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笔者自 1 996年来 ,采用小针刀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1 68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68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97例 ,女 71例 ;年龄2 1~ 60岁 ;病程半年~ 1 0年。其中左侧横突发病 36例 ,右侧横突发病 5 1例 ,两侧横突发病 81例。临床表现为腰部中段单侧或双侧疼痛 ,或腰臀部的弥漫性疼痛 ,亦可向大腿后侧至月国窝平面以上扩散 ,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 ,有时翻身及步行困难 ,检查时在骶棘肌外缘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处均有局限性压痛 ,有时可触及一纤维性软组织硬结 ,常可引起同侧下肢反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 ,但… 相似文献
6.
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31例淄博市第一医院(255200)房恭于雯关键词腰三横突综合征小针刀疗效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多采用封闭、理疗、推拿、针刺等方法治疗。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该病3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7.
<正> 急性腰肌扭伤,中医称为“闪腰”,古文献称“概腰”。多见于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的急性扭伤或劳损所引起的症候群,是门诊常见病。笔者自1977年以来运用樟脑隔姜灸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其中男52例,女14例;年龄20~29岁者8例,30~39岁者24例,40~49岁者29例,50~59岁者4例,60岁以上者1例;病程最长半个月,最短半天。2 治疗方法材料:樟脑粉10g,生姜50g(捣如泥备用),纱布10cm×10cm。取穴:取两侧肾俞穴、大肠俞穴和命门穴。如有压痛点者再加灸压痛点。 相似文献
8.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倍受失眠困扰,我国普通人群中约有一半以上者存在一过性失眠,15%左右的人有长期失眠.失眠可诱发和加重抑郁症、增加抑郁症复发的危险性,严重者会由此出现紧张焦虑和偏执情感倾向,甚至自杀或猝死.遗憾的是,失眠问题至今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只被看成是一个主诉而非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采用按摩治疗患部。结果:130例患者,治愈115例,占88.5%;好转15例,占11.5%;总有效率100%。结论: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效果明显。腰三横突综合征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因局部外伤、劳损、复感风寒湿邪侵袭腰部使其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其病机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通过按摩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筋膜,消除局部炎症反应因子,促进局部供氧和与受损组织的修复;依据中医理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刺激足太阳膀胱经、阿是穴及华佗夹脊穴,疏通局部经络、经脉,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同时督促患者按时主动锻炼腰肌功能,可提高疗效,同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隔姜隔药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粪便球杆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及住院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例,均进行隔姜隔药灸,1次/d,疗程为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IBS-SSS积分及粪便球杆比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IBS-SSS积分为(352.17±92.50)分,治疗后积分为(70.83±59.42)分,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0.570);治疗前粪便涂片中杆菌比例为(55.67±17.56)%,治疗后杆菌比例为(78.0±10.64)%,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粪便涂片中杆菌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6.968)。结论:神阙穴隔姜隔药灸可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明显改善患者IBS-SSS积分,提高患者粪便涂片中杆菌比例。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用针刺加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取得较好疗效。本组80例患者中,均经X线正、侧位片示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并排除其它疾病。病程1个月至30年不等。治疗取腰椎夹脊穴,棘突压痛明显者为主要选穴部位,下肢疼痛者加环跳、委中。针刺加艾箱灸,每日1次,每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 1日。结果本组 80例患者中, 显效 38例,有效 40例, 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97. 5%。 相似文献
15.
16.
17.
温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口服西药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取下关、牵正、颊车、阿是穴、合谷(双)行温针灸,对照组口服地西泮、吲哚美辛。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0·6%、总有效率78·1%,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方法简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隔姜灸对慢性泄泻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患者50例中;病程;20天~10年;病型:脾胃虚弱型20例,肾虚型25例,肝脾不和型5例。脾胃虚弱型:取脾俞、胃俞、中脘、天枢为主穴,大肠俞、气海、归来、足三里、阴陵泉为配穴。中气下陷者加百会、长强。肾阳虚型:取脾俞、肾俞、命门、关元、天枢为主穴,大肠俞、气海、足三里为配穴。年老体衰者重灸气海、关元、足三里。肝脾不和型:取脾俞。肝俞、中院、天枢、期门为主穴,足三里、阳陵泉、太冲为配穴。灸法:将鲜姜切成0.2cm厚,直径2.1cm薄片,用粗针刺数个小孔后置于穴位上。姜片…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几年来采用隔姜灸配合穴位透刺法治疗面瘫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共 32例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2 3~ 5 5岁 ,平均 36岁 ;病程 2天~ 1 .5年。均为突然起病 ,多表现为一侧眼裂较大 ,闭目不紧 ,不能皱眉蹙额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鼓腮时漏气等。部分患者伴有口舌麻木 ,味觉减退 ,耳后痛。治疗方法隔姜灸 :选较老的鲜生姜洗净去皮 ,切成约2 mm厚 ,边长 1 0~ 1 5 mm见方的姜片 ,中心用针穿破数个小孔 ,再取艾绒搓成黄豆大小的艾炷。根据症状和体征酌情取患侧阳白、太阳、下关、颊车、承泣、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