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研究83例曲张静脉和10例对照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结果:①曲张静脉囊性扩张型Ecs及SMC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1);②曲张静脉囊性扩张型Bcl-2 mR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囊性扩张型(P<0.05);③非囊性扩张型其Bcl-2基因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囊性扩张型和对照组(P均<0.05);④囊性扩张型其Bax 和Fas基因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非囊性扩张型和对照组(P均<0.05);⑤Bcl-2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和表达率(0.25±0.23)与Bcl-2基因蛋白(0.30±0.27)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5381(P=0.001981)和0.688216(P =0.000844)。结论:①细胞过度凋亡导致静脉血管重塑,可能是静脉曲张发病机制之一;②曲张静脉囊性扩张型其ECs和SMC过度凋亡可能与Bcl-2 mRNA、Bcl-2蛋白低水平表达及Bax、Fas高水平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P53及Bcl-2蛋白在大肠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大肠腺瘤及腺癌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p53基因、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粘膜、30例大肠腺瘤、100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瘤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及76.7%,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及67%,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与癌旁粘膜(P<0.01);随着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53蛋白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而Bcl-2蛋白表达与腺瘤分级无关;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Ⅰ级不典型增生(P<0.01),与Ⅱ、Ⅲ级不典型增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差的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1),而分化差的大肠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5),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患者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P<0.05),Bcl-2蛋白过度表达的大肠癌患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P<0.05)。结论:bcl-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沉默caspase-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MSC。建立缺血缺氧模型,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 重组慢病毒成功转染MSC。缺血缺氧环境下,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3.66 ± 0.20)%,低于空载体组的(21.86 ± 0.43)%和空白对照组的(22.28 ± 0.48)%(P < 0.01)。沉默caspase-3后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P < 0.05)。【结论】 沉默caspase-3能显著提高MSC在缺血缺氧环境下的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Bcl-2、Bax蛋白在脑胶质瘤表达水平以及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47例脑胶质瘤组织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民情况。结果:在47例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8.9%(23/47),57.4%(27/47),17.02%(8/47)(p〈0.05);发现GBM的P53蛋白阳性水平要高于AS;Bcl-2蛋白  相似文献   

5.
凋亡基因Bax,Bcl-2,Fasl在成年猫脊髓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ABC法,观察凋亡基因Bax,Bcl-2,Fasl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结果:在脊髓腹角、中间带及后角深部均见Bax,Bcl-2,Fasl阳性神经元。反应物定位于细胞浆,相对之,后角浅层除Bcl-2阳性神经元尚多多,Bax,Fasl阳性神经元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53、Bcl-2、c-fos基因在脑胶质瘤表达水平以及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47例脑胶质瘤组织蜡块标本进行P^53、Bcl-2、Fos蛋白的检测。结果 47例脑胶质瘤中P^53、Bcl-2、Fos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8.9%(23/7);57.4%(27/47);46.8%(22/47);46.8%(22/47);其中多开性胶质母细胞瘤的P^53蛋白  相似文献   

7.
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 mRNA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细胞凋亡控基因Bd-2/Bax mRN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与ER、PR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肌瘤内ER、PR的含量(28例)。用RT-PCR法测定肌瘤内Bcl-2/Bax mRNA(21例)。以肌瘤邻近的正常子宫平滑肌作对照。结果 子宫肌瘤内ER、PR,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平滑肌(P〈0.05和P〈0.01),肌瘤ER、PR与Bcl-2/Bax mRNAx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关系,作者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了29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现象,并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bcl-2蛋白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①SLE患者PBL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类风湿关节炎组(P<0.001),经48小时培养后PBL凋亡率更高,可达33.44%;②PBL凋亡率与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86,P<0.001);③并发狼疮肾炎(LN)者,其PBL凋亡率较无LN者高;④培养前后,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bcl-2蛋白及Fas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P<0.01,P<0.001)。因此,PBL凋亡率的变化可能作为评估SLE患者病情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61例肺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时检测癌基因Bcl-2、抑癌基因视网膜母细胞(Rb)、p53、p16。结果:Rb与p16表达、p53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P〈0.05),Rb与P53表达、P16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是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异常等多基因损害的积累过程和  相似文献   

10.
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30例正常肺组织和61例NSCLC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率(57.3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3.33%)(P〈0.01),而NSCLC组织中Bax蛋白表达率(45.90%)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80.00%)(P〈0.01),鳞癌和腺癌中Bcl  相似文献   

