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常规体表心电图PP间期基本规则,PR间期不典型逐搏延长,随后突然出现一长RR间期,酷似二度Ⅰ型房室阻滞.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可观察到长RR间期前的QRS波终末部出现一个逆行P-波,PR间期跳跃性延长达到0.15 s,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考虑为快径路一度房室阻滞,房室结双径路伴慢径路文氏阻滞和慢-快径路蝉联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PR间期不固定揭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图改变。方法对44例动态心电图PR间期不固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二度房室阻滞莫氏I型现象揭示房室结双径路的发生率最高,以心动过缓及夜间为主,室性早搏次之。结论慢径路传导所致的过度延长PR间期影响心脏的电和机械活动匹配或房室同步,长时间将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动态心电图报告需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DAVNP)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的条件、主要诊断线索及与之有关的特殊心电现象,对 7例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DAVNP的心电图特征和有关特殊心电现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性的改变,并有蝉联现象及不典型文氏现象发生,呈DAVNP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中PR间期的跳跃性改变提示DAVNP的存在,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房性期前收缩对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体表心电图中由房性期前收缩揭示为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并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 9例体表心电图房性期前收缩揭示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在S1S2程控期前刺激中,均观察到S2-R间期有跳跃性延长,证实存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其中2例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体表心电图中若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存在跳跃性延长,可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但需食管电生理检查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对27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表现为9种心电图特征: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无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及反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伴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隐匿性逆传快径路连续发生蝉联现象,貌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慢-快型或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下部共同通道阻滞不中止折返环;窦性P波分别经快、慢径路传导致心室双反应(即房室结双径路的1∶2传导现象);经慢径路或慢快径路交替顺传、旁道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 动态心电图上P-R间期呈跳跃现象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堵塞感、气喘1年,近2 d再发就诊。动态心电图夜间记录可见规律出现P波,经历了3次房室传导跳跃现象和3次正文氏现象,2次反文氏现象,符合房室结快、慢径路的正、反文氏现象及慢-快径路蝉联现象。本例以多个心动周期PR间期〉0.35 s变化为主,周而复始,其中PR间期最长达0。64 s,长久出现将会影响到患者心脏功能;我们在动态心电图报告中应突出PR间期明显延长描述,以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以房室结双径路为基础的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大多数患者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的PR间期在正常范围。本文报道1例消融术前窦性心律时伴长PR间期的AVNRT患者,消融房室结慢径路后PR间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房室结双径路在体表心电图上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根据近几年采用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从查出房室结(AVN)双径路过程和诱发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前的心电现象,结合体表心电图上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前的一些心电图表现,提出心电图上若出现以下现象,可作为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一个参考指征.1 P-R间期长短的突变 1窦性心律逐渐增快时,突然出现P-R间期明显延长,比正常P-R间期长0.06s以上。此种现象是窦性心律增快至某种程度时,快径路突然进入绝对不应期(3相阻滞)而出现前向阻滞,窦性激动便通过不应期短的慢径路下传心室,故P-R间期突然延长。2窦性心律逐渐减慢时,P-R间期突然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24h动态心电图对伴长不应期快径的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DAVNP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结果:3例患者在DCG示间歇性PR间期延长.伴心悸等不适。食管电生理显示快径有效不应期(ERP)延长,大于500ms。结论:DAVNP患者有时快径呈间歇性延长,DCG有助于其确定。  相似文献   

10.
傅海燕 《心电学杂志》2007,26(4):220-221
例l患者男性,27岁,因心悸l周人院。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体检及各项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率88次/min,房室传导呈不典型文氏现象,文氏周期的第1个P-R间期固定为0.24~0.25s,第2个P-R间期突然跳跃延长至0.42~0.52s,并持续延长,直至文氏周期结束,房室传导比例呈4:3~6:5,文氏周期第2个P-R间期跳跃式延长考虑是房室结快径路转为慢径路传导的结果,并以快、慢径路同时受阻而结束文氏周期。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致不典型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11.
例1患者男性,5岁。因心悸胸闷4天就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体检: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夜间睡眠显示:P-R间期有短(0.12s)和长(0.24s)两种,互差〉0.06s(图1)。P-R间期呈不典型文氏周期:每个文氏周期的第1个P-R间期固定为0.12s,第2个P-R间期呈跳跃式延长,增量为0.12s。延长的P—R间期连续发生,至QRS脱落。长P-R间期较固定,不符合典型文氏周期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距逐渐变短的规律。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不典型文氏周期与房室结双径路隐匿性折返及蝉联现象有关。动态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房室结双径路伴不典型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12.
