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它可表达于肾小管、间质及球旁器,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参与一氧化氮信号途径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尿及高血糖可诱导OPN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并抑制其降解,参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及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早期阻断OPN在肾脏的表达可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是PDGF经典的存在形式之一,其在肾脏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诱导肾脏系膜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外基质积聚及单核-巨噬细胞在肾组织浸润。PDGF-BB在糖尿病肾病肾脏中表达增高,高水平的PDGF-BB可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积聚,亦参与肾小管及其间质改变,从而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PDGF-BB还能通过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协同促进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发展。阻止PDGF-BB表达及其信号转导将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一个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临床上以持续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研究发现,肾小管间质病变与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肾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较肾小球病变更为密切。microRNA(miRNA)是生物小分子,已成为糖尿病肾病研究领域的新方向,被证实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miRNA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小管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本文就miRNA参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管病理生理过程作用机制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以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肾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肾小管间质占肾实质90%以上,肩负多种重要功能。在糖尿病环境下,受代谢紊乱、炎症状态、尿液成分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氧化应激反应,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导致间质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介导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因此,阐明肾小管损伤的分子机制,对于确定药物干预靶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慢性缺氧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进展性肾病共有的改变,其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RPTECs)及雄性糖尿病大鼠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分子水平及动物水平研究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大鼠HIF-1α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通过对44例病因、病理类型和肾功能损伤程度不同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研究(包括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5例、结节性硬化性糖尿病肾病10例,膜性肾病19例)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损伤,并进行TGFβ1、α-SMA、I、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它们与肾小管间质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肾小球的损伤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TGFβ1的表达位于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Ⅰ、Ⅲ型胶原和肌纤维母细胞(α—SM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增生的肾间质,其中,Ⅰ、Ⅲ型胶原还见于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它们的表达均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相关。肾小管TGFβ1的表达还与肾间质肌纤维母细胞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相关。肾间质肌纤维母细胞的表达又与肾间质Ⅰ、Ⅲ型胶原表达相关。结论 损伤的肾小管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中心环节。受缺血缺氧、尿蛋白和尿糖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途径,产生多种细胞因子(TGFβ1等)和表型转化(产生Ⅰ、Ⅲ型胶原等),在人类肾小球疾病进行性发展至肾纤维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均进行单侧肾切除,部分大鼠再以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这些大鼠分成单侧肾切除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苯那普利治疗组,4周后观察肾小管-间质形态学变化及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mRNA表达,结果提示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部分机制是抑制TGF-β1基因与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蔡婷  靳蕊霞  冯欣  陈硕 《山东医药》2012,52(26):39-41
[目的]观察IgA肾病模型肾组织中骨桥蛋白(OPN)、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子3(STAT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27只.模型组建立IgA肾病模型.建模后4、8、12周分批处死各组动物,每次9只,处死前检测24 h尿蛋白;处死时腹主动脉取血,查BUN、SCr;处死后观察肾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OPN和肾小管组织中STAT3.[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4h尿蛋白、BUN、SCr明显增高,且建模后12周>8周>4周(P均<0.05).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及其间质结构正常,模型组可见中重度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区增宽,毛细血管挤压.模型组肾组织中OPN、STAT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建模后12周>8周>4周(P均<0.05).[结论]IgA肾病模型肾组织中OPN、STAT3的表达明显上调,二者可能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0/CD40L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74例IgA肾病患者肾穿活检组织分为轻度系膜增生组27例、局灶增生组28例和增生硬化组19例,采用免疫组化及Masson方法观察各组肾小管间质内CD40、CD40L、TGF-β、α-SMA、Vimentin和胶原纤维的表达.结果 IgA肾病组织中小管上皮细胞高表达CD40和CD40L,肾小管间质中TGF-β、α-SMA、Vimentin及胶原纤维表达随分级变化而变化,三组间以上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IgA肾病中,CD40和CD40L可能通过TGF-β启动并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C-C亚族趋化因子主要趋化和激活单核细胞及某些T细胞亚群,对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亦有不同作用,进而参与炎症过程。其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RANTES)是巨噬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因子,高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促进其高表达,从而使巨噬细胞在肾脏聚集和活化,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以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核因子-κB可能参与了高糖对MCP-1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细胞周期素激酶抑制剂(CKIs)是细胞周期的负调控蛋白,其CIP/KIP家族表达异常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均可影响其表达.CKIs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激酶(CDK)活性使细胞停留于G1期,引起肾脏细胞肥大,与晚期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密切关系.明确CKIs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中的作用将为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皮素、一氧化氮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是两种作用相反的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糖尿病肾病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尤其是参与早期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参与肾脏水、盐电解质平衡调控,影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其中一氧化氮在糖尿病肾病中具有损伤和保护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3.
