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奎的平与氯氮平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 7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随机分别用奎的平与氯氮平治疗 ,疗程 12周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2、4、8、12周末用阴性症状量表 (SANS)、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评定临床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 奎的平组与氮氮平组治疗前后SANS、BPRS总分及减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各组治疗后SANS、BPR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奎的平在兴趣社交缺乏因子方面的疗效优于氯氮平 (P <0 0 5 ) ;奎的平组的副反应较氯氮平组少而轻。结论 奎的平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 ,在某些方面优于氯氮平 ,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护理角度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患者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 6 2例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 32例 (下称B组 )和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护理治疗组 30例 (下称A组 )进行对照性研究 ,疗程 8周 ,采用SANS、NOSIE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第四周末 ,A组的SANS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治疗第八周末时 ,A组SANS与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治疗后A组NOSIE总积极因素分较B组高 ,总消极因素分较B组低 ,A组病情总估计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组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整体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明显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29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12周末使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两组的疗效,药物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SANS总分、情感平淡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TESS评分体质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明显差异.结论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阳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阳性 )和以阴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阴性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催乳素 {PRL)水平及氯氮平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对 2 6例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阳性组 )和 2 2例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阴性组 )用氯氮平治疗 6周 ,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阳性症状量表 (SAPS)或阴性症状量表 (SANS)评定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6周末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脑脊液PRL水平。结果 治疗前阳性组PRL水平 [(1.0 8± 0 .39) μg/L]低于阴性组 [(1.34± 0 .4 1) μg/L],P <0 .0 5 ;治疗后阳性组PRL水平 [(1.16± 0 .35 ) μg/L]较治疗前升高 ,阴性组 [(1.2 4± 0 .4 6 ) μg/L]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治疗后BPRS、SAPS或SANS总分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阳性和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PRL基础水平有差异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PRL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舒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舒必利组,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12周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与舒必利组治疗前后SANS、BPRS总分及减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治疗后SANS、BPR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利培酮的副反应较舒必利少而轻。结论利培酮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氯氮平合并丙咪嗪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3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进行为期 12周的对照研究。分别用氯氮平合并丙咪嗪(治疗组 )和氯氮平 (对照组 )治疗。采用BPRS、SANS和TESS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前后SAN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SAN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氯氮平合并丙咪嗪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与单用氯氮平疗效相仿 ,丙咪嗪对改善阴性症状无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晚发与早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不同年龄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BPRS、SANS、SAPS、HAMA和HAMD量表评定,然后作临床症状的比较。结果 晚发组在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SANS总分,HAMD迟缓、绝望感因子分低于早发组,BPRS敌对猜疑因子分高于早发组(P<0.05)。晚发组的以被害妄想、牵连观念、情绪不稳较多见,而被洞悉感、思维形式障碍、情感迟钝、意志缺乏较少。结论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早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提示晚发精神分裂症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8.
利培酮合用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对照组 ,分别给予利培酮合用米氮平及单用利培酮治疗 ,疗程 12周 ,用PANSS、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疗后 4周两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及 8、12周末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与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治疗后 8、12周两组间比较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万拉法新与舒必利辅助治疗精神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 使用万拉法新、舒必利分别作为氯氮平的辅助用药,对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以简明精神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3.79%、76.19%,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后BPRS、SANS、HAMD和TES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HAMD差异非常显著(P<0.01),BPRS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ANS和TESS无显著性(P>0.05)。万拉法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出汗、恶心及头痛等症状,一般不须处理。结论 在服氯氮平的基础上,用万拉法新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辅助药,比舒必利更安全、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作用. 方法:以阴性症状为主的8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艾司西酞普兰10~ 20 mg/d,共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功能评定成套测验(LOTCA). 结果:12周后,研究组SANS总分及情感平淡、意志缺乏、兴趣缺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0.01);LOTC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t=-10.45,P=0.000;t =2.17,P=0.033);药物不良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抑郁症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于入院、治疗3、6、9、12月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中文版(SANS-CV)、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功能总体评定量表(GAF)对1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急性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轻度或以上程度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71%,但在缓解期降至12%。