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一书,由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下瘀热的功效,仲景用其治疗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的蓄血证。但近年来本方临床运用远远超出蓄血证范畴,广泛用于内科、骨伤科、妇科、精神科、传染科等多种疾病,笔者将近37年来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一、内科疾病肠炎:慢性肠炎若见经常腹胀腹痛,大便时  相似文献   

2.
汪静风 《陕西中医》2002,23(3):267-268
桃仁承气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名桃核承气汤 ,与抵当汤、丸并治蓄血 ,为活血祛瘀的代表方之一。由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组成。桃仁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大黄荡肠胃之积滞 ,泻血分之实热 ,二药合用 ,瘀热并泄共为君药 ;桂枝通行血脉 ,助桃仁破血祛瘀 ;芒硝泻热软坚 ,助大黄下瘀泄热 ,共为臣药 ;甘草一味主持于中 ,缓诸药之势 ,意在祛瘀而不伤正 ,五味配合共奏破血下瘀之功。其中大黄、芒硝、甘草三味组合乃调胃承气汤 ,原治阳明燥实之证 ,以之为基础 ,合桂枝、桃仁血药专入血分 ,引硝、黄直达瘀所 ,藉以导瘀热下出 ,变泻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桃核承气汤对早期腰椎骨折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采用桃核承气汤(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甘草)加减治疗早期腰椎骨折后腹胀65例.结果 总有效率95%.结论 本方法 治疗本病时具有较为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丁德正 《河南中医》2008,28(3):21-22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原方为:桃核五十个,去皮尖,桂枝二两,去皮,芒硝二两,甘草二两,炙,大黄四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方中以桃仁破血逐瘀;大黄荡涤热邪,下瘀血积聚;桂枝辛甘温通,畅和血脉;芒硝助桃仁  相似文献   

5.
桃核承气汤源于《伤寒论》,由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等药组成。具有破血逐瘀,通腑攻下之功,原为太阳表邪不解,随经入腑而为血结,形成少腹急结之证而设。笔者师其法,随证化裁,用以治疗多种腹痛,疗效  相似文献   

6.
桃核承气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德  皮业军 《新中医》2004,36(10):46-46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桃仁、大黄、芒硝、甘草、桂枝组成。原为太阳蓄血、热重瘀轻而设,功能泻热行瘀。笔者运用于闭经、异位妊娠、崩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治验集锦     
<正> 桃核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24例治疗方药桃仁20g,桂枝、灸甘草各10g,大黄15g(后下),芒硝6g(冲服),煎汤口服或鼻饲,每日1次,若气虚明显加黄芪20g;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0g,竹茹9g;头痛剧烈加天麻、白芷各10g;痰  相似文献   

8.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由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五味药物所组成,具有泻热逐瘀之功效,为治疗下焦蓄血证的重要方剂。余用此方治疗由瘀血导致的其它疾病,亦收到良好的效果,举例如下: 一、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并发高血容量综合症(温毒下结膀胱证) 段××,女,39岁。1977年12月3日入院。八天前患者在劳动中突然畏寒头痛,继则高热寒战,恶心呕吐,全身酸软无力,曾服解  相似文献   

9.
名方治验5则     
史秉毅  付慧珠  申福明 《陕西中医》2006,27(10):1290-1291
1桃仁承气汤治疗下焦蓄血症患者杨某,女,37岁。就诊时间1986年4月21日。自诉,少腹胀满硬痛,烦躁不安4d,来院就诊。4d前因起居不慎又感风寒之邪而引起恶寒发热,周身疼痛,继则感到少腹部胀满不适。经在当地治疗后,外感诸症皆愈,近4d来自感少腹部胀满加重,且硬而痛,心中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甚则烦躁如狂,随来院就诊。查P78次/min、BP14/9kPa,脉沉弦而涩,舌质红、苔黄厚而干,少腹痛拒按,大便干燥色黑,小便利。诊断:腹痛(下焦蓄血证)。治法:活血化瘀,通腑泻热,理气消胀止痛。药物:桃仁12g,芒硝、大黄、桂枝各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  相似文献   

10.
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核承气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大黄、桃仁、桂枝、甘草、芒硝组成。该方配伍严谨、精炼,具有破血下瘀之功,专治下焦蓄血证。现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附件炎,急性盆腔炎,肠梗阻等疾患。笔者临证中据本方能祛瘀生新这一主要功用,治疗其它疾病,收效颇著,兹介绍如下。1 高胆红素血症陈某,女,58岁。1998-06-11初诊。全身皮肤、小溲发黄6d,渐加重伴恶心、乏力3d。自述曾服用心肝宝,和络疏肝胶囊罔效。刻诊:全身肌肤、目睛黄染,黄色鲜明,食欲不振,心烦欲吐,口干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肌肤瘙痒。舌质红,两侧淡紫,苔黄腻,脉弦滑略数。既往无肝…  相似文献   

