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7岁。阵发性心悸20年,加重2年,于1998年8月28日入院。体检:血压130/80mmHg。心前区隆起,未触及震颤,第一心音增强,二尖瓣区可闻及Ⅱ/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轻度狭窄、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常规12导同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C型预激综合征。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9月1日行Holter监测24h,发生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心肌保护技术的进展,使直视二尖瓣交界切开术能安全和更有效地施行,大多数心脏外科医生已放弃闭式方法。本文介绍加拿大一所大学用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治疗139例的25年经验。资料和方法:1955~1979年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139例(男性24例,女性115例),年龄18~77岁。手术指征主要为二尖瓣狭窄,但24例尚有其它瓣膜疾病。其中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1例,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6例,二尖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7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交界分离术以隔膜型单纯二尖瓣狭窄病例最相宜,合并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或明显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不宜行二尖瓣分离术。因此,术前明确瓣膜病变情况很重要。典型二尖瓣狭窄的诊断并不难。但重度二尖瓣狭窄由于常伴有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或有肺动脉高压而产生功能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不易与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4岁,因主动脉瓣置换术后2月,胸闷心悸半月于2002年8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6月因"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而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左冠瓣脱垂伴关闭不全,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双房及左室增大.术中发现左冠瓣脱垂并穿孔和赘生物形成,切除病损瓣膜,用23 mm CarboMedics双叶瓣替换.病理报告:主动脉瓣两瓣叶粘液变性,主动脉窦瘤破裂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培养3次均阴性.术后用罗氏芬抗感染1个月.近半个月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病程中无发热寒战.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8岁。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房颤、心功能3~4级、淤血肝、肝硬变,于1987年4月在我院行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术(27、25号BN生物瓣)加三尖瓣成形术。术后11天以前,经过良好,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四叶瓣畸形对主动脉瓣功能的影响及其外科治疗.方法 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术中病理诊断主动脉瓣四叶瓣畸形13例.其中4例主动脉瓣的功能基本正常,9例合并主动脉瓣病变:重度关闭不全7例,重度关闭不全伴狭窄2例,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1例.结果 13例患者中4例主动脉瓣功能正常者,继续随访中.9例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者,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三尖瓣成形术1例.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早期死亡,均康复出院.术后平均随访(6.34±5.17)年,心彩超提示主动脉瓣功能良好,无远期死亡.结论 主动脉瓣四叶瓣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早期诊断.主动脉瓣功能正常时,可以随访;当合并主动脉瓣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或修复,手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活动后胸痛10年、加重2 w于2011年4月18日收住入院。起病后日常活动受限。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狭窄伴中度反流,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退。诊断:①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②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拟行换瓣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讨论心瓣膜病的急症问题,包括:危急的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伴房颤和快速室性心律,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带有人造瓣膜的病人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礼平  吴祥 《心电学杂志》1996,15(2):101-101
患者女,31岁,患风湿性心脏病11年。1年来常在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气促,近来尤加剧,于1991年12月20日入院。入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体检:T36.7℃,BPl2/8kPa(90/60mmHg),二尖瓣面容,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少许干湿性罗音,心率约100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闻及双期杂音;腹软,肝肋下2.5cm,剑下4.0cm,有压痛,肝颈返流征阳性,脾未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入院第2天心电图V_1连续记录(附图)示不纯性房扑伴F波尖端扭转,F波频率约为340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4岁,因主动脉瓣置换术后2月,胸闷心悸半月于2002年8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6月因“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而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左冠瓣脱垂伴关闭不全,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双房及左室增大。术中发现左冠瓣脱垂并穿孔和赘生物形成,切除病损瓣膜,用23mm CarboMedics双叶瓣替换。病理报告:主动脉瓣两瓣叶粘液变性,主动脉窦瘤破裂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培养3次均阴性。术后用罗氏芬抗感染1个月。近半个月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病程中无发热寒战。入院后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分…  相似文献   