NIDDM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着重观察了26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特点,包括肾小管功能的改变、肾组织学检查及部分患者的尿EGF,对小管间质损伤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了初探。结果发现:①NIDDM肾病小管间质功能受损具有无明显节段性分布的特点,既有近端小管细胞损伤,也有远端小管的损伤;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肾小管萎缩、基膜增厚、间质扩张、弥漫炎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②在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受损之前,小管间质病变即已出现,并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而逐步加重,提示小管间质损害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与肾小球病变同样重要的作用。③肾功能未明显受损、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较轻的DN患者,尿EGF明显增高。随着肾功能的明显恶化,小管间质萎缩纤维化的加重,尿EGF排泄量也逐渐降低,表明EGF很可能参与了DN小管间质病变,在其损伤的早期阶段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尿 α1 -微球蛋白 (α1 - MG)早期诊断老年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方法 用放免法和 SPECT等技术测定 96例老年糖尿病及 34例正常老年人尿α1 - MG、2 4 h尿微量白蛋白排量 (UAE)及肾小球滤过率等肾小球功能。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 α1 - MG高于正常 ;在正常白蛋白尿阶段的老年糖尿病其尿 α1 - MG已明显高于正常 ,以后随病情进展加重 ,从微量白蛋白尿到临床蛋白尿 ,尿α1 - MG渐升高 ,反映肾小管间质损害逐渐加重 ;随尿α1 - MG升高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UAE渐升高 ,肾小球功能损伤渐加重。结论 老年糖尿病早期已有肾小管间质损害 ,尿 α1 - MG水平能敏感反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肾小管损伤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凋亡,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堆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其中高血糖、氧化应激、蛋白质非酶糖化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胶原酶及一些炎性趋化因子在基因转录、翻译、介导生物学作用等各个过程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糖尿病肾小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肾小管病变及肾小管问质纤维化在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对其机制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Ⅳ型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间质浸润炎细胞的增殖和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正常肾组织和Ⅳ型LN患者肾组织IDO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肾间质浸润核增殖抗原(PCNA)阳性淋巴细胞数及肾小管-间质(TIL)病理损害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正常肾组织未检测到IDO表达,而在Ⅳ型LN肾小管上皮细胞IDO的表达阳性,并且LN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IDO的阳性强度与TIL PCNA+浸润细胞数及TIL病理损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DO在Ⅳ型LN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并与TIL浸润细胞增殖情况及TIL病理变化呈负相关,提示IDO可能参与LNTIL病理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17.
C-C亚族趋化因子主要趋化和激活单核细胞及某些T细胞亚群,对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亦有不同作用,进而参与炎症过程。其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RANTES)是巨噬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因子,高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促进其高表达,从而使巨噬细胞在肾脏聚集和活化,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以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核因子—κB可能参与了高糖对MCP—1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小管病变及肾间质纤维化在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认识,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相平行。在糖尿病肾病中引发EMT的因素主要有高血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蛋白尿、血管紧张素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90例活检中肾小管间质损害对肾小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进一步评价IgA肾病活检中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临床意义,对90例IgA肾病患者活检时,肾小球滤过率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作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在诸多临床病理因素中,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相关程度最高的是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其次是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管间质损害越重,Ccr越小。logistic回归方程表明,根据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肾小管萎缩、血压持续升高及Meadow分级,可准确判断IgA肾病患者Ccr的下降情况。提示IgA肾病患者中肾小管间质病变,在肾小球功能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 ,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DN中肾小球病变得到了广泛关注 ,肾小管间质的病变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糖尿病初期表现为肾小管肥大、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管基底膜增厚 ,晚期则出现肾小管萎缩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部位常伴有肾小球纤维化 ,但也可以不伴有肾小球纤维化。与此病理表现相对应 ,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 38.4 6 %可以出现尿肾小管蛋白水平增高 [1 ]。这说明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并不依赖肾小球病变 ,是 DN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所谓肾纤维化就是指细胞外间质过度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