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要求,对提高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领域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结合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治未病"中心的工作意义和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陕西省麟游县中医医院认真学习《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确定"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办院宗旨,设立治未病专科门诊,并制作了20面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为一体的中医药治未病文化宣传牌匾,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要求,对提高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领域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我院于2009年9月开始研究中医"治未病"工作,探索实践"治未病"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提出了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振伟 《光明中医》2011,26(6):1224-1225
中风在我国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其发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目前治疗不太理想,而中医有关中风的预防和其恢复期的治疗凸显优势,本文就以治未病浅谈有关中风的防治。治未病思想首见于《内经》:"对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为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丹溪心法》中也有记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对中医院发展机遇及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1月“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建议,把“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而后许多中医院积极响应,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工程,拓展了中医药的服务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和医疗技术,可能正是当今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有力武器。作为承载“治未病”功能的各级中医院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面对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领域的预防医学理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对疾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现代社会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有增高趋势,并且与多种慢性病相关。本文运用古人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瘥防复几个方面探讨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链模式丰富了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使之逐步系统化。对某一疾病治未病链模式建立并形成标准或规范,从而被其他众多疾病引用或借鉴,将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治未病"标准相继推出,但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通过治未病链模式建立并应用,编制临床各学科、各疾病的临床治未病学,有效地指导医生实时开展治未病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从肝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整理和临床总结,对肝与治未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肝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在中医文献中有多处记载,而且也得到现代临床的支持。因此,从肝未病先防和从肝既病防变的角度,提出了“从肝治未病”的观点,为临床治未病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杨霞 《中医药导报》2007,13(6):132-132
我国中医药素来注重养生防病,在两千多年前已提出了”治未病”璺论:卫生蒜南蒜.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24日在广州表示,决定在全国选择部分中医院开展“治未病”试点,服务百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未病与高血压防治的关系。方法:从合理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以及预防动脉硬化5个方面阐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结果:我院从2010年7月起开展高血压病筛查、登记、管理、长期监测、随访及康复指导工作,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把关注点放在预防上面,这种治未病,对高血压病早期宣教和健康教育的方法,起到防微杜渐,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学科体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相适应,当前治未病健康工程迅速在全国各地实施铺开.作为派驻紫金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学科带头人,肩负搭建起全国县级特色治未病中心责任,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中心的学科建设思路与发展主要从规范化创建治未病中心软实力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唐敬东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30-13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国基本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认真落实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能在全民中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重大帮助。古人将这一思想高度地概括为"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和即病防变二个方面,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方法。本文将对中医"治未病"的原理及具体应用方法,做一简明的阐释,以期对诊者或医师在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方面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人类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拥有未来的基石。中医学有“上工不治己病,治未病”的名言,也就是倡导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我们将从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身心的自我调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治未病”,如何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4.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探讨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最高理想境界。本文以中医药"治未病"理论思想中的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传、病后防复的四大原则,分别在骨伤科疾病的防治过程中的运用进行叙述。通过运用治未病的前瞻性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病痛时间及降低临床的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6.
再议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中医与生俱来的主题.一部中医发展史,始终把"治未病"作为水平和境界的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探索治未病的思想与方法.如今,国家又把"治未病"作为卫生行政部门职能主管的政务,提出由此"实现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目标,并且在全国十多家省市中医院成立治未病中心,使中医治未病的主题得到更全面的展开、更深入的探求.但是,要使治未病的工作真正实现全面深入的推进,不仅要有切实的行政措施和有力的组织保证,还要有更深入的理论思考,以便更好地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治未病理论包含三个基本内容:一是防止疾病发生;二是防止疾病传变;三是预防疾病复发。并对这三方面提出对策和介绍笔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思想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应用中医中药可以在"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两个阶段进行干预,通过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偏盛偏衰,增强体质,以实现预防哮喘发病、减少发作次数及防治药源性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古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的认识及实践,提出了慢性病中医护理的一些见解,并从医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肯定了治未病思想在中医护理中的可行性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养生高招——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为民 《养生月刊》2007,28(1):9-11
《黄帝内经》中有句名言:“圣人治未病”。“治未病”一直被国际上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唐代名医孙思邈又发展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人体的状态不外三种:健康状态、疾病状态以及二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健康状态可理解为“未病”,疾病状态为“已病”,而“欲病”则为亚健康状态。“治未病”者为“圣人”、“上工”——这里的“圣人”是指有智慧之人,也包括圣贤;“上工”本指好的医生,现多理解为“上等的措施”。“治欲病”的“中工”系指“较好的措施”。而“下工”并不是不重要,当前“有病才去医院”,给你看病的都是“治已病”的“下工”,不是也“治病救人”么?孙思邈强调的是“早防”,最好是在没有病的时候就防,被认为“最先进”也是指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