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85例)和非END组(115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时收缩压、心房颤动、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入院时收缩压、心房颤动、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7例,按照CISS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78例,心源性脑卒中16例,穿支动脉疾病63例。根据END定义分为END组86例,非END组71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指标。所有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ND定义为入院后72h内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ND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END组比较,END组入院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END组[(4.7±2.9)分vs (3.0±2.2)分,P=0.000]。2组CISS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0.729,95%CI:0.621~0.857,P=0.000)、穿支动脉疾病(OR=3.399,95%CI:1.603~7.208,P=0.001)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NIHSS评分、穿支动脉疾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瞻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衰弱(frailty)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3月~2018年2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发病时间48h内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217例,根据FRAIL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56例和非衰弱组161例,患者发病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状况,并分为PSCI组90例和非PSCI组127例。结果衰弱组PS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衰弱组(78.6%vs 28.6%,P0.01),且衰弱组MMSE评分、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视空间能力明显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CI组衰弱和疾病共存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48.9%vs 9.4%,44.4%vs 24.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PS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167,95%CI:4.444~18.910,P0.01)。结论及时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衰弱状态,能提供更多的预防和延缓PSCI的诊疗方案,降低PSC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依据临床症状及头颅CT结果分为非出血性转化组81例和出血性转化组21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临床预后,预后良好组46例(0~2分),预后不良组56例(3~6分)。溶栓前及溶栓后24h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及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转化组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P0.05,P0.01)。预后不良组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253,95%CI:1.162~1.335,P=0.013)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OR=1.427,95%CI:1.374~1.526,P=0.006)是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0.956,95%CI:0.863~1.125,P=0.042)、溶栓前NIHSS评分(OR=1.072,95%CI:0.984~1.186,P=0.038)、溶栓后24hNIHSS评分(OR=1.516,95%CI:1.383~1.762,P=0.012)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高是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7年9月1日~2018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和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的老年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8例,根据患者入院评估分为MS组106例,非MS组192例。比较2组年龄、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脑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并随访3个月和1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对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 MS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TG、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MS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3个月和1年,MS组预后不良比例明显高于非MS组(18.9%vs 14.6%,17.9%vs 15.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年龄≥75岁、脑卒中史、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4分和糖尿病是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多种常见危险因素会对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MS是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并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508例,根据是否存在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24例和对照组484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血脂、肌酐、尿酸水平等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4.7%。2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肌酐和尿酸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39.5%,P=0.008;29.2%vs 7.4%,P=0.000)。校正其他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22,95%CI:0.069~0.714,P=0.012)。结论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4.7%。高脂血症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其与神经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和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根据临床衰弱量表(CFS)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5分,62例)和非衰弱组(<5分,126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结局不良组(>2分,33例)和结局良好组(≤2分,155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衰弱组年龄大于非衰弱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非衰弱组(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组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P<0.05)。结局不良组年龄大于结局良好组,入院时NIHSS评分、衰弱发生率高于结局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是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OR=3.415,9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5例中END患者79例为END组;非END患者206例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两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N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初次收缩压、舒张压、入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DM)史、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颈动脉狭窄≥50%及大面积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较高、高血清CRP、高Hb A1c、颈动脉狭窄≥50%是END的危险因素。结论应早期识别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危险因素以利于疾病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急性脑梗死进展发生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272例,根据入院3d是否发生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PND)分为PND组64例,非PND组208例。所有患者神经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入院3d内复评NIHSS评分,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功能缺损波动≥1分为PND。根据脑血管检查结果将入组患者的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为颅内、颅外及前、后循环系统,比较2组患者间各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的差异。结果与非PND组比较,PND组女性比例明显升高(45.3%vs 31.7%,P=0.046)、NIHSS评分明显升高[7(4,9)分vs 6(3,8)分,P=0.033]、病灶≥15mm比例更高(42.2%vs 28.8%,P=0.04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45.3%vs 29.8%,P=0.022)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比例更高(53.1%vs 38.0%,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P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1,95%CI:1.070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272例,根据入院3d是否发生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PND)分为PND组64例,非PND组208例。所有患者神经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入院3d内复评NIHSS评分,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功能缺损波动≥1分为PND。根据脑血管检查结果将入组患者的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为颅内、颅外及前、后循环系统,比较2组患者间各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的差异。结果与非PND组比较,PND组女性比例明显升高(45.3%vs 31.7%,P=0.046)、NIHSS评分明显升高[7(4,9)分vs 6(3,8)分,P=0.033]、病灶≥15mm比例更高(42.2%vs 28.8%,P=0.04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45.3%vs 29.8%,P=0.022)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比例更高(53.1%vs 38.0%,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P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1,95%CI:1.0703.592,P=0.029)。