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产黄青霉中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6)克隆至质粒载体pMK4中,构建成表达载体pMK4-LV,并将表达载体pMK4-LV转化青霉素生产菌株——产黄青霉的原生质体,获得转化子。经发酵实验表明,vg6的表达可以使产黄青霉的生物量提高9.76%,青霉素的产量提高9.68%。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产黄青霉(Pen.chrysogenum)的各种营养缺陷型的突变株和它的回复突变株的青霉素生产能力。作者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和亚硝基甲替缩二脲((?))处理产黄青霉39号菌株,得到了各种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及其回复突变株。发现绝大多数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物合成青霉素的能力降低,有70%以上变株的青霉素的生产能力明显降低,仅9%的变株接近对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生产菌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青霉素生产菌丝状产黄青霉JS94-18为出发菌株制备菌丝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筛选到变异株JS94-18-58,该菌株摇瓶发酵效价比生产菌株提高8.63%,50吨发酵罐试生产平均发酵效价比生产菌株提高10.40%。  相似文献   

4.
利用CaCl2/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一株有产抗能力的产黄青霉vgb转化菌PTH-1。该转化菌具有嗜盐性,必须在含有高浓度KCl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在该盐条件下转化菌PTH-1对博莱霉素抗性稳定,具有摄氧率高、易自溶、细胞壁胞弱等特性。在高盐发酵试验中,PTH-1产抗比对照株提高14%。  相似文献   

5.
王晶  徐晓颖 《黑龙江医药》2003,16(3):196-197
目的:通过对产黄青霉菌的谤变选育,最后达到提高青霉素生产水平。方法:用紫外线对青霉素生产菌“产黄青霉”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定向选育获得耐高浓度青霉素的突变菌株。结论:诱变育种和其它育种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方法简便等优点,是抗生素产生菌选育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铁  刘瑞华 《上海医药》2002,23(12):554-556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林可霉素产生菌。方法:将林可霉素产生菌S78-1^#,N65-2^#的原生质体分别热灭活和紫外灭活,并将两种灭活原生质体用PEG融合,从融合株中筛选高产优质菌种。结果:获得82-201^#融合株,其摇瓶效价分别较N65-2^#,S78-2^#提高17%和52%,且色素分泌少,传代稳定性强。结论:双亲株灭活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林可霉素高产菌株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类 检测发酵液中青霉素单位的酶电极(译文)4(1):50 应用阿尔法拉伐萃取机提取苄青霉素(文摘)4(1):57 生物合成的第一阶段中产黄青霉菌丝产青霉素量的研究(译文)4(2):51 青霉素产生菌产黄青霉绿色孢子菌种194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科研报告)4(3):1  相似文献   

8.
通过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中Ti-质粒的质导将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vgb和博来霉素(bleomycin)抗性基因转移到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中;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产黄青霉孢子时需要有乙酰丁香酮诱导;转化菌丝体时乙酰丁香酮不是必要的,但一定浓度的乙酰丁香酮可提高转化率与原生质体转化法相比可提高转化率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9.
从氯霉素抗性突变株筛选赤霉素高产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霉素抗性筛选法,将经NTG诱变处理的赤霉素产生菌——水稻恶苗病菌6028菌株(Gibberella fujikuroi 6028)原生质体涂布在含有氯霉素2000μg/ml的致死再生培养基平板上,获得了大量氯霉索抗性突变株.其中赤霉索产量高于出发菌的阳性效率达20%,同时获得了在20和60吨罐上产素能力和发酵总亿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7.58%和9.36%的7106高产菌株,且该菌株经连续5次传代试验,产索能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株分别带有不同抗药性标记的产黄青霉原生质体以1:1相混合,用30%的聚乙二醇(MW6000)原生质体融合处理。将混和物涂布在补给有两种药物同时存在的高渗性分离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异核体菌落。洗下异核体分生孢于继续分离在补给有两种药物同时存在的分离培养基上,得到了同时带有两种抗性标记的重组体。纯化后,进行抗性稳定性和摇瓶效价的测定,将一株具有双重抗性、摇瓶发酵效价较高的菌株作出发菌株,经诱变因子处理后,获得了一株43u7c—57菌株,在摇瓶中效价比生产菌株平均提高4.94%,该菌株在40吨发酵罐试生产后,发酵效价平均提高4.4%,产量则平均增加12.15%。  相似文献   

