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的惊厥与脑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首次睡眠脑电图(EEG)分析,观察脑功能状况。结果:重度窒息的EEG异常率100%,痫波发放阳性率达70%(21例),轻度窒息EEG异常率86%,痫波发放占55%(12例)。结论: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之一,窒息越重,EEG阳性率越高。EEG是检查脑细胞功能的最直接反应。尤其是HIE合并惊厥,EEG具有预测性的远期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期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也是造成儿童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 14 5例HIE行头颅B超检查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 严格按照 1996年 10月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组在杭州制订的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收治的HIE患儿 14 5例 ,其中男 98例 ,女 4 7例 ;轻度 4 0例 ,中度 6 2例 ,重度 4 3例。胎龄 <37w18例 ,37~ 4 2w113例 ,>4 2w14例。全部病例均于生后 1~ 7d内行第一次头颅B超 ,异常者每隔3~ 5d复查一次至声像图正常。 89例患儿于第 7~ 14d再次复查头颅B超 ,32例患儿于第 …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害。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在新生儿期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其脑功能的状态与脑电图(EEG)的表现关系密切,即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现将1997年7月至2003年5月被确诊为HIE的100例住院患儿的EEG结果及部分患  相似文献   

4.
脑电图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入院后首次描记尽量于生后1w内进行,异常者于14d、28d、3月、6月复查,并随访1年。结果脑电图异常率71.7%(43/60)脑电图改变轻重与临床分型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一过性睡眠结构异常、成熟延迟、正常背景活动上的阵发性局灶性或多灶性放电、背景活动持续异常,包括电静息、低电压、爆发—抑制、弥漫性δ波、单一节律放电等。随诊35例,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7例,多为脑电图表现重度异常,且2w后持续异常者。结论脑电图异常情况与临床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呈正相关,新生儿EEG作为H IE早期预后判断的一种有效、方便的重要检查手段。尤其是背景活动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背景活动抑制且持续异常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HIE患儿进行EEG监测并分析不同时间段检查的EEG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EG总异常率为76%(46/60)。监测时间72h内的总异常率为8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82%;72h至15d内的总异常率为7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79%;监测时间15~30d内的总异常率为5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40%。结论:EEG异常程度不但与HIE临床轻重程度有关,还与监测的时机相关。出生后72h内EEG监测的异常程度高,若动态随访EEG异常程度减轻,预后较好;出生72h后EEG监测的异常程度不高,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6.
3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动态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生儿HIE的特点及评价动态脑电图(AEEG)对HIE的诊断价值,对35例HIE患儿进行AEEG检查分析,并与普通脑电图(REEG)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电图(EEG)联合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缺血缺氧性脑病足月患儿和健康足月新生儿各42例,按照是否确诊缺血缺氧性脑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脑部MRI动脉自旋标记扫描和振幅整合EEG(aEEG)检查,随访6个月,记录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儿aEEG异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儿基底节区和丘脑呈高灌注状态,额叶呈低灌注状态;(3)正常aEEG新生儿中,观察组患儿丘脑核基底节区灌注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4)aEEG正常和中度异常新生儿中,不良预后患儿丘脑和基底节区灌注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儿。结论:EEG联合头颅MRI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的敏感性,对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HIE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HIE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所有患儿在生后第1天行aEEG检查,生后第3天行MRI检查。结果1.aEEG与HIE临床分度存在强正相关(r=0.843,P〈0.01)。2.aEEG与MRI存在强正相关(r=0.823,P〈0.01)。结论aEEG与HIE临床分度及MRI均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可以早期协助诊断HIE,指导早期用药干预治疗,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儿童致残率,最终对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和我国人口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B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10例正常新生儿及4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颅脑B超的对比性研究,通过研究发现:HIE患儿的颅脑B超部分的脑实质内局灶性,一过性的回声增强,另一部分则表现为关质内弥漫性回声增强或减低,并且还认为:HIE患儿的颅脑B超检查,宜在出生后一周内进行,这项研究对于HIE的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影像学和脑电图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对照及意义。方法:对65例缺氧缺血性患儿作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正常6例(9.23%),轻度异常13例(22.03%),中度异常37例(61.03%),重度异常9例(16.94%),脑电图异常率为90.77%。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和局限性癎性放电。影像学异常44例,异常率为67.69%。结论: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我们对23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经“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后,对在生后7天〈35分,12-14天≤35分者。根据鲍秀兰及“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内容,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智能发育状况及早期干预对其智力发育的作用,我们于1996年1月~1998年10月,对45例接受早期教育干预的HIE患儿作实验组,另将45例未接受早期教育干预的患儿为对照组,现将对两组的追踪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IE患者血中6-keto-PGF1α、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IA检测89例HIE患者和32例正常新生儿血中6-keto-PGF1α、NSE水平变化.