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止血与再出血机制探讨及扩血管剂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扩血管药对脑出血止血和再出血的发生之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害。采用硝普钠应用后止血时间之变化和止血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变化;罂粟硷在血管吻合口和血管横断口局部应用对再出血的影响;血压升高对出血部位止血再出血的影响等实验。结果:扩血管地已止血处不增加再出血,且全身应用此类药之综合作用有利于防止脑出血扩大和再出血;血压升高是脑出血加剧和再发的危险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囊(三腔导尿管)置入压迫防止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血肿清除后血肿残腔内置人气囊(三腔导尿管)压迫止血,血肿腔持续生理盐水冲洗,24h后气囊分次放气,72h后拔除引流管;对照组血肿清除后放置普通软引流管引流。结果:(1)术后残腔血肿量:观察组平均(10.2±8.7)mL,对照组平均(19.3±1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近期疗效:观察组优良率85.7%,对照组优良率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血肿腔置入气囊(三腔导尿管)压迫可减少术后再出血,提高疗效,且方法简单易行,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头颅CT在临床广泛应用 ,发现部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还存在继续出血[1,2 ] 及再出血 ,并且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 ,我们就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发生时间、相关因素等作一综述。1 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1.1 概念与标准 脑出血继续出血是指一次出血后不断发展 ,在一定时间内血液成分从病变血管不断渗漏直到停止的动态过程 ,是一次性行为。脑出血后是否存在继续出血判断的标准多以头颅CT上血肿扩大来判断 ,常见方法如下 :①Fujii[2 ] 等采用 :血肿体积较前增大 5 0 % ;或体积增大 2 0ml,(体积按Pullicin…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微出血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间相关性进行探究。方法:2018年7月—2019年3月我院共收高血压脑出血者40例,调查血压及基础病症。入院后0. 5h、发病24h、72h行血管CT+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像联检,确定有无继续出血及CMB发病,后分析继续出血与舒张压、CMB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继续出血组患者舒张压、CMB发生率明显高于出血停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CMB患者继续出血率显著高于未发CM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性分析可知,CMB与继续出血呈正相关性。结论:CMB发病将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概率,经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像联合血管CT确定患者是否存在CMB可提升疾病控制及预防止血效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间实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痊愈35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随访6个月至6年,其中5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经治疗出血均能停止,其余患者均无再出血、腹水、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1例因体质差、肝功能Ⅲ级,术后3周因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而死亡.结论 根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自身条件,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应用于急性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性手术出血和择期手术预防再出血,缓解脾功能亢进,防止术后再出血,疗效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Dieulafoy病是由于胃肠道供血动脉分支在进入黏膜后未形成毛细血管,而保持恒定管径,在高压力血流的冲击下血管受到损伤造成的疾病。Dieulafoy病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主要发生在胃部,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小肠部位的Dieulafoy病非常罕见,鲜有报道。本研究报道1例经单气囊小肠镜(SBE)诊断为空肠Dieulafoy溃疡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医生诊治不明原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崔秋美  赵艳红  李彦萍 《中外医疗》2011,30(35):141+143-141,143
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近期内再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对于预防以往常采用术中操作细致,术后严密观察,控制血压,去除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因外,无其他有效的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始采用自制三通式气囊止血装置[1]。用于控制HICH术后再出血,随机选择了39例观察,并与同期63例相同条件的常规引流患者对照,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对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临床治愈89例,死亡7例,治疗有效率92.7%.结论:药物止血、气囊压迫止血,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控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Hp及一般治疗措施是上消化道出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近7年来,我们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进出血15例,术后出血都得到控制,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3 5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对术后 42例再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 ,男 3 1例 ,女 1 1例 ,年龄 2 1~ 68岁 ,平均年龄 46.5岁。再出血率1 2 %。再出血原因有漏扎 ,应激性溃疡 ,门静脉高压症性胃粘膜病变 ( PHGP)等。治疗主要行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结论 :正确诊断、合理的治疗方法、术后的非手术预防措施是降低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1986年6月~2006年6月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4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48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痊愈43例,随访4mo~12a,7a内无再出血,无腹水,肝功能正常或好转.3例出现顽固性腹水,2例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childC级术后1wk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随访病例中,3例术后7a复发性出血.结论 该术式止血效果确切,能防止术后再出血,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和条件,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①颅内动脉瘤,40~60岁好发。②动静脉血管畸形,20~30岁好发。以上为主要原因,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烟雾病、脑外伤等次要原因,诱发因素有高血压、排便用力、咳嗽、抬举重物、情绪激动等等。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27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高压症再出血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总结分析了认为,手术遗漏食管支,术式选择错误,应激性激疡等是再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气囊导尿管在鼻后部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鼻后部出血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结果:30例鼻后部出血接受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全部获得成功.结论:气囊导尿管在鼻后部止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熊性华 《河南医学研究》2022,(23):4297-4300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182例患者;术后2周,统计SA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将182例SAH患者纳入出血组与未出血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等基线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SAH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SAH患者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后2周,发生再出血40例,占比为21.98%;出血组GCS评分低于未出血组,合并高血压、动脉瘤存在子囊占比高于未出血组,动脉瘤直径大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动脉瘤存在子囊、动脉瘤直径大是SAH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GCS评分高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SAH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邓睿  贾蓬勃  王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188-1189,1201
目的:探讨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对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大出血32例患者行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手术,其中ChildA级者4例,B级12例C级16例。结果:经随访1~7年,31例中26例无并发症发生,生存质量较高;1例术后近期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手术后1年死于肝衰;1例术后3年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在随访中出现腹水。本组出血控制31例,出血控制率为96.88%,3~5年生存率为90.63%。结论: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术对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大出血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门静脉血管阻力增高和内脏高动力血循环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机制,门脉高压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尽满意,而应用倍他乐克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报道不多。现将我院近三年来对27例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廖光查 《微创医学》2007,2(4):313-315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出血,出血也可破人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是常见急诊之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HICH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40%~50%),病残率也高(占生存者的50%~85%),致残和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及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高龄高血压脑出血185例,观察术后再出血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对再出血患者行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并给予控制血压、彻底止血、改善凝血等综合治疗,观察患者预后。结果:术后再出血35例,再出血率18.92%。引起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术中未彻底止血、术后血压控制不稳、血管脆硬、凝血机能异常等。基本治愈8例,中度残障12例,重度残障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3例,家属放弃治疗5例。结论: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易发生再出血,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妥善处理,防止发生术后再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21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找出病因,观察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为脾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脾胃区门静脉高压、脾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经脾切除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等其他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多由胰源性因素引起。脾切除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