主,发病多集中于5~7月份,10~12月份也可高发,92.6%的病例有接触史,发病以散居儿童居多,乡村幼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城镇幼儿;临床特点以发热、手、足、口腔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住院时间为(6.5±4.5)d。结论 MELD传染性强,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皮疹或疱疹,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若无严重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李美芳 《家庭护士》2009,7(11):988-989
小儿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出疹性疾病.小儿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溃疡为主要特征,个别患儿可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1-3].2008年6月-2008年8月我科共收治18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4-10月,我们对手足口病合并无菌性脑膜炎54例患儿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6个月~1岁18例,1~3岁27例,3~6岁7例,6~12岁2例。54例均有发热,体温37.5~40.2℃,热程1~7d不等,均有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手、足、臀部斑丘疹、疱疹,至少两个部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8月,我们收治1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6个月,因手、足、口腔、肛门周围出现疱疹及溃疡5d,发热2d,体温37.8~39.2℃,于2008年8月2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