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发生P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4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两组患者入院期间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FMA)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在NIHS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收缩压及舒张压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老年轻型脑卒中与非轻型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老年轻型脑卒中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期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4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脑卒中组与非轻型脑卒中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随访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探讨引起轻型脑卒中患者复发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房颤、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磷脂酶(LP-PL)A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型脑卒中患者发生病灶相关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比例明显低于非轻型(P0.05);两组侧支循环建立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异(P0.05)。老年轻型脑卒中患者复发率与非轻型脑卒中患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颈动脉狭窄为轻型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轻型脑卒中患者,对高复发风险患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MRI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入院后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分为进展组44例和非进展组49例。患者发病48h内行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ASL序列的MRI检查,ASL图像上获得脑血流量(CBF)值,计算相对脑血流(rCBF)等。用NIHSS评分对脑卒中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进展的临床因素和影像指标。结果进展组病灶侧CBF和rCBF显著低于非进展组[(31.83±10.26)ml/(100g·min)vs (48.78±22.11)ml/(100g·min),P0.01;0.76±0.39 vs 1.21±0.52,P0.01],入院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进展组[(7.52±3.62)分vs (5.65±3.06)分,P0.01],颅内血管狭窄比例显著高于非进展组(70.5%vs 22.4%,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CBF(OR=4.035,95%CI:1.868~10.425,P=0.001)、颅内血管狭窄(OR=0.233,95%CI:0.069~0.739,P=0.015)、入院NIHSS评分(OR=0.765,95%CI:0.591~0.953,P=0.026)与脑卒中进展有关。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ASL检测出低灌注、MRA发现有血管狭窄、入院NIHSS评分7分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组(NIHSS评分≥8分)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轻症组(NIHSS评分<8分)两组,测定患者人院时血浆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相关的多个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入院时NIHSS评分与梗死体积、入院时BNP值均明显相关(P<0.01),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轻症组(P<0.01).血浆BNP水平≥634.15 pg/ml可以作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较严重(NIHSS评分≥8分)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86.1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状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出血转化(HT)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于入院次日空腹测定血脂水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后1 w应用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或CT复查脑出血转化情况,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HT发生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45例脑梗死中合并HT 43例,非HT 202例。与非HT组比,HT组房颤、尿激酶溶栓、糖尿病史发生率高,脑微出血(CMB)、脑白质疏松发生率较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低,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水平较高(均P0.05)。两组脑梗死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HT组溶栓时间窗较长(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心源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为缺血性脑卒中H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DL-C为保护因子。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低水平LDL与HT相关。糖尿病史、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LDL-C是影响HT患者溶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的区别。方法前瞻性、连续性于2017年1~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根据TOAST分型共筛选73例患者,ESUS组26例,LAA组47例。收集2组基线特征,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梗死部位。结果 ESUS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LAA组[3(2,5)分vs 1(1,4)分,P=0.000],mRS评分≤2分比例明显低于LAA组(73.1%vs 100.0%,P=0.000)。ESUS组梗死部位前后循环均累及6例,LAA组2例(23.1%vs 4.3%);ESUS组梗死部位双侧累及8例,LAA组4例(30.8%vs 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是影响老年ESUS及LAA患者30 d致残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33,95%CI:1.006~5.410,P=0.048;OR=1.390,95%CI:1.094~1.768,P=0.007)。结论 ESUS在病变分布双侧受累及前后循环均受累较为多见,其临床严重程度较LAA更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第7天检测患者血清TSH浓度,根据血清TSH浓度分为观察组(40例,血清TSH水平升高)和对照组(40例,血清TSH水平正常)。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3、4 w比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结果入院第7天,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3、4 w,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TSH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监测TSH水平对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56例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复查头颅CT有无HT分为HT组及无HT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HT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HT组比较,HT组继发心房纤颤患者较多(P=0.028),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较多(P=0.009),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溶栓前NIHSS评分高(OR=1.108,95%CI:1.027~1.195,P=0.008)是继发HT的危险因素。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高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0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选择一般情况、既往史、血细胞等27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最后筛选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经过初步筛选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脑卒中病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及白蛋白(ALB)水平9个因素与CIS患者近期预后相关,以其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PLT计数、BUN水平及ALB水平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ALB、PLT及BUN与CIS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关系密切。结论入院时NIHSS较高、血清BUN增高、PLT计数降低及ALB降低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唐莹 《实用老年医学》2015,(2):154-155,159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血糖调节受损组和正常血糖组,比较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Barthel指数和90 d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3组出院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NIHSS评分(P0.01)。糖尿病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为(12.84±2.45)分,出院时NIHSS评分为(6.24±2.28)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比率为0.51±0.13,均高于糖调节受损组和正常血糖组(P0.01);糖尿病组死亡率为10%,高于其他2组(P0.01),糖尿病组和糖调节受损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血糖水平能够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以及患者的预后,治疗早期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血糖控制能够有助于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营养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营养不良和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男性46例,女性36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4±1)天营养指标,分析影响3个月预后的因素。结果入院第1天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8.29%,入院第(14±1)天为30.49%(P0.05)。与第1天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第(14±1)天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肉周长和血清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P0.01);男性较女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血清白蛋白下降明显,女性较男性上臂肌肉周长下降明显(P0.01)。年龄(P=0.009)、入院时高血糖(P=0.038)、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0.001)、入院时营养不良(P=0.018)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入院时营养不良与年龄、入院时高血糖和入院时NIHSS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入院时营养不良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