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的5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分别独立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TE诊断结果以及Stanford分型结果的准确率。基于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主动脉夹层组与非主动脉夹层组,对比TTE检测的主动脉内径;统计经CTA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TTE间接征象。结果:TTE诊断准确率为90.00%,与CTA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95)。TTE对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弓部动脉以及降主动脉近端的异常检出率与C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TE对降主动脉远端及腹部动脉的异常检出率低于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TE对Stanford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88.00%,与CTA诊断、一致性尚可(Kappa值=0.733)。基于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主动脉夹层组与非主动脉夹层组,主动脉夹层组的主动脉内径大于非主动脉夹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9例患者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并与磁共振影像(MRI)、CT、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的比较。方法:对59例确诊为AD的影像学资料列表对照分析,评价各种方法检出率和误诊率。结果:TTE、MRI、CT、DSA对AD诊断的检出率分别是76.1%、92%、90%、100%。TTE对AD各部位的检出率主动脉根部最高(8/8),胸主动脉最低(12/26),漏诊率达54%。结论:TTE对AD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敏感性与MRI、CT接近。TTE对胸主动脉AD的漏诊率最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等高危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危胸痛组病例116例,包括AD亚组3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亚组4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亚组34例,及最终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AD、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等高危胸痛可能的低危胸痛组病例50例。对比各组病例基本情况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NLR等,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WBC、NEUT和NLR对高危胸痛的诊断作用。结果高危胸痛组及3个亚组在WBC、NEUT、NLR等方面均明显高于低危胸痛对照组(P<0.0001),WBC、NEUT、NLR对高危胸痛的诊断均有提示作用(P<0.0001),并且3个指标的AUC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BC与NEUT比较:Z=-0.47,P=0.681;WBC与NLR比较:Z=-2.33,P=0.990;NEUT与NLR比较:Z=-1.63,P=0.948)。结论WBC、NEUT、NLR等指标可能是具备筛查包括AMI和AD等在内的高危胸痛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祁雅丽  张继胜 《大医生》2023,(7):112-114
目的 探讨夜间急诊超声在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疑似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床旁超声检查,以主动脉CT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床旁超声检查对不同AD分型检出率、各临床征象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床旁超声检查在ADⅠ型、Ⅱ型、Ⅲ型检出率与主动脉CT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心包积液、假腔血栓、AD破裂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壁运动异常等各临床征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CT造影显示,阳性51例,阴性23例;床旁超声检查中,阳性48例,阴性26例;床旁超声检查诊断AD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86.96%,准确度为87.84%,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76.92%。结论 夜间急诊超声应用于AD的早期诊断效果显著,诊断方便、快捷,且具有较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作为首诊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麦合用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43例,分为应用参麦、川芎嗪注射液组(治疗组)及未用参麦、川芎嗪注射液组(对照组),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并通过心脏彩超检测两组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与本组治疗后1周及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与本组治疗后1周及同期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麦、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抑制或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TTE联合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55例(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患者均进行TTE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患者检查结果。结果:联合诊断检出53例,准确率96.36%,TTE检查检出42例,准确率76.36%,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检出46例,准确率83.64%,与联合诊断对比,P<0.05,联合诊断破裂口检出率53例,检出率96.36%,高于单纯TTE检查与单纯多层螺旋CT检查,P<0.05,联合诊断心包积液检出19例,检出率100.00%,血栓检出24例,检出率96.00%,高于单纯TTE检查,P<0.05。结论:在急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应用TTE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多层螺旋CT在急诊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1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为AD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TTE诊断符合率为92.2%(47/51),其中Debakey I型诊断符合率为100%(29/29)。MSCT诊断符合率100%(51/5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E评估主动脉弓部是否受累诊断符合率94.6%(35/37),MSCT诊断符合率100%(37/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E评估主动脉瓣结构及功能受累程度诊断准确度优于MSC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CT评估胸、腹主动脉分支血管及冠状动脉受累程度诊断准确度优于TTE,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E作为一种无创性心血管检查,其便利、重复性强,可准确诊断AD及其分型、主动脉弓部是否受累、主动脉瓣受累程度,而MSCT可进一步明确胸、腹主动脉分支血管及冠状动脉受累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心电图筛查的质量管理在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2017年入院患者2 80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组; 2018年入院患者3 028例为观察组,采用早期心电图筛查质控组。比较两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高危胸痛检出率、高危胸痛漏检率、胸痛患者分诊过度率、首份心电图时间、患者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D2B时间)、胸痛患者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危胸痛患者检出率增加(P0.05)、高危胸痛患者漏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分诊过度率增加(P0.001);观察组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心肌梗死患者D2B时间、胸痛患者死亡率在相比较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心电图筛查进行系统的质量管理能提高高危胸痛患者检出率、降低高危胸痛患者漏检率、缩短胸痛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但对心肌梗死患者D2B时间、胸痛患者死亡率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低危胸痛患者分诊过度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早期主动脉夹层(AD)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结果证实为AD患者46例。术前均行MSCT、TTE检查。统计对比MSCT、TTE单一与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5.65%(44/46),高于TTE 71.74%(33/46)、MSCT80.43%(3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382、P=0.009);MSCT、TTE单一与联合检查De Bakey I型诊断率均较高,而TTE对De BakeyⅢ诊断率最低。结论:MSCT联合TTE检查可提高早期主动脉夹层患者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组各63例。