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据国内外统计,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发生率为60%~90%,肾衰竭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仅次于感染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并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MM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M伴肾损害患者中肾脏表现以肾衰竭(血肌酐≥133μmol/L)最常见(66.7%);其次为无症状性蛋白尿(55.6%)和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33.3%);临床特点为:4个不平行,3高1痛1低。(1)血肌酐水平和贫血程度、肾脏大小不平行:贫血发生率高(100%),程度重,7例血肌酐〈200μmol/L出现中重度贫血,而B超显示:左肾(104±9.5)mm、右肾(101±10.2)mm,表明双肾均无显著缩小。(2)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定性、血白蛋白水平不平行:24h尿蛋白定量平均为(3.02±2.28)g,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至(+)者13例(72.2%),而血白蛋白低于30g/L(5.6%);3高:高球蛋白血症11例(61.1%),高钙血症发生率为55.6%,血沉均升高,超过50mm/h11例(61.1%);1痛:首诊有骨痛表现13例(72.2%);1低:高血压发生率低,首诊时有高血压仅有3例(16.7%)。结论:4个不平行,3高1痛1低等特点时对早期诊断MM并肾损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M合并肾损害患者初诊时的肾脏损害、肾外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MM患者初诊时的肾脏损害以蛋白尿最常见(20例,占86.9%),其次为慢性肾功能不全(10例,占43.5%)。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者15例(占65.2%),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仅1例(占4.3%)。不同分型之间D-S分期、蛋白尿、血肌酐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D-S分期之间的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M合并肾损害临床表现多样,CysC水平可作为MM合并肾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22例不典型多发性骨髓瘤并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早期诊断的线索。方法对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收治于我院肾内科的22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并无明显的骨髓瘤全身症状,其中10例以蛋白尿为首发表现,12例以肾功能不全为首发表现。贫血者16例,其中8例贫血程度与肾功能水平明显不平行;高尿酸血症者10例,其中6例与肾功能不平行;高钙血症者3例、高球蛋白血症者11例、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增快者7例、24h尿白蛋白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50%者6例;肾脏B超提示双肾均无明显缩小。结论探讨MM。肾损害的早期诊断线索对提高其诊断水平和及时的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误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由浆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60岁之间,40岁以下少见,男女之比约为3∶2。MM患者约有60%~90%有肾损害,可为首发症状,临床上MM肾损害的患者极易产生误诊和漏诊,有人统计MM患者误诊率高达74%。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肾损伤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和血液内科收治的113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确诊时血肌酐是否>177μmol/L为标准分为肾损伤组和非肾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113例MM患者中肾损伤的发生率为34.5%。肾损伤组(n=39)白细胞、血尿酸、血尿素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尿轻链、骨髓浆细胞比例、国际分期体系(ISS)-III期比例、轻链型比例、尿本周蛋白阳性比例及尿蛋白阳性比例均高于非肾损伤组(n=74),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碳酸氢根浓度、球蛋白低于非肾损伤组(均P<0.05),两组其他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42例MM患者对IgH(免疫球蛋白重链)重排、1q21(1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扩增、RB1(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缺失、D13S319(13号染色体长臂1区4带的D13S319位点)缺失、P53(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的一种抑癌基因)缺失5种遗传学异常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29例(69.0%)检测结果异常。肾损伤组RB1缺失发生率高于非肾损伤组(P<0.05),其他基因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OR=1.589,95%CI 1.115~2.266,P=0.010)、骨髓浆细胞比例升高(OR=1.053,95%CI 1.008~1.101,P=0.021)、β2-MG升高(OR=22.166,95%CI 2.146~228.927,P=0.009)、轻链型(OR=15.399,95%CI 1.002~236.880,P=0.049)和高尿酸血症(OR=11.707,95%CI 1.580~86.717,P=0.016)是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结果显示,β2-MG曲线下面积大于NLR、尿酸(均P<0.05),而其余两两因素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β2-MG预测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AUC最大(AUC=0.907,95%CI 0.853~0.962,P<0.001)。结论MM患者中肾损伤发病率较高,肾损伤患者存在RB1缺失者较多。轻链型、高尿酸血症和高NLR、高骨髓浆细胞比例、高β2-MG水平是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β2-MG是预测MM肾损伤发生的最佳预测因子。NLR作为一个方便而有效的炎性指标,对预测MM肾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 )由于异常浆细胞恶性增生程度和浸润范围不一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易误诊、漏诊 ,延误病情。肾脏的改变是本病的一个常见、多发的临床表现 ,也是本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缓解本病 ,而且能有效地改善肾损害。现将我科近十年收治的 2 8例伴有肾衰竭的MM临床治疗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张之南《血液学诊断及疗效标准》中有关MM的诊断。本组病例 (治疗组 ) 2 8例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0岁~ 77岁 ;就诊时首发临床表现 :骨…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 肾损害的临床以及病理特征以防误诊.方法:通过观察10例MM患者以及12例非MM肾损害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特征,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的特征以防止误诊.结果:MM的肾脏特征为孤立性蛋白尿,肾功能损害常见;肾脏病理改变以管型肾病最为常见,管型呈特征性片层状改变,并存在有类似骨折线的裂隙,管型周围可见有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绕.尿蛋白电泳常显示特殊的M蛋白,尿本-周氏(B-J)蛋白常阳性.