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方式.文中旨在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UBE,通过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评估其安全性.比较术前、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SS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0例LSS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UBE椎管减压术,术后对照组常规处置,观察组给予医用三氧。观察两组疼痛及刀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VAS、刀口肿胀及渗出评分改善程度就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行UBE椎管减压术的LSS患者术后给予医用三氧有助于增强镇痛效果,加快刀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UBE)下椎管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6月—2021年3月脊柱外科119例LS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62例,年龄为(58.3±10.0)岁,病程为(19.6±9.2)个月,责任节段L3/4 9例,L4/5 85例,L5/S1 25例。所有患者均通过UBE技术单侧入路部分椎板切除实现单侧或双侧受压神经的充分减压。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患者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硬膜囊面积;评价术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改良MacNab标准),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为(15.3±10.0)mL,手术时间为(75.2±31.2)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7±1.6)d,随访(1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UBE)技术运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ULBD)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C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5例DLCS患者,其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2±10.8)岁,单节段减压25例,双节段减压10例,共45节段减压,病椎节段:L3~45例次,L4~525例次,L5~S1 15例次;均采用UBE辅助下ULBD方式减压治疗,记录手术过程中相关观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 d以及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1年手术满意度评估采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4.6±21.2)min,住院时间(5.5±1.2)d;平均随访(18.6±3.5)月;术中发生1例硬膜囊撕裂,术后1例下肢肌力稍下降、3例腰骶部疼痛放射至下肢;与术前比较,术后3 d和末次随访的ODI指数及腰、腿疼痛VAS评分均下降(...  相似文献   

5.
覃智斌  张明 《广西医学》2009,31(11):1630-1631
目的比较脊柱内窥镜下椎管减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脊柱内窥镜下椎管减压术及常规开放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内镜组46例53个椎间隙,常规组34例39个椎间隙。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内镜组手术时间(40±9)min,手术出血量(45±7)ml,切口长(2.1±0.3)cm,无定位错误、神经损伤、术后感染、腰椎不稳等手术并发症,术后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1.3%。开放组手术时间(80±12)min,手术出血量(155±13)ml,切口长(10.0±1.4)ml,术后出现腰骶痛4例,腰椎不稳1例,术后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1.2%。内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较常规组少(P〈0.05),术后并发症少,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内窥镜镜下椎管减压术适用于大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该手术无需切除全椎板及过多的小关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单通道、单侧双通道和双侧三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单通道内镜组(行单通道内镜技术)、单侧双通道内镜组[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及双侧三通道组(行双侧三通道技术),每组各50例.对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欧式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MOS 36项简表健康调查评分(SF-36)、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通道内镜组的手术时间均长于其余两组(P<0.05),而其余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三通道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其余两组(P<0.05),而其余两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升高,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与单通道内镜组相比,单侧双通道内镜组及双侧三通道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升高,VAS评分、ODI评分降低(P<0.05);与单侧双通道内镜组相比,双侧三通道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升高,VAS评分、ODI评分降低(P<0.05).术后,单通道内镜组与单侧双通道内镜组总优良率及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三通道组总优良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与单通道内镜及UBE技术相比,虽然双侧三通道内镜术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但总体疗效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腰椎症状及生活质量,并发症风险低.  相似文献   

