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测定26例应用普通肝素(UFH)及38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进行对比,分别与30例健康体检者PLT及MPV进行比较。测定并比较18例患者自UFH改为LMWH抗凝3个月PLT及MPV的变化。结果UF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P〈0.01);LMW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UFH组及LMWH组间,后者PLT及MPV高于前者,(P〈0.05);自UFH改为LMWH抗凝后,PLT及MPV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可致PLT及MPV下降,UFH尤其显著;UFH抗凝致PLT及MPV下降后改用LMWH抗凝并不能使PLT及MPV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FGR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标准肝素治疗组(n=30):标准肝素50~75mg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500mL中静滴,1次/d,7~10d为1疗程;低分子肝素治疗组(n=30):低分子肝素0.2~0.4mL皮下注射,1次/d,7~10d为1疗程;对照组(n=3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20mL注射液静滴,1次/d,7~10d为1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脐血流、生物物理评分;胎心电子监护(NST);监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每3天查1次血小板、凝血指标(APTT、PT);分娩前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分娩后记录新生儿体质量、胎龄、1minApgar评分、新生儿畸形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素治疗后胎儿平均每周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明显增长(P均〈0.05);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羊水指数、新生儿1minApgar评分、体质量、胎龄明显增加(P均〈0.05);脐血流、足月小样儿及早产的发生率降低(P均〈0.05),均未出现胎儿畸形、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肝素治疗FGR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正确应用并做好监测,肝素治疗FGR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情稳定,维持血透6个月以上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LMWH组(17例)和UFH组(17例)。两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随透析时间的延长,UFH组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B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与实验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WH组前6个月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6个月后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与UFH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在维持血透中使用LMWH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脂血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3月期间于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LMWH组43例和普通肝素(UFPI)组43例,观察比较两组采用介入治疗的途径、穿刺血肿发生率及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采取股动脉穿刺局部平均压迫止血时间及穿刺局部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UFH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间歇充气加压(IPC)及传统方法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共360例,随机分为LMWH组、IP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比较各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1)LMWH组与IPC组术后DVT、PE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LMWH组DVT、P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IPC组DVT、P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间歇充气加压均可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羊水过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93例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治疗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静脉补液治疗;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丹参联合静脉补液治疗,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羊水指数( AFI)、相关凝血指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未发生因使用肝素所致的产后出血、血肿、皮肤黏膜出血及过敏反应等。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AF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AFI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PT、APTT、TT和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静脉补液是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安全、有效方法,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王建新  薛滨勇  苏艳 《海南医学》2011,22(15):11-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中老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00~2005年未应用低分子肝素的骨折患者(单纯运动组)及2005年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患者(LMWH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单纯运动组DVT发生率为15.8%(38/240),LMWH组为1.4%(4/27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手术后,单纯运动组APTT、Fig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LMWH组APTT、Fig稳定(P〉0.05),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干预预防中老年患者骨折术后DVT形成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骨折术后DVT形成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广。  相似文献   

8.
杜亚萍 《四川医学》2009,30(9):1418-1420
目的探讨思美泰(SAMe)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 pregnancy,IC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ICP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其中A组(21例)以思美泰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B组以思美泰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瘙痒评分、记录孕妇分娩孕周、羊水粪染率、术中出血、Ap-gar评分及胎儿出生体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BA、ALT、AST、TB的水平及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A组治疗后瘙痒评分、TBA、ALT、AST、TB的水平较B组下降明显(P〈0.05)。A组羊水Ⅲ度粪染率较B组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分娩出血量、早产率、胎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窒息率(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Me联合LMWH治疗ICP优于常规单纯思美泰的治疗方法,近期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1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30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治疗组(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31例)和对照组(淀粉片治疗,30例),用药时间为从宫内妊娠确诊开始给药,直至临产或者发生流产、早产。比较3组活产率、流产率、产科并发症以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3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3组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3组绝对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3组均无新生儿畸形发生,均无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发生。联合治疗组流产率、瘀斑发生率均低于单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联合治疗组分娩孕周长于单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3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流产孕周、分娩出血量、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有效改善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LMWH组(20例)、小剂量LMWH组(1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大剂量LMW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小剂量组为73.33%,均高于对照组的51.02%(X^2=6.07,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LMWH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X^2=1.07,P〉0.05)。不同剂量LMWH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于围生期血液高凝状态的预防效果及使用安全性评估。