房室旁路或房室结双径路均可引起折返性心动过速,而两者并存且引起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较少见到。现报道1例,其动态心电图显示:显性预激综合征,由房性早搏诱发和终止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在其发生过程中分别经房室结快慢径路下传造成两种明显的频率变化。这是房室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3.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DAVNP)是一种易伴发假性一度房室阻滞及不典型文氏型房室阻滞、反复搏动、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等多种心律失常的心脏电生理现象(1).动态心电图监测时间较长,较常规的体表心电图采集的信息更为系统与完整.较易显示此现象,本文通过分析与房室结双径路有关的几种心电图表现,其目的是加深对其理解,并对阵发性P-R间期延长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窦性心律时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或腺苷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的最小有效剂量.同时比较ATP和腺苷的剂量相关性.方法:窦性心律下,42例患者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射ATP和腺苷,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相邻2个心搏之间,PR间期时限增加或者减少≥50 mS,出现1个以上的房室结回波)或者出现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ATP的起始剂量为10 mg,递增量为5 mg;腺苷的起始剂量为6 mg,递增量为3 mg.42例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n=22)为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为慢-快型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对照组(n=20)为非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结果:在试验组中静脉注射ATP或腺苷,20例患者出现房室结双径路现象.对照组中2例出现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该试验的特异性为91%,敏感性为90%.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时ATP最小剂量为10 mg,最大剂量为20 mg,平均有效剂量为(15.00±4.29)mg.腺苷的最小剂量为6 mg,最大剂量为18 mg,平均有效剂量为(9.75±3.62)mg.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时ATP和腺苷剂量呈显著相关性,但ATP和腺苷剂量与年龄体重没有相关性.结论:在窦性心律时外周静脉注射ATP和腺苷可以鉴别房室结双径路现象,本试验研究设计了一种小剂量递增法来鉴别这种现象.并发现ATP和腺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窦律时PR已延长 ( >2 0 0ms)的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和慢径消融的安全性。方法 观察 11例长PR组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慢径对PR和AH等心内参数的影响 ,并与 3 3例正常PR组对照。结果 长PR组患者无房室结双径路 ,即AH跳跃现象较正常PR组更常见 ,心室刺激较正常PR组更易诱发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对两组患者PR和AH无影响。长PR组射频消融后 1:1房室和室房传导的最大频率减慢 ,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延长。结论 结果提示 ,长PR房室结双径路具有不同于正常PR者的电生理和射频消融特点 ,射频消融慢径对这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1岁,因子宫肌瘤入院,经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插入性室性早搏(室早)伴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示:插入性室早(V),插入性室早后第1次窦性下传(N1)和第2次窦性下传(N2)均分离出两两独立的散点集.结合逆向分析技术,发现插入性室早后出现2种差异显著的PR间期,从而揭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  相似文献   

17.
双重性心室反应是指 1次室上性激动分别经 2条径路下传引起 2次心室反应。临床上见于房室结双径路或预激综合征患者 ,是 1种罕见的心电现象[1、2 ] 。本文报道 1例窦性心律经房室结内快、慢径路 1∶2同步传导引起的双重性心室反应的心电特点 ,并复习文献 ,讨论心电图诊断线索、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患者女 ,2 0岁。临床诊断 :甲状腺机能亢进。近期突感心前区心悸不适就诊。图 1是V1 导联连续记录 ,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 ,P -P间期 610~ 64 0ms,提前出现的P′波 (V1aP7、V1bP8)是房性早搏 (PAS)。QRS波在V1aR1 ,2、4,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分析3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总结房室结双径路3种类型心电图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结论 房室结双径路现象的心电图表现有助于其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19.
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室房传导及其伴发的特殊心电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室房传导及其伴发的特殊心电现象和发生机制。方法通过常规心电图对6例异位心搏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室房传导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特征为:①心室搏动后跟随P^-波,R—P^-间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邻两个R—P^-间期差值60ms。②起搏源性室房文氏现象中,R—P^-间期成倍增长,有时伴心室回波。③室性期前收缩后跟随两次P^-波。形成1:2室房同步传导。结论通过推理性分析可在体表心电图上作出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室房传导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51岁。因"活动后心悸2年余",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时间RR间期散点图夜间呈3层分布,曲线比较整齐,相应的Lorenz-RR散点图呈7分布,且有两两分离现象,心电图呈不典型房室结文氏阻滞(PR间期有跳跃延长现象),心电瀑布图表现为短PR、长PR间期以及长短PR间期交替的P波分布,有时也表现为P带的连续波动现象(短PR与长PR间期的平滑连续过渡)。结论不典型房室结文氏阻滞有其特征性心电散点图及特征性心电瀑布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