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申海涛  刘建平 《安徽医学》2017,38(2):198-201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诊治的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2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预后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坠积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20例患者中发生坠积性肺炎40例,发生率为1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类型、糖尿病、吸烟、吞咽障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卧床时间与坠积性肺炎相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吞咽障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卧床时间是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坠积性肺炎患者入院21天的NIHSS评分为(11.23±3.45)分,而非坠积性肺炎患者为(4.19±3.10)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坠积性肺炎患者入院21天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也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比较常见,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吞咽障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卧床时间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骨科术后并发坠积性肺炎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骨科术后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患者骨科术后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结论老年患者骨科术后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病灶多位于双肺下叶,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占多数。抗炎、干预性护理、中药内服及早期功能康复等综合措施是预防性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2008年4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坠积性肺炎24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3~75岁。术前GCS评分3~7分,均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同时行对侧开颅血肿清除11例;合并外伤性气胸创伤性湿肺3例,脾破裂切除1例。术后常规治疗,第二到三天均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2008年4月我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坠积性肺炎24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3-75岁。术前GCS评分3-7分,均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同时行对侧开颅血肿清除11例;  相似文献   

5.
崔英  李瑞彩  朱德密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94-179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年来治疗的坠积性肺炎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14例,好转2例,死亡2例。结论:排痰是预防和治疗坠积性肺炎的关键。根据痰培养药敏选用抗菌药物,合用痰热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就是坠积性肺炎,并且多见于老年患者。病因较多,危害较大,已成为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日常工作中如何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是目前护理工作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科自2009年1月以来,采取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前瞻性的预防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郑瑄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81-82
目的探讨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将50例脑出血卧床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体位引流、翻身拍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空气、正确留置胃管鼻饲饮食、防止误吸及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等预防性护理方法。结果坠积性肺炎发生率预防组为8%,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45,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基本控制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7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4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9.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脑脊液漏,手术次数超过2次,手术时间超过3h,白蛋白<25g/L,GCS评分低于8分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需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12月,我科共收治长期卧床患者350例,脑出血患者152例,脑梗死患者198例,其中男192例,女158例,年龄45~86岁,卧床时间3—135天,平均23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原因、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来护理的28例脑梗塞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痊愈19例,好转6例,死亡3例.结论 排痰是预防和护理坠积性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高血压未治愈的危险因素,评价ARS(aldosteronoma resolution score)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高血压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高血压疾病状态,将患者分为高血压治愈组和高血压未治愈组,比较不同预后组间术前相关因素差异,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后高血压不缓解的危险因素,并评估ARS对于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高血压治愈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12例患者,至少6个月术后随访后,大多数患者(94.6%)都达到术后高血压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根据患者术后高血压状态,将患者分为高血压治愈组(51例)和高血压未治愈组(61例)。两组间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腰围、高血压病程、术前降压药物种类、术前收缩压、糖尿病病史、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2.