急性期突出的抑郁表现为认知障碍与迟缓(因子分各占HAMD总分的35%和29%)。抑郁症状随着精神病性症状的缓解而减轻,与性别、发病年龄、受教育时间、病程及前驱期长短无关。HAMD总分在急性期仅与BPRS的焦虑抑郁因子分有关,但在缓解期与阴阳性症状、临床总体印象以及总体功能均有密切的相关性;急性期以及治疗3个月时的抑郁症状与随后的阴阳性症状、总体功能的变化无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抑郁症状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症状群,抑郁程度不能作为预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对67例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和44例正常人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并对其中21例经过6周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产后比较,观察WCST与HAMD评分变化的关系。结果:抑郁症患者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同正常人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发现: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与年龄,HAMD总分及迟缓,日夜变化两因子分正相关(P<0.01),正确数和分类数与年龄,HAMD的迟缓因子分成负相关(P<0.05),WCST在两组按性别及文化程度再分组比较后发现,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21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发现WCST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而治疗前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的减分率与HAMD减分率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损,其认知功能缺损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抑郁症的迟滞和日夜变化等症状有关,认知功能的降低可能反映病人额叶功能的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及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差异。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1例,双相障碍患者57例,抑郁障碍患者48例,另设正常对照59名。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认知功能,首发精神分裂症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组、抑郁障碍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抑郁和焦虑症状,贝克—拉范森躁狂(Bech-Rafaelsen mania scale,BRMS)量表评估躁狂症状。结果 4组对象的RBANS总分(F=5.18,P0.01)、即刻记忆(F=4.09,P0.01)、言语功能(F=9.53,P0.01)、注意(F=3.87,P=0.01)、延时记忆(F=9.86,P0.01)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组RBAN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双相障碍组言语功能得分低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组(P0.01),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注意得分低于抑郁障碍及对照组(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损伤,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重于抑郁障碍,轻于双相障碍。  相似文献   

14.
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女性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女性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分裂症诊断标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50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4分的120例女性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对照方案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和舒必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阿立哌唑组60例(脱落1例),口服阿立哌唑(20.4±5.2)mg/d;舒必利组60例(脱落2例),口服舒必利(608.2±108.3)mg/d。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SANS、CGI评定,两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与治疗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临床总体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TESS量表评定,阿立哌唑组嗜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舒必利组明显,舒必利组震颤、口干比阿立哌唑组明显。体重增加、月经改变和泌乳的发生率阿立哌唑组无,舒必利组为12.1%和25.9%。两组间总不良反应比较,阿立哌唑组少于舒必利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良好疗效,临床副反应小而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对23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30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和28名正常人进行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显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非持续错误数明显高于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发现,WCST的以上测验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Andreasen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的迟滞因子分和持续错误数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372和0.4551)。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其中阴性症状可能与额叶功能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齐拉西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单用齐拉西酮治疗),各43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两组的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起研究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2周末起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SANS总分、情感平淡、注意障碍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齐拉西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适当的行为治疗,以期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病人应用行为治疗并进行对照观察,以NOSIE-30及SANS评分为依据。结果行为治疗明显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在NOSIE-30测查中的总积极因素增分值及总消极因素减分值研究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ANS评分研究组(治疗后)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行为治疗在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促进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在服用原有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美金刚治疗,对照组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8周及12周时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SAN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 结论: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与单用氯氮平相比,可显著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和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差异 ,探讨精神症状的不同病理基础。方法 对 2 4例抑郁症和 2 6例精神分裂症同时检测自然杀伤 (NK)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 ,以 2 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同时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测查精神分裂症患者 ,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结果  (1)抑郁症患者NK细胞 [(15± 4) % ]低于对照组 [(2 1± 3) % ],P <0 0 1。精神分裂症NK细胞 [(2 5± 7) % ]高于对照组和抑郁症组 ,P均 <0 0 1;(2 )抑郁症淋巴细胞转化率 [(80±6 ) % ]略高于对照组 [(78± 6 ) % ],P >0 0 5。精神分裂症淋巴细胞转化率 [(6 6± 10 ) % ]低于对照组和抑郁症组 ,P均 <0 0 1;(3)抑郁症组血SOD值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精神分裂症SOD值[(876± 6 75 )ng mgHb]高于对照组 [(6 5 9± 15 2 )ng mgHb ,P <0 0 1]和抑郁症组 [(70 2± 15 0 )ng mgHb ,P <0 0 5 ]。结论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生物学基础 ,这与其不同的病理机制、病程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