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集落形成能力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技术(APAAP)检测ITP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采用胶原半固体培养法,对33例ITP及12例正常人行骨髓巨核祖细胞培养.结果 ITP组巨核祖细胞集落数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ITP中骨髓巨核细胞(MK)增高组(23/33)的CFU、BFU及总集落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K不增高组(10/33)CFU、总集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减低组较对照组CFU-MK及总集落数明显减低.结论 ITP患者巨核祖细胞培养集落数可正常或减少,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对ITP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集落形成能力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技术 (APAAP)检测ITP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 ;采用胶原半固体培养法 ,对 33例ITP及 12例正常人行骨髓巨核祖细胞培养。结果 ITP组巨核祖细胞集落数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ITP中骨髓巨核细胞 (MK)增高组 (2 3/33)的CFU、BFU及总集落数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MK不增高组 (10 /33)CFU、总集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CD4 /CD8 比值减低组较对照组CFU MK及总集落数明显减低。结论 ITP患者巨核祖细胞培养集落数可正常或减少 ,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对ITP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形态与造血功能的改变,初步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采用巨核细胞CI41α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标染色观察骨髓涂片中小巨核细胞的计数与分类,采用血浆凝块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酶标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检测,计数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和爆式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MK)。结果表明:ITP患儿骨髓小巨核细胞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Ⅰ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很少见;小巨核细胞总数及CFU—MK和BFU—MK集落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培养体系中可以观察到正在释放血小板的成熟的巨核细胞。发现1例慢性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率降低。结论:Ⅱ、Ⅲ、Ⅳ型小巨核细胞增多是ITP的病理特征,这些小巨核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发育成熟为正常的巨核细胞,并释放血小板;免疫损伤导致血小板减少及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可能并不是ITP发病的唯一机制,部分病例尤其是慢性ITP,其发病可能与患者巨核细胞本身质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骨髓巨核系祖细胞体外生长及成熟状态,采用血浆凝块法进行培养,经SZ-21单抗和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33例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CFU-Meg与BFU-Meg)集落数,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巨核祖细胞直径和面积.结果发现,CITP患者CFU-Meg为39.27±21.44,BFU-Meg为5.62±3.93,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GPⅢa+细胞面积为(134.90±6.08)μm2,直径为(12.89±3.66)μm,均低于对照组.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正常组的患者CFU-Meg为19.43±7.28和BFU-Meg为4.67±1.53,均低于对照组.巨核系祖细胞总集落数与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呈正相关,r=0.6503,而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病程长短无相关.结果提示CITP患者巨核祖细胞存在成熟障碍,部分患者存在增殖障碍.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儿骨髓巨核细胞形态与造血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采用巨核细胞CD41α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标染色观察骨髓涂片中小巨核细胞的计数与分类,采用血浆凝块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及用免疫酶标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检测,计数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和爆式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MK)。结果表明:16例MDS患儿骨髓CFU—MK集落形成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90%可信区间比较有62.5%的患儿CFU—MK降低,25%增高,12.5%正常;BFU—MK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中15例患儿骨髓涂片CD41μ阳性小巨核细胞总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小巨核细胞总数及Ⅰ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MDS骨髓中可能存在两种克隆的巨核细胞,一类为病态的、可能具有潜在恶性的幼稚小巨核细胞,一类是具有正常造血功能的巨核细胞;MDS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病态巨核细胞的增多导致正常巨核细胞生长发育成熟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成人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70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根据其常规骨髓涂片检查及巨核细胞(MK)标化计数分为MK增高38例,MK正常24例和MK降低8例3组。结合骨髓切片免疫图像分析和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对ITP患者的巨核细胞及临床预后进行了研究,发现:MK增高组骨髓各阶段MK增多,爆式巨核细胞集落(BFU-MK)及巨核祖细胞集落(CFU-MK)正常。MK正常组前原始及原始MK偏低,BFU-MK降低。MK降低组各阶段MK减少,BFU-MK,CFU-MK显著降低。临床上MK增高组对泼尼松疗效较好,而MK正常组和MK降低组的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生长因子(TPO)是巨核细胞系唯一的特异性生理性正调控因子。