11.
例1 女,40岁。心悸气短胸闷20年,伴左侧肢体偏瘫3个月,于1989年12月入院。诊断为风心病双瓣膜病变、房颤、心衰、脑梗塞伴左侧肢体偏瘫。血压16/8kPa(120/60mmHg)。超声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瓣膜增厚钙化,后叶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轻度狭窄,瓣膜钙化。X线胸片示左  相似文献   

12.
1983年5月至1986年4月,作者应用Bjork-Sh-iley单柱瓣为318名患者施行了心脏瓣膜替换。患者平均年龄52岁(11至69岁);男性168人(52%);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者119人(69%),43人有心脏瓣膜手术史(26例为闭式二尖瓣分离术、17例直视二尖瓣手术)。主动脉瓣替换(AVR)组136例:瓣膜狭窄、关闭不全及狭窄伴关闭不全(混合型)者分别为84例、41例及11例;二尖瓣替换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4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24年加重伴少尿、浮肿2个月.于1993年2月3日入院.体检:BP120/75mmHg(16/10kPa),半卧位,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次/min,房颤节律,心尖部闻及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肿大,右助下3cm,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超声心动图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入院后给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心衰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断层测定心脏瓣口反流是为了判断瓣膜损伤程度.为审查其价值,作者在主动脉瓣口反流病人采用了多普勒断层与血管造影对照检查.病人与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患主动脉反流的病人(男女各30例年龄20~76岁,平均58岁),均经心导管检查.40例患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0例同时患主动脉瓣狭窄,22例伴有二尖瓣狭窄,42例伴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伴室间隔缺损,1例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jork-Shiley 修补术.除1例外,其他全是慢性病变.心导管检查:在心导管检查中,每个病人都做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于1994年11月17日3pm全麻下行二尖瓣扩张术,术中4(30/pm)时病人出现持续房颤伴短阵室速,当二尖瓣扩张后出现快速性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男性,7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体重下降、右上腹疼痛1月余,于2014-11-25来我院心内科就诊。2014-11-3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前叶脱垂伴重度反流,二尖瓣前叶赘生物形成、腱索断裂可能;主动脉瓣钙化伴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轻度反流。血培养提示:绿色链球菌阳性。外院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等治疗。  相似文献   

17.
女,44岁,风心病、二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电图记录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第2天,心电图显示每组心搏中第1个为交界性逸搏,逸搏周期1.20s,QRS时间0.08s,交界性逸搏的激动与房室结慢径路逆传心房,R-P间期0.40s,以后又沿房室结快径路前传心室,P~--R间期1.0s。交界性激动沿房室结快—慢径路连续折返两次之后自行中断,构成交界性逸搏—成对反复搏动三联律。心电图上未见到窦性P波,有两种可能:①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窦性停搏;②窦房结被逆行心房传导的激动所抑制而未能表现出来。心电图诊断:交界性逸搏—成对反复搏动三联律。 讨论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是一种常见的电生理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7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对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颤、严重肺动脉高压、以及年龄及瓣膜钙化对疗效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随着球囊导管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基础疗效的肯定,其适应证范围可在临床推广扩大。  相似文献   

19.
女性,35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及重度关闭不全、双侧心房扩大、左室肥厚。1997年12月18日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机械替换术。术后心房颤动转为心房扑动。心电图A、B、C、记录于心脏术后第8 d。图A显示记录速度25mm/s,定准电压5mm/mV。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部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轻度关闭不全或(和)轻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远期疗效.方法:126例二尖瓣狭窄合并轻度关闭不全或(和)轻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全部采用改良Inoue法行PBMV,术中采用逐步递增扩张法扩张二尖瓣,术后进行远期随访.结果:126例患者PBMV成功121例(成功率为96.0%).术后110例患者完成了远期随访,平均随访78±31(36~118)个月.术后近期和远期随访期间患者左心房平均压、左心房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及肺动脉收缩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远期随访结果与近期随访结果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期间,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亦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部分二尖瓣狭窄合并轻度关闭不全或(和)轻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只要合理选择适应证,恰当而谨慎地进行围手术期的各项工作,亦可安全地施行PBMV,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皆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