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114例DN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加用参芪固肾汤。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UAER、Scr、BUN等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IL-6、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2.98%)高于A组(78.95%),(P<0.05)。结论参芪固肾汤可有效降低DN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黄芪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及尿液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早期DN患者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黄芪注射组、厄贝沙坦+黄芪注射组和对照组各28例。比较4组治疗疗效、血糖、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尿液CTGF水平差异。结果 4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差异(χ2=29.97,P0.01),厄贝沙坦+黄芪组有效率最高;治疗前4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清CTGF及尿液CT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4组FPG(F=10.24,P0.01)、Hb A1c(F=9.873,P0.01)、UAER(F=39.68,P0.01)、Scr(F=13.43,P0.01)、血清CTGF(F=64.24,P0.01)、尿液CTGF(F=49.53,P0.01)均有显著差异,且均为对照组水平最高,厄贝沙坦+黄芪组最低。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DN老年患者的血清、尿液CTGF含量,对于DN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提示病情已不可逆转。近年来,我们采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治疗DN 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炎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分为DN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血脂,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结果 DN组TNF-α、IL-6、hs-CRP、24 h尿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DN组eGFR、FMD低于对照组(P<0.05);DM患者TNF-α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的正相关(r=0.421,P<0.05)。结论炎症可能是DN的发病因素之一,但未发现前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敏感指标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存在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而不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9.
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在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对照组30例为非治疗组除不加用中药灌肠外余同治疗组。观察治疗3月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灌肠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3个月。基线和治疗3个月抽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留24h尿测尿微量白蛋白(UAE)。结果所有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FBG、PBG、HbA1c、Hcy、UAE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血糖控制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血浆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老年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尿白蛋白、肾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肾功能、SOD、MDA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SOD、MDA和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改善DN伴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蛋白尿是D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与DN的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在发生糖尿病的最初几年为DN的潜伏期,主要表现为肾脏肥大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之后便向以微量白蛋白尿为首发临床表现的DN发展。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临床主要特征是高血压、下肢水肿、持续蛋白尿、肾脏功能损伤,严重者晚期可诱发肾衰竭,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2].2型糖尿病患者可伴有原发高血压、脂蛋白以及免疫复合物介导的非糖尿病性肾脏损伤(NDRD)[3].两种疾病的机制、治疗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分析老年2型DN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DN的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包括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即经典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管性肾硬化、肾乳头坏死、乃至继发的慢性肾盂肾炎等。DN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DN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因素[1]。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延缓DN进展的方法包括控制 相似文献
15.
应用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的高粘血症80例.随机分为A组40例为治疗组在胰岛素降糖及血栓通,阿斯匹林等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50mg每日二次.B组40例为非治疗组,除不加西洛他唑外余同A组.治疗16周.结果A组比B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西洛化唑对糖尿病肾功能损害有一定防治作用,对DN早期,轻型有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消渴泄浊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内质网应激调控及肾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组和治疗组各8只。构建DN大鼠模型后,治疗组以2 g/(kg·d)消渴泄浊汤灌胃,治疗8 w,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建模和治疗后每周检测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水平(FBG)、24 h尿蛋白定量(UT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Western印迹检测肾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人转录激活因子(ATF)4、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DN组2~8 w体质量明显降低,FBG、24 h UTP、SCr、BUN、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N组相比,治疗组可显著降低FBG、24 h UTP、血脂水平和肾脏损害(P<0.05)。与正常组相比,DN组中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DN组相比,治疗组可降低这些内质网应激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8例,年龄15~89岁,记录血压、体质量及病程,入院第2天测定卒腹及餐后2 h血糖、血脂谱、肾功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应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根据患者年龄、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脂蛋白(a)水平进行分层.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44,P>0.05).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F=4.113,P<0.05).研究队列按照血清脂蛋白(a)的四分位点分为四组,随着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逐渐升高(F=7.877,P<0.01),而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F=4.479,P<0.01).血清脂蛋白(a)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2、0.169、0.18,均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061,P<0.01).多元逐步同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收缩压、血清脂蛋白(a)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小球滤过率、年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不受年龄、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是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病人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西药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可以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已确诊为糖尿病(DM)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因素及发生频率。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DM的794例患者进行随访,最终确定468例(58%)随访时间在917年的患者入组。采用有无胰岛细胞抗体作为分组条件,将全体成员分为两组。结果患病时间平均17年的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15%,其中被诊断为DN的1型DM(T1DM)患者占14%,2型DM(T2DM)患者占25%,且91%的患者有微量蛋白尿,且8.6%出现大量蛋白尿。研究结果表明,高龄(HR1.05;95%CI 1.0117年的患者入组。采用有无胰岛细胞抗体作为分组条件,将全体成员分为两组。结果患病时间平均17年的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15%,其中被诊断为DN的1型DM(T1DM)患者占14%,2型DM(T2DM)患者占25%,且91%的患者有微量蛋白尿,且8.6%出现大量蛋白尿。研究结果表明,高龄(HR1.05;95%CI 1.011.10)和高BMI(HR 1.04;95%CI 1.001.10)和高BMI(HR 1.04;95%CI 1.001.09)已经成为DM发展为DN的独立高危因素。DM的发病高年龄(P=0.041)及BMI(P=0.012)是发病91.09)已经成为DM发展为DN的独立高危因素。DM的发病高年龄(P=0.041)及BMI(P=0.012)是发病917年的DM患者发生DN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因素和高BMI是DN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且T2DM患者发生DN的概率明显高于T1DM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