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ndoscopicvariceal ligation,EVL)是治疗和预防重度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新方法。我院从1993年4月~1996年4月对52例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的住院患者实施了EVL,现将我们围绕该项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37例死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我院 1 991~ 2 0 0 0年收治的 3 7例肝炎后肝硬化或酒精后肝硬化所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而引起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或酒精后肝硬化所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数小时内出血量大于 1 2 0 0 ml的死亡患者 3 7例。男性 2 7例、女性 1 0例 ,年龄 2 7~ 3 7岁。3 7例住院前均经胃镜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轻度占 7.1 % ,中度占 1 4.3 % ,重度占 78.6%。根据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 :A级 3例 ,占 8.1 % ;B级 1 0例 ,占 2 7.0 % ;C级 2 4例 ,占 64.4%。2 治疗方法 一般急救处理 :吸氧、…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评价手术、内镜硬化剂或套扎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及联合治疗等干预措施对病人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方式分析了1992~1999年202例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的患者.首次接受干预措施时或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入院为研究起点,死亡、发生肿瘤或研究截止日为终点.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按接受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未干预组、手术组、内镜组、TIPS组及联合干预组,比较各组生存曲线;评价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生存率曲线(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联合干预组和手术组病人预后明显优于内镜治疗组和无干预组(P<0.05),而内镜治疗组和未干预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干预组与手术组也无明显差异.采用Child-Pugh分级分层后显示对于ChildA或ChildB级者,结果相似.而ChildC级病人由于病例数较少无法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显示,4个变量和预后独立相关凝血酶原时间、HBV-DNA、腹水、手术治疗.结论手术治疗或者手术联合其他措施的预防食管静脉曲张治疗能明显改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的预后.凝血酶原时间、HBV-DNA、腹水、手术分流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急性破裂出血药物治疗止血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单因素分析临床各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与止血效果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血管活性药物急诊止血效果的主要因素.前瞻性研究6周内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药物止血成功组的出血程度、肝功能Child分级、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失败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出血程度和肝功能Child分级是血管活性药物止血效果的预测因素.在早期再出血的随访中,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PT、PTA以及出血程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出血后有明确感染的患者,尽管其6周早期再出血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出血程度和肝功能Child分级是预测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改善PT及FFA对于急诊止血及预防早期再出血应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216例肝硬变患者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年(1982-01-2002-10)临床确诊为肝硬变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病人共216例.男性164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49.5岁(13~86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变174例,酒精性肝硬变29例,胆汁性肝硬变10例,血吸虫肝硬变3例.肝硬变代偿期35例,失代偿期181例,临床表现为呕血、暗红色血便或黑便,呕吐物或大便潜血阳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析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方法:选取本院150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预后指标。结果:轻度出血42例(28.0%),中度出血90例(60.0%),重度出血18例(12.0%);药物治疗组、内镜治疗组、三腔二囊管组和联合组患者急诊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0.8%、93.5%、85.7%、85.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死亡病例,其中13例(76.4%)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5.9%)死于肝性脑病,1例(5.9%)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11.8%)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对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死亡风险有较大影响的独立预后指标为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胃镜检查和出血程度,其中胃镜检查是病死的保护因素。结论: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严重程度一般为中重度,多死于出血性休克,通过早期胃镜检查能够有效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9.
江华  喻鸣 《华中医学杂志》2004,28(5):322-323,324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6 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非手术治疗 ,死亡率 4 2 .9% ;5 5例手术治疗中 ,急诊手术 2 1例 ,择期手术 34例 ,死亡率为 16 .4 % ,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为 33.3% (7/2 1) ,择期手术死亡率为 5 .9% (2 /34) ,经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χ2 =7.15 ,P <0 .0 1)。 2 9例获随访 0 .5~ 12年 ,再出血率 2 4 .1% ,肝功能维持和改善率 86 .2 % ,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 5 2 .6 % ,脑病出现率10 .3% ,劳动力恢复正常者占 79.3%。结论 对出血量大、反复多次出血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性加重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手术尽可能择期进行  相似文献   

10.
韩东海 《浙江医学》1991,13(5):38-41
本文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和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综述值得参考.但科技的推广应用需结合社会的具体情况.肝移植虽是治疗肝硬化的根本方法,但按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和患者的经济能力,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普遍推行的;相反,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良好疗效的硬化剂注射法是值得大力提倡和普遍推行的,希望外科医师能与内镜专家密切合作,大力开展此种疗法.  相似文献   

11.
60例内镜证实的肝硬化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善得定治疗组和脑垂体后叶素治疗组。两组病况相类似。止血成功率善得定组(80.0%)明显优于垂体后叶 组(53.3%),副作用发生率善得定组(6.6%)明显少于垂体后叶素组(56.6%),近期随访死亡率(45.6%)和53.3%两组相近。  相似文献   

12.
马金泽  郝秀华 《河北医学》2000,6(3):264-265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突然,出血来势凶猛,大量出血者病死率较高。对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及时进行系统的监护,是有效治疗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我科自1995年3月至1999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7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监护措施。1临床资料 87例患者经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均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87例中,男72例,女15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2岁。本组中肝炎后肝硬化71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原因不明者8例…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治疗5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各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EVS是防治这种出血的有效手段,我院在1986年1月~1990年12月进行EVS25例,并与同期住院未行EVS该病患者30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于2001年开始对22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止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食管静脉曲张出血(Variceal bleeding,VB)是肝硬化失代偿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其出血是慢性肝脏病变所致门静脉高压直接后果。出血易患因素包括临床症状、肝功能异常、内镜下存在红色征,肝门静脉压力梯度>12mmHg(1mmHg=0.133kPa)。晚近认为,VB患者细菌感染亦为触发VB关键因素,现将有关VB与细菌感染有关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止血抢救,将会危及生命,为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本文选取了叨例乙肝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现就其疗效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为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变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肝硬变诊断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标准。Child分级:A级6例,B级53例,C级31例,男性80例,年龄21~72岁。女性10例,年龄24~69岁。第一次急性出血36例,有出血史10例,近期出血44例。出血量<800ml21例,出血量>800ml者…  相似文献   

17.
18.
赵纯成  周钢  李远洪  胡毅 《河北医学》2013,19(5):706-708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EVB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92例,其中,出血组(n=36)和非出血组(n=56)。统计分析EV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程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出血组和非出血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病因等其它一般临床资料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在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I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_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在总胆红素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病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是预测EVB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520例,跟踪随访6个月,其中发生破裂出血300例记为出血组,另未发生破裂出血220例记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项目、实验室检查结果、门静脉内径、脾厚度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门静脉内径增大、脾厚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延长、APTT延长、门静脉内径增大及脾厚度增加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