11.
杨育斌  吴夏棉 《新中医》2005,37(7):49-50
目的:观察逐瘀通便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采用逐瘀通便汤(基本方: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生晒参、桃仁、丝瓜络、当归、桂枝、血竭、牛膝)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腹胀痛缓解程度及排气排便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显效43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逐瘀通便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起效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1 桃核承气汤治骨盆骨折后腹膜巨大血肿王某 ,女 ,6 1岁。车祸撞伤致左坐骨耻骨支骨折 ,骶髂关节分离。腹痛、腹胀伴休克。腹腔穿刺及 B超排除腹腔器损伤 ,诊断为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 ,输血 2 5 0 0 ml后病情稳定 ,其后数天病人诉下腹部胀痛 ,大便不通 ,饮食少。发热 (T 3 8.6°C) ,小腹稍隆起 ,按之硬满 ,舌质紫红 ,苔黄 ,病属骨盆骨折后巨大后腹膜血肿。予桃核承气汤。桃仁 1 0 g、大黄 1 0 g后下、桂枝 6 g、甘草 5 g、芒硝 5 g冲服。1剂而大便通 ,下黑色便甚多 ,腹胀减轻 ,体温正常。考虑患者年高 ,加之失血后体弱 ,隔天再1剂 ,共用…  相似文献   

13.
桃核承气桃汤为张仲景所创,由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组成.具有破血逐瘀兼攻邪热的作用,适用于实证、热证;治疗由瘀血阻滞造成的多种疾患.笔者临床上用之治疗血淋、肩痛、经期发狂等病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桃核承气汤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为表邪内传 ,热结下焦血分所致下焦蓄血证而设。方药由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炙甘草组成。方中大黄下瘀血 ,破症积 ,推陈生新 ,与桃仁相伍 ,协同起活血逐瘀作用 ;桂枝用以温经通络、宣阳行气、血得温则运 ,是活血化瘀剂不可缺少的温经通阳之品 ;芒硝有软坚化积、消壅积之长 ,可消散恶血 ;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诸药配伍 ,具有破血化瘀、通滞消肿 ,软坚散结 ,祛瘀生新之妙。笔者认为妇科疾病 ,位处下焦 ,气郁血瘀者多 ,其病机与下焦蓄血证颇为类近 ,故将本方试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效果较佳 ,现介绍如下。痛经经行腹痛…  相似文献   

15.
配伍对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代谢分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配伍对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体液代谢分解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通过L8(27)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桃仁不同配伍煎液经人工胃肠液体外代谢前后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并进一步运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方中各药材对人工胃液处理前后苦杏仁苷的影响次序为:大黄芒硝桂枝甘草,其中大黄、芒硝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桂枝、甘草有影响但无显著性差异;②方中各药材对人工肠液处理前后苦杏仁苷的影响次序为:大黄桂枝芒硝甘草,其中大黄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药材有影响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和芒硝可能是影响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代谢分解的主要因素,具有促进桃仁消化和苦杏仁苷分解的作用。本研究可为桃核承气汤的减毒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同类中药复方的配伍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误施化淤泻下杨某某,男,40岁,干部。大便后肛门滴血7年,经检查诊断为内痔,用6%明矾液于痔粘膜下注射2处,术后无不适。术后第9天,某医因见其大便困难,处以桃仁赤芍穿山甲灵脂鹿衔草大黄芒硝各10克红花青皮各6克归尾生地各12克丹参15克,上午服1次后,出现轻微腹痛,午后又服1次,下午4时腹痛加剧,腹泻10余次,均为红色血水样大便,约2,000毫升。头晕、恶心,呕吐3次,冷汗淋漓,当晚又泻血水样便5次,因休克而急诊入院,查  相似文献   

17.
桃核承气汤山自张机《伤寒论》,由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组成。笔者师仲景之法,扩伸用于多种疾病而获佳效。现举案例于下:  相似文献   

18.
桃核承气汤出自于《伤寒论》,由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五药组成。以桃仁破下焦蓄血;以硝黄清热散结,攻下焦之实热,恢复肠胃功能;以桂枝温通经络,寒热协调;甘草缓急和中。本方具有攻淤血,温经络,散结气,清热通便之功能,为治淤血实热阻遏下焦之实证而  相似文献   

19.
正桃核承气汤来源于《伤寒论》109条,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笔者跟随王伯章教授临证期间,每遇瘀血病证应用桃核承气汤疗效显著。桃仁承气汤方中桂枝温阳通经,与桃仁通阳活血,与芒硝、大黄同用温通而不助热、寒下又不凉遏,桃仁配大黄、芒硝破血下瘀。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  相似文献   

20.
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治下部蓄血;用调胃承气汤(大黄、炙甘草、芒硝)加桃仁,以逐瘀蓄从下而去。然无温通药相与协济,不足以深入血分;无达表药散发其势,不足以绝瘀蓄来源,亦不足以解除上部症状。方中桂枝,实一药三用。可见经方配伍巧妙,耐人寻味。此方合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炙甘草、芍药、大枣),以治头部受伤后,瘀血未去,遗留种种不良症状的,亦常有效。今各举二例参考。其一,表姊邱某,产后六、七日,午后寒热。既而但热不寒,少腹感觉胀满,自恃体壮,不以为病。后数日胀益甚,其夫始来邀诊。询之,产后三,四日恶露即止。遂与桃仁承气汤。晚间进药,至夜半腹中痛不可忍。约二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