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4月本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68例,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低分子肝素组101例,对照组仅给予气压治疗,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同时填写治疗效果调查表,评估孕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及副作用。结果: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孕妇中,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的D-二聚体、Fb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PT、T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剖宫产共5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32.75 min,与对照组的平均时间31.24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出现1例注射部位的血肿,1例出现过敏反应,3例出现转氨酶升高。结论:速碧林能有效地降低PLA、D-二聚体的含量或活性,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建议常规检测凝血功能。它与普通肝素相比,对于孕妇无明显毒副作用,更适用于孕妇血栓性疾病及DIC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栓饮对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消栓饮组及低分子肝素组。建立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兔模型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消栓饮组给予消栓饮灌胃,低分子肝素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周。检测造模前后不同时间点各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各组造模前后自身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数值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间检测结果比较,消栓饮组及低分子肝素组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等指标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消栓饮组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栓饮对大白兔DVT模型有较好的抗凝作用,能有效地防治下肢DVT形成,其作用机制与低分子肝素相类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肝癌细胞株HepG2转移及黏附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LMWH作用于HepG2细胞株,分别在作用24、48、7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其细胞生长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检测HepG2细胞迁移率的变化,纤维黏附蛋白黏附实验观察HepG2细胞株的黏附性变化。结果 0.0×106IU·L-1组24、48、72 h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106、1.0×106、1.5×106、2.0×106、2.5×106IU·L-1组24、48、72 h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段各浓度组与0.0×106IU·L-1组比较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6IU·L-1和2.5×106IU·L-1组与0.5×106IU·L-1组比较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浓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5.0、10.0 g·L-1组细胞迁移率和黏附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5、5.0、10.0 g·L-1组之间细胞迁移率和黏附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可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降低其迁移率和黏附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儿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湘雅医院2012~2013年新生儿科27例无新生儿窒息的住院患儿,根据出生前有无缺氧病史将患儿分为对照组( n =20)和宫内缺氧组( n =7)。于生后1 h内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乳酸(LA)和微量血胆红素(BIL)测定,生后24 h内抽取静脉血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结果】宫内缺氧组出生时 Apgar 评分,血液 pH 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其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样饱和度(SaO2)和微量血BIL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0.01),而血L 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当溶血率分别为20%、50%、80%和90%时,宫内缺氧组所需NaCl缓冲液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0.01),而当溶血率分别为10%和100%时,宫内缺氧组所需NaCl缓冲液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差无异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宫内缺氧可引起新生儿红细胞的渗透脆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模式在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产科门诊孕28~32周FGR初产单胎无其他合并症孕妇64例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32),双号为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医学营养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模式,治疗周期为14天,治疗前后测量两组孕妇的宫高(UFH)、腹围(AC)、体重(WT)及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FL),并统计其增长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UFH、AC增长及胎儿的BPD、HC、AC、FL增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WT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营养治疗模式较常规饮食指导模式有利于胎儿生长。  相似文献   

16.
石顺华  廖春锋  傅广 《湖南医学》2014,(10):1983-1985
【目的】研究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2012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于冠脉造影(CAG)后PCI前持续静脉给予欣维宁,并追加肝素50 U/kg静脉注射,而对照组仅追加肝素100 U/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罪犯血管开通情况,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分级(TIMI)及校正的T IM L计帧数;比较治疗前后48 h检查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IMI 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87%和74%,P<0.05),梗死的TIML计帧数(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22.5±4.6帧vs30.1±6.5帧,P<0.05),治疗后48h检查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缺血导联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出血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欣维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胡集灿  黄晓夏 《吉林医学》2014,(24):5321-5322
目的:探讨胎粪吸引管防治羊水Ⅲ度粪染且无活力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将140例羊水Ⅲ度粪染且无活力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口鼻腔粘液清理。而试验组70例给予常规口鼻腔粘液清理。同时给予胎粪吸引管气管内吸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MAS的发生及治愈率。同时评价两组患儿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MAS发生率22.9%低于对照组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AS治愈率100.0%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Ⅲ度粪染且无活力新生儿易发生MAS。而对患儿应用胎粪吸引管能减少MAS发生及住院天数。进而减少患儿痛苦及家属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16例,对照组16例,2组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7d,观察CK-MB、NT-proBNP的变化;并随访3个月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第8天,2组心肌酶CK-MB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T-proBN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为20.0%(3/15),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35.7%(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能有效降低AMI患者急性期NT-proBNP,有效减少3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频机械通气、实验组实施高频振荡通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治疗后吸入氧浓度(Fi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经皮氧饱和度(SaO2)和氧分压(P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除pH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气胸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中,高频振荡通气效果确切,且不会导致增加颅内出血风险的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21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患者血D-二聚体。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查血D-二聚体,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