肾外特征为多系统累及,常有贫血、高钙、骨破坏.结论:MM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但其实MM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还是有一定特点的,只要提高警惕,注意其临床特征,及时进行血、尿免疫球蛋白及B-J蛋白检查,必要时行肾脏病理活检,常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加重3 d入院,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排尿费力、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夜尿增多、4~6次/晚,无血尿,不规律口服非那雄胺,3 d前排尿困难加重,至门诊查超声:前列腺体积63 ml,残余尿440 ml;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12.110μg/L,fPSA 1.210μg/L,f/tPSA 0.100,保留导尿收住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头孢及青霉素过敏史。查体:T36.2℃,P66次/min,R16次/min,BP 130/9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心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腹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阴茎发育正常,保留导尿在位,尿色清,肛检:前列腺Ⅱ°增大,质韧,未触及结节,肛门括约肌正常,指套无染血。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22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a(MIP—1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a(SDF.1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与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15例非血液肿瘤患者(对照组),28例初治MM患者(MM组)化疗前以及化疗后3、6个月骨髓血浆中MIP-1a、SDF-1a、MCP-1、IL-8的水平,比较对照组、MM组以及MM组化疗前和化疗后3、6个月MIP-1a、SDF—1a、MCP-1、IL-8水平的变化。结果MM组化疗前骨髓血浆中MIP—1a、SDF-1a、MCP-1、IL-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4.77±135.31)、(1335.34±540.47)、(599.48±238.09)、(158.76±48.97)ng/L和(54.33±14.49)、(291.79±193.04)、(206.02±191.59)、(58.34±35.75)ng/L](P〈0.01);化疗有效患者经过化疗后骨髓血浆中MIP-1a、SDF—1a、MCP-1、IL-8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无效患者骨髓血浆中MIP-1a、SDF-1a、MCP-1、IL-8的水平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MIP-1a、SDF-1a、MCP-1、IL-8可以作为MM疗效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回归方程为Y=35.859 29.324X26-3.043X421 19.463X12,依次进入方程自变量为:化疗疗效,骨损部位,球蛋白高程度,M蛋白带,结论:化疗疗效,骨损部位,球蛋白增高程度,M蛋白带与MM的生存期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常隐匿,预后较恶劣。部分病人可能最初以蛋白尿、血尿或慢性肾衰竭起病,而无骨痛、骨折、溶骨等典型表现,临床上常易误诊、漏诊。兹报告MM误诊误治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0日住院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组和非肾功能不全组,进行两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结果80例患者中,3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占38.9%;分型以轻链型最多见,占48.4%;kA型占25.8%,IgG型占25.8%。非肾功能不全组以IgG型多见,占61.2%;轻链型占14.3%,IgA型占18.4%,其他类型6.1%。两组资料对比显示,肾功能不全组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肾功能不全组,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肾功能可恢复正常。结论肾功能不全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免疫分型、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更为复杂,疾病更易发生进展,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其肾损害,则有望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结节性脂膜炎合并多发性骨髓瘤及肺栓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5岁。因左胸痛、咳嗽、气促、咯血、发热1个多月而于2001年12月28日由外院转我院呼吸内科。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下肺炎并胸腔积液”,抽出100ml血性积液,用青霉素、罗氏芬等治疗20多天未见好转。患者于1996年曾患“左下肢静脉炎,血栓形成”。治愈出院后一直遵医嘱服用抗凝药。1999年因左三趾趾头疼痛、瘀黑,诊为“血栓形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36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iloma)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恶性疾病。该细胞侵犯骨髓髓质 ,产生溶骨性病变。在临床上引起骨痛 ,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肾功能损害 ,反复感染及免疫球蛋白异常等一系列表现。现将我院 1990年~ 2 0 0 0年收治的 36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依据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诊断依据 :(1)骨髓涂片上骨髓瘤细胞大于 10 % ;(2 )骨髓X光检查有溶骨性损害 ;(3)血浆蛋白电泳或尿园盘电泳发现有M蛋白 ;(4)尿常规异常或伴肾衰竭。具备上述 2条加第 4条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脊柱病变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脊柱多发 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全部病例经穿刺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其中男 16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45耀77岁,平均年龄51.6岁。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 果本组正常型1例;局灶型9例,表现为多个脊椎或单个脊椎内大小、数目不等的病灶;弥漫型14 例,表现为扫描范围内所有脊椎多发性弥漫异常信号;“椒盐型”8例,弥漫脊椎受累,T1WI、T2WI均 表现为弥漫性斑点状高、等、低混杂信号。28例累及椎体及附件;15例形成椎旁软组织肿块。8例增 强后患者,病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脊柱多发性骨髓瘤MR工具有一定的特点,对 于临床以颈、胸、腰背痛就诊的中老年患者,应临床与MRI表现结合,进行综合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致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150例MM患者中,98例血尿酸值偏高,76例伴有肾损害,对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结果经过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本组病情缓解出院。有效随访72例,均长期坚持治疗。结论 MM所致肾损害表现形式多样,高尿酸血症加重肾脏的损害。采取个体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MM中少见类型,国内少有肾活检报告,我科近期收治1例,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