治疗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4周后,AMI再闭塞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LVEDVI、LVESV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试验治疗组较对照组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结论:葛根素有利于防治AMI早期左室重塑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心脏B超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接诊的86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检查的86例老年民众(对照组),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B超诊断价值及两组受检者左心功能指标。结果:心脏B超左室肥厚、左室增大、主动脉扩张检出率41.9%、36.0%、54.7%均高于心电图检查,研究组左心房内径(58.6±4.8)mm、舒张末期容积(149.6±25.6)ml、心肌质量(147.2±30.4)g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B超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更具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容积-时间曲线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曲线变化。方法高血压患者48例,20例健康对照者,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病分为无左室肥厚组(NLVH组)及左室肥厚组(LVH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全容积(FullVolume)采集图像,进行容积-时间曲线分析,记录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最大射血速率(PER)、左室最大充盈速率(PFR)、左室16节段至最低收缩末容量时间标准差与最大差异(Tmsv16-SD、Tmsv16-Dif),并比较高血压组(NLVH组、LVH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舒张充盈参数PFR降低较明显(P<0.05),NLVH组与LV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时间曲线参数可以评估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以PFR较为准确,为临床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无创、客观的新方法,Tmsv16-SD、Tmsv16-Dif可用来评价整体及局部室壁运动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4D Auto LVQ)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左室心肌力学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HCM患者88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根据猝死风险评分将HCM患者分为3组, 其中低危组49例, 中危组21例, 高危组18例。采集常规超声参数, 应用4D Auto LVQ技术获取左室心肌力学参数, 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旋转(Twist)和扭力(Torsion), 比较4组间各参数的差异。ROC曲线分析常规超声参数以及心肌力学参数对中高危HCM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①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小于对照组, 但左室最大室壁厚度(LVMWT)、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大于对照组, 中危组、高危组左房前后径(LAD)以及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大于低危组(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声学定量技术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34例心衰患者为患者组(NYHA心功能III~IV级),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采用声学定量技术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峰值排空率(PER)、左室峰值快速充盈率(PRFR)、左室峰值心房充盈率(PAFR)、左室峰值快速充盈率与左室峰值心房充盈率之比(PRFR?蛐PAFR)。并以3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EDV、ESV、PAFR和PRFR明显增大(P<0.001、P<0.001、P<0.001和P<0.05),EF和PER明显减低(P<0.001和P<0.05),而PRFR?蛐PAFR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SV、EDV和PAFR明显减小(P值均<0.001),EF和PER明显提高(P值均<0.001),PRFR和PRFR?蛐PAFR变化不大(P值均>0.05)。结论:声学定量技术有助于评价心衰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对于晚期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脑钠肽(BN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作为心力衰竭组,再选取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房舒张末期容积及心功能分级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患者BNP、CRP水平较高,LVEF较低,6min步行距离较短,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房舒张末期容积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功能Ⅰ级比较,心功能Ⅱ级患者BN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LVEF、6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房舒张末期容积在心功能Ⅰ级和Ⅱ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NP≥1 735pg/mL(OR=7.078,95%CI=1.232~37.554)、CRP≥10 mg/mL(OR=4.884,95%CI=1.472~16.208)、LVEF≤35%(OR=5.709,95%CI=1.758~18.541)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浆BNP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心力衰竭,血浆BNP、CRP及LVEF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的患者108例,按照应用洋地黄的时间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后期使用洋地黄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使用洋地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等指标都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使用洋地黄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资料,将急诊床旁超声与主动脉CT造影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诊床旁超声检出主动脉夹层28例,检出率为84.8%。其中急诊床旁超声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94.1%,对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90.9%,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40%。结论: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具有快速、无创、安全、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势,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无肥厚患者28例、30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所有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测算传统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并由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心脏舒张期不同时刻的左室容积,计算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结果 (1)三组间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VE、VA、VER、VAR、SVE、SVA、SVER、SVAR、VE/VA、VER/VAR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VE/VA和VER/VAR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和0,962,以VE/VA> 1.93为截断值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4.9%,特异性为91,5%,以VER/VAR>0.76为截断值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90.4%; (3) VE/VA和VER/VAR与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显著相关(r=-0.90,P<0.001; r=-0.88,P<0.001).结论 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可以反映左室充盈性、顺应性及整体舒张功能的变化,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和分级方面优于传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中度冠脉病变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14例中度冠脉病变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接受非同期心脏瓣膜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前、术后6个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心胸比],并比较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结果】观察组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呼吸机循环时间、普通病房住院天数、心外科ICU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顽固心肌缺血、心房颤动、急性心衰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中度冠脉病变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较好改善心功能,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