11.
青霉素皮试无痛注射技术及影响疼痛程度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12月~2003年5月,观察57630例病人对青霉素皮试用传统方法及改良的无痛注射法进行比较,对其产生的疼痛程度及影响疼痛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皮试方法及受试者年龄、皮试时间对皮试疼痛程度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男女性别没有差异。此研究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减轻每天数次静脉注射青霉素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与不便,本研究比较了青霉素G静脉注射与青霉素V钾片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完全随机将200例患儿分为青霉素V钾片治疗组(治疗组,n=97)和青霉素G注射剂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112)。治疗组青霉素1次静脉滴注(简称静滴)后加青霉素V钾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青霉素每天2次静滴治疗。治疗组急性扁桃体炎患儿64例,肺炎患儿33例,用青霉素G每次10万~20万U·kg-1加入50~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上午1次,然后口服青霉素V钾片每次15 mg·kg-1,每天3次;对照组急性扁桃体炎患儿68例,肺炎患儿44例,用青霉素G静脉滴注,每天2次(每次10万~20万U·kg-1),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于小儿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在退热和缓解症状、体征及炎性细胞恢复等方面的临床疗效相似。结论 青霉素G静脉滴注1次加青霉素V钾片治疗可以替代单用青霉素多次静注治疗小儿肺炎和扁桃体炎。且具有应用方便、减轻患儿疼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14.
以青霉素 G钾为原料 ,分别采用过氧乙酸和双氧水作氧化剂合成青霉素 G亚砜 ,收率可达91.5 %。实验证实双氧水完全可以代替过氧乙酸。另外当反应结束后酸化至 p H2 .0时 ,青霉素 G亚砜就从反应液中直接结晶析出 ,从而解决了它与反应体系的分离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膜分离技术过滤青霉素发酵液。方法:使用膜过滤装置过滤青霉素发酵液,与鼓氏过滤收率及透光度对比。结果:应用膜过滤的青霉素发酵液过滤的收率明显高于鼓氏过滤收率。结论:用膜分离技术过滤青霉素发酵液既能够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丝及各种蛋白,又不需要用硫酸酸化,减少了过滤的收率损失,提高滤液质量。  相似文献   

16.
殷凯生  杨玉 《江苏医药》1994,20(3):118-120
报告应用嗜碱细胞组胶释放试验(HRBT)对48例青霉素过敏症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者的检测结果。应用青霉素抗原所作HRBT结果与临床诊断(病史+皮试)的符合率分别为91.7%和93.7%。提示HRBT是诊断青霉素过敏症的一项敏感、安全的方法。作者还比较了青霉菌和青霉素抗原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破乳剂的小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宜兴振达化工厂生产的6种破乳剂进行破乳实验,并与我车间现用破乳剂的破乳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经筛选比较得出,11#、14#破乳剂破乳效果较好,分离速度快,界面清,可在生产中试用。但其在收率和单耗方面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青霉素配伍利多卡因后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证明利多卡因对青霉素的生物利用度无影响,且可促进青霉素的吸收,为良好的青霉素无痛溶媒,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变温培养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立宏  姜帆 《黑龙江医药》2000,13(5):269-270
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培养温度,通过实验考察其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温培养的发酵水平要高于25℃恒温培养的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李涛  赵雪颖 《黑龙江医药》2005,18(3):193-194
目的:改良已知菌种或生产菌株的特性,使其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方法:以青霉菌产生菌原生质体来代替青霉素产生菌孢子作为诱变育种的材料进行紫外光处理。结果:分析表明其诱发率突变频率和诱变育种的效率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原生质体诱变后所获得新菌种,具有单位高,发酵总亿高,糖耗低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