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顾丽莉  钱江 《当代医学》2022,(13):151-153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测法(FMA)、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FMA、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其肢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联用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7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治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经过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观察组在治疗7天、14天、30天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90天时无差异(P 0.05);两组90天mRS评分,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联合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提供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应用阿加曲班与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CI患者84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两组患者常规应用改善循环、脑保护、控制血压血糖、调脂治疗,以及必要的脱水、抗炎、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单药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加曲班治疗,联合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后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NIHSS)量表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1单药组及联合组ACI患者治疗1周、2周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1周、2周后,NIHSS评分联合组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ACI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优于单独选择阿加曲班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与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周和第2周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与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荥阳市人民医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提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神经功能影响。方法:1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均治疗14 d后,比较2组各时间段的IMA、美国国立卫生(NIHSS)量表评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疾病缓解率。结果:2组MMP-9、FIB、PT、APTT以及各时间段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的IMA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7、10、14 d的疾病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阿加曲班均可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改善IMA、凝血功能,但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而言,运用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比例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氯吡格雷,给予研究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组患者共治疗21 d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郭明笛  马晨  李靖 《吉林医学》2011,(34):7258-7259
目的:评价阿加曲班联合氯比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40例急性进展性脑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阿加曲班联合氯比格雷治疗组(20例)和氯比格雷常规治疗组(2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加曲班,开始2 d内60 mg/d,24 h持续静脉滴注,之后5 d中,20 mg/d,每隔12 h 1次,10 mg/次,同时给予氯比格雷75 mg,1次/d;常规治疗组不用阿加曲班,其他治疗同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两组根据基础疾病,酌情给予降压、调控血糖、脱水、脑保护等治疗。两组治疗14d、21 d后进行NIHS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联合治疗组14 d、21 d 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应用阿加曲班联合氯比格雷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变化更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给予观察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14 d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其血清hs-C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效果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后HCVRNA阴转远期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结果:干扰素治疗后,经过18mo-26mo的随访,Ⅱ-1b型HCVRNA持续阴转率为20.0%;Ⅲ/2a型为70.0%,两型疗效相差非常显。结论;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关,对Ⅲ/2a型的疗效优于Ⅱ/1b。  相似文献   

19.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求颈性眩晕的病因,确立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手法、针刺穴位.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手法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每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70%,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30%和60%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手法加针刺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