它可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向巨核细胞系分化,促进巨核细胞的发育成熟及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为了研究TPO的生物活性,我们给~(60)Co照射小鼠腹腔注射重组入TPO (rhTPO),每天0.2mg/kg体重或0.3mg/kg体重,连续20天。检测了小鼠的外周血象及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培养。结果rhTPO治疗组小鼠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较慢,并且提前恢复,尤其是在0.3mg/kg体重组(P<0.05-P<0.01)。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见rhTPO治疗组小鼠的骨髓CFU-MK和BFU-E(10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骨髓GM-CFU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因此,我们认为rhTPO可促进受照小鼠巨核细胞系和红细胞系造血的重建,是临床治疗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的有希望的生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血小板(PLT)相关参数和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分类在May-Hegglin异常(MHA)和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慢性ITP患者88例,MHA疾病患者15例。同时选取正常对照者40名。分4个组进行巨核细胞计数、分类及PLT 4项参数[PLT计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并作比较。结果 MHA组PDW和MPV较急性ITP组、慢性ITP组、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MHA组巨核细胞计数及分类与急、慢性IT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V、PDW在MHA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可有效鉴别MHA与急、慢性ITP。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MDS患者血浆对正常人巨核系祖细胞(CFU-MK)集落生长作用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计数与这种血浆活性关系.作者用巨核细胞血浆因子指数(PFI-MK)表示巨核细胞集落,检测了15例MDS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浆对正常CFU-MK生长刺激能力.结果表明,MDS患者PFI-MK较正常人明显减低,虽然补充红细胞生成素(EPO)可增加两者PFI-MK,但MDS患者PFI-MK仍较正常人低.作者认为MDS患者低的血浆刺激活性PFI-MK与无效巨核细胞生成有关.作者发现正常人巨核细胞数量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78),MDS患者则无此相关性,两者PFI-MK均与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加或不加EPO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胎盘组织CD133+(PT-CD133+)细胞体外扩增分化巨核系祖细胞(MPC)的能力.方法 采用磁珠激活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选PT-CD133+细胞,接种于含TPO、IL-3和SCF的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体外扩增MPC,于培养7、10和14 d进行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扩增过程中CD133、CD34、CD41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并采用半固体培养法对不同扩增阶段的细胞进行巨核祖细胞集落(CFU-MK)培养.结果 培养至7 d时,PT-CD133+细胞扩增效果最佳,扩增了(13±2)倍,培养至14 d,细胞总数扩增了160倍;随着扩增时间的延长,CD133、CD34表达逐渐下调,而CD41的表达逐渐增强,扩增后的巨核系细胞多呈幼稚状态,未见血小板形成;PT-CD133+细胞扩增前后均能形成CFU-MK,扩增10 d的细胞形成的CFU-MK总数最多,扩增了(54±10)倍.结论 人PT-CD133+细胞具有体外扩增分化为MPC的能力,培养10 d的细胞形成的CFU-MK总数最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和ITP患者血浆对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培养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骨髓并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并计数巨核细胞集落)和液体培养法(检测CD41a+细胞表达率)进行巨核细胞培养,根据培养条件的不同将实验分成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地西他滨组,C组为ITP患者血浆组,D组为地西他滨+ITP患者血浆组。除上述成分不同外,4组中其余培养条件均相同。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巨核细胞集落,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培养细胞中CD41a+细胞的表达率。结果: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对巨核细胞集落生长的作用不同,地西他滨浓度为3.0μmol/L时能明显促进巨核细胞生长。B组与A组相比,巨核细胞集落数明显增加,CD41a+细胞表达率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相比,巨核细胞集落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C组相比,巨核细胞集落数较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西他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集落生长,且以浓度为3.0μmol/L时,巨核细胞集落最多。ITP患者血浆对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多种细胞因子(TPO、SCF、FL、IL-1、IL-3、IL-6)组合的几种培养体系对人外周血CD34+细胞体外诱导扩增生成巨核细胞的作用,研究人外周血来源的巨核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细胞因子组合及培养时间。用Ficoll-Hapaque分离法分离动员的外周血(MPB)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细胞,并将其在含胎牛血清的液体培养体系中、各组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15天。在不同时间点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体系中CD41+细胞的含量;同时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培养,测定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数量。结果表明经过15天的培养,在MPB来源的CD34+细胞体外诱导并扩增巨核祖细胞体系中,以TPO/FL/IL-6/IL-3组合的扩增效果最好,明显高于其它3组,CD41+细胞第5天、10天分别扩增了93.97±17.27倍、131.23±18.26倍。第15天CD41+细胞含量及CD41+细胞数迅速下降。CFU-MK产率(/1×103个细胞)第5天、10天分别为83.33±10.02个、120.67±13.01个,明显高于其余3组。结论以TPO/FL/IL-6/IL-3因子组合为体外诱导扩增巨核祖细胞的最佳组合,动员外周血的巨核祖细胞体外诱导扩增以培养第10天为宜。