8.
9.
夏斌  梁青福  胡春雷  卫建民 《海南医学》2023,(20):2946-2949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与单通道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ULBD)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LB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9.89±4.19) min、(2.98±0.5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29±4.31) min、(4.01±0.49)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JOA均升高,且观察组为(22.81±3.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8±3.01)分,而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为(2.09±0.37)分,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复合体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以往应用该方法治疗的14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术中保留完整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绝大部分棘突,咬除狭窄椎管相应的椎板、关节突增生部分、钙化的后纵韧带和增生的椎体后缘,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全部随访6个月~30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达92%。结论保留棘突复合体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技术难度小、创伤小、对腰椎功能影响小、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干预组患者则接受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指标情况,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当,但术后1周(4.16±1.28)及1月(3.87±1.29)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半年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总体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但该手术可达到微创、安全性高,并发症低,适应证广,患者康复快,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9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UBE手术的169例患者。建立系统的UBE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案,包括病房护理与手术室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8.46±12.49)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由术前(5.56±1.03)分降至末次随访的(2.38±0.7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由术前(55.98±12.63)%降低至末次随访的(33.46±10.30)%。结论 在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下,UB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分型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患者内镜下减压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LSS患者64例,均于术前行CT检查。以手术病理分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分型结果与手术病理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手术方式选择与术后效果。结果 CT诊断结果显示,64例患者中Ⅰ型19例,Ⅱ型30例,Ⅲ型15例。手术病理结果显示,64例患者中Ⅰ型18例,Ⅱ型30例,Ⅲ型16例。CT分型与手术病理分型符合率为98.44%,CT诊断LSS患者Ⅰ型、Ⅱ型、Ⅲ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8.44%、100.00%、98.44%,与手术病理分型结果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962、1.000、0.957(P<0.001)。64例患者中,18例Ⅰ型者采用经椎板间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30例Ⅱ型者接受椎间孔镜下改良TESSY技术联合神经根减压治疗;16例Ⅲ型LSS患者中4例接受椎间孔镜下改良TESSY技术联合神经根减压治疗,12例接受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感染等手术并发症,间歇性跛性、腿痛、腰骶部痛等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LSS患者术前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在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对神经根牵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6例,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共32例;B组为甲强龙治疗组共34例.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分别采用IOA下腰痛评分系统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 A组术后出现根性刺激症状者7例,B组1例.术后一周两组IO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月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强龙可以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神经根刺激症状,而其远期疗效则与对照组无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在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对神经根牵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6例,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共32例;B组为甲强龙治疗组共34例。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分别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A组术后出现根性刺激症状者7例,B组1例。术后一周两组JO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月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强龙可以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神经根刺激症状,而其远期疗效则与对照组无异。  相似文献   

16.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传统开放性手术对老年患者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各49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术后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评分为(3.04±0.87)%、对照组为(6.39±2.37)%,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术中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术后恢复期短,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三维运动学测量、腰椎测量、影像学测量等方法,探讨 椎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学改变,并对该手术治疗作改进。结果;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椎体后表面、椎弓根部、椎弓峡部和关节突关节等部位均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而椎间盘退变及腰椎后仲均这一趋势加剧。后部结构切除手术除对于腰椎的生物力学行为有明确的影响,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单侧神经根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11年7月至2016年4月经皮椎间孔入路行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单侧神经根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6例进行回顾分析和随访,患者均有单侧下肢神经根刺激症状和体征,神经源性间歇跛行小于500 m。影像学检查(CT或MRI)证实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改变所致椎管狭窄,或多节段狭窄经诊断性神经根封闭明确为单节段狭窄所致症状,患者男55例,女41例,平均年龄(71.6±5.4)岁(47~89岁),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及出院时间,术前和术后随访时,采用腿痛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对患者疼痛及腰部功能进行评价,应用Nakai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以环锯去除部分上关节突腹侧扩大椎间孔,内镜下使用髓核钳、射频刀头等去除盘黄间隙的黄韧带显露神经根,摘除椎间盘,进行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的减压,减压范围为头侧至上位椎体椎弓根下缘,尾侧至下位椎体椎弓根上缘的整个椎间孔区域。探查发现神经根无受压,水压变动时神经根搏动良好, 患者术后当天下地,无明显不适症状时出院。6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1个月(6~63个月),VAS评分各测量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91.60,P<0.001),ODI评分各测量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9.91,P<0.001)。应用Nakai评价的优良率为79.4%(优42例,良12例,可10例,差4例)。1例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1例术后足下垂,6例二期行开放手术。结论: 有单侧神经根刺激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椎间孔镜技术进行神经根减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近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1年10月使用PLIF手术方式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失稳患者75例,46例采用单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29例采用多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随访1~5年,平均1年8个月,根据JOA评分,优37例,良3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达89.33%,无断钉、松动或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1年CT扫描可见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后7d平均为(11.2±1.1)mm,末次随访为(11.0±1.1)mm。椎间高度术后7d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可提供彻底的减压效果和椎间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