结果:HIE轻、中、重度组6-keto-PGF1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IE患者轻度组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组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6-keto-PGF1α、NSE二组血中浓度上升与HIE程度呈正相关.结论:HIE患者中6-keto-PGF1α、NSE水平检测,对判断HIE的脑损伤程度、治疗、预后观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确诊,结合临床表现及CT的改变能够提供准确诊断。本文报告214例,根据CT表现,HIE可分为轻,中,重三度,本组214例窒息儿中,经CT检查,15.9表现正常,84.1%有不同程度HIE改变,中、重度者合并颅内出血分别为28.5%、78.3%,脑损伤的程度与窒息的严重性有关,窒息越重,脑损伤越广泛,合并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5.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一系列早期干预方法,对干预组20例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并与对照组16例患儿进行对比观察。从出生干预至24个月,两组患儿均定期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两组患儿Gesell发育商(DQ)比较,各能区发育商差异显著(P<0.01)。干预组各能区智能发育商数(MD I)和运动发育商数(PD 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H IE患儿运动、智能、言语等方面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 )脑病 (HIE)头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动力学及颅内结构改变特征 ,评价其对新生儿 (HIE)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3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 3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 2 4~ 72h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侧脑室及脑实质回声的变化。结果 ①轻度HIE组和中度HIE组左侧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期流速 (Vd)均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轻度HIE组以左中动脉 (单侧 )Vd减慢为主 ,中度HIE组双侧中动脉Vd均减慢 ;中度HIE组右中动脉Vs明显增快 ,与对照组及轻度HI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②轻度HIE组和中度HIE组双侧大脑中动脉PI及RI增高尤其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中度HIE组右中动脉PI及RI较轻度HIE组增高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③ 37例HIE中 ,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及颅内结构异常 32例 :32 /37,其中大脑中动脉RI异常 2 8例 (占 75 % ) ;脑室增宽 14例 ;脑实质回声稍增强 8例 ;侧脑室脉络丛少量出血 4例 ;脑实质少量出血 3例 ;脑室内少量出血 2例 ;室管膜下少量出血 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HIE脑损伤有较好的诊断敏感性 ,对临床医师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QT离散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对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 ,为人们诊断心肌缺血坏死提供了简便而可靠的方法。自体表心电图应用于临床以来 ,人们即发现心电图不同导联QT间期间存在着差异 ,但一直被认为是测量的伪差而未引起重视。虽早在 1985年Campbell等即发现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具有一定规律性 ,并提出了QT离散度 (QTd)的概念 ;但直到 1990年Day等才证实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从此 ,QTd在临床上得到了广范的应用。我们从 1995年起引用QTd评价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 ,发现是一种特异而敏感的指标 ,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住院的30例HIE患儿和27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h内,第7天采集股静脉血,测定CK、CK-BB活性,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1)HIE组CK、CK-BB存在动态变化。(2)HIE组血清CK、CK-BB生后24h内即升高,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后第7天轻中度HIE组CK、CK-BB基本恢复正常,而重度组尽管明显降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1)HIE患儿在血清中CK、CK-BB水平与HIE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IE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血清CK、CK-BB是HIE患儿脑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可作为HIE早期诊断及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2)CK、CK-BB对估计HIE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脑电图(EEG)监测作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5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组(尼莫地平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5例,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两组分别在出生后第3天和第15天进行EEG监测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测定(NBNA).结果:在出生后第3天,两组EEG异常率无差异,但在第15天,尼莫地平组的中、重度HIE新生儿的EEG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功率谱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EG表现为惊厥性放电平均波幅降低,放电持续时间缩短,放电数量减少;临床表现为惊厥发作次数减少(P<0.05);NBNA评分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意识、反射和肌张力的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HIE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对中、重度HIE患儿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BB)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正常新生儿对照组40例,新生儿窒息后HIE组37例,新生儿窒息后非HIE组36例,分别测定3组出生后24小时内和第7天血清CK、CK—BB活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HIE组血清CK、CK-BB较正常对照组和非HIE组明显升高(p<0.01);经治疗第7天后HIE组的CK及其同工酶下降(p<0.05).其值仍高于对照组和非HIE组(p<0.01).结论血清CK及其同工酶CK-BB的活性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并HIE诊断及判定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