本实验建立了动员人外周血来源的巨核祖细胞体外扩增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儿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形态学改变和过敏指标的结果变化.方法 对59例ITP小儿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形态、血小板形态观察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过敏原三项检测,并对21例骨髓形态学检验大致正常的对照组,进行同样实验.结果 91.5%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浆上可见空泡、50.8%可见幼稚巨核细胞产板现象、88.1%出现血小板形态异常、83.1%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72.9%血清IgE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对确诊ITP有重要意义,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清IgE水平增高,有助于ITP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s,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50例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仅测定其PLT,人工计数骨髓涂片上巨核细胞总数,以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PO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与血清TPO浓度均呈负相关(r=-0.65,P<0.05;r=-0.68,P<0.05);巨核细胞计数与血清TPO浓度也均呈负相关(r=-0.55,P<0.05;r=-0.58,P<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有助于区分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水平同时受PLT、巨核细胞数双重调控.  相似文献   

15.
造血生长因子对小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生长因子对小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万海英,韩忠朝,阮长耿自从70年代中期Melcalf等报道巨核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体外培养获得成功以来 ̄[1],人们利用各种方法研究巨核细胞的生成、分化与调控。目前被认为对巨核细胞生长有促...  相似文献   

16.
四种重组造血生长因子对小鼠巨核细胞集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体外巨核系祖细胞培养表明,重组鼠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及红细胞生成素(EPO)均有不同程度刺激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活性。其最适浓度分别为100U/ml,5ng/ml,20ng/ml与1U/ml。对巨核细胞集落刺激作用最强的是IL-3,IL-6与GM-CSF次之,EPO最弱。在种植2×10~5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分别获得45±3,25±2,20±3及10±2个巨核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17.
张兴强 《临床荟萃》1996,11(13):577-580
自从1979年Vainchenker首次成功地培养出人类巨核系造血祖细胞(CFU-MK)以来,其培养方法日趋完善,已成为研究巨核系造血机制及巨核细胞相关疾病的有力工具,且已取得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18.
蒋钰  李娟  罗绍凯 《新医学》2003,34(1):20-2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并从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和数量和血小板上升的幅度探讨两者之间的疗效关系。方法:用甲基纤维半固体培养ITP患者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观察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平均值的关系。结果:ITP患 者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集落数低于正常对照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及丛落数高于政党对照组,巨核细胞数大于5/高倍视野的ITP患者其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无关,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平均值有。结论:ITP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异常,提示ITP可能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的疾病。ITP的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幅度有关,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可以预测IT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生成作用及其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抗凋亡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血浆凝固培养法培养小鼠和人骨髓细胞CFU-GM和CFU-MK,探讨PDGF-BB对两者CFU-GM、CFU-MK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AnnexinV/PI双染、活性Caspase-3表达及JC-1线粒体膜势能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PDGF-BB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的抗凋亡作用机制。结果:PDGF-BB 0-100 ng/ml能够促进小鼠/人CFU-GM和CFU-MK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50 ng/ml作用最为明显(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PDGF-BB通过线粒体及Caspase-3通路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发挥抗凋亡作用(P0.05)。结论:PDGF-BB能够促进体外小鼠和人粒-单核系及巨核系造血生成,且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和Caspase-3通路对巨核细胞发挥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巨核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在各类血液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各类血液病患者均列为研究对象.用APAAP法染色患者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计数巨核细胞并进行分类.结果 多(双)核巨核、单圆核小巨核、多(双)圆核小巨核均可不同程度见于白血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骨髓纤维化(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等病人骨髓涂片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未见巨核细胞.淋巴样小巨核仅见于MDS.结论 用APAAP法检查各类血液病骨髓涂片中的巨核细胞,有助于各类血液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