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循证护理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16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对照组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插尿管和留置尿管护理。比较两组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第1周和第2周尿路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留置尿管第3周和第4周,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04%、23.15%,对照组分别为25.93%、45.37%,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干预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在重症监护室(ICU)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行基于风险等级划分的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0例ICU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基于风险等级划分的安全护理模式)、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生理职能、心理状态、健康意识、社会关系)水平、相关住院指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护理后不同时间段(3、6、9 d)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心理状态、健康意识以及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3、6、9 d)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风险等级划分的安全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提高ICU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减少住院费用,并缩短住院时间与导尿管留置时间,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田敏 《当代医学》2012,(29):121-122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尿路感染情况,并探讨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统计分析ICU尿路感染比率以及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案。结果 ICU尿路感染率为51.72%,显著高于医院感染率(P<0.05);年龄≥60岁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P<0.05);女性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住院时间≥30d的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率高于住院时间<30d的患者(P<0.05);插尿管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率高于未插尿管患者(P<0.05);留置尿管时间≥5d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率高于留置尿管时间<5d患者(P<0.05)。结论 ICU医院尿路感染与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是否导尿以及留置尿管时间存在密切关系。医护人员应保持清洁及消毒,加强导尿及留置导管过程中的护理,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的集束干预策略对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综合ICU入住并留置尿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率及ICU期间住院费用。结果:(1)尿路感染:观察组3例(10.0%),对照组13例(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留置尿管时间:观察组平均10天,对照组1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住院费用:观察组为43560.30元,对照组为53765.00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可降低ICU患者CAUTI的感染率,缩短尿管的留置时间及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姗  林燕  黄章云  胡佳 《西部医学》2020,51(4):88-89
目的评价中医特色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常规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腰背痛VAS评分、便秘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2天腰背痛VAS评分为(2.32±0.64)分,较对照组(2.83±0.54)分为佳(P<0.05);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20.0%,优于对照组的42.5%(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48±0.79) d,与对照组的(3.71±1.03) d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5%,好于对照组的67.5%(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4.42±0.54)d、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雪利  张全艳 《吉林医学》2009,30(2):118-1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在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从导尿管插入深度、气囊内注入成份、气囊内注入量、导尿管是否固定、更换导尿管时间、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等方面进行循证,获取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对照组给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尿道出血、溢尿、尿管自行脱落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留置气囊尿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婴幼儿先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0.92±0.33)d、(3.32±0.98)d和(9.66±2.2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8±1.02)d、(5.12±1.42)d和(12.89±2.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手术婴幼儿采取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等离子切割技术对外伤性尿道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外伤性尿道狭窄男性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单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等离子切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7.02±9.20 min)、术中出血量(15.20±3.18 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02±2.87 d)、尿道扩张次数(5.33±2.64次)、尿管留置时间(21.19±3.08 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4.55%、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2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等离子切割技术与单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比较,可明显缩短外伤性尿道狭窄患者住院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尿道扩张次数,升高最大尿流率,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防尿路感染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对比2组留置尿管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予以预防尿路感染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以及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和探讨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80例因股骨粗隆间骨折来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住院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5±2.0)d]、日平均医疗费用[(219.5±12.1)元]和对照组[(16.8±2.4)d、(354.5±18.2)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循证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而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85-188
目的 了解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乳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者对于乳腺癌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SAS量表情绪症状积分;术后患肢水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SAS量表情绪症状积分(24.45±1.21)分优于对照组(42.01±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乳腺癌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住院时间(94.68±2.96)分、(14.31±1.41)d优于对照组(87.45±2.60)分、(19.14±2.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水肿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乳腺癌的认知,减少术后患肢水肿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60-164
目的分析ICU谵妄患者应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对其护理效果、住院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ICU谵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住院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观察组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谵妄患者应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41-14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ICU失禁性皮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IAD的发生率、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发生IAD共4例,占10.0%,对照组发生IAD共12例,占30.0%,干预组患者重度IAD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达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IAD愈合时间(4.38±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IAD愈合时间(5.39±1.82)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ICU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护理效果好,愈合快,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80-183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炎症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来我院进行原发性肝癌切除的的患者68 例,依据患者在围术期选择的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0),观察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住院、创口愈合、引流管拔除、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CRP 水平、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进行细节护理后,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P<0.05);观察组其满意度评分为(8.12±0.74)分,对照组为(6.14±0.24)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创口愈合、引流管拔除、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炎症反应,能够促进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表明细节护理在肝癌切除术期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52-15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心理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VAS、SDS、SAS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日常及总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3.12±1.02)分、(30.45±5.78)分和(32.02±6.12)分]低于对照组[(4.23±1.10)分、(36.12±8.12分)和(39.12±7.45)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所提高,观察组[(84.12±5.12)分]高于对照组[(77.12±6.8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为9.23%,低于对照组2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78.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0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穿刺置管,观察组患者则在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穿刺置管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为(6.16±2.3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9±3.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97.33%和(13.54±4.18)d,均高于对照组的88.67%和(10.72±3.27)d,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实时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进而减少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何秀琼  窦素冰  谭建兰  庞兆辉 《吉林医学》2013,34(17):3443-344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中心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留置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使用效果,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诱发导管堵塞并发症中的应用,为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以PICC留置期间患者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置留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运用循证护理的试验组血管堵塞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下降,留置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领域,可明显减少经PICC置管诱发导管阻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循证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