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苓散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文71条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4条云:“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五苓散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其病机为:太阳外邪不解...  相似文献   

2.
杨学 《江苏中医药》2009,41(1):54-56
五苓散是《伤寒论》众多治水名方之一,在古今各种文献中五苓散多用于治疗“蓄水证”。本文从五苓散治疗“无排尿感”、“尿崩”、“湿疹”3则医案入手,联系《伤寒论》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五苓散证的病机与证治规律,认为五苓散适应证以“渴”为辨证眼目,治在水之气化而不在水之利下,病位涉及三焦,不拘上下表里。  相似文献   

3.
五苓散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 ,本人对五苓散证的定位及其功用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伤寒论》中五苓散证并非都是蓄水证 ,缺水证占大部分 ;五苓散蓄水证的蓄水部位应在胃而不是在膀胱。下面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阐述如下。《伤寒论》首次出现五苓散在第 71条 :“太阳病 ,发汗后 ,大汗出 ,胃中干 ,烦躁不得眠 ,欲得饮水者 ,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合则愈。若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习惯认为 ,此条五苓散证病机为 :表证未解 ,同时邪气入里 ,邪与水结在下焦成蓄水证。如此解释不免让人产生如下几个疑点 :(1)如为蓄水…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太阳病蓄水证,主要是指71至74条的五苓散证而言的。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古今注家,将其称为太阳腑证,认为是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热与水互结膀胱所致。笔者认为,蓄水证非为太阳腑证,乃是汗后损伤三焦之阳,阳虚气化失常,水蓄三焦所致。现简述于下: 从论述蓄水证的4条原文分析,则知蓄水  相似文献   

5.
五苓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本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具有温阳化气行水,兼以解表之功能,主治表证未解里有停水之证。柯琴谓曰:“本方治汗后表里俱热燥渴烦躁不得眠等  相似文献   

6.
陈瑞春应用五苓散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春教授为著名经方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近5 0年 ,应用五苓散方强调从其病机入手 ,不要囿于《伤寒论》蓄水证之说 ,临床上大大拓宽了五苓散之运用 ,起到药到病除之效。我有幸跟师学习 ,观其用方用药 ,现仅举几例以说明。《伤寒论》中有关五苓散的条文共 8条 ,包括原文 71、72、73、74、1 41、1 5 6、2 44、3 86条。《伤寒论》中五苓散方除第 3 86条为治疗霍乱外 ,主要是针对太阳蓄水证而设。其主要症状为 :口渴、小便不利、有或无表证。如 71条“若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72条“烦渴者”、73条“汗出而渴者”、74条“有表里证 ,渴…  相似文献   

7.
【溯源】太阳蓄水证首见于仲景《伤寒论》,在太阳病篇,霍乱篇中详细论述了本证的病因脉治。如太阳病篇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今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  相似文献   

8.
五苓散在临床中使用较多,可以治疗很多病症。五苓散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原书《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现代在临床上,经过医师的临床验证和不断总结,五苓散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肾衰,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所论之厥阴病,厥证为英主要证型。330条谓“厥者,不可下之”;而335条曰:“厥应下之”。此两条看似矛盾,实为一个证型的两个方面,不可下者是对寒厥而言,应下者是对热厥而言。  相似文献   

10.
癃闭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癃闭又名“蓄水证”。《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宫,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则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形成本病。  相似文献   

1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所形成的太阳蓄水证。在《伤寒论》中运用五苓散的原文共有8条之多,如下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相似文献   

12.
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因《伤寒论》有“表未解”句,故不少学者多视本方为表里双解剂,如尤在泾曰:“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两解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于表,  相似文献   

13.
正五苓散为张仲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经典方。笔者在现代医学辨病基础上结合六经辨治,将其用于皮肤病治疗,效如桴鼓。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1五苓散方证指征《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五苓散方证条文有多条,其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是提示运用五苓散的关键。皮肤病中的皮损所表现出的水肿、渗出或顽固性结节倾向,口渴而不多饮,舌淡、苔白滑或淡胖有齿痕为客观依据;从病机而言,即蓄水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临床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10 1条曰 :“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汪苓友曰 :“柴胡证者 ,谓邪入少阳 ,在半表半里之间也。但见一证 ,谓或口苦 ,或咽干目眩 ,或耳聋无闻 ,或胁下硬满 ,或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等便宜与柴胡证。故曰 :呕而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不必待其证候全具也。”《注解伤寒论》成无己曰 :“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为柴胡证。即未作里实 ,医便以药下之 ,若柴胡证仍在者 ,虽下之不为逆 ,可复与柴胡汤和解之。”徐大椿在《伤寒约编》中曰 :“柴胡为枢机之剂 ,凡邪气不全在表 ,未全入里者 ,皆可用 ,故证不必悉具 ,而方亦有…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冒”字出现频繁,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训解,概括起来有以下3种用法。1“冒”通“眊”“瞀”“蒙”《伤寒论》93条曰:“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曰:“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伤寒论》142条曰:“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蓄水”之名,乃后人所为.仲景只提到“水逆”和“五苓散”的病脉证治,他如病理、治则、方义则意寓于条文之中而略.遂后世医家,各抒己见,争执不休.为此,笔者试作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太阳蓄水证是《伤寒论》太阳病篇重要的变证,对于其病机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是"水热互结于膀胱"。而伤寒大家李克绍先生在其《伤寒解惑论》一书中则否定了这种观点,提出水邪滞留三焦、气化失司是太阳蓄水证的本质病机,认为三焦气化不利是使用五苓散的核心病机,从而拓展了五苓散的应用范围,使之临床应用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8.
<正> 结胸证,乃临床上常遇到的急危重证,仲师在《伤寒论》中对其脉、因、证、治均作过较系统的论述。关于其病位问题,自宋以来,注释多而说法众。有云证在膈上,有云证在膈下胃脘,亦有谓病在胸腹之间。尤在经、成无已、汪友益、张隐庵等均谓:结胸者,邪结在胸膈之阳分;柯琴则认为邪结在胸胁之间;方有执云:结胸者,结硬高当于胸;程郊倩谓:邪结在气分;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释义》谓:邪在心下,胃脘;山东《伤寒论串解衍义》称:邪在胸腹部;《伤寒论选读》曰:结胸证病位较广,虽以胸中为主,但多涉及腹部;五版教材认为有形之邪凝结于胸膈的一种疾病。以上说法令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9.
五苓散方在《伤寒论》中主要治疗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影响膀胱、三焦气化而致水液内蓄的蓄水证。文中从五苓散方的脉证、组方原则、药味、药性特点以及五苓散方与蓄水证之间的方证对应关系入手,提出五苓散与蓄水证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方证对应关系,进一步指出深入研究这种方证对应关系将有助于构建新的方证相关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奇恒之府     
《素问、五藏别论》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王冰注云:“脑、髓,骨、脉虽名为府,不正与神藏为表里;胆与肝合,而不同六府之传泻;胞虽出纳,纳则受纳精气,出则化出形容,形容之出,谓化极而生,然出纳之用,有殊于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