周元芳 《四川医学》2010,31(12):1825-182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9年12月脑梗死患者资料485例,根据是否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分为获得性肺炎组与非获得性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日、意识障碍程度和时间、吸烟、饮酒、慢性基础病(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前进行的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鼻饲胃管)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因素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75例(15.5%)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两组比较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肺部基础病、糖尿病、意识障碍程度、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等8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时间、肺部基础疾病、糖尿病、住院时间、气管切开等5个因素与脑梗死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有关。结论肺部基础疾病、糖尿病、意识障碍时间、住院时间、气管切开均是脑梗死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38-41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PICC置管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PICC的患者达1100例,选择其中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上肢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22例与非血栓组58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结果(1)糖尿病、NRS 2002≥3分、APACHEⅡ评分≥8分、有PICC置管史、有化疗史、有导管堵塞、有导管相关感染、置管后导管移位、TG升高、TC升高、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血栓发生率更高,口服抗凝剂的患者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NRS 2002≥3分、APACHEⅡ评分≥8分、有PICC置管史、有化疗史、有导管堵塞、有导管相关感染、置管后导管移位、TG升高、TC升高、D-二聚体升高是长期卧床PICC置管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口服抗凝剂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长期卧床PICC置管患者,应注意预防血栓形成。在PICC置管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以降低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3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的体温和血压、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吞咽功能和辅助机械通气(MV)等情况,分析肺炎评分与肺炎的关系.结果 34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63例(18.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入院时NIHSS、MV和吞咽困难是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炎的发生率随肺炎评分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 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与老年、男性、吞咽困难、MV和NIHSS有关,肺炎评分可以用来评估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3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的体温和血压、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吞咽功能和辅助机械通气(MV)等情况,分析肺炎评分与肺炎的关系。结果 34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63例(18.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入院时NIHSS、MV和吞咽困难是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炎的发生率随肺炎评分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 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与老年、男性、吞咽困难、MV和NIHSS有关,肺炎评分可以用来评估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肿瘤切除)的452例初发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41例,女性111例,年龄(62.6±15.8)岁。所有患者均为初发膀胱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所有患者随访2年,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等)、肿瘤学特征(肿瘤数目、分期、分级)、术后治疗方案和术后复发频度。按2年内复发的频度分为无复发组(NR)、低复发组(LR,2年内复发1次)和高复发组(HR,2年内复发2次及以上),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对2年内有复发的低级别肿瘤患者按照复发后肿瘤分级是否改变分组,又分为无进展组(2年内肿瘤分级未增高)和进展组(2年内肿瘤分级增高),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452例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204例(45.1%),其中127例为低复发组,77例为高复发组。而其余248例为无复发组。3组患者在吸烟、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肿瘤数目、接受规范膀胱灌注化疗和接受干扰素治疗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年龄、性别、术后全身化疗、放疗和BCG治疗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的低级别肿瘤共110例,其中无进展组79例,进展组31例。两组患者在吸烟和肿瘤分期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和术后是否规范的膀胱灌注化疗的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吸烟史、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多发和未接受规范膀胱灌注化疗是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初发肿瘤分期较高和术后继续吸烟的患者在复发时肿瘤分级增高的危险性增加。术后戒烟对减少术后复发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腹部创伤合并MODS患者(死亡71例)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13.0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腹部创伤合开MODS患者的病死率为39.9%.年龄、休克持续时间、并发多发伤、腹内多脏器损伤、存在漏诊漏治、大量输血(>2000mL)、手术类型、受伤至确定性手术时间、腹腔感染、存在致死性三联征、合并肺部感染、Marshall评分≥8分、MODS累及器官≥3个、血液净化、机械通气、住院时间等16个因素与腹部创伤合并MODS患者病死关系密切(P<0.05);MODS累及器官≥3个(OR=12.188,P=0.035)、Marshall评分≥8分(OR=19.740,P=0.004)、休克持续时间(OR=18.480,P=0.006)、腹腔感染(OR=30.838,P=0.006)是主要的死亡危险因素;另外使用血液净化(OR=0.001,P=0.001),住院时间长(OR=0.025,P=0.034)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及时救治休克,合理处理腹部及并发其他部位的损伤,积极控制感染和机体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可能是降低MODS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统计7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7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41例,发生率为5.65%。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数、侵入性操作、NIHS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侵入性操作(OR=6.763)的危险性最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复杂,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可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普通病房收治的328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住院期间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者55例(16.8%),SAH发病至SAP确诊的中位时间为5(3,7)d。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1.4(9.4,13.8)×109/L比9.6(7.9,11.5)×109/L,OR=1.11,95%CI:1.04~1.20]、Hunt-Hess评分[2(1,3)比1(1,1)分,OR=2.39,95%CI:1.42~4.04]、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1(1,2)比[1(1,1)级,OR=1.11,95%CI:1.03~2.00]和年龄[(59.0±11.5)比(53.3±12.2)岁,OR=1.03,95%CI:1.01~1.05]是SAH后SAP的独立相关因素。提示SAH患者入院时高白细胞计数、高Hunt-Hess评分、高WFNS分级和高龄是SAH后SAP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