11.
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和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技术 (TUNEL染色 )检测食管鳞癌、非典型增生和正常食管粘膜各 72例中bcl- 2、P5 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bcl- 2和P5 3在非典型增生和浸润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粘膜上皮 (P <0 .0 1) ,并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P5 3还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和患者年龄密切相关 (P分别 <0 .0 1和 0 .0 5 )。TUNEL染色结果显示 :凋亡指数在非典型增生和浸润癌中显著增高(P <0 .0 5或P <0 .0 1) ;bcl- 2、P5 3阳性组凋亡指数分别低于同一阶段其阴性组凋亡指数(P <0 .0 5 )。结论 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 (bcl- 2 ,P5 3 )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恶性表型密切相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联合检测的上述指标及TUNEL方法同步原位检测的细胞凋亡可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从CINⅠ→CINⅡ→CINⅢ,A-LI逐渐增加(P<0.05),ISCC中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加(P<0.05);在正常宫颈和CINⅠ,未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CINⅡ可检测到少量阳性细胞,P53-LI在CINⅢ明显低于ISCC(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53蛋白的调节可能阻断了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胃癌前组织和胃癌中Fas基因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及胃癌中Fas基因表达状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72例慢性胃炎和53例胃癌中Fas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正常胃粘膜无Fas基因表达。Fas mRNA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5.00%,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37.50%,P<0.01)和胃癌(52.83%,P<0.05)。Fas蛋白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56%,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37.50%,P<0.01)、异型增生(55.00%,P<0.05)和胃癌(45.28%,P<0.01)。X^2检验表明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Fas蛋白表达阳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蛋白阴性组(P<0.05及P<0.01),Fas蛋白表达状态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393,P<0.01)。结论 Fas基因对胃癌前组织及胃癌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38例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组织Fas、FasL的表达;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鳞癌细胞的凋亡。结果:Fas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广泛表达,鳞癌组织表达明显下调(P<0.05);FasL在正常口腔黏膜不表达,鳞癌组织表达明显上调(P<0.01);Fas、FasL表达与口腔鳞癌分化程度无关;口腔鳞癌细胞Fas表达阴性组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明显低于Fas表达阳性组(P<0.01),Fas表达阳性组中,随Fas表达的下降,癌细胞AI逐步降低,各组间AI差异有显著性(P<0.01);口腔鳞癌细胞FasL表达阳性组癌细胞AI明显低于FasL表达阴性组(P<0.01);不同程度FasL表达间的癌细胞凋亡指数有差异。结论:口腔鳞癌细胞Fas、FasL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凋亡及肿瘤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Fas抗原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例食管癌原发灶、17例淋巴结转移灶和1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Fas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正常食管粘膜中均检测到了Fas的表达,而40例原发性食管癌中仅11例(27.5%)可见Fas的表达,与正常粘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6例高分化鳞癌均检测到Fas的表达,31例中分化鳞癌仅7例Fas表达阳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3例低分化鳞癌中均未检测到Fas的表达,提示Fas的表达与食管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17例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中均未检测到Fas的表达。提示Fas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食管癌细胞通过Fas的下调表达,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慢性苯暴露小鼠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c12L13的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亚慢性动式吸入苯,暴露浓度分别为0 ppm(对照组)、1 ppm(低浓度组)和100 ppm(高浓度组).收集骨髓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Survivin、Bl12L13基因的表达,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测定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苯暴露组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大(P<0.01),低浓度组S期细胞比例增加,高浓度组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低浓度组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高浓度组Survivin、Bcl2L13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两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均呈低甲基化状态,其甲基化水平未受苯暴露影响.结论:亚慢性苯吸入染毒影响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增加细胞凋亡,降低Survivin、Bcl2L13 mRNA的表达,但不影响其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低氧组(8只)和低氧 NaHS组(8只).以化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H2S含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TUNEL)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并行图像分析计算单位面积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蛋白Bcl-2、Fas和caspase-3表达,并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低氧组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血浆中H2S含量下降36%,应用TUNEL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单位面积凋亡率减少52.9%,肺动脉平滑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高123.9%,Fas蛋白表达减弱45%,caspase-3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低氧组与低氧 NaHS组比较,低氧 NaHS组大鼠血浆中H2S含量升高65%,应用TUNEL检测到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单位面积凋亡率较低氧组增高62.5%,肺动脉平滑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减弱36.4%,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分别增高84.8%、34.5%;结论:低氧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减少,H2S可能通过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加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低氧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Fas/FasL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38例口腔鳞癌TIL的Fas/FasL表达及TIL和癌细胞的凋亡进行检测,观察TIL的Fas/FasL表达与TIL和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TIL的Fas和FasL均有广泛的表达,TILFas表达阳性组的TIL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Fas表达阴性组(P<0.05),TILFasL表达阳性组的癌细胞凋亡指数与FasL表达阴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腔鳞癌TIL的Fas阳性表达与其凋亡有密切关系,而FasL的阳性表达则与癌细胞凋亡无关。癌细胞可能通过Fas凋亡系统诱导TIL的凋亡并通过某种机制逃避TIL的杀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凋亡相关因子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镜检确诊为不同宫颈病变的患者140例,其中子宫颈鳞癌70例、宫颈原位癌(CINⅢ)50例和宫颈炎20例,均空腹抽取静脉血同时留取镜检组织。采用酶联免疫法、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及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肿瘤抑制基因(p53)、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周期素E (cyclin E)蛋白和mRNA表达,并分析其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与宫颈炎患者比较,宫颈鳞癌和宫颈原位癌患者血清及宫颈组织中p53、Fas、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cyclin E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宫颈鳞癌患者与宫颈原位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Fas、TNF-α和cyclin E阳性表达率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联(P<0.01)。结论: 宫颈鳞癌和宫颈原位癌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p53、Fas和TNF-α表达水平下调和cyclin E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联,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标记物,并可为宫颈癌的术后用药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