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典型反流性食管炎4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典型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并不困难,但症状不典型者常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47例无典型胃食管反流(GER)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简要讨论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本组47例选自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90年7月~1994年12月门诊和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2.
小儿反流性食管炎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损伤和炎症性表现。成人的研究表明,胃液中的胃酸、胃蛋白酶和十二指肠液中的胆盐和胰蛋白酶都可引起食管粘膜的损伤,而胃酸是其中最主要的攻击因子[1]。而引起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易被误诊和漏诊,往往造成不良的后果。笔者对小儿反流性食管炎36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改变。1临床资料1)对象:2002年7月~2006年4月经本院胃镜检查的患儿共1 125例,结合临床表现,其中36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男24例,女12例,发病年龄3月~14岁,<1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胃炎中的检出率,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具有典型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的患者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管炎,并同时做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317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209例(65.93%),胃镜及病理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62例(19.56%),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36例(58.71%),慢性胃炎共305例(96.83%),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285例(81.43%),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胃炎同时存在53例,其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33例(62.26%),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反流性食管炎随病情加重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逐步下降,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感染的检出率低于慢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呈负相关,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中可能有—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巴雷特食管(BE)。1934年,美国胃肠病学家Winkelstein首先将烧心和反流导致的食管炎联系起来,建立了GERD概念。典型表现为烧心和反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总结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治疗从肝论治的证型和治则研究进展。方法运用主题词及关键词检索反流性食管炎及中医治法,检索CNKI中文期刊网近5年来发表文献50余篇,抛去个案报道及其他不相关文献,共纳入文献20余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文通过对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做综合分析和评述,阐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从肝论治的中医症型进展。结论从肝论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临床疗效,可以缓解症状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中48%~79%有反流性食管炎。北京协和医院1986年对3000例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调查表明,反流性食管炎占5.8%。反流性食管炎常采用药物治疗,我科使用多潘立酮及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红亮  杨曦  陈旭平  蒋志凌 《华西医学》2012,(10):1479-1482
目的探讨和分析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1月间胃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334例,所有患者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消化性渍疡5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02例。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1.6%,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中最多见并发消化性溃疡,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患者中最多见并发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解剖结构和动力障碍性疾病绝大多数并发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A和B级反流性食管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患者多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在A级反流性食管炎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28.0%,B级为8.4%,C+D级为0.O%。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反流性食管炎多并发于消化性溃疡,提示幽门螺旋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镜检查中反流性食管炎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晓梅  沈皓  马世华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3):265-266,273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中反流性食管炎及其相关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胃镜检查资料,检出符合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及其它与食管炎相关的病例,分析各种病例检出情况、临床特点及合并症。结果反流性食管炎167例,检出率3.85%;食管裂孔疝101例,检出率2、47%;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66例(39.52%),而食管裂孔疝中61.68%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并不全梗阻37例(22.16%),胆汁反流7例(4.19%),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2.39%),残胃6例(3.59%)。另外,反流性食管炎中有20例(11.97%)患者表现为贲门松弛。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较单纯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年龄明显增大,前者58、88岁,后者40.03岁。合并食管炎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反酸、烧心症状的发生率较单纯裂孔疝高。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与很多因素有关,食管裂孔疝为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病因,随着年龄增大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率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伴有反流症状的更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反流性食管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红  王裕宣 《临床医学》2007,27(12):14-15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7228例胃镜检出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共检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18例,检出率3.02%,其中男146例,女72例,男女之比为2.03∶1,年龄18-78岁,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年龄的增加有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食管裂孔疝患者161例,检出率为2.23%,其中男110例,女51例,男女之比为2.16∶1,年龄19-81岁,食管裂孔疝病人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无食管裂孔疝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P〈0.01)。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75例,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34.4%,占食管裂孔疝病人的46.58%。结论食管裂孔疝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病因,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裂孔疝是互为因果和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10.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症状和组织损伤,以往欧、美多见,但近年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已取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成为胃肠道的高发疾病。我院于2003年10月-2004年5月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39例在兰索拉唑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判定和胃镜检查疗效判定中,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系常见多发病,内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内镜下可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病变的程度、形态、范围及有无并发症,并可行病理活捡。我院2000年2月~2003年10月行内镜检查3 500例,其中发现反流性食管炎218例(占6·2%),本文就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8例中,男140例,女78例,男女之比为1·79∶1;年龄19~86岁,平均45~42岁,35岁以下35例,占38·53%。病程:3周~10年,208例为首次胃镜检查,全部病例未行规律性抗HP治疗。临床表现有胃灼热、反酸、反…  相似文献   

13.
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道动力性障碍性疾病。西方国家患病率为10%~20%,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北京、上海统计为5%~10%,反流性食管炎患病率接近2%。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此,作者自2003年1月-2007年1月对7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均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对性干预对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因食管胃连接部防反流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食管炎症.食管炎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即酸性反流物所致消化性食管炎和碱性反流物所致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前者多因原发性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全、食管裂孔疝等;后者常见于贲门切除术、胃全切除术和其他食管手术后.  相似文献   

16.
生姜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姜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2008年3月,回顾性分析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服用生姜泻心汤7d后,停药观察1个月,应用反流性疾病问卷及胃镜检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愈率为35%,有效率为90%。结论生姜泻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朱改香 《临床医学》2013,33(7):46-47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长葛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思密达三联疗法,40例)和对照组(莫沙比利、法莫替丁、思密达治疗,37例),治疗2个月,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胃镜检查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和胃镜检查的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思密达三联疗法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反流类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酸反流和胆汁反流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中的意义.方法具有典型的胸痛、反酸、反食等反流症状患者,同步进行24 h食管下段酸及胆汁反流监测,结合胃镜结果分为两组,反流性食管炎(RE)组21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NERD)组34例.结果 RE组混合反流发生率47.6%,酸反流发生率38.1%,胆汁反流发生率14.3%;NERD组混合反流发生率20.6%,酸反流发生率为50.0%,胆汁反流发生率29.4%.RE组混合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NERD组(P<0.05).结论 RE与NERD的反流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NERD以酸反流为主,但也存在胆汁反流,单纯的胆汁反流不易引起食管炎发生,而混合反流则易致食管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因食管胃连接部防反流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食管炎症。食管炎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即酸性反流物所致消化性食管炎和碱性反流物反致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前者多因原发性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全、食管裂孔疝等;后者常见于贲门切除术=胃全切除术和其他食管手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西方国家的报道其发生率为9%-25%。国内报道为2%-5%。但近年来由于对本病的认识的加深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其检出率有随内镜检查的增我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2006年蒙特利尔共识意见对GERD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GERD分为食管综合征和食管外综合征.前者包括症状综合征(典型反流症状和反流相关胸痛)和食管损伤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ous,BE)及食管腺癌];后者包括一些已肯定与反流相关的综合征如反流性咳嗽、反流性喉炎、反流性哮喘及反流性牙侵蚀,同时还包括了一些与反流可能相关的综合征如咽炎、鼻窦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及复发性中耳炎.根据内镜所见,一般还可将